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但不管如何,最将眼下难关渡过吧。

萧燕燕从幽州分出部分兵力调向山后。

张齐贤来到定州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就是将李继隆解决出来。坏事就是有张齐贤在定州,辽国可以放心大胆地分兵山后。

是不是?

眼下肯定是。

可是山后那边宋军太强大了,他们比岐沟关之战东路军更强大,特别是统帅之能,相信宋九肯定不是曹彬之流。

于是萧燕燕又从后方调来数万兵马,前去山后。

然而到了这地步,萧燕燕也不由头痛起来,现在的节奏不是在辽国手中掌控起来,而是在宋朝手中。随对手跳舞,那才是最可怕的。

幽州的军队拼命地向山后跑。

寰州苦守了五天后,再次被宋军攻破。

然而宋军这回做了一个让人不解的举动,没有挟大胜之势攻击应州,相反的又徐徐撤回朔州城。

朔州城现在只有一半城墙了,宋军也无所谓,就扎在朔州的废墟上,来吧,咱让你打。

耶律斜轸在云州苦笑。

宋军的不贪功,让他难办了,若是贪功,用兵应州,东西两路兵力越分越远,未必没有机会可破。然而宋军再度撤回到朔州,与河西那支大军遥相呼应,如何打?

若不打吧,朔州那可怜的一点百姓也让宋军送到南方。若是边境成为闲田倒也罢了,整个朔州成为闲田,辽国如何吃得消。辽国非是宋朝,还有更富裕的南方做为强大的后方,燕云哪里都是辽国的宝贝。

忽然这时候他看着东北方向,心里想到,要不要派几个精明的斥候,看看那个渤海国的经营模式,那么广阔的辽南都能成为强大的生产基地。那么前线就让它成为战场吧。

第四百六十三章前戏(中)

“兄弟们,到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光了。”孙全照大声说道。

八千宋兵陆续登上克虏舟。

它是一种新式海船,准确说它是一种标准海上战船。配帆橹,然而与其他海船不同,它的吃水线很浅,形状更梭长,也不是太大,基本都在一千来石,小了在海上颠簸,危险性大,大了划不起来。这样它就能在逆风情况下,放下大橹,逆风而行。

缺陷也更明显,稳定性不及其他海船,吨位又小,无法远洋航行。

不过用在渤海湾,驶向对岸也足矣了。

随着航海业发展起来,造船技术也在提高,高琼用楼船去平州,那一战中高琼几乎隐形了,吃一堑长一智,后来陆续做了改进,包括船只。

还不能完全指望海军,不过适当的时候说不定也能起到奇兵作用。

一共八十艘海船。

每艘船一百兵士,以及少量武器辎重。

左右各配置二十面大橹,一橹两人操作,轮流摇橹。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万里无云,海上只有轻微的西北风,对船速影响不大。

八十艘战船一起放下风帆,敲响战鼓,齐齐发出登州港。

经过几十年的与高丽交易航海,宋军几乎将渤海湾内所有航道,礁石,浅滩一起掌握清楚了。

一天无话,天色黑了下去,大家来到一个无人岛陆续将战船泊好,停下休息。第二天黎明时分,再度出发。

目标,鸭绿江口!

海面上景色单调枯涩,除了蓝蓝的海水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偶尔一两只海鸟飞过。略略给这个死寂的海面带来那么一两点生机。

孙全照却坐在船艘里想着心思。

他在想自己在京城看到的那份计划书。

计划书上的内容将他吓着了。

不过有两句话让他记忆犹新,与辽国战争重要的两条,一是比拼财力。宋朝财政良好,然而用兵成本极其高昂,岐沟关之败若非国家有着良好的财政。那就可能会出大事。

不仅是宋朝的募兵制度,即便是汉朝的役兵制度同样如此,故汉武大帝尽管于大漠上长驱直入,掳得大量牛马羊,可最后因过份用兵,差一点让国家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二是比拼人力消耗,看似宋朝人口远比辽国多,但辽国人人皆兵,若是动用兵士,数量未必比宋朝的少。而且论战斗力,个体战斗力辽兵肯定在宋军之上。若非宋军军纪森严,非是辽兵对手。再加上萧燕燕与韩德让的能力,若是一场场战役打,想象白马山之战,满城之战,唐河之战与徐河之战那样的场场大捷,是不可能的。那么比拼到最后。还是宋朝亏面据多。

所以宋朝要转称方向。

用己之长,克己之短,不一定非要在战场上决一胜负,破坏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是一次充满想像力的行动,似乎眼下是按照宋军要求那样在往前发展。

接下来就要看自己的。

……

“涅鲁将军,对岸那小崽子越来越不象话。”

“他们尾巴长不了啦,我听说太后准备征讨混同江,然后就来对付那群高丽人。没有想到南方那群小崽子们又动手了。”

“还不是找死的。”

“嘘,”耶律涅鲁放下手中的酒碗,用手指放在嘴巴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然后悄声说道:“兄弟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于越在南方吃了几次败仗,听说被南人打惨啦。”

“于越也败了。”

“不但于越败了,斜轸大王似乎在山后也未讨好。”

“是真是假?”

