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民国自北迁之后便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大小事务端赖内阁总理处置,内阁总理之任不可一日或缺。唐少川辞去内阁总理职务已有十多日,现在国务院基本陷于停滞状态,各种事务堆积如山,迫切需要选出一位总理来。不知各位有何适宜人选?”
尽管袁世凯心里希望赵秉钧能勇挑重任,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先征询孙中山、黄兴等人的意见。孙中山有点摸不准袁世凯是什么意思,思忖片刻只好反问道:“不知大总统有何适宜人选?”
袁世凯微微一笑:“何必旁搜远绍?所谓‘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袁某觉得克强、百熙两人都是内阁总理的适宜人选!”
黄兴连忙摆手拒绝道:“黄某之前担任南京留守之职,便已经焦头烂额应接不暇,何况是日理万机的内阁总理?黄某自忖才疏学浅,难以肩荷重任,余生只愿响应中山先生施行民生主义的号召,专心致力于发展实业,大总统的美意只有璧还。”
孙元起也道:“孙某平生只懂得编书、教书,对于军政大事一窍不通。内阁总理之任,还是烦请大总统另选高明吧!”
袁世凯也不勉强,转过头又问黎元洪道:“宋卿,你有什么合适人选推荐么?”
黎元洪憨憨地说道:“黎某并无其他意见,一切听从大总统的安排。”
袁世凯凝思片刻说道:“诸位,你们觉得由宋遁初出任内阁总理如何?”
这一招名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与黎元洪的“以退为进”之计可谓异曲同工,然而袁世凯的政治手腕远非黎元洪所能媲及,绝不会弄巧成拙。事实也将证明这一点。
出任责任内阁的内阁总理,既是宋教仁的毕生追求,也是同盟会的奋斗目标。听闻袁世凯的建议,孙中山顿时一喜:“若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由遁初出任内阁总理也是极好的。遁初学问精粹,豪气冲天,勇于任事,也算是内阁总理的上上之选。只是他刚过而立之年,资历尚浅,骤然出任内阁总理要职,恐怕会召来某些老旧迂腐之辈的诟病。”
袁世凯皱眉道:“哪来那么多的成规陋习?民国初立万象更新,就应该有一番开国气象,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若是按资排辈,那袁某岂不是在二十六岁那年做不了‘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我记得百熙在泰西科学界声名大噪的时候,也才二十多岁吧?
“所谓年龄、资历,只能用来约束那些凡夫俗子,却不能用来规范英雄豪杰。像始皇帝嬴政二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执掌国政,横扫六国;诸葛孔明辅助汉昭烈帝的时候也仅才二十多岁,便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故而年龄、资历皆不是问题。中山先生尽管放心,只要宋遁初愿意出任内阁总理,袁某会明确表态予以支持!”
只要宋遁初愿意?那意思就是,宋遁初很有可能不愿意喽?为什么宋遁初为不同意呢?早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时,宋遁初就极力主张采取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反对美国式的总统制,当时别人都说他想当内阁总理;此后他执掌同盟会北京本部后,积极联合其他政党准备改组同盟会,企图在国会选举中一举获胜,他想担任内阁总理的野心更是昭然若揭。
可袁世凯为什么还担心宋遁初不同意呢?
想到此处,孙中山便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当下含糊答道:“既然大总统有此诚意,孙某今晚回去便拜访宋遁初,看看他意下如何。”
黄兴对袁世凯一直颇有戒心,此番见袁世凯如此捧宋教仁上位,心中惊疑不定,却猜不到他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不过他与宋教仁政见趋同,关系颇近,怕宋教仁听取孙中山一面之词而受到蒙蔽,便主动请缨道:“黄某愿与中山先生一道,劝说宋遁初就任内阁总理之职。”
袁世凯点点头:“也好。相信克强与逸仙共同出马,定然可以马到成功!”
当天晚些时候,孙中山与黄兴联袂拜见正忙着改组同盟会的宋教仁,说明了来访之意。话音刚落,宋教仁便很坚决地拒绝道:“我不当这个内阁总理!”
第三七四章少年心事当拏云
这个结果可以说既在孙中山意料之中,又在孙中山意料之外。说在意料之中,是因为他在揣摩袁世凯的话语时,就已经预想到会出现这个结果。说在意料之外,是因为出任内阁总理一直是宋教仁的奋斗目标,现在机会摆在面前,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对于宋教仁放弃的原因,孙中山非常好奇。他连忙问道:“哦,为什么?”
