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末之雄霸天下 (幻星辰)



崔竹修大喜过望道:“请爹爹放心,孩儿这就去安排,还有一个半月便过年了。我们崔家便正好以回老家过年为由,撤回山东去。如此也不会引人注意!”

崔廷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此事进行需得万分小心,毕竟是要起事,被宇文明知道了便有满门抄斩的危险,你可得谨慎行事!”

崔竹修自然是满口答应,随即便告辞离去了。

与此同时,同在北平城内的另外几大世家:裴家、卢家、高家等山东士族的世家大族,也召开了类似的族中密会,安排家眷撤离北平回原籍。

而这时,宇文明却还根本没想到,一场危机将要来临,他回到王府之后,便听取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人,以及自己几位夫人的汇报。了解这半年来河北、河东、山东、辽东等地的情况。

从几位文臣的反馈意见看,各地的秩序正在逐渐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由于官府给予了流民种子和农具,并重新分配了无主田地,加之辽东有大片荒凉的肥沃黑土可供开垦,倒是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农民不用再向地主交地租后,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两个月前的秋收完成后,辽东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成,河北增加了两成。而山东和河东两地因为是才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的,所以在流民安定下来后,粮食产量增加得最多,增长了五成左右。

这让主管财政的长孙无垢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她可以不再向日本及南洋诸国采购粮食了。这笔钱可以节约出来,用于兴修水利、修复在战争中破损的城墙。

“周王,现在地方上最困难的就是人手缺乏,修复城墙、道路、堤坝等都需要民工。由于新占了淮北之地,眼下有二十多个县没有县令,七个郡没有郡守。都是由当地驻军将领暂代,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杜如晦忧心忡忡地说道。

“人手缺乏可以想办法招募一些。我们今趟灭了李密,俘虏了不少瓦岗军士兵,愿意归降我们的,可以编入新军之中。那些桀骜不驯的,便可以让他们去干这些苦力了!”宇文明想了一会儿后,又继续说道:“至于地方官员缺乏的事,可从科举考试里,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中录用一些。”

说到这里,他便转过头向魏征问道:“魏大人,科举考试如今情况如何了?本王就等着你能为我选拔出一批急需的人才呢。”

魏征忙回答道:“周王放心,属下可是严格按照您制定的方案举行考试的。经过县试和郡试之后,目前选拔了一百一十三人前来参加殿试。殿试的题目也早准备好了,就等您来主考了!”

宇文明听闻之后,方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行!那事不宜迟,你便通知各位考生,三日后便举行殿试吧!”

“好!”魏征应了一声,正要坐下之时,却突然想起一件事,忙又说道:“周王,此次科举考试,来报名的多是寒门弟子和破落贵族,以及一些私塾里的学子。山东士族中的裴家、崔家、卢家、高家皆未派弟子参加。就算有个别世家子弟参加了考试,也都是一些在家族中不受重视的旁系弟子,而且看样子还是冲破了很大阻力才来的。听说有的人还和族中的长老、家主等吵了不少架呢。”

“哦?竟然有这种事?”宇文明一听,也是大吃一惊。

山东士族和关陇门阀素来明争暗斗极多,从当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便开始了。而后来代表关陇门阀的北周更是灭了代表山东士族的北齐,两大门阀集团从此结下了很深的仇怨。直到隋朝建立之后,杨坚和杨广两代君主想用山东士族来制衡关陇门阀,山东士族才逐渐恢复了元气,有志与关陇门阀一争高下。

在宇文明看来,虽然自己和裴家的人以前有些仇怨。但目前关陇门阀支持的是李渊,山东士族也不可能放下面子去支持由江南士族支持的萧铣,那一直就靠抢掠和打家劫舍闻名的杜伏威,以及奄奄一息的王世充,山东士族就更不可能去支持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便是自己,在现在自己推出科举考试之后,山东士族应该服软了才对。怎么可能反而和自己一直对抗下去呢?

