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这两人都是疯狂的骑兵统帅,都希望找到有份量的对手,而在这里,他们对上了。
经过一番对峙,双方的骑兵阵中同时爆发出一阵巨喝,然后大地开始猛烈地颤抖起来,双方之间的骑兵开始了忘我的冲锋。
战马嘶鸣,喊杀震天,两股洪流如同两团烈火,在经过短时间的动转之后,终于撞在了一起。
只听轰得一声,立即便人仰马翻。
英军手中的钢刀毫不留情地划过太平军骑兵的喉咙,鲜血四溅,太平军的骑兵不停地从马上掉落,然后倒在地上死去。
当然,英军的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也不断地被太平军斩落马下。
不过,总体看来,英军的铁骑还是要强过太平军的轻骑。
双方之间交手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左右,太平军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五千左右,但英军的死伤却只有一千人都不到,战损比例,5:1。
这是太平军以前从来没经历过的。
英军实在是太强了。
曾三也发现了这种差距,但是,他很要强,他不愿意认输,太平军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人数比英军多几倍,但战损比例却是英军的好几倍。
曾三接受不了。
所以,他必须将这场子给找回来。
他命令太平军轻骑继续冲锋,即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们也必须将这英军的一万铁骑给留下来。
更加凶狠的拼杀开始了。
但实力的差距是明显的,这需要用生命来抹平,当太平军的轻骑死伤接近两万的时候,英军才死伤了不到五千人,这还是太平军的众多将士用自己的超大毅力换来的,否则,可能死的人会更多。
而如果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今天在这里的这些太平军轻骑可能要拼光了。
但曾三也已经下了决心,即使拼光所有人,他今天也要将这一万英军铁骑留这里。
这同样也是曾国藩的决心。
因为,这一万英军铁骑可能造成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

第六百零四章 一波刚平,一波欲起

太平军轻骑与英军铁骑都是各自军中骄子,既然是骄子,那绝对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所以,为维护一个骑者的尊严,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生命。
但是,正所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也许最后的结果还是两败俱伤。
而事实也证明的确是两败俱伤。
两大骄子战至最后,英骑兵司令哈里只带五骑侥幸逃脱,其余英军全部葬身于此,而太平军轻骑的损失则更为惨重,来时的五万轻骑最只剩下不到八千人还活着。
这可能是太平军建军以来打得最惨烈的一战,付出的代价超乎想象的大。
当曾三望着那尸横遍野的现场时,不禁悲从心中来,这些战死的骑兵都是跟随他许久的老人,而在他们的身上,曾三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没想到,仅仅一仗,就损失了这么多,曾三心中不痛才怪。
不过,曾三心痛归心痛,但如果从战事的全局考虑,这些牺牲是值得的,只要能将英军的三万铁骑拼光,即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英军的这三万铁骑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任由那三万英军铁骑存世,恐怕将来遭受的就不仅仅是几万人的损失这么简单,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只要能重创甚至打掉这些铁骑,那对太平军来说都是胜利。
而现如今,将近一万的英军铁骑已经从这个世间消失,去见了他们的上帝,接下来,太平军要对付的就是那剩下的二万人了。
但是,英国人吃了一次亏。他们还会再上当吗。
坦率地讲,如果从损失比率上来说,英国人这次不算亏,他们几乎是一万人的代价换了太平军的四万多人,完全可以说是赚翻了。
可英国人也许不会这样认为,他们肯定会觉得。用一万英军精锐只是换回了太平军四万多人,这实际上是他们亏了,而太平军赚了。
所以,这亏与赚之间原本就不存在绝对的界线,这要看各自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并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理解这个问题,很多事情的内在只是在一念之间罢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战之后。英国人想必会更加珍惜那剩下的两万铁骑,恐怕轻易不会再拿出来参战了,如果太平军想打那两万铁骑的主意,只能再等良机了。
而既然一时之间无法再打那两万铁骑的主意,就只能回过头来对付那三十万英印精锐了。
这也是个硬骨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付。
