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王世充捏须言道“邴,单,杨三位爱卿,说的有理,既然如此朕再派人使赵,杜爱卿,这一次你就替朕走一趟吧。”

吏部尚书杜淹出手言道“陛下,微臣虽不如苏秦,张仪,但必当尽力而为。”

当日吏部尚书杜淹,带了厚礼,就从河阳坐一艘水军战舰,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到了黎阳渡上岸后闻之李重九正在大名,当下又坐船赶至大名。

杜淹肩负使命,丝毫不敢怠慢,一路行色匆匆在大名登岸后,得知赵军大军已从大名出发,要攻打夏军邯郸城,李重九亲自率军征讨。

当下杜淹更是直追到赵军行营之后,拜见李重九。

李重九一席戎装在身,听说郑国使者前来,就算不用想,也知道对方这时候来寻自己是为了什么。

军中薛万述言道“郑国来使,必是为王世充求援兵一事。眼下刘黑闼未破,我军哪里有余力援郑。”

张玄素言道“我军对于援郑之事,暂时有心无力,但也要交好一二,以坚定王世充抗唐之心。”

李重九言道“就宣郑国使者入内吧。”

不久后,杜淹入营拜见。

杜淹步入赵军大营,此人还有很有来头,对方乃是关中大阀京兆杜氏的子弟,祖上不是任刺史,即是郡守,同时还是杜如晦的叔父。此人年轻时曾言说天子好用隐士,不如隐之太白山。于是隐居不仕,后隋文帝闻之后大怒,将他流放至江南,隋文帝死后才入朝为官。

而这位装逼失败的杜淹,也是吸取教训,不再装逼,十分恭敬地拜见李重九,言道“现今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赵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势。若借古喻今,李唐其势最强,可比曹魏,郑国可比东吴,赵国可比西蜀,现今唐举兵临郑,唐军势大,而郑国难有转圜之地,兵马又不如唐军,局势艰危。”

“唐强郑弱,势必不支。郑亡,则赵不能独立矣。不如两家为盟,结为兄弟之邦,发兵救之,赵击其外,郑攻其内,破唐必矣。”

杜淹这番说辞酝酿很久,将眼下天下形势比作汉末三国,恳请李重九能出抗唐而援郑。

李重九闻言沉思一阵,问道“未知郑主如何布置以应对李世民?”

杜淹也不隐瞒,言道“精兵强将屯于洛阳,外则守襄阳,虎牢,怀州。”

李重九闻言点了点头,言道“郑主与李密在洛阳交战多年,果真深通谋略,此虽非上策,但也是郑主眼下最好应对之策了。”

李重九所言的上策,则是不在洛阳,而御敌寻于洛阳周边决战,但王世充这大老粗,强以军阀身份上位,又杀了皇泰主了,弄得周边官吏,将领皆思弃郑而投奔李唐,所以导致王世充对于异姓大将不能信任,只好将军权交给几个亲族。

之后王世充准备集中精兵与李唐决战,能胜最好,不能胜就退守洛阳坚城,效仿当年与李密作战,利用洛阳大城与李唐死磕。但凭着一座孤城,断然不能自守,王世充于是在周边实行重点防御。

襄阳城,关乎南北之还要,还可联合梁王萧铣。

虎牢,不用多提,南连嵩岳,北濒黄河,乃是洛阳东面贯通河南,山东的通道,也是重要门户。

而怀州,则是王世充唯一在河北的据点,护翼河阳,阻止唐军水军,要沿着黄河随流直下,攻打王世充后方。

杜淹听李重九赞许王世充,当下大喜,言道“那么赵王可否立即出兵援郑?”

李重九言道“稍安勿躁,若要朕出兵援郑,那么郑主需答允孤三个条件。”(未完待续。。)

2014-4-182351037854825

第五百零四章三个条件

杜淹听闻李重九答允援郑,当下坐不住了,急切地言道“只要赵王肯答允援郑,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三十个,三百个条件,我们都可以……可以商议啊。”

杜淹本想一口答允下来,但转念一想还是说了商议二字,但心底又怕李重九狮子大开口,当下言道“我郑国有回洛,洛口,含嘉三仓,听闻赵王伐刘黑闼,若军粮不足,可随时支取啊。”

薛万述一晒,言道“回洛,洛口,含嘉三仓,我军亦有黎阳仓,也不缺军粮啊。”

杜淹听了一愣言道“这我倒失于计较了,赵王还请示下,吾必然全力配合。”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恐怕不易啊,比如第一条,若要我郑主去帝号,你说郑主答允不答允啊?”

杜淹闻之后色变,结结巴巴地言道“赵王这莫非说笑吗?”

王世充为了称帝谋朝篡位,可谓什么骂名都往头上栽了,还杀皇泰主了代价不可谓不大。若眼下自去帝号,不是"ci luo"裸的打脸吗?