第445章殿试

红袖这时也轻声说道:“夫君,之前妾身怕这些世家大族对于重开科举考试不满,会暗中破坏,故派了一些手下打入各大世家家中充当奴仆,以刺探情报。虽然没有发现他们有破坏科举考试的行为,但却发现他们互相之间来往十分频繁,且经常把家中高层人物召集到密室里商量,依妾身的经验,只怕这些山东士族暗中有什么图谋。”

宇文明听闻之后,目光闪烁道:“原本我想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只要前来向本王表示效忠,我也可以网开一面,对以前的不快继往不究。毕竟我现在正需要门阀世家的支持。可既然这几个世家大族如此不识抬举,那也休怪我不客气了。红袖姐,你继续严密监视他们的行动,如果有什么异常情况,马上禀报我!”

红袖点了点头,然后又禀报了情报部打算将人员派到江南一带,建立南方的情报收集网络之事。

当这场会议开完之时,都已是深夜了,待众人都告辞之后,宇文明才和几位夫人一起,回到了卧室。这一夜,他过得荒唐无比,几位夫人都是久旱逢甘露,要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是丝毫力气都没有了,才昏昏入睡。

……

三天后,殿试便正式举行了,来自大周辖区河东、山东、河北、辽东四地各郡的前三名考生,皆汇聚到周王府内,开始进行他们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场考试。

殿试的过程和之前的县试和郡试不同,它不再考笔试,而是由考官与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测试考生的谈吐、交际、口才、智慧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用现在的话说,之前的县试和郡试是笔试,而殿试则更象是面试。

殿试的考官团队也是阵容齐整,主考官自然是宇文明,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斛斯政、徐世绩、魏征六人也分别坐在宇文明左右两侧,轮流发问。

考官们提问的那些问题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在宇文明的主导下,这些问题更类似于后世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而非象隋朝那样,考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比如说,长孙无忌向河间郡考生问的问题便是:如果让你担任县令,辖区发生水灾,你该如何组织抢险救灾?

而那名考生正好便是家住黄河边的,时常遇上水灾。对于如何抢修堤坝,救助被洪水围困的百姓,灾后防疫、救济方面的事务倒是颇有心得,回答起来头头是道。

让在座的几位考官皆十分满意。虽然因为殿试还没有结束,录用名单也无法当场公布,但宇文明、长孙无忌等人相互之间已经交换了意见,打算将这名考生派往易发水灾的某县担任县令一职。

接着,杜如晦、房玄龄、魏征、徐世绩等人也轮流向其余的考生发问,大多数考生都对此作了充足的准备,回答让人还是比较满意。当然,也有少数考生是只读死书的那种,对于涉及到具体事务的处置就茫无头绪。

对于这样的考生,宇文明和另外几位考官商议后,认为还是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毕竟他们也是从县试、郡试一路冲出重围的。可以说人人都是所在郡县的佼佼者,只是欠缺一些实践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部份未能通过殿试的考生,便可安排在缺少人手的郡县工作。待经过一番锻炼之后,如果表现不错,也可予以提拔。

由于有一百多名考生,而七位考官所提的问题又往往比较刁钻,所以一个上午才完成了二十五名考生的殿试。估计要全部面试完毕,至少也要用三天时间。

而在第三天时,宇文明却遇到了一名让他比较关注的考生。此人穿着一身白色的锦衣,身材修长,面容清秀,衣着气质与之前那些出身寒门的考生比起来,明显有些格格不入。

“姓名?”

“裴行远!”

“籍贯?”

“东莱郡。”

“之前郡试成绩?”

“东莱郡第一!”

“咦,你姓裴?莫非是山东士族中裴家的子弟?”宇文明有些好奇地问道。他记得裴阀中的重要人物裴仁基的儿子就叫裴行俨。

“是的!”裴行远点了点头,然后又急忙说道:“我虽然是裴阀中人,但却仅是旁系弟子,在族中一直不受重视,故想通过科举考试争取有出头之日……我对周王及各位大人都是十分钦佩的!”

显然,裴行远也是知道裴阀和宇文阀在前隋时,明争暗斗的历史。但如今宇文明横空出世,成为了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之一,极有希望问鼎江山。

而看好宇文明,又对家族重嫡庶制度不满的裴行远,自然便想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施展抱负。

宇文明看到一脸惶恐不安的裴行远,又听他说自己是旁系子弟,在裴家这个世家大阀中不受重视时,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宇文家的遭遇。那时自己是个私生子,在族中和母亲萧婉君一起,也是受尽了欺凌。一心想的便是如何扭转命运,出人头地,让母亲和自己不再被欺负。而这个裴行远和当年的自己是何其相似!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