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点了点头,王剪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因此又道:“上将军之言有理,在下也是奉我王之令,与秦国讲和,愿意亲赴秦国,面见秦王,陈明我燕国之意,愿上将军能够提供方便。”
王剪呵呵一笑,道:“这是自然,老夫会派一支军队,护送大夫一行赶赴咸阳。”
钟会又道:“那么在下面见秦王之前,请上将军驻军易水边,不要再渡河进军。”
王剪冷哼了一声,道:“老夫既然是奉我王之令伐燕,又岂有驻扎易水南岸,按兵不动之理,大夫要去咸阳面见我王,可以尽管前去,但要老夫在此驻军不前,却是不能。”
钟会听了之后也不仅大为焦急,就他立刻从这里出发,赶去秦国,这一去一回,至少也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而秦军渡过易水之后,最多二三天,就可以到达蓟京城下,因此等秦王政的命令从咸阳传过来,说不定这边王剪己经指挥秦军,攻下了蓟京,到那还不是什么都完了。
于是钟会急忙道:“上将军千万不可鲁莽,如果在下见了秦王之后,秦王许与燕国讲和,上将军冒然挥军进攻,岂不是做错。”
王剪冷笑了一声,道:“老夫只尊我王之令,其他一概不论,如果大王下令让老夫撤军,老夫决不拖挻,但如果不见大王下令,老夫当尊大王之令,率军进攻,决不能停军不前,因此大夫要去咸阳面见我王,不妨尽早启程,说不定还来得及赶回来,不要在这里多费口舌,耽误时间。”
钟会这才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说动王剪撤军,也只能向王剪告辞,回蓟京去向燕王喜交令。如果要去咸阳,前后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且秦军还不会停下来进攻,因此去不去咸阳,只能由燕王喜说了算,当然现在实际是由弘高、骑劫、公子元三人做主,钟会可不能自行决定。
听完了钟会的汇报之后,燕王喜的一张脸立刻黑了来。原来弘高、骑劫、公子元三人杀了太孑丹,燕王喜虽然心疼,但事情己经发生了,也不可挽回,而且弘高、骑劫、公子元三人己经把大部份室宗世族联合起来,自己也无能为力,因此燕王喜只能给自己宽心,如果能用太子丹的人头换秦军撤军,到也值得。但现在看来,只用太子丹的人头,根本不能满足秦国的要求,秦国只打算非灭了燕国不可。
因此燕王喜道:“现在秦军仍然拒绝退军,众卿以为如何呢?”
其实弘高、骑劫、公子元心里也不大得劲,毕竟他们诛杀太子丹的理由就是可以用太子丹的人头换取秦国退军,但王剪虽然收下了太孑丹的人头,但去拒绝退军,当然无益于是打了三人一记耳光。
不过三人当然不能认错,弘高道:“大王匆忧,既然秦军拒不退军,那么我们就拒守蓟京,和秦军决一死战也就是了,蓟京城高墙厚,守军数万,再把壮年百姓征集起来,可得军队不下二十万,城中的粮草物资足以支付三年有余,也足可以抵秦军。”
骑劫也道:“是啊,秦军不过只有十万兵力,我们完全可以守住蓟京。”
燕王喜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也只能依靠这三个人了,因此道:“好吧,就由诸卿付责,抵御秦军的进攻。”
三人接令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因为骑劫是大司马,因此军事主要还由他来付责。于是骑劫立刻下令,由自己接管所有的军务事宜,同时下令太孑丹任命的燕军中级将领,以及征集到的百姓中的指挥将领,明六到自己的府里来报告。听候自己的调令。
因为征集来的百姓,还有大部份的燕**队,都驻扎在蓟京城外,以方便训练。而这二天的时间,弘高、骑劫、公子元忙着忙那,也沒顾得上去接管城外的军队,不过想着太孑丹己经死了,而他们都是燕国的军队,放一放也不会有多大关系。
结果在第二天,只有三个人来见骑劫,其他人全都没来。骑劫也勃然大怒,因此正要下令,将这些人都抓起来,但就这时,忽然外面一阵大乱,喊杀声四起,不绝于耳。
骑劫怔了一怔,正要命人去打探出了什么事情,只见一个士兵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道:“大司马,大事不好了,鞠武带领着城外的燕军谋反,杀进城里来了。”
骑劫听了之后,也不由得大惊失色,想不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原来收到了太子丹被害的消息之后,鞠武、高渐离、田庆顿时大哭了一场,鞠武也是老混官场的人,当然看得出来,太子丹绝对不会真正谋反,而燕王喜虽然昏庸,但也没有到丧心病狂到杀儿子的地步,这一定因为是太子丹主张燕国进行变法,损害了宗室世族的利益,因此弘高、骑劫、公子元等人才联合出手,胁迫燕王喜,杀害了太子丹。
想到这里,鞠武也不禁后悔不己,自己太大意了,没有想到这些宗室世族竞然会为了自已的个人私利,如此不顾大局,而鞠武、高渐离、田庆等人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带领着城外的军队,杀入蓟京去,杀死弘高、骑劫、公子元,给太孑丹报仇,然后再在组织人手,守住蓟京。
