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 (诸葛不要太亮)
- 历史军事
-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 更新入库:04.13
一旦此事被公诸于众,对刘备声望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而做到如何程度当然还在刘毅心中的意思,这便是另一个战场!不过倘若没有朗生,这样的宣传也是绝不会有如此大的效果,刘郎纸的普及,宣传处的设立使得消息的传播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之前所无法比拟的,也使得宣传战这样的战术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且还是攻守兼备,徐州之处刘毅用之一来打击刘备二来收三郡之民心,而在汉中战场之上正是宣传的起到的作用才使得曹军的流言之策功败垂成。
刘备的迁民之举到底在徐南三郡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行为违反了祖制,在大义的名分上是站不住脚的。有此一点握在手中,燕王对他动手便是名正言顺,在其中自然不少了曹豹的功劳,不过徐州名将还是极为爱惜自己的名声的,一切都在暗中操作,刘毅此举的目的并不隐晦,他也该要有所行动以报燕王盛赞之德,单从揣摩心意这一点而言,曹玉安也不是太过无能。
迁徐南之民以往扬州,刘备也不是不知会被刘毅抓住把柄,但扩张实力对他而言无疑更为重要,乃不得不为之事,自然会对朗生站在大义与祖制立场上的谴责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在他的心目之中此事虽对自己名望有损可言语之事终究难以造成实质上的损害,华夏又向来是只以成败论英雄的。可他还是低估了刘毅运用宣传战的威力,在这方面的经验当世无人可与朗生相比,日后自有一番计较。
公明身在广陵严查此事故意将声势弄的极大,此处及四近的士族都表现的很是配合,他们比寻常百姓有着更深的眼光,徐晃龙骧军一到,扬州军还未交战已然是提前后撤,这徐南三郡落在燕军手中便是板上钉钉之事,虽暂时还不知日后燕王对此处的态度到底如何,可观燕地之状刘毅的威严虽是不可冒犯,但行事却能称得上恢弘大气,这徐公明乃是燕王爱将,此番前来说是奉了朝廷旨意却不也是刘毅的心思,倘若对此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话这些世家估计也撑不到今日。徐将军在宴席之上虽未明言斥责刘备但言中之意已显露无疑,趋利避害,见风使舵本就是乱世之中立身的根本,此举并不意外。
龙骧军兵出徐州没有任何的遮掩,麴义进驻沛县亦表现的十分高调,此两军之举动与张合在洛阳之所为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在造出声势而为惑敌之计。虎卫军大张旗鼓是为了更好的掩护魏延将从子午谷直指汉中的骑兵,而龙骧烈火二军之为包括徐晃在广陵的举动就是要让飞虎军更为快捷隐秘的开赴大江了,一明一暗二者相辅相成。
当今天下南北对立,北方刘毅一家独霸,南方这是三雄并存,就像燕军天耳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对方的动静一般,曹刘孙三人对于燕军的动向尤其是其主力的动向亦是不遗余力的加以打探的。燕军八大主力步军包括铁骑营的驻地都有屯田之所,贯彻刘毅让军队能够自给自足的思想,出于对地势的要求他们与百姓村庄比邻而居并不奇怪,这就给打探军情之人提供了便利,当然这些打探大多只集中在外围,军营之内的管控燕军做得极为严格,尤其战时会更提升等级!
而飞虎军的驻地与其余各部都有所不同,水军并不用屯田,且他们的营地乃是靠近大海的天然良港,四周狂野一片三十里之内一目了然,尚有骑军士卒不停巡游其中,敌军的探子想要打探此处军情谈何容易?飞虎军的这个特点也便是庞统有足够自信让其尽快抢占长江水道之处,远航的能力让他们自徐州至长江入海口都会是在海上行进,以眼下各军的技术而言,这个行程是可以最大保证隐秘的,朔江而上直至建业的这条江道当日扬州之战时甘宁就曾走过并细细加以记载,可说是轻车熟路,因此只要飞虎军主力到达江口,他们的行动将会无比迅速,即使对方能够观察得到反应布置也未必跟得上。
当然所谋之事必求万全,要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出现,因此徐晃与麴义二人的所为就是庞统谋划的扰敌之计,你刘玄德既然敢兵屯庐江想要策应中原之战燕军自然不会客气,拿下徐南三郡就是最好的示威,即使在与曹军两线作战之时却仍有余力可以对付扬州,但这样的示威是有限度的,庞统希望让刘备与诸葛亮认为他的举动是在对扬州军的渡江做出应对,或者此计并瞒不过孔明的分析,但只要能为飞虎军争取更多的时间以先发制人他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如今甘宁的大军正在海上扬帆猛进,不日便可到达江口之处,此行飞虎军除了战船之外队伍中还有着不少的补给船,倘若扬州水军敢于迎战或是想要利用飞虎军远来补给不利的缺点对其加以牵制拖延,甘宁倒也不怕和他们斗上一场。但海上补给耗时耗力亦很受天气制约,徐晃进入广陵的同时由臧霸率领向着徐州长江北岸挺进的龙骧军士卒就变得极为关键,他们才是飞虎军最大的后勤保障所在。
第九百四十四章 大江北岸
三国演义之中温候吕布手下除了智将陈宫,猛将张辽高顺之外还有八大健将,其中就以臧霸臧宣高居首,而在史书之中对此人的评价还要更高,今世吕奉先在与刘备争夺徐州的战役中落败,臧霸亦并未投入他的麾下。并州一战刘毅率军与这三国无双虎将厮杀到了最后一刻终于将之击败,此人朗生绝不会留,而他的一众部下除了陈宫一意赴死被成全之外,张辽、高顺、宋宪、侯成等人纷纷加入了当时的幽州军,在如今的燕军之中前二人不用说,八大主力步军的两大统领,一攻一守相得益彰深受燕王器重,侯成为铁骑营并州营副统领,宋宪则为西凉营华子威之副,亦都是燕军极具实力的统军将领!