宋教仁道:“首先,此次内阁变动只换总理,成员依然采用以前的班底,可谓‘换汤不换药’,形式上还属于混合政党内阁。如果宋某就任此职,既不能组成强势、牢固的政府,又不符合我们之前提出纯粹政党内阁的主张。此为一不可。
“其次,现在已经是九月上旬,距离年底即将举行的国会大选只有两三个月时间,我们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的联合改组才刚刚展开,许多要务需要宋某处理,宋某一时半会儿实在抽不开身;在改组之后,宋某又要奔赴全国各地演讲拉票,也不能坐困京城。此为二不可。
“再者,国会大选在即,临时内阁很快就将解散,所余时间寥寥无几,很多计划都难以施展。如果勉强出任内阁总理,稍有不慎出现纰漏,就会贻人口实,让人抓住攻击的把柄,对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产生负面影响。此为三不可。
“最后,目前内阁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调和南北矛盾、维护全国统一,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内阁总理必须是威望素著之人,出面调停才能得到双方的信赖。宋某虽然平生自诩不落人后。但在这一点上确实不及孙、黄二位先生,乃至不如孙百熙、唐少川。若现在就任总理,无疑是自爆其短。此为四不可。
“有此四不可,宋某安能出任总理之职?而且袁项城此时以总理之职相赠,只怕也是包藏祸心,想让我们陷入内阁争斗,无暇顾及国会大选,我们又岂能让他称心如意?所以。对于总理之职宋某只能敬谢不敏!”
孙中山觉得机会实在难得,听完宋教仁的解释犹自有些不甘心:“既然遁初此时无暇顾及,或者说,不愿插足内阁,那我们能不能从会内同志中另选一人担任总理?”
“比如?”宋教仁问道。
“比如……”同盟会也算得上是人才济济,想找几个都督、总长人选倒也不难,像李烈钧、陈锦涛、于右任、马君武、谭延闿、柏文蔚、孙毓筠、景耀月等都绰绰有余;但要找分量足以压倒全局、才能足以治国理政的内阁总理人选。却是难如登天。孙中山思忖半天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人物。
边上的黄兴此时说道:“逸仙、遁初,你们觉得沈幼岚如何?”
黄兴口中的沈幼岚,就是前文提到的原广西都督沈秉堃。他被副都督陆荣廷排挤离开广西之后,先是返回湖南老家,随后到南京谒见时任留守的黄兴,结果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打得火热。当然,其中少不了沈秉堃刻意逢迎的功劳。比如沈秉堃已经五十出头,却称呼年仅38岁的黄兴为“克老”(黄兴字克强),其余可见一斑。
总之,黄兴被沈秉堃哄得眉开眼笑。一高兴便任命他做了南京留守府高等顾问。此时推举总理人选,黄兴又想到了这位与自己私交甚笃的好友。
孙中山点点头:“沈幼岚不错!他在前清时期就曾护理过云贵总督。还担任过广西巡抚,要不是我等举义成功,未必不能入阁拜相。但是他思想非常开明,武昌首义不久便在广西宣布独立,被众人推为广西都督,随后转任湘桂联军总司令,率兵北上援鄂;民国政府成立后,又加入同盟会,积极献言献策。论资历、论人望、论能力,他都是内阁总理的合适人选!”
宋教仁却断然否决:“不行,沈幼岚绝对不行!充其量他只是个前清遗老,不过乘着易代之机改换门庭,摇身一变成为同盟会的干事,有何资历可言?又如何能代表我同盟会组阁?若说他有人望,大江南北有谁听过沈幼岚的名讳?若说他有能力,又何至于被一个土匪撵出广西?既然他连个土匪都对付不了,我们又怎么能指望他来对付声名赫赫的北洋军?”
孙中山有何赧然,随即反问道:“若依遁初之见,我们应该推选何人为好?”
宋教仁道:“反正现在内阁最多只有三五个月的寿命,总理人选是不是我们同盟会同志都不打紧,我们不妨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就以中山先生所说的资历、人望、能力为标准,在资历方面,自然无人能敌克强先生;说到名望,海内外应当咸推孙百熙;至于能力大小,那就言人人殊,需要仔细思量了。便是赵智庵(赵秉钧)、梁燕荪(梁士诒)、张啬园(张謇)、汤蛰先(汤寿潜)等人,如果有人力捧,也照样做得总理。”
黄兴此时才明白过来:“只怕袁项城一早就预料到遁初不会就任内阁总理吧?所以他才这么慷慨,以内阁总理一职相赠。其实他的本意还是想让赵智庵、梁燕荪等亲信接掌国务院,之所以推出遁初,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既然如此,我们偏不让他如愿!即便遁初不愿出任总理,我们还可以让会中其他人出面竞选;若是会中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人选,还可以请共和党、新中国党派人。我们要让袁项城偷鸡不成蚀把米,竹篮打水一场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