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孙中山在沪上各处演讲就不止一次说过:“如今是共和时代,人人有维护共和的责任。如果有人立心不轨、破坏共和,全国民众当团结一心除此民贼,断不宜姑息养奸自贻伊戚!”

袁世凯也不甘示弱,在半公开场合说道:“左也是捣乱,右也是捣乱。共事数年,老夫现在总算看透孙、黄二人除捣乱外再无其他本领。袁某受四万万国民托付之重,决不能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老夫虽然昏聩无能,但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彼等若敢在南方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以全国民众寄望之重、北洋精锐之威,乱党虽然此时跳梁张狂,老夫未尝不能以力殄除!”

国内外的观察家此刻都明白,中国南北之间已经不是打不打仗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打仗、仗打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孙元起一方面竭尽所能拖延开战时间,一方面也在积极调整军事部署,应付开战后可能出现的局面。除了刘明昭的湖北陆军第二师第三旅移驻湖北宜昌府与湖南交界的长乐、鹤峰,尹昌衡的湖北陆军第二师第四旅移驻湖北施恩府与湖南交界的来凤、宣恩外。四川也以两个旅的兵力移防酉阳州,兵锋直指贵州、湖南。

为了确保万一,孙元起还派人在宜昌、施南、酉阳三地紧急构建数处临时机场,命陕西的西北空军第一大队、四川的西南空军第二大队转场至此,对当面的湖南、贵州一带展开前期侦查。自从飞机光临常德、长沙之后,整个湖南都为之震动,湘督谭延闿更是一日三惊。

等进入八月。南北局势反而有些缓和的迹象,原因是在革命党的帮助和孙元起的纵容下,河南的白狼匪军居然打起“扶汉讨袁军”的旗号,先后数次切断卢汉线,彻底阻拦了袁世凯南下的脚步。作为近邻,孙元起曾“好意”提议让豫西周边的晋、陕、鄂各部军队进入河南帮助围剿。不过却被袁世凯婉言谢绝了。——这年头,最信不过的就是这种近邻。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白狼匪军的搅局不仅使得河南地方糜烂,国会议员威胁对袁世凯这个大总统投反对票,而且使得北洋军原先拟定的计划全部被打乱。袁世凯恼怒之下,不得不临时调整部署,命令原先作为攻皖主力的倪嗣冲所部、毅军赵倜部、北洋第二师与原先作为攻赣预备队的河南第一师、河南混成旅对白狼进行大规模围剿,必欲除之而后快。

尽管白狼匪军在得到孙元起半卖半送的数千支旧枪后实力大增。但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北洋劲旅面前根本不够看,只能勉强仗着骡马的速度优势四下逃命。此时在白狼军中的革命党人建议道:“大帅,眼下河南官军众多,敌强我弱,我们难以在此立足。为今之计,唯有避走他方保存实力,以后再相机杀回来!”

“咱被袁鼋蛋追得腿都跑细了,也没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如今还能去哪儿?”白朗狠狠吐出一块鸡骨头后瓮声说道。

“大帅您看。咱们往北是山西,但必须渡过黄河,袁世凯早已在那里严防死守,去那里是条死路。往西是陕西,潼关易守难攻,加上孙元起在那里重兵驻守,咱们一时半会儿也走不通。往南是湖北。到处不是孙元起的兵,就是袁世凯的兵,加上后面有尾巴,一旦被拦住就是死路一条。现在看来。只有往东才有活路!”那人显然是学过军事,对地形颇为了解。

听说有活路,白朗直接把手中烧鸡甩在一旁,急切地问道:“往东?往东去哪里?”

“咱们去安徽!安徽都督柏烈武是咱们革命党人,所谓‘天下革命是一家’,只要到了安徽,咱们就等于到家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到时候部队一改编,大帅说不定真要穿上军服当将军呢!”

“改编?咱可不当宋江!”白朗冷哼一声。

那人急忙赔笑道:“那到时候就请柏都督在皖北给大帅划块地,任凭大帅往来!”

“哼!如果那个什么都督不识相,那白某就自己动手去取!”

