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蒙山军 (wanglong)



徐怡没有想过丈夫升官。虽然她知道丈夫的背景很深。她与陈豪结识时并不晓得出身贫苦的他竟然结识许多共和国的大人物,连龙大总统都认识他!现在她只希望丈夫好好活着。临来之前,徐怡去陶静家里跟好朋友道别,谈起了战事,陶静很平静,说她早就知道我们会赢,当初蒙山军就那么点人马,三下五除二就推翻了满清,如今国家一统,他那帮虎狼之将都在,又是在他的老根据地山东打仗,哪有不胜的道理?只是很好奇这回他能为国家争取到什么好处。一般不谈国事的陶父那天很激动,说这是百年来我中华上国的第一场真正的对外胜利,有此大捷垫底,他的江山算是坐稳啦。

他们为何将深受国民崇拜的大总统称做“他”,徐怡却没有去深想。

15日晚,河南慰问团抵达杞城。司机告诉徐怡,进了杞城就算进了战场啦。徐怡曾设想过战场是什么情景,但杞城除了街道上到处是兵士外,并无战火的痕迹。

慰问团住进了杞城县政府大院——之前的杞城县衙。代表团受到部队热烈的欢迎,16旅政治部刘主任早已等候在县政府前,与慰问团成员们一一握手,将他们迎进了政府大院。房屋早已备下,屋里配了铁炉子,温暖如春,徐怡是南方人,冬天没有在家里生炉子取暖的习惯,感到极为舒服,旅途的劳顿似乎一扫而光了。一间屋子安排住四个人,但代表团中只有三位女性,算是沾了一点小便宜。徐怡扫视着屋里的陈设,三张木床,一张陈旧的桌子,但床上的被褥都是簇新的军用品,连牙刷毛巾都一应俱全。最令徐怡印象深刻的是被子叠得那叫一个齐整,像刀切出的豆腐一样方方正正,真不知是如何做到的,连摆在窗户台上的牙缸牙刷都整整齐齐。让没有经历过军营生活的徐怡感到新奇万分。

“条件还真是好呀,没有想到呢。”河南许州一位女议员赞叹道。

晚饭已经准备妥当,四个菜,炒萝卜丝、葱爆羊肉、炒豆腐、炒羊血。主食是羊汤面和大馒头,还上了酒。出面接待的都是16旅政治部的人,因为16旅旅部就驻扎杞城。晚饭快结束的时候,曲致庸准将急匆匆赶来了,连声说对不起,“真是对不住各位了,有紧急军务要处理,来晚了,我代表陆军第16旅热烈欢迎来自河南的慰问团,我旅有不少河南子弟,他们都是好样的,绝没有给河南父老丢脸!战区供应紧张,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大家,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跟徐怡住一起的那位女议员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没想到军队的生活这样好呢。”

曲致庸准将收起了笑容,“各位,千万不要以为部队过的是这样的日子。这是因为你们是来自官兵故乡的代表,部队尽其所有来招待大家。就在这个时候,距离这里不远的昌邑前线,几万国防军官兵仍蹲在泥泞的战壕里,紧紧包围着上万的鬼子兵。他们有时候连热水都喝不上,更别说生了铁炉子的屋子了。”

那位女议员顿觉失言,连声向曲旅长道歉。曲旅长笑着说,“道歉就不必了,军队嘛,责任就是保家卫国,爬冰卧雪,流血牺牲都是分内之事,为得就是人民的幸福安康嘛。应该的!”

“还是曲将军说话有水平!”河南团的团长是省议会的副议长,“咱国防军在前线为老百姓拼命,后方也不能闲着,要人有人,要钱出钱,这次河南民众筹集了一笔款子,是慰问咱军队的,都带来了,尽量买些好吃的东西,给咱子弟兵送上去!还望曲将军安排我们去前线看望部队,可不能住在这里做客人,给军队添麻烦。”

慰问团共31人,都是河南各州县的名流,因为只有三名女性,曲致庸便单独向三位女宾敬了酒,得知徐怡是陈豪的妻子,曲致庸立即对副官说,“通知陈营长过来,今晚就过来,给他们安排一间屋子,让他们小夫妻好好说说话。”然后对河南团的成员说,“陈营长是我们旅的英雄营长,打青岛,打高密,打杞城都是好样的,大家可不要说我偏心啊。”

“应该的,应该的。”代表团热烈鼓掌。鼓掌已成为官场上的一种礼仪,这些议员或者官员们都非常熟悉了。

徐怡很高兴。但直到凌晨时分,陈豪才赶至了徐怡的住所,徐怡一见丈夫就哭了,因为丈夫又黑又瘦,眼窝深陷,胡子拉碴,衣服更是沾满了泥土,差点认不出来了。徐怡急不可待地抓了丈夫的手查看,陈豪却将右手藏至身后,徐怡硬拽过来看,心疼的只哭,陈豪安慰道,“全好了,食指和拇指在,什么都不影响。照样打枪射击。”

“当时很疼吧?”徐怡轻抚着丈夫的手。

“哪里顾得上?你不知道当时多紧张,部队被压在壕沟里,每秒钟都有士兵阵亡,哪里顾得上?”陈豪咧着嘴笑,“真没想到你会来。”

小夫妻俩温存片刻,徐怡问陈豪吃了饭没有,陈豪说吃过了。徐怡还是将从饭桌上带回来烤在炉子上的馒头递给丈夫,又给他倒了开水,看丈夫狼吞虎咽,徐怡又觉心痛,“你们是不是吃不饱饭?”