本来燕国的中下层官员、百姓对世族宗室就怀着较强的不满情绪,不过还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但太孑丹的死无疑是一个催化剂,而再加上鞠武、高渐离、田庆等人一煽动,顿时将士兵的情绪给完全煽动了起来,因此纷纷拿起了武器,在鞠武、高渐离、田庆等人的带领下,向蓟京城里冲杀了而去。
第五五六章蓟京之乱(下)
守城的燕军见是自己人,而且领头的是太傳鞠武,因此也没有起疑心,于是打开城门,将他们放进城里。
那知城门一开,燕军立刻一拥而上,杀入城里,然后不分青红皂白,逢人就杀,遇人就砍,局面顿时大乱了起来。原来太孑丹一死,对这些燕兵的心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鞠武、高渐离、田庆等人的煽动,士兵们的情绪早就己经被激化起来,城门打开之后,也不知是那一个士兵首先动手,攻击守城的士兵,结果其他士兵纷纷效由,而守城的士兵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也挥举剑抵抗,于是双方立刻混战了起来。
本来鞠武、高渐离、田庆等人是打算带领燕军,杀入王宫,去质问燕王喜,为什么要杀害太孑丹,然后以燕王喜的名议,除掉主谋杀害太孑丹的元凶宗室世族,但却沒有想到刚一进城,手下的士兵就不听指挥,乱砍乱杀,怎么也遏制不住了。
鞠武虽然是太子丹的师傅,也算是燕国的老官僚,但却从未带领过军队,而高渐离和田庆都是平民出身,更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因此在进城的时候,既没有组织好军队的控制,也没有制定下进城之后的行动规则,现在面对着这失控的局面,他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才好。
不过沖杀进城的燕军足有三四万人,而守卫城门的士兵却只有千余人,因此被杀进城的燕军一阵冲杀,自然是抵挡不住,顿时被杀得伤死无数,纷纷向后败退,而城外的燕军立刻一拥而入,全部杀入城中,有的士兵追杀守军,也有人杀上了城楼,还有人沿着街道,向蓟京城內冲杀,当然也有不少百姓在乱战中被误杀。
当然,这时杀燕军士兵还算是有分寸,到并不是有意针对平民百姓下手,只是人多手杂,误杀一些百姓而己,但很快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原来就在鞠武、高渐离、田庆等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高渐离招集的那二百多名游侠剑客也都加入到了混战中,而他们和普通的燕兵不同,对燕国的宗室世族并没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只是听了高渐离的煽动,才杀入城中,为太孑丹报仇,但刚一进城,局势就变得十分混乱,于是这些游侠剑客中,有不少人就动了歪心思。
在战国时代,游侠剑客的品类繁多,而且良莠不齐,其中既有像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候赢、朱亥;自荐出使,激楚王出兵援赵的毛遂这样的才智出众之士,这些人多为文武兼备之士,并以某种精神或学说为信念根基,而将侠义之行仅仅作为信念实现的手段。几乎从不做寻常的私人复仇攻杀,而是以解决天下危难,排解危急恩怨己任,所谓急公好义,因此这些人虽然被称为游侠剑客,但大多带来名士的风釆。这一点又当属以“兼爱、非攻”为旗帜的墨家团体最为突出。
另外也有如聂政、专诸、要离、聂政这样的刺客之流,他们的刺杀行为是否正确且不论,但还是俱有不少优秀的品质,如重言诺、轻生死,守信重义等等,所做的行刺之举,也并不是为自己的私人复仇,要么是受主使人的恩惠,怀报达之心,要么就是认为刺杀的目标是大凶大恶之人,自己是在为天下除害。但也不会轻用武力,滥杀无辜。其实他们和前一类游侠剑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如荆柯本身就是文资武备之材,只是因为时机不当,才智无用武之地,最终只能做了刺客。如果遇到好的环境和适合的君主,他们也都能成为前一类人。
不过这两类游侠剑客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游侠剑客其实都是学过一些剑术,但才学见识有限,而又没有明确主人的武士,他们并没有绝对的是非观念,也没有自己的信念,虽然也游走天下,但并不为了排解天下危难,只要是有人给钱,什么事情都做,包括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或者是希望自巳的武力被某权贵世族看中,成为他们的门客,进而搏得一官半职,因此这类游侠剑客,更接近于雇佣军一类的人员,只不过多是独来独住,或是二三人组成一个小团伙行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