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先是好奇,然后看着这些露草,微笑不语,由着宋九折腾,它是好事儿,让百姓与将士忠于自己,爱这个国家,如果不是里面一些词语肉麻得都让他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能主动嘉奖宋九做得好。
这是第一步。
效果显著,随着露草上的文章在传颂,以及瓦子里小说在到处传唱,许多老百姓踊跃报名,要求参军。还有的老百姓主动拿出财货牛羊,前去军营犒劳将士。
宋九乘热打铁,也写了一篇露草,谁是最可爱的人,乃是大宋将士,他们用鲜血铸就了大宋的安全,保护着大宋子民不受侵犯,维护着陛下的尊严。可是没有写好,最后无奈之下,找来他的亲家张去华帮的忙,让潘怜儿好笑,你是什么文官?
但莫要小视宋九这次看似的胡闹,全国上下瞬间民心就高度凝聚起来,前线将士也感到自豪。用崔翰的话来说,就是宋朝将士,从来没有这么活着有尊严。幸好这样,不然再象以前那样下去,三军将士都没有脾气了,那还能打仗么?
宋九做了第二件事,先是邀请赵匡义去河洲竞技场看蹴鞠。
赵匡义莫明其妙。
宋九郑重地说:“陛下,看完一场蹴鞠,臣将会说一件很重要的事。”
蹴鞠也是一件好事,给百姓带来欢乐,给国家带来收入,并且它也在变相地教导大家学会相互配合。
赵匡义带着一些重臣来到竞技场。
若非兵败,应当来说这些年赵匡义内治做得不错,比如说一斗豆仅值十文钱,如果用后世的物价对比,不能用粮价来比,那很不公平的,有布价,绢价,金银价,盐价,茶价,牲畜价,肉价,菜价,此时一文钱综合起来会相当于后来五毛钱,甚至略多一点。斗是体积单位,但豆与米密度差不多,也就是一斤豆现在只有四毛几分钱。不管农民是不是因为粮价贱苦了,最少大家温饱肯定没问题。实际若非宋九在三司一度调控过,江南岭南与荆湖江淮如今都在搞水利开发,诸多圩田提前上演,那么粮价会更贱。
只有一个地方是例外,巴蜀,就是宋九是国家宰执,若非国家需要太平,宋九想一想巴蜀那些豪强主户的作为,都恨不能王顺李小波早一点出现。
那是无比黑暗的巴蜀。
除了那个由一个贪婪可怕的吸血虫遮蔽住阳光的所在,其他地区内治都能算得上尚可,从江南到江淮,从荆湖到广南,从关中到京东京西,甚至灵武定难地区也渐渐恢复平静,只有河东河北百姓饱受战争创伤。
然而因为大败,百姓终有些怨言的。
现在胜了,而且胜得如此光彩,也知道背后原来有那么多惨烈的故事,不但宰相不要命,连皇上都不要命地站在箭矢之下,亲自指挥,那还抱怨什么。
因此看到玉辂出来,一排排百姓伏下山呼万岁,忽然人群中发出巨大的喊声:“宁做忠义鬼,不做胡地鬼!”
“国辱君辱臣死民死!”
赵匡义很得意,问道:“宋卿,这是你安排的?”
宋九摇了摇头道:“不是,与臣半点关系也没有。”
寇准正好站在身后,心里想,当真没有关系?这让他产生与吕蒙正一样的想法,宋公,皇上对你如此器重,你应当敢于发言啊,这样才能替国家做更多的事。骨气还是少了一点儿啊。
其实若真那样,什么事就做不出来了。比如这件事,如果不用点手段,能做好吗?如马上要做的事……
第四百四十一章妖星(中)
赵匡义很高兴,他一直认为自己皇位来得不正,所以搞七搞八,但搞来搞去,还不是为了让百姓认可,三军认可,让皇位安全,国家安宁吗?可大家不知道他的用意,反而苦苦阻拦。
但宋九这样做,效果更好。
于是在百姓欢呼声中来到河洲,看了一球蹴鞠赛,然后返回。
宋九又邀请赵匡义去了西府,喊来二十个小吏,让他们下棋。
赵匡义更好奇,一边观棋,一边看着宋九。
棋下完了,宋九说道:“蹴鞠赛也有各种阵型,可高明者,会因为各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如力气大,如跑得快,如带球球感好,会安排一些适合的阵型,那么就会胜了。再者,如下棋,有的喜用炮,有的喜用车,有的喜用马,还有的居然能善小卒。这仅是一盘几十枚棋子的棋局,二十二人的球赛,居然就会产生这么多变化。若是放在数万数十万军队中,会有多少变化?”