砰!

杜淹吓了一跳,一旁赵军大将薛万彻,一拍桌子言道“何来说笑,王上万金之言,用得着与你说笑吗?”

杜淹吓得面色惨白。

李重九摆了摆手,言道“薛将军坐下。”

薛万彻听了这才坐下,双目却瞪着杜淹。李重九言道“某麾下大将不知礼数,还请贵使不要见怪。”

杜淹见李重九如此客气,连忙言道“赵王,哪里的话,这位将军一片忠君之心。可以理解,至于条件,我说了一切都可商议,到时回东都请天子斟酌一下就是了。就算是去帝号,也不是不可商议的。”

李重九闻言哈哈一笑。张玄素,薛万述亦是捏须微笑。李重九提议让王世充去帝号,不过是一时试探之意,杜淹言这都可以商议,看来洛阳上下都是信心不足,认为唐军势大不可力敌。唯有向赵求援一途,方才能免去郑国这场大难。

杜淹见李重九发笑,不知何意,心底却是七上八下。

李重九看向杜淹言道“方才不过戏言尔,你回去请郑主放心,转告于他李唐乃赵。郑之大敌,李唐攻郑,赵国绝不会坐视不理,待我破了刘黑闼,必率军南下援之,但未破刘黑闼之时,还暂请郑主与李唐暂时周旋一二。杜侍郎先不要高兴太早。孤援郑仍是有三个条件。”

杜淹听了几乎泪流满面,激动地言道“赵王能答允,我郑国上下莫感激赵王的大恩大德,三个条件赵王还请示下。”

李重九言道“说三个条件其实是一个条件,在孤破刘黑闼前,赵若援郑,郑主需最少确保怀州,河阳不失。”

杜淹言道“这战事未起,一切尚不可分说,若战局于郑不利。怀州乃是河北飞地,要想保不失,这恐怕有点难。”

张玄素言道“怀州也就罢了,但河阳三城乃是重地,不可轻易弃之。”

李重九见杜淹默然。言道“若怀州,河阳失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则回洛,洛口,含嘉三仓,王公不可轻予唐军,若是守不住,最少也要存其一。”

杜淹默然了一阵,显然有几分手足无措。

李重九站起了身子,言道“若这一点,王公也办不到,那只有最后一条了。”

杜淹亦是连忙站起身,在李重九身后亦步亦趋的样子,言道“赵王请说。”

李重九言道“若是战事实在不利,郑公就算河南各城都丢了也没关系,但必须守住虎牢,确保不失,若虎牢也不保不住,那么援郑之事,请恕孤爱莫能助。”

听到李重九最后一个条件,杜淹顿时啊地一声,失声叫了出来。

李重九看向杜淹,问道“我说的就这么多了,杜侍郎请转告郑主,洛阳城池虽坚,重兵屯驻其中,但孤城也是不能自守的。”

自李渊下令东征王世充后,大唐府兵征役,扫地为兵。

出征当日,李渊亲自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送至霸陵亭,大唐战旗猎猎而东,唐军士卒身着战袄,腰挂长弓,手抓横刀,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东而去。

李渊见此一幕,欣然言道“军威壮矣,破贼指日可待。”

李世民,李元吉皆是一笑。李渊却面露忧色,言道“王世充虽剽悍,但不难对付,朕唯一心底有所顾虑的,则在于河北。”

李世民闻言言道“父皇担忧莫非是李重九。”

李渊肃然言道“确实有几分。此贼已成气候,幽燕铁骑在手,将兵十万,若是大举渡河援郑,朕担心伐郑一事,会功败垂成。”

李世民言道“父皇不必担心,李重九有扫清六合之志,王世充此人好猜忌,又加帝位在身。两人彼此必然不睦。两家若是联合,也是因利而导,相互心怀鬼胎,面和而心不和,反给与儿臣可乘之机。何况李重九一日未攻下洺州,一日不敢大举南下。”

李渊言道“吾儿说得有几分道理。”

接着李渊与李世民又叮嘱了几句,三兄弟拜别李渊后,各自率军离开。

李建成与李建成,李元吉也在此分道。霸陵亭乃是潼关道、武关道、蒲津关道交汇之处。李建成直接率人马,北上走蒲津关道,渡黄河至蒲津以备突厥,而李世民,李元吉则亲率十万精锐关中府军,东出潼关官道。

还有一条武关道,则是往南而行,通江汉,乃是战国时秦楚争雄时所辟。

十万关中府兵经灞桥,日行六十里,直奔潼关,除了府兵之外,辗转运输民役亦是倍于战兵。

当时渭河已不可通,原因是渭河水量不够,流浅沙多。由陕州到潼关虽可用水运,但从但潼关到长安一段却十分难行,一段时间渭水甚至不能通粮船,仅浮竹木编筏。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