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道:“听说金主完颜雍以将孛撒撤职,并且将完颜长之调去临安,看来还是想继续进攻信州。”
杨炎点点头,放下酒杯,沉思起来,一时有些出神。范成大见状,不禁有些奇怪,道:“大人莫非有什么地方不妥吗?”
杨炎这才回过神来,道:“没什么,范大人,现在川中局势虽然逐渐已经平定,不过大军调集,整编并非易事,等到川军东进恐怕至少也是两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因此这两三个月仍是我大宋兴衰的关建,还请范大人回禀朝廷,让各路人马严加防守,不可大意。”
范成大点点头,他虽是文官,但也知道十万大军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何况现在四川也并未完全彻底平定下来,杨炎说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不能再少了。道:“大人请放心,四川的情况下官必会如实回复皇上及各位大臣。”
杨炎又道:“还有一点,请范大人转告毕再遇,如果金军再攻来,信州可守则守,不可守可弃,只用退守隆兴府一线即可。另外,如果要守信州,绝不可以动用隆兴府的守军。”
范成大听了,不禁有些愕然,道:“杨大人,这又是为何呢?”
杨炎道:“信州虽是折冲要路,但却是四战之地,易攻而难守。只怕毕再遇在大胜之后,生出轻敌之心,一味死守信州,与金军决战,此仍下策。而隆兴府北靠鄱阳湖,又有赣水、武阳水可做沟壑,易守而难攻。故此弃信州而守隆兴府才是上策。”
范成大道:“那么为何守信州不能动用隆兴府的守军呢?”
杨炎道:“隆兴府是天临府的门户,一但有所意外,必会震动朝廷。如果出动隆兴府的人马去援助信州,则隆兴府必然空虚。而且完颜长之非孛撒可比,需警防他困城打援,只要派出一部份人马牵制信州,先伏击隆兴府的援军,然后趁虚直取隆兴府,兵锋便可直奔天临府,则江南危矣。因此无论信州有什么意外发生,隆兴府的人马绝不能动用。”
范成大这才明白过来,道:“下官明白了,杨大人所见及是,下官明天就返回天临府,不过只怕下官口传有误,还请大人写一封书信交给毕再遇为好。”
杨炎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宴会之后,我马上写信,只是辛苦范大人了。”
范成大笑道:“都是为了国家大计,那有什么辛苦之说。何况比起大人与各位将士在沙场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下官不过走些路程,岂能有所抱怨。”
当夜杨炎立刻写下一封书信,交给范成大。笫二天一早范成大立即告辞,转回天临府。
杨炎派人将西夏军的俘虏和所夺的马匹器械等物都送回兴州,交给王炎处置,然后和杨朝光重新整顿人马,分兵八路,进攻新会州、秦州。王炎也从兴州出兵二路,一路进攻天水军,一路进攻兴元府,发起了川中的最后一战。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左武大夫,建康府御前驻军司前军统制兼宿州都统制毕再遇,沉毅而有谋,疏通而善断。至于信州之役,尤嘉虎斗之强:积获齐山,俘累载道。威加敌人而其志方厉,名著甲令而其心愈刚。朕不爱爵禄而用才,庶几无负;汝宜竭股肱而报上,思称所蒙。特加封毕再遇为中待大夫,隆兴府镇抚使,节制池州、饶州各地军马。并赠信州观察使,灵壁县开国子,特赐毕再遇战袍一领,盔甲一副,鞍韂叼环一套。其余众将士皆官升一级。钦此。”
毕再遇在信州大败金军之后,连天临府的临时朝廷也为之震动,打退了金军的进攻己是不小的功劳,而信州一战,火烧金军竟然歼敌达四万余人,可以说这是金军南侵以来,宋军取得的最大胜利,既使是杨炎对金军也没有这样辉煌的战果。满朝大臣有鼓掌相庆,赵忱自然兴奋异常,这才相信杨炎确实有识人之明,毕再遇果然是能担大任之人。
同时杨炎写给朝廷的表章也传到了天临府。经过都督府商议之后,众人一致同意杨炎的主张,认为四川的叛乱有望在短期内平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信州,退守隆兴府,保存兵力,绝对不能抽调隆兴府的兵力去支援信州,只等四川的人马到了之后再集中兵力与金军决战。
第五百九十四章 围城打援(二)
因此赵忱再命刘珙带圣旨及自己的手诏到信州,一方面是嘉奖毕再遇,以及信州之战的有功将士,另一方面也传达朝廷的旨意,并且也带上了杨炎写给毕再遇的书信。
毕再遇此前的官级是武阶官正六品,第十三级左武大夫,职务是建康府御前驻军司前军统制兼宿州都统制。现在一下子连升了六阶,提到了武阶官正五品,第七级中待大夫,防御使也是武将的虚职,为从五品,而且还有一个开国子的爵位。可以说毕再遇已经正式步入了高级武官的行列。这样的职位虽然还比不上杨炎,但对于一个年纪还不满三十岁的年轻武将来说,也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而隆兴府镇抚使是官职,意味着毕再遇正式全面负责隆兴府一线的防守任务,因为毕再遇现在官级还不能出任招抚使一类的地方大员职务,但节制池州、饶州各地军马是表明有权调动其他各路的人马。在名义上,毕再遇还是在杨炎但任的江南西路招抚使之下,但现在杨炎人在四川,也就等于毕再遇是大宋江南一线的最高武将了。
传旨的宦官宣读完圣旨之后,毕再遇心里自然也是十分激动,对天拜了三拜,叩首谢恩。刘珙又令随从将御赐给毕再遇的东西全都取出。毕再遇收下这些赏赐之后,再次对天临府的方向遥拜。然后才向刘珙问道:“相公,不知朝廷还有什么别的命令没有?”
