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又投其所好的专门吹嘘吕直,吕直就是曹化淳收的亲信,曹化淳这人颇为念旧,王承恩也是由他弄进文书房的。这个文书房在内宫,就如同翰林院庶吉士之于内阁。不是从文书房出来的人,是没资格进司礼监的。
所以他听了吕直的神武,非常有代入感,仿佛是自己去登州打了一仗那么爽。陈新的不烂之舌此时值了上万两银子,走到午门的时候,他把金州之战也讲完了,曹化淳听得十分开心,陈主任不用担心特务报复了。
后面那一众武官有的是根本不知道秉笔的厉害。一路东张西望,有些则吓得不敢说话,低着头默默跟着。
过午门之后,便是紫禁城了,耿仲明从来没有来过,被里面建筑的宏伟气势完全震慑住了,颇有点战战兢兢。里面建筑不但高大,而且很多,如果无人引领,寻常人根本找不到路,他看到陈新与司礼监的人都这么熟,不由更坚定了投靠之心。
陈新不知耿仲明的心思。正低声问曹化淳道:“劳烦曹老公,我等是否还是在乾清宫觐见皇上?”
曹化淳呵呵一笑,“不必乾清宫,今日是在平台,皇上喜欢在那处。”
陈新虽然明知崇祯不会对付自己。听到平台二字还是咯噔一下,袁崇焕可就是在这里被抓的。袁大人总共只来了三次,第一次五年平辽,第二次只隔了一年半,后金兵就来平北京三环,皇帝招他进城,也在这里见他,还给了他一件皮裘,第三次又间隔了几天,袁大人就在这里被缇骑拿下。
平台就在建极殿居中向后,三躔白玉石栏杆之上,位置与乾清门相对者,也叫云台门,崇祯喜欢在这里接见一些大臣,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在这里办。
陈新一行人到了平台,皇帝已经等在那里,身边只有简易的仪仗,身上也是青色皇帝常服。
陈新不敢抬头去看,旁边引礼官开始唱礼后,带着众人一起跪了下去。
……
一片绿荫之中,陈新等人陪着皇帝在御花园荷池边谈话,卢传宗等人都坐得较远,有几名宦官在那边伺候,崇祯身边只坐了温体仁、梁廷栋、王廷试和陈新,这类招待不属于赐宴,没有太多礼仪。正式的觐见已经结束,这里的气氛便随和得多。
崇祯让尚膳局准备了不少宫中独有的点心,有甘露饼、响糖、宝装茶食等等,实际也和外边的精品相差不多,而特别照顾他们的,便是每人一碗燕窝羹,这是崇祯最喜欢的小吃,每次煮这道羹的时候,都要五六人轮流品尝调味,不断调整达到最符合皇帝口味的效果。
方才觐见之时,梁廷栋宣读了任命的诏书,陈新这次毫无意外的当上了登州总兵官,署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的武官,真正的高干了。武散阶按着从一品的等级,初授荣禄大夫,跳过了奴儿哈赤干过的龙虎将军。武勋则没给他升,还是个护军。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荣誉,便是给他加衔太子少保,这个是文武通用的,通常都是身份的象征。
除了登州镇总兵外,其他都是虚衔,这些虚衔说来无用,但对朝廷是很有用的。一般的六部尚书要搞一个太子少保都是费劲的事情,六年考满才能到太子少保,九年到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这么强势的六部之首,也至少要六年到太子太保。
加太子少保,已经是正二品,但一路加上去却还有八级,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再上面还有还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三孤、太子太保,最后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面还可以加八次才到顶,这些是文武通用的,说来有这个就可以和文官平起平坐,实际也没用,只是说出来好听。但有这个东西,就可以避免最后赏无可赏的情况发生。
就算陈新确实厉害,升到太师了,那也还有武勋可以升,所以这次没给他加武勋,他的武勋还是护军,后面还有四级可加,又可以混一下了。勋章是陈新的小红花,这些虚衔就是朝廷的小红花。用来应付那些立功多的人十分好用,也不用费银子。
到时候立了功,就给升一级,到后面三公就更慢,陈新的酒肉朋友延绥总兵吴自勉,就是都督同知,从一品的武官,熬到退休才混了一个太子少保的正二品虚衔。