“饭是能吃饱的,但热饭比较稀罕。”三口两口,陈豪将两个烤得金黄的馒头吞下了肚。

“怎么会这样?”

“嘿嘿,也难怪你。部队蹲在战壕里,热饭送上来就冷了,这段时间好多了,我们旅在休整,新兵太多,得抓紧训练,不然上去可不得了,白送死了。如果是战斗中,一天吃一顿是常有的事,哪里还顾得上热饭冷饭?”

“那你们晚上睡觉呢?”

“有军毯呀,铺一半盖一半。能睡个囫囵觉就很幸福了,不能跟在家比啊。”陈豪想了想,“不过仗快结束了,听说北京正在跟鬼子和谈,和谈个屁!一股脑将鬼子彻底消灭就算了。这都是一帮文官日哄总统,部队很有意见呢。”

“那你们不会再上前线了吧?”

“那可说不准。16旅是全军的王牌旅。什么是王牌?就是平时吃得好,用的好,战时投放到最关键的战场。我想啊,如果谈不成,我们旅肯定会调到高密或者昌邑,参加最后的总攻的。”

“那就盼着谈成吧。对了,你还没见过你儿子吧?我将他的照片带来了,我妈听说我来前线,执意抱着儿子去照了相,专门让我带给你看。”

“真的?快拿给我看。”陈豪兴奋万分。

第八节终战协定

北京的谈判暂时陷入了停顿,加藤周明回国了。而中国方面毫不在意日本的态度。由各省派出的慰问团在犒劳着前线,新闻也逐渐开放,在对国内记者开放新闻管制后,外资报纸派出的记者也陆续被允许进入战场观察和采访了。关于山东战事的报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报纸,包括日资报纸。带给中国各界狂欢的同时对日本形成了更大的压力。外资报刊更多地关注两个被围得铁桶般的日军现状。《大公报》是第一个被允许进入昌邑合围圈的新闻媒体,跟他们一同进入包围圈的还有加藤周明的两位随员,其中一人的身份正是记者。因为这家报社一向秉持公正立场,日本承诺绝对保证前来采访的记者安全。第6师团并不希望记者的前来采访,但接到了大本营严令不得不屈从。日本迫切需要实地了解被围部队的困境,从而决定谈判应持的态度。

山东战场在胶州湾血战后基本处于停战状态。中国国防军投入了战役的7个师17个旅(含学兵旅。第19师在11月中旬后陆续接替了孙武第14师防线)转入了战场休整,大批新兵及征召的预备役军人被补充进连续血战实力锐减的师,第16、14、1、2等师平均补充了5000以上的兵力,实力得到很大恢复。

但日本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大公报》对昌邑合围圈的日军采访在11月下旬见报,记者用冷静的笔触客观真实地描写了昌邑包围圈内日军官兵的苦难。没有粮食,没有燃料(房屋树木都快被砍光烧光了),关键是没有医药,伤员大批死亡,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治愈的轻伤都成为绝症,负伤的日军官兵自杀率直线上升,这个被日本朝野视为第一强军的熊本师团已经奄奄一息了。

《大公报》的报导很快传入日本国内。从而引发了日本的骚乱,特别是南九州更为严重。18师团和第6师团的补给地均在南九州,士兵基本也是来自南九州,尽管日本在日俄战争后陷入自大和狂热。国民将子弟为国征战的牺牲视为了光荣和骄傲。但子弟们在中国的境遇不能不牵动南九州居民的心,他们开始请愿和骚动,强烈要求政府迅速采取措施以挽救垂死挣扎的部队。

名古屋也一样,第3师团的境况虽然未曾见报。但又能好在哪里?

要么迅速增兵。要么投降。舍此别无他途!日本军部在国内骚乱已开始蔓延后后悔允许记者进入昌邑包围圈了。发现他们中了中国人的诡计。那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大公报》的记者写就的新闻报道被印刷成日文号外,由华军飞机大量空投包围圈,那些记载了真名实姓和真实事例的传单严重动摇了军心。梅泽道治中将在给参谋本部的电报中坦承,部队正在瓦解中,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第6师团将失去战斗力!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