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子风流 (上山打老虎额)



而现在,这些可怜虫就更悲剧了,因为仕途上的跌宕倒也罢了,被赶到这北京吃沙子玩泥巴也是无话可说,可是眼下,连身家性命,都是岌岌可危,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大家都坐在大成楼里,一个个咳嗽,此起彼伏的说着私话,见到了一身戎装的赵王来了,还有那身后的郝风楼,这脸上的表情,不禁有点儿精彩。

大家都知道,赵王是个人渣,皇子之中,实在没有可取之处,若说太子殿下是皇子的楷模,而赵王的言行,绝对是太子恰恰相反,太子好什么,赵王就坏什么。而郝风楼呢,那就更加让人玩味了,因为这家伙,简直就是人渣中的人渣,赵王人渣,至少还无害,不就是养个闲人嘛,大明朝这么多宗室,多个吃闲饭的,算什么?可是郝风楼不但不吃闲饭,还很有作为,他的作为越多,锦衣卫拿的读书人和大臣就越多,所以这种人渣,是人人避讳不及的。更何况这种在官场吃不开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死脑筋,不懂得变通,此时一见到郝风楼出现,竟都把外头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忘了,嘘声一片。

见了这些人,朱高燧有些紧张,郝风楼却是拉下脸来。

“不知殿下相召,有何高见?”说话的是北京礼部尚书陈文静。

朱高燧一时不知如何说好,便看向郝风楼,郝风楼却是正色道:“城外的事,大家想必已经得知了,如今是大变在即,北京城危如累卵,而诸公的性命,都与这北京城共存,殿下召诸位来,便是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共进,一道为这京师里的百姓,为这大明,为陛下,守住北京。”

“要守,当然要守,可问题就在于,为何大家就非要听你们的,说句不当说的话,赵王殿下和郝大人,咱们信不过……”

“对……信不过……”有人开始鼓噪。

“你们……”朱高燧顿时勃然大怒,道:“事到如今,你们还要这般么,都已经火烧了眉毛……”

郝风楼道:“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殿下,咱们走吧。”

朱高燧还是有些犹豫,却最后摇摇头,只得和郝风楼出了大堂,禁不住冷笑:“这些人,真是可恶……”

郝风楼微微笑道:“他们可恶不可恶,和咱们没关系,我们做好自己就成了,其实我早就料到这些人会如此,只是眼下,走个程序而已,这些人,锦衣卫都会盯住,但凡有半分害处,咱们也不必客气。”

说到这里,郝风楼不禁掠过了一丝残忍,用手化为刀,在自己的脖子上横了一横。

大臣们自觉的自己获得了胜利,气走了郝风楼和赵王,便都弹冠相庆,却也有人不免担忧这时局,大家各自散去,倒是有一个人留了下来,正是那礼部尚书陈文静,陈文静却是反其道追上朱高燧,道:“殿下……殿下……”

赵王驻足,看向陈文静,很是不客气的道:“却是不知陈大人有何指教。”指教二字,故意拖长尾音。

陈文静苦笑,道:“殿下,这兵家之事,下官不懂,其实下官的那些同僚也是不同,如今社稷垂危,北京即将覆没,指望他们,是不成了,倒是殿下和郝大人终究是带过兵的,下官想了想,还是觉得殿下和郝大人信得过一些。”

陈文静顿了一顿,又道:“只是现在的时局,却不知殿下需要什么,下官尽力来安排和筹措,愿一尽绵薄之力。”

这个家伙,突然跑来和赵王、郝风楼略尽绵薄之力,其实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谁知都知道,这两个人在大臣眼里,都是眼中钉、肉中刺,跟他们厮混一起,即便北京城守住了,又会有什么前途。

朱高燧和郝风楼对视一眼,郝风楼能感受到朱高燧眼中所流露出来的兴奋,至少……还有一个人能够认可他朱高燧,以郝风楼对朱高燧的了解,单凭这个,就足够朱高燧兴奋个老半天了。

只是现在,实在不是兴奋的时候,朱高燧上前朝陈文静行了个礼,道:“关乎这守城,海防侯倒是有个法子,这个法子虽然冒险,而且想要成功,还需要有个像陈大人这样的人,鼎力相助。”

陈文静正色道:“火烧了眉毛,鼎力相助就是自救,殿下尽管吩咐即是。”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第五百七十章:决战之地