议定之后,白狼匪军迅速弃去辎重,以风一般的速度直向安徽刮去。袁世凯本来见白狼军逃出围剿圈正要大发雷霆,后来见他们的目标是安徽,不禁大喜过望,命令围剿的各支军队以剿匪为名,一路缀在白狼军后面直接杀入了安徽境内。

二次革命便以这种奇怪的方式揭开了序幕。

第四二七章蓦地一声如雷响

眼见两三万北洋劲旅尾随白狼军进入安徽,最着急的自然是皖督柏文蔚。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北洋军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而且北洋军一来,估计他就该走了。

在此危急时刻,他首先是派心腹亲赴皖北与白朗联系,希望白狼匪军能早日接受改变,从根源上消除北洋军进犯安徽的借口。并再三致电大总统府,表示安徽省有能力解决白狼乱匪,毋庸中央越俎代庖。此外他也做好了两手准备,积极在安庆、合肥等地整顿军队,准备提兵北上迎战来犯的北洋军。当然,到底是否采取武力手段对抗?如果采取武力对抗的话,又是什么时候动手?这些问题都不是柏文蔚所能决断的,必须由孙中山、黄兴等人拍板。

接到柏文蔚的请示,孙中山也有些犹豫。别看他之前叫嚷得厉害,但南北之间的实力悬殊不是嗓门大、调门高就能弥补的,何况袁世凯现在派兵进入安徽还占着“国会授权剿匪”的名分大义呢?但现在面临危局的安徽却不能坐视不理,毕竟它是国民党手中仅有的四个省份之一,今天不救安徽,明天很有可能就轮到江西、湖南、广东。

然而反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之前孙中山等人已经谋划运作多时,等事到临头才发现还是千头万绪需要处理。经过与皖、赣、湘、粤四省都督数天的电文往来,最后商定合作讨袁事宜。

很快,四省都督联名发表电告,指责袁世凯自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来恣肆妄为,专权独断,残害忠良,袒护凶犯,前有张振武之惨死,后有宋教仁之遇害。致使死者至今含冤;蔑视国会,干涉宪法,私自借款达高达二千五百万镑,祸害国家,殃及民众……电文中林林总总胪列了袁世凯数十条大罪,要求他立即宣布下野,还可以既往不咎。如果恋栈权位执迷不悟。皖、赣、湘、粤四省将联合全国各省都督、各地民众勒兵北上,共图讨贼,涤除凶顽,保障共和,不除袁氏,誓不生还!

袁世凯费劲心机。等的就是这一刻。接闻通电之后马上颁布政令,称柏文蔚、李烈钧等人犯有称兵谋乱、颠覆政府、干预国政、破坏共和等罪名,本应处以极刑,念四人之前有功于国家,应予以保全,著即刻免去四人都督职位。若四人怙恶不悛,政府将严惩不贷!

话说到这份上。南北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在袁世凯颁布政令的第二天,皖、赣、湘、粤四省相继宣布独立,发表电告公开讨袁。黄兴随即赶赴安徽芜湖组建讨袁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委任柏烈武为安徽讨袁军总司令,命率军北伐;委任李烈钧、谭延闿为江西和湖南的讨袁军总司令,命两省分军北上,策应安徽省的军事行动;胡汉民为广东省讨袁军总司令。作为北伐各军的后援。

不待讨袁军与北洋军打响二次革命的第一枪,孙元起立即命刘明昭、尹昌衡率领湖北陆军第二师越过湘鄂交界,直扑向对面的湖南。

说到湖南,就不能不说说湖南都督谭延闿。

对于现在的普通人来说,谭延闿这个名字显得比较陌生,而在为数不多知道“谭延闿”三个字的人群中,因为书法而获知的又占去七八成。剩下的多半是史学科班出生或者是历史发烧友。其实谭延闿在清末民初是威震湖湘、声名赫赫的大人物,以至于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都要请他做介绍人。在他五十年的生涯中,曾一任两广督军。三任湖南督军(省长、湘军总司令),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为什么谭延闿这么牛气呢?首先归功于有个好爸爸。他的父亲是清末重臣谭钟麟,曾历任陕西巡抚、浙江巡抚、陕甘总督、工部尚书、闽浙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要职。谭延闿虽是庶出的第三子,但却天资卓荦,素得谭钟麟的看重。

除了家世显赫外,他自身也是卓尔不凡。早在青少年时期便颇有时望,与陈三立(清末著名诗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著名学者陈寅恪之父)、谭嗣同(百日维新重要人物,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并称“湖湘三公子”。他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时年二十二岁;光绪三十年中进士,并成为整个清代湖南籍士子中唯一的一个会元,轰动湖南士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法造诣,被誉为“近代颜书大家”。据说他十多岁的时候,清末著名书法家、同样精深颜体的翁同龢见到他的作品便极力赞誉,称他“笔力殆可扛鼎”。现在中山陵半山腰碑亭里巨幅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两行巨大金字,便是谭延闿手书。

家世好,自身有能耐,而且有才情,这样的人只怕不火都不行!所以在湖南省谘议局正式成立时,他被士绅推举为议长,成为湖南立宪派的首脑人物;辛亥革命中,在湖南省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被立宪派杀害后,他又被谘议局推举为湖南都督。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