而在电告黄旭之后,曾国藩便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他决定以东西两路军的大部分力量来围猎这三十万精锐,但随后战争的进程却让战场形势急转而下。而且让双方都始料未及,一场原本在计划之中的围猎行动变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大会战。
曾国藩决定。以西路军的少部分兵力来牵制阿萨姆关上的英印联军,然后西路军主力隐蔽东下,与东路军主力聚兵一处,合力对付英军那三十万精锐,然后出其不意地聚而歼之。
但是,英军却不知用什么办法事先侦知了太平军的意图。他们并不让那三十万英印精锐落单,而是将英印联军的八十万大军全都放置于太平军的正面,严阵以待,让太平军一时之间无计可施,无隙可乘。
双方之间因此而对峙起来。
战事并没有按照曾国藩预料的那样向前发展。而是偏离了原本设定好的航线,出轨了。
这让曾国藩很是有点无奈。
但是,无奈归无奈,最后还得找出破解之道。
于是,曾国藩与众将反复商议,希望可以找到这把破解困局的钥匙,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找到。
也许,太平军只剩下一条路可以就走了。
那就是硬打硬拼。
可是,如若要硬拼,以当前的实力对比来看,太平军并不占优势,太平军东西两路大军加起来差不多接近一百万人,这与英印联军的八十万相较,也只是稍占上风,如果直接对垒,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毕竟悬念还是存在的,所以,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继续增兵,直到实力完全压过英印军,然后再以绝对的实力胜之。
只不过,不管实力如何,不管结果如何,如果硬拼,太平军最后都将要付出甚为惨重的代价。
可是,战事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由不得人再有其它想法了,只能拼命向前,倾尽全力战胜对手,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曾国藩只能将当前的情况电告黄旭,静待黄旭的旨意。
这么大的决定只能由黄旭来下。
而黄旭回电则是令曾国藩暂时按兵不动,他将率预备援军尽快来援。
于是,曾国藩率军继续与英印联军对峙。
而双方也在积极地做着各方面的准备,积蓄力量,构筑工事,迎接大战的到来。
战争的阴云似乎已完全笼罩住了这一片天空。
而在这种紧张的气氛当中,黄旭的所率的预备大军到了。
如此一来,太平军的三支大军,总计一百五十万人马,终于在这阿卜杜拉行省汇齐了。
大军齐集,一场大会战即将展开。
而黄旭到了之后,连茶都还没得及喝一口,就召集众将议事。
局势如此,怎由人有半点懈怠之心。
然后,一场重要的战前军事会议便在黄旭的御帐中展开了。
这次会议很重要,它将直接决定这仗怎么打。
所以,太平军中副军团长级以上的将领全都被要求参会,而会议由黄旭亲自召集,曾国藩主持。
而此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与英印联军打这一场仗。
现在,太平军是以一百五十万人马对英印军的八十万人马,兵力对比上,差不多是以2:1领先,当然,领先固然是好事,但也正是这种领先,却给太平军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这让太平这对待这场仗的态度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只能胜,不能败。
所以,会场上的气氛也有点紧张。
“诸位,请安静,安静。”曾国藩的目光绕场一周,然后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道。
于是,众人停止讨论,全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曾国藩身上。
然后,只见曾国藩大手一挥,接着道:“今天请大家来,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这场仗如何打,希望大家不用顾忌,各抒己见,尽管畅所欲言可也。”
一百五十万大军,那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何指挥,如何协调等等,这些都是大件事,所以,必须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皇上,总司令,末将以为,大军汇集,已无任何投机取巧可言,双方只能以硬碰硬,进行一次实打实的较量,综合实力强者,自然最后能够胜之。”东方不惑直接而又干脆地道。
这是东方不惑的风格,他向来敢言,更不喜拐弯抹角,所以,打破沉默的往往都是他。
不过,他的话倒也并非全无道理,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敌我双方的兵力加起来已达两百多万人,而且双方之间所处的这一片区域空间狭小,缺少运用战略战术的纵深,而且迂回的空间不大,所以,如果想要出奇计用奇谋取胜,恐怕难度很大。
说穿了,就正如东方不惑所说,双方之间只能来一次硬撼,看看究竟谁的力气大。
当然,这也是黄旭与曾国藩会召集众人讨论的原因,他们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希望可以多一些人,多出一些有用的主意。
“嗯,东方之言虽然直接了一点,但也算是一个办法,那么,除东方之外,诸位还有其它的办法吗?”曾国藩听了东方不惑之言,也不置可否,他继续问道。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