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半只青蛙)



目前的日本,从上到下是卯足了劲想死守东北,大量的军费全向陆军倾斜。如果能让日本上层看到“南进”的美好前景,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大陆政策已经破产。将来解放军解放东北时,日本陆军的作战意志和能得到的物质支援就要下降很多。反正忽悠人又不要花钱,更何况李华梅的话不是忽悠,而是实话,是实打实的“阳谋”。

面对山本五十六的质问,李华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起了地球仪,拔弄到了亚洲这边。

“先把话题从满洲这儿移开,我们先推算一下,欧洲开打之后,亚洲会发生什么事吧……”

南进是海军的观点,一说到南进,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都来了兴致。李华梅在打开了这方面的“天窗”后,就故意不开口,任由二人发挥。

这两年来,无率是山本五十六还是吉田善吾,整个日本上层其实大多数人,在心里都意识到了大陆政策已面临全面破产的危机,日本的对外政策必须转向了。

但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转向,中间牵扯的利益太多,这过程也太过痛苦。日本哪里可能主动放弃在中国东北巨大的利益收手?死守满蒙生命线在日本已是不容碰触的红线,就连天皇都不敢轻易地喊出放弃这个话题。“南进”政策,就是日本国内的一些人为了避开满洲这条红线而弄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无非就是利用欧战危机,英法无力东顾之时,进入该地抢夺英法的殖民地为日本寻找“满洲国”的替代品。

但是,日本要南进,中间有一个无法无视的存在:美国。

第225章日本友人访华

1938年7月,当中国正处于盛夏之中时,一艘挂着美国国旗,实则是来自日本的客轮,悄悄地在天津港靠岸。

从船上下来的,全是来自日本的“友人”。

李华梅那天和天皇交谈过后,她给出了一个建议:此次中国之行,把日本陆军中最顽固的侵华派和大陆政策坚持者,全派到中国去。让他们亲眼看看新中国和旧中国有何不同。

关于中共军队的战斗力,1937年后在日本陆军中已经有了全新的评价,和他们交过手的日本陆军,都认为对手的作战意志不输给自己——但是远在东京的军部,没上过前线的那些“马鹿”军官们拒绝承认这点。他们依旧象鸵鸟一般地将头埋在沙子,依旧顽固地使用“二十年前”的旧经验看中国和判断中共军队战斗力——在这些人心中,贬低中国,贬低中共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已经成了“政治正确”的事情。

李华梅和崇仁的会面,她也没有鼓动崇仁天皇从东北撤军,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就算崇仁想这么做,他也做不到。如果强行硬干的话,那只会遭受国内从上到下的反对直至被赶下台。李华梅能做的事,就是让崇仁产生“减损”的念头,主动地减少关东军的军费,在东北的军事投入,将大量的军费转移到海军这边来——在这一点上,代表海军利益的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是非常支持大和抚子的。

所以1938年七月,大批坚持对华强硬政策,坚持大陆政策的陆军官员,被崇仁天皇以“更贴切地了解敌人”的理由,被打发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

在这艘船上,有松井石根、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等等,都是后世手上染满中国人鲜血侵华急先锋。此外还有田中隆吉这类著名的中国通兼间谍头目。

自从1937年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之间的往来几乎全部被切断。日本为侵略中国,过去三十年里埋下了太多的间谍暗线,这一年来中共虽然全力地侦破,揪出了不少隐藏得很深的间谍组织,但是所谓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有一部分间谍活了下来,通过各种手段送出了一些情报。

陆军部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意地向崇仁天皇隐瞒了大量他们认为“不利”的情报。但在李华梅出现后,海军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这个一月里,通过自己的情报系统,向崇仁天皇传递了许多新中国确切的消息。通过海军的情报系统,崇仁天皇得知,建国一年多后,中国的面貌已完全焕然一新。虽然依旧落后,但新气象已让人感觉象极了明治维新时的日本,从上到下都散发着篷勃的朝气。

在对于了海军和陆军传递上来的关于新中国在许多方面“相反”的情报后,年青的崇仁天皇对陆军的不满之心更甚。

当初皇道派发动的兵谏对崇仁天皇的影响极深,从那时起崇仁天皇就对陆军有了阴影。相比之下,没那么多妖蛾子的海军就显得“清白”了。现在的崇仁天皇,才二十三岁,正处于年青气盛,心比天高的年龄。他最不能忍受的,不是自己被架空,而是被欺瞒当猴耍。陆军“选择性”地向他提供情报,误导他的思路,令崇仁更加的不满。和李华梅(大和抚子)几次密谈之后,崇仁天皇自己的倾向性也愈来愈倒向了海军。