而在刘毅与袁绍的冀州对决之中,甘宁飞虎军跨海而来奇袭稽古成了决定大战成败的一招妙手,臧霸臧宣高便在此时统帅他的泰山贼如同前约来与兴霸会后,在之后一系列的敌后作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战后论功行赏被刘毅加为威南将军领甘庭候,原本其麾下士卒更是原封不动的被编成了一支泰山营依旧在其手下效力,后更出任北海太守独领一方,此亦乃刘毅当日的承诺,燕王向来是一言九鼎。
之后两年方略燕军大整武备,编练新军臧霸主动上书要求燕王将之编入主力军,至于何者则听凭安排,朗生一番斟酌之后便让其在公明龙骧军中效力,人员编制并未将其打散,泰山营就成了龙骧军甚至是整个燕军之中人数最多的一营,宣高对此颇是诚惶诚恐,一再言及自己已然是燕王麾下大将,岂能受此厚待?坚决要求重新整编,恰逢副统领麴义调任烈火军统领,燕王又以他为龙骧军副统领之职。
臧霸此人虽先为贼寇出身却极有统军之能,当年统领手下一干兄弟与徐州丹阳精兵交战亦可全身而退,旧时又曾与甘宁为友与江湖之间也有着莫大的名声,其投刘毅之时朗生曾以黄巾名帅波才作比,对其很是看重!对于燕王的眼光徐晃从来不会怀疑,而在龙骧军平时的操练之中对此人能为更有了深刻的认识。假若说张合对魏延的信任还因为其经验不足有所保留的话,臧霸在龙骧军中就是公明的左膀右臂。不过前番青州一场大战宣高却未能参与其中,天有不测风云其时恰逢他感染风寒缠绵病榻,对此臧霸自己懊悔不已,徐晃亦不无遗憾之意,战后便曾提出倘若宣高在,卢县之战说不得龙骧军还有突破。
正是因为如此,庞统令徐晃兵出徐州臧霸心中的兴奋可想而知,自从投效燕王以来这尚是他首次有机会可以以燕军将领的身份出战,军中大将男儿丈夫又有谁不想在战场之上建立自己的功业?尤其此战对于燕军而言更是分量十足!二人一番细商之后公明自己领军往广陵而去,臧霸则率领骑兵营加另两营其麾下老兵并那倭奴营共一万七八千人马飞速向徐州境内的长江北岸挺进,在他的身后还跟着田豫调集前来的万余民夫,要在北岸的**之处为飞虎军建立水寨!
率领麾下士卒进军**,在保证行军速度的同时臧霸也保持了极高的警惕,从之前天耳提供的情报来看扬州军在徐州境内并无将他这路人马一口吃下的实力,可战阵之事变化多端,天耳的情报也不能保证实时传递,既然顾及速度与飞虎军的行进配合又要随时防备有可能出现的扬州军突袭,这一路宣高的心中可不轻松。好在徐将军审时度势将龙骧军骑兵营尽数与之,有了这一营骑军作为机动与侦查力量,可以大大提升此行之间燕军的安全,排兵布阵都可体现大将心机。
两年方略之中燕军的综合实力再度得到提升,但南方三雄抓住这个机遇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但就声势而言得了诸葛亮辅佐又收荆州扬州一干良才为己用,安境内,平山越,出南海,比之曹操连下荆州益州或许有所不及但相较从前的实力刘备的发展却无疑是三雄之中最快的一个,燕王对于刘备诸葛及扬州军的看重亦不下曹军。
除了幽州的摩天岭之战,燕军诸将与刘备几乎没有过交手的机会,相比曹军而言扬州军显得更为陌生,陌生就有可能带来不可测,而这在兵家之事中又是最为忌讳的所在。不过若是说起对刘备的了解,臧霸比之燕军诸将倒是犹有过之,昔年玄德为徐州刺史对宣高亦不无招揽之意,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后不得不兵戎相见,正是关羽领军杀败臧霸才使得他不得不退入泰山之内待机而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