许多事,单凭武人出面是做不成的,礼部尚书陈文静偏巧就弥补了那个‘匹夫’圈的不足。

有他出头,许多事就轻松惬意了许多,一个个衙门终于开始正常的运转起来,差役们开始挨家挨户地寻找人手,府库也纷纷打开,分发粮秣,分发武器,分发号衣。

陈文静亲自带着北直隶的府尹走上了城楼,一个个巡视,雪太大,他的官靴子里进了雪,随即融化,脚都泡烂了,可是京师许多的城楼上却多了许多的人,这些人被组织起来,日夜在城墙道上来回巡视,打着旌旗,倒也有了几分样子。

数万人就这样组织起来,男人上城楼,妇人生炊造饭,便是孩子也混杂起来,负责擂鼓、传递一些简单的口令。

对此,陈文静颇感欣慰,可是对赵王和郝风楼,却依旧还是抱着几分怀疑的态度,他不知道这两个家伙在鼓捣什么东西,他心里只有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感觉。

倒是其他不少的士人和大臣见陈文静如此这般,不免会有风言风语传出,据闻北京兵部尚书已和大家凑在一起,弄出了个守城的方案,本是要裹挟着各个衙门实施,谁知道陈文静和赵王、郝风楼厮混一起,却是抢了先机,如今有诸多人不禁义愤填膺,甚至是陈文静的一个门生,直接上门去质问回到府邸的陈文静,怒斥道:“恩府不要脸皮,学生却还是要的。与那赵王、郝风楼狼狈为奸,难道不怕被人取笑么?恩府若是肯悬崖勒马,学生尚且敬你。如若不然,就只好割袍断义了。”

学生对恩师这样说话,这在礼教思想严重的大明,是极为稀有的,可是有时候却又不同,比如现在……大抵上可以称得上是大义灭亲。

陈文静刚刚回到府邸,坐在花厅。将自己的官靴脱下来,顿时,把靴子一斜。里头冰水都倒了出来,有府中的人连忙端来了热水,陈文静的脚已是冻僵了,急不可耐的放进去。这才舒服了一些。

他看着自己的门生。突然笑了,道:“子义啊,外人怎么说,于老夫有什么干系?老夫不过是尽自己的本份而已,事到如今,北京危如累卵,这时候还喋喋不休的争议这些,徒劳无益。你方才的话,老夫权当没有听说过。不可再任性了。”

这学生一听,反而暴怒,道:“什么叫做徒劳无益,汉贼不两立,陈公,咱们再见。”

说罢,这人便扬长而去,他最后没有称陈文静为恩府,反而是叫陈公,看上去似乎显得更加尊敬了一些,实则这师生之情是彻底割裂了。

陈文静也唯有苦笑以对,毫无形象地将双脚泡在温水之中,感受着这暖意,只是这心里却是一阵阵的发寒。

这事儿很快传出去,倒是一下子成了一段佳话,都说这位兄台大义灭亲,不趋炎附势,实乃典范。

一些个大臣倒不是不担心外头的瓦剌和鞑靼人,因此在兵部真有一些人凑在一起,洽商各种退敌妙策,从三十六计,到武穆兵法,什么十面埋伏,一个个口若悬河,日日都是如此,紧接着北京兵部隔三差五就下条子去,让城中官兵如何如何,好在这些个丘八倒也不傻,比如一大清早,兵部竟是送来文书,让天津卫开了城门,以为疑兵,多半是想玩一把空城计,吓得那天津卫指挥使脸都变了,你娘的,这人人都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可你他娘的是诸葛亮,人家也未必就是司马懿,什么空城计,都他娘的是臆想出来的东西,你把城门一开,一个人跑去城楼上弹琴,你当人家是傻子,即便是觉得你在城中埋伏了兵马,可是只需派几百个斥候先入城来,城中的虚实便可摸个一清二楚,你还敢跑去城楼上弹琴?几个刀斧手斥候,就可以把你脑袋挂在城门上。

由此可见,文武殊途,文人虽是聪明,却大多不知实际,什么十面埋伏、什么空城计其实都是扯淡,倒是丘八们虽然脑子总是有不是很灵光的时候,却也知道绝不能和这些人勾搭一起,跟着他们去胡闹,反倒是郝大人和赵王殿下,虽然也荒唐,却终究靠谱一些。

如今北京城倒也有了几分声势,在大家一日一夜的努力之下,城楼和城墙上已是旌旗招展,人影幢幢,仿佛一下子多了数万精兵,看着花哨,有心人心底也明白,这些人被瓦剌和鞑靼人一冲,绝大多数人立即会原形毕露。不过没什么真正用处,但声势造了起来,终究使城中的人安心了一些。

而赵王则是亲自驻在了天津卫的大营,为的就是居中调度,这天津卫的兵马算是勉强能打仗的,瓦剌和鞑靼人攻哪座城门,赵王便将这些预备队压上去,哪座城门的压力大一些,他便带着人去哪里救火。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