当大批陆军的军官被派到中国去做“交流”和“考察”的时候,崇仁天皇已经在心里考虑如何在东北最大限度地“止损”的问题。

1938年八月,以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为首的日本陆军代表,以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为首的海军代表,海陆联合“秘密访问”了中国。

此次中国之行,日本人的想法是抱着刺探中国军情国情的想法来的,而这正中中共的下怀。

对于日本人此次来方,中方定下了这样的调子。

“除了敏感的军事和工业部门,其他东西,日本人想看什么,就让他们看!让他看到新中国和旧中国不一样的地方!让他们看到新中国最充满朝气的地方!让他们看到中国人民觉醒后,和从前完全不同的地方!”

在崇仁的指使下,同时也是在中方的“默许”下,此次“访华”,日本人足足派出了高达五百人的代表团,他们刚在天津港口登陆靠岸,就受到了中共“热情”的招待。

在中方的接待下,这支五百人的代表团,很快被分散开来。

一部分人乘座火车,被送到了南方上海地区“故地重游”,让他们看看那里和从前的不同之处。一部分人则被送到河北一带农村地区进行“考察”,而另一部分带头的人,则进入北平和高层会面。

在这批“访华”的日本人中,有大量的人在两年前曾经短暂时地“来过”河北和平津地区,当时他们是带着步枪和大炮过来。在这里驻过军,占领过城市,“管理”过当地的城市。如今“故地重游”后,在见过当地不一样的面貌后,这些昔日的侵略者们,立刻就意识到了现在的新中国和旧中国的不一样之处。

就以为北平为例,解放前的北平,脏臭不堪,道路破破烂烂,城市内河河道里更是浮满垃圾,脏臭不堪,马路沿街两岸尽是乞讨的饥民。象上海一样,每天城市里都会清理出数十具冻饿而死的尸体。街上行走的平民,他们的眼神是浑沌浑浊的,看不出对未来有希望。

但一年半年,日本重回此地时,看到的却另一个北平。

首先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粪便几乎看不到了。

其次,脏臭不堪的城市内河,也清了不少。

街道两旁的建筑依旧破旧,但许多都有着修茸过的痕迹。而日本人到达北平时,整个北平更象是一个工地,随处都可见组织起来的人们,正在修房子修马路。而正在工作中的许多人,都还穿着军装制服。

最重要的是,每个他们见过的中国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对未来的希望。

第226章日本路在何方

日本来到中国的代表团,少数高层被带进去和中共的高层进行秘密谈判。但是,此次接待“日本来宾”,重点并不在谈判桌上,而在谈判桌外。

中方有李华梅这个内线,早就知道日本人的底线在哪里。而日本方面,天皇通过李华梅之口,也明白了中国的底线。双方的诉求根本就是针锋相对,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谈出结果来。

中共方面只是想通过这次交流,让日本人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彻底绝了他们大陆政策的想头。而天皇方面,在意识到大陆政策已经彻底破产之后,也不过是想通过这次访问中国,让手下陆军的那帮马鹿们中间,多诞生几个早点清醒的人。

和李华梅交流过后,回去之后崇仁天皇亲自将几个战前长期驻留中国的“中国通”叫到皇宫里,询问他们对中国的看法,甚至还将在最前线和中共交过过手的中下层军官叫来询问。

仔细地调查后,崇仁天皇“不惊讶”地发现,那些在第一线和中共军队交过手的日本军官,大都对中日对抗的前景充满失望。1936年的战争结束后,日本陆军军部上层人借助人事调动,将这些人都进行了“冷处理”,重新换上了一批更对他们“胃口”的“激进马鹿”们。

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年少气盛的崇仁天皇几乎当场就要发作,所幸被李华梅和吉田善吾劝住了。然后李华梅就出了个主意,将那些“生活在想当然”中的“陆军马鹿”们,借着这个机会送到中国去了解中国。所以此次中国之行的日本人中,有一半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朋友”,而另一半则是新生代的少壮派军官。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