说正事了。
赵匡义显然会意,缄默不语。
宋九抽出他春天时刻意讨要来的,张洎王禹偁等人的奏呈,说道:“他们有的说得很对,可未说准确。如张洎等人说设两镇,以便河东河北统一指挥,不再是各自为战,一盆散沙,以让辽人各个击破,又能集中兵力打退敌人。然而他们有没有想过,若那样,一旦失控,安史之乱岂不是前车之鉴。”
“卿中的也。”赵匡义道。
这才是好同志嘛,说中了他的心坎里。
“因此春天时陛下征诸臣说军务,实际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点儿弊病,然而反过来它们也有优点。如执行我朝军制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更替,甚至追源到前古。西晋与南北朝诸王夺嫡,东汉外戚宦官专政等丑陋现象,会不再发生。因此臣没有想明白,直到这次徐河之战,才豁然开朗。有办法兼顾。”
“说说。”赵匡义来了兴趣。
他不是固执者,固执的是东府那个家伙。赵普,以及赵普与宋九都看好的一个小家伙。实际当初宋九提出给各团练使与防御使权利时赵匡义就想过了,未必是团练使与防御使,这是指一州都部署,以及数州首将,但非是一路。手中兵力不会有很多,因此不会敢产生安禄山的想法。于是恩准同意。
然而它还不能解决宋朝军制的弊病,虽然一州都部署手中也有些兵力,可是兵力并不是太多,多少受知府节制,因此辽军南下,无人可挡。除非场场打出李继隆这两次奇迹之战。
中间利害关系赵匡义也知道,但边境一时得失,能与国家重大安全相比?只能择其长弃其短。
宋九能想出两者兼顾的办法,那是最好不过。
“陛下,实际解决它的办法很简单,李继隆已经提起了。”
“嗯。”
“那就是临时授权制,大股敌寇来犯,可从河东河北两个防区择一名智勇双全的重将,临时授予他指挥一路所有将兵的权利,以便统一指挥。协调作战,集中兵力。敌寇去后,此权收回。同时明诏诸将,若无敌寇来犯,以虚假情报获得朝廷授权者。可以拒绝其指挥。再规订此将不得指挥诸将退后过深,以防将重兵率回京畿谋反作乱。那么唐朝藩镇之患便可迎刃而解。”
“这倒是一个好策子,你再想细一点,写一个札子于朝会上呈给朕,让诸臣工一起讨论完善。”
实际到了宋仁宗时,所有大臣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陕西出现安抚经略招讨使这个古怪的官职,兼任边防数州所有军政财大权,以便统一指挥。不过那时武将没有话语权了,是文臣在打,是宦官在打,缺陷虽然纠正,可这些文臣当真能打好仗吗?有人说韩琦是军事家,打成那样子还是军事家?那么李继隆岂不是比李靖还要牛气?
但在这时改,还来得及!
宋九又徐徐说出第二个改革方案:“陛下授阵图于前线将领,然前方战事变化莫测,如徐河之战,李继隆原本打算在唐河北岸用万名骑兵消耗辽寇,然后城中大军杀出,一举败敌。可是尹继伦孤军奋进,打乱了李继隆的布署,然而这一进局面却更有利。这时候李继隆若是坚持原计划会不会有这样的大捷?”
赵匡义脸色又阴沉下来。
宋九没有管他,继续说道:“这是李继隆,智勇双全,才打出来的战绩,换其他人呢?至少陛下把持着大方向,不会让前线将士出现严重失误。如在雄州,若是诸将听从陛下诏书,会不会有那样的惨败。”
赵匡义脸色这才好转。
寇准认为宋九少了风骨,但办不好事,要风骨干嘛?管它是黑猫白猫,只有能捉住才鼠才能算是好猫。
宋九继续说道:“因此似乎同样难以两全,故张洎他们上书,虽看到弊端的一面,但没有看到弊端的另一面。臣想了许久,心中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有许多老将从前线退了下来,他们富有经验,全部呆在洛阳闲赋,朝廷虽然偶尔让他们来书院传授武学,但书院里能成为将才的人少之又少,将领是在战斗中磨练出来的,天才将领自古有几个?若是空读兵书战策,不知变通,没有磨练,可能只能成为第二个赵括害己害国。因此臣认为可以于西府置一参谋司,若是有重大军事行动,诸将一起于参谋司商议。一人想法会有失误之处,数人数十人,并且个个都是从前线下来的老将,那么想法便能完善。或有争议,陛下也足以拍案决定。那么不仅是陛下智慧,而是集数人数十位富有经验将领的智慧决定的草案。然后再将这份决议颁发前线,为防前线变动,只做大框架,就象陛下授李继隆诏书一样。让前线将领在这个大框架下自由发挥,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那么前线将领就有空间自由发挥,又能避免前线将领发生严重失误。”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