总的来说,陈新的地位和祖大寿差不多了,祖大寿的少傅没了,左都督没了,署职降成了和陈新一样的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就剩一个平辽前锋总兵官的军职,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官职,皇帝是不敢取的。
卢传宗等人也都升了副总兵或参将,署职到了左府佥事。散阶到了骠骑或镇国将军,此时都在一旁眉飞色舞。
至于普通士兵的升迁,达到两三百人之多,陈新本不愿弄太多人有朝廷升职,免得在军中增加朝廷的影响力,但宋闻贤劝他按常例,最后还是报了,明军的升官都是按脑袋算,分奇功、头功、次功等等,虽然在陈新看来很不合理,但在明代也是没法的事情,明初是按战斗表现来定的,比如永乐时候的奇功就是破阵、夺旗、斩将、率先进击等等,相对更公平,后来大伙慢慢发现漏洞,慢慢的越搞越走样,打一仗杀几人十几人,报功的两三百,什么先击、夺旗、救援、抓奸细全都安排满,报功的权力又都在统兵官手上,大功都给他亲信占了,后来不得已才改成了按首级计算。
首级制弊端也多,杀良冒功和临阵争抢是最大的两项,一直争议不断,但朝廷找不出更好的法子,只能将就着用了。但在实际运用中,各镇的将官对分赏有一定的自主权,何良臣和戚继光都对首级制做了改进,何良臣是下来平分,戚家军就是战兵不得砍人头,火兵砍了大家下来分,前面的拿多的,后面的分少点,大概算下来,前面拿狼筅长枪刀牌的能搞到三两左右,火枪兵二两,火兵就只有五钱。
文登的战功是重视作战表现,不按人头记功,最后的作战奖励是以任务完成程度来计算,每次报功根据作战规模限制报功人数,加上独立的军法官制度,陈新认为应该是目前能实行的最好军功体系。
陈新吃着点心,脑袋中已经把升迁的事情想了一遍,顺带连炊事员火兵都想到了,崇祯吃完了燕窝羹,似乎比较满意,面色平和的跟几人介绍起点心的由来,温体仁十分凑趣的顺着皇帝的话头,让气氛更加融洽。
陈新看得出来皇帝今天心情很好,他不但给了陈新登州和金州之战的人头赏,连身弥岛之战拖欠的人头赏都给了,陈新又收入了五六万两银子。
陈新算完自己的收获,心中有些得意,稍稍走了一下神,崇祯正好向他看来,对他说道:“陈将军比上次憔悴不少,日后练兵需用心,但也要留意自个。”
陈新回过神来,也匆匆看了崇祯一眼,蓦然发现这个比自己年轻十一岁的少年,额头眉间也有了皱纹,而两鬓居然还有白发。
他在心头叹了口气,躬身答道:“微臣谢皇上挂怀,微臣也代登莱百姓,请皇上保重龙体,中兴大明。”
第三十二章 送别
五月底的京师,各路人马纷纷登场,大凌河和登州之变引起的官场变动,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而一些戴罪的,也各自到京师活动。
他现在难得来京师一趟,顺道去拜访了各部的熟人,大多是己巳之战守城时认识的,当时陈新不敢出城,在城里很是呆了一段时间,等到大军云集才去了通州。当时挟固安大捷的风头,在京师也认识了不少人,加上涉及到今年的军饷,他也该去活动活动。
温体仁一伙的吴宗达、闵洪学、梁廷栋等等是必需去的,曹化淳那边也需要专门走一趟,还有工部的曹珍,户部的毕自严。这些部门都是辽饷链条上的环节,司一级的可以由宋闻贤去跑,陈新来京师人尽皆知,不去走走恐被记恨。
除了拜访别人,也有其他人要来拜访他。陈新现在是个名人,原来关宁军和他不对付,现在连吴襄都主动来结交了,其他的各派势力自然也要来走走,所以一连五六天,他就每天迎来送往,大多是各方回拜,都是拉个感情,日后见面好说话。
王廷试也差不多,找他的人更多,因为他是文官,手下还有两个标营的位置值得争夺。而陈新没有任何资格收容人马,按朝廷制度说来,代正刚等人都不算他手下了,就如同他以前从来没把张可大当上官一样。
王廷试不与陈新住一个客栈,他在京师为官两年,早有自己的宅子,这次也是要把家眷带走,情报站也没放多大精力,稍稍探听了一下,据说找王廷试活动的人不少,特别是长山之败里面丢官的人,他们都看上了登州镇的位置。
登州镇有陈新的强兵,也有旅顺能和建奴交战,容易得到升迁,如果不渡海的话,也是十分安全的,比辽西那里稳妥得多,还能走私发财,哪去找这么好的地方。
陈新对他见了什么人没兴趣,反正他对登州势力交错的局面早有心理准备,自己既然在体制内发展,那要独霸一方是不可能的。如今文官渐渐势弱,自己在登州实力最强,王廷试和吕直应当也不会对付自己,只要大家能找寻到共同利益,后面相处不会难。
虽然没有刻意打听,但陈新仍是知道了一些新的信息,随着新三方策得到皇帝的首肯,辽海周边的指挥体系可能有所变动。这一次,温体仁跳到了前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