刘珙点点头,又取出手诏和杨炎的书信,交于毕再遇,道:“毕将军,这是朝廷的诏令和杨招抚的书信,请你依诏而行吧。”
但毕再遇接过诏书和书信,看完之后却不由产生了一丝疑问,为什么在自已大胜金军之后,杨炎却会为建议朝廷必要的时候放弃信州,退守隆兴府,以保存兵力,而且必须等四川的援军到了之后再与金兵决战。同时还禁止动用隆兴府的人马。
虽然杨炎在信中解释得十分详细,但就在那一瞬间,毕再遇心里还是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杨炎不愿让自己与金军决战,莫非是怕自已会立下更大的,甚至是超过杨炎的功劳吗?
但毕再遇马上又否认自已的想法,他对杨炎也算比较了解了,杨炎应该不是这样的人,而且这一次自己能够有机会独正一面,镇守信州,立下这样大功,名扬天下,不正当初杨炎入川时极力推荐的结果吗?连和他最要好的曹勋、高震都没有推荐,偏偏是自己,他怎么会害怕自巳立下战功呢?因此毕再遇又暗喑责怪自己,怎么能这样度测杨炎的想法呢?
送走了刘珙一行,毕再遇马上收到探报,金军已经改用完颜长之为主将,将起大军十五万,再次进攻信州,夺取江南西路。
现在宋军在池州至崇安一线一共也分布着五支军队,共有十二万多人马。由北向南依次是镇守池州的孟宗政有人马三万七千,守德兴的曹勋有人马一万五千,经过了上一场信州大战之后,毕再遇在信州还有近三万人马。而在信州大捷之后,刘宝也从建昌军回兵进驻了浦城,他部下有人马近三万人,镇守崇安的高震也还有一万人马。另外守卫隆兴府是吴锡还有三万五千人马。
虽然朝廷明令不得从隆兴府调动人马,但从目前现有的兵力上来看,宋军也并不是处于劣势。虽然宋军分布较散,要防守的地方较多,但每一处都有城可守,还可以互相呼应支援。因此这一战双方的形势则是势均力敌,那么这一战的胜负只看那一方的士兵作战更努力,主将战术更高明了。
接报之后,毕再遇也不敢大意,急忙请曹勋、高震、刘宝、孟宗政等到信州商议如何应对金军的第二次进攻。
众人到齐之后,毕再遇首先拿出朝廷的诏书和杨炎的书信,请众人过目。众人看过之后,毕再遇才道:“朝廷命我们退守隆兴府,等待四川的援军,杨招抚也是这个意思,不知大家认为如何呢?请尽管畅所欲言,不必局促。”
孟宗政首先道:“毕镇抚,朝廷只是说信州可守则守,不可守则弃。依末将看来,我们刚在信州打败了孛撒,信州完全可守。怎么能一战不打,就这么放弃信州,退守隆兴府呢?何况即使是等四川的援军到了,如果能够直接从信州开始进攻金军,岂不是更好吗?”
孟宗政说的话其实表代了现在大多数宋军将士的意见。因为经过了上一次信州大捷之后,宋军普遍士气高昂,信心大增,而且这一次金军出动的规模也明显比第一次小了许多,因此人人都希望和金军再打一仗。
曹勋和高震同样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只是放弃信州的想法是杨炎提出的,他们两人到是不敢轻视,因此才没有轻易发言。听孟宗政这么一说,曹勋道:“我也认为应该先守住信州,那怕是支持不住再后退到隆兴府也行。”
高震也点点头,道:“我也同意,无论如何,也该在信州和金军再打一仗再说。总不能一仗不打,就先撤军了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