“不假,我有一个好友。就是在朔州战死了,可怜他的两个孩子才几岁大,以后该怎么啦。”

“不是说南人不堪一击吗?”

“谁说的,南人有怕死的,还有更多不怕死的。还是我们在这里好啊,虽然对岸那些人有点小动作,然而胆小如鼠,不足虑也。”

高丽人也未必有那么胆小如鼠,不过高丽人也不敢进犯有两千多辽兵驻扎的来远城。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辽国一次又一次将宋朝胖揍,作为普通的兵士,也会感到骄傲。但反过来了,大家同样不会高兴。

耶律涅鲁忽然唱起一首家乡的歌谣。

歌声苍凉。

外面北风呜咽,天真的冷了下去,鸭绿江上开始结起薄薄的融冰。风声带着凄惨的歌声,渐渐传向远方。

忽然外面传出几声凄厉的惨叫声。

“难道是高丽人来了。”几人抽起佩刀,走了出去。

就在此时,一队又一队宋朝兵士借助挠钩,以及夜色的掩护,登上了来远城墙。辽兵起初不备,不过不久就发现了他们。

相比于南方的惨烈,东面这段地界承平许久,辽国从鸭绿江到白头山几十个营寨仅驻扎了一万兵士,有时候可能还不到一万人,就是这点兵力,还多以汉兵与渤海人为主,又多以步兵为主,战斗力比较弱。

大团大团的宋军登上城头,手中朴刀在夜色中闪着寒光,不时地有人倒了下去。

耶律涅鲁手中抓住大刀,又紧张又害怕,但他还没有想到是宋军扑过来。

城中辽军终于清醒过来。

然而这时城门已被宋军打开,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军队从城门口涌进来远城。

“怎么办?”耶律涅鲁与他的同伴明明听到召集的号角,却不知道该如何做。他手下一名胆小的同伴,索性扑入一间民房里,躲藏起来。

耶律涅鲁想壮起胆子,带着手下反击,可是手一直在哆嗦着。

“高丽人不要命了吗?”就在他脑海里产生疑问时,忽然听到不远处街道边传来说话声。

“那边还有几个辽人。”

“是我的。你们都不想争。”

宋人?

耶律涅鲁手下还有几个汉兵,尽管发音不同,但能听出是汉人在说话。

宋人怎么杀到来远城,难道前线溃败,宋军都打到来远城?

就在他不知怎么办时。几十名铠甲鲜明的宋朝兵士从街的拐角杀出来,向他们迅速扑过来。

耶律涅古顽强地砍伤了一名宋兵,就被几把朴刀砍到他身上。

我死了,妻子怎么办,几个孩子怎么办?这是耶律涅鲁最后闪过的想法……

“报!”一名探子飞快地骑马过来。

消息是用快脚递送来的,任何人都不能耽搁。但到了宋九手中,已经是几天前的事。

孙全照从登州出发,逆风航行,用了三天时间将八千名宋军带到鸭绿江口,来远城下。这是算好了时间,又是北风盛行之时。多少会出忽辽国意外。

当天夜色到来时,孙全照将船驶到江口处,开始命令兵士下船,然后借助夜色掩护,扑到来远城。

应当来说,那八千名宋军战斗力也不是很强,所训练的内容也多是驶船。以及游泳,毕竟在这时代,久在海上漂,就是在近海漂也有些风险的。老兵比例又很低。

不过它是一支奇兵。

高丽人每次看到宋朝使者,都是恭恭敬敬,也承诺要与宋朝结盟,实际高丽只是猥琐地想借机会占一点便宜,不敢真正出手。

因此来远城辽兵有些松懈,于是冒着辽东的严寒,孙全照带着手下用挠钩登上了来远城头。当辽国守兵发现时。已来不及了,让宋军杀到城门下,打开了城门。

经过几个小时的巷战,来远城两千多名辽兵大半被斩杀,只有少量人逃了出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