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唐醉 (唐远)


要让李治的生命终结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下什么毒药,只需要在每rì供李治服用的药物上做点脚。减少有效药物的量,或者换成其他外观一样的药物让李治用服即可。
慢慢减少有效药物的量,可以让李治病情逐步恶化,直到死亡;而换掉有效成分,则可以很快让李治死亡。最终陈易采取了慢慢减少有效药物的份量,让李治的身体开始出现衰弱的信号,再让他的病情慢慢恶化。直到死亡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还可以有充分的准备。
李治的身体慢慢开始变坏,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接触到李治的人谁都可以看在眼里,一些李治死后要布置的事也可以预先布置,至少不会让武则天等人忙脚乱,陈易当然也紧锣密鼓地在准备自己的计划。也就在李治病情开始恶化时候。武则天就偷偷问询过陈易的意思,知道李治的病将不久矣后也马上采取了一些段,包括调整一些关键位置的官员,政事堂的宰相人选也变动了不少。
裴行俭依然任尚书左仆射,并兼任刚刚建成马上就要开学投入使用的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祭酒,刘仁轨继续留任尚书右仆射,以李敬玄和薛元超为中书令。崔知温为侍中,裴炎为检校侍中,岑长倩转任中书侍郎,王德真为黄门侍郎,与岑长倩一道同中书门下三品。贺兰敏之改任吏部尚书,陈易升任兵部尚书,与贺兰敏之一道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尚书省以下各部。以魏玄同为守户部尚书,刘审礼复任工部尚书,崔知悌为礼部尚书,卢承庆依然任刑部尚书。
对于武则天的最新决定,让他与贺兰敏之一道,以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身份参知政事,陈易还是很意外的。不过他没有推辞。而是坦然接受下来了。他知道朝中马上就要起剧变,官职再不升迁,许多事没办法做,也没办法号召得他举荐的那些人的。
此番动作是非常大的。除了最高级的这些官员有了不小的变动外,陈易举荐的那些人官职也大部有变: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卿,张柬之任御史大夫,骆宾王任吏部侍郎,王勃任军器监大监,王勃的哥哥王勮任中书舍人,魏元忠任军器监少监,李峤任宗正寺卿。其他一些得陈易举荐的官员也先后被改任新职。当然贺兰敏之举荐的那些官员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升迁,只不过贺兰敏之举荐的那些人入朝时候比狄仁杰等人晚了一些,能力上又远远不及狄仁杰、张柬之等在原来历史上非常有名声的人,是似所任官职上远不能与他们相比。
从官阶级别上来讲,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如今都身居三品至正五品之间的官职,可以在朝中的影响力与rì剧增,只不过他们行事都挺低调,寻常间没有太过于张狂的表现,即使朝中有纷争的时候,大多时候也是三缄其口,不轻易表态的,与陈易有点类似。
除了这些调整的段外,武则天还有其他一些举动做出来。在李治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之际,武则天听从陈易的建议,调整了宫中数名禁军的的人选。以陈易兼任左羽林军大将军职,李多祚任右羽林军大将军,贺兰敏之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勣任右金吾卫大将军。
陈易深知道掌握宫中禁军的重要性,原来历史上大唐的皇宫数次发生政变,包括武德九年的玄武门兵变,还有李隆基发动的另外一次玄武门事件,及后来张柬之等人率羽林军逼宫武则天,让其退位,及李显的某一个儿子起兵杀了武三思等人等多次兵变,无论他们是否成功,无不以掌握宫中禁军为前提的,不然就没有机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吗?掌握了军队,就掌握了主动权,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左、右羽林军称为北衙禁军,负责守卫大明宫北面,也就是从左银台门到右银台门的那半外圈,重玄门、玄武门、银汉门及左、右银台门等大明宫内最要害的城门全都由左、右羽林军掌管;作为南衙禁军的左、右金吾卫负责大明宫南面的守卫及长安城内巡防任务。南、北两衙禁军可以是长安城内最精锐的人马。不过相比较左、右金吾卫,专门掌管大明宫最核心区域的左、右羽林军战斗力更为强大,无论是装备还是将领的勇武程度都是左、右金吾卫所不能比的。因此陈易在向武则天建议派得力人员掌管南北衙禁军,得武则天采纳之际,毛遂自荐担任羽林军的主官,原本陈易的请求是羽林军中任一个将军职,但没想到武则天最终让他兼任了左羽林军大将军的职。
右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是一名归附的胡人,原本是一名靺鞨酋长,因归附大唐后作战勇敢,立下无数战功,又对大唐忠心耿耿,在裴行俭的举荐下,被李治委以重任。四年前进入右羽林军,任右羽林军将领,上一年被提拔为右羽林军大将军,与裴行俭交情非常深。因裴行俭的关系,与陈易也颇有交情。陈易相信,由他和李多祚掌领北衙禁军,那大明宫北面的情况,就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左、右羽林军各有一万人马。左羽林军的大营在左银台门近,右羽林军的大帐却是在离右银台门较远的地方,因右羽林军还要负责太极宫的防卫,因此左羽林军防守的大明宫城门比右羽林军要多,包括玄武门、重玄门、银汉门等大明宫北面几座最重要的城门全由左羽林军掌管,坐镇左羽林军的大营,可以就是控制了大明宫北面最重要的进出通道,这是陈易非常渴望得到此职位的最重要原因。
他原本还担心此职武则天交给贺兰敏之担任,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位大舅兄嫌左、右羽林军的大帐离大明宫正门太远,来回不方便,而且中书、门下省等诸多要害部门全由左、右金吾卫掌管,在武则天征询他意见时候,贺兰敏之期望左、右金吾卫任职,武则天最终决定让贺兰敏之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的职,这让陈易大喜过望。
陈易和贺兰敏之羽林军和金吾卫任职,并不是单枪匹马的,此次禁军将领的大变动,不只几位大将军级别的人变动,将军、中郎将一级的人也有了变动。陈易下的张虔勖就是以左羽林军将军的身份继续配合陈易做事的,另外一名军情院的下杜孝升也以右羽林军中郎将的身份重新入了军职。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中低高官员都是陈易所领军情院的人员担任的,一些人是得武则天同意的,主要是比较高级的将领,那些中低级的将领就不需要告知武则天了,陈易自己做安排。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人,那这支军队才能很好地由自己掌握,陈易深知这个理。要是没有自己的亲信下,光被任命一个羽林军大将军的职,即使主职事是政事堂的宰相,人家实际掌握军队的羽林军将军也一不定会听从你的调遣。左、右金吾卫中,陈易也趁这次变动安插了一下自己的人,当然都是中下级的军官,实际作用有多少还不知道,但陈易相信,只要掌握了左、右羽林军,那差不多就是将大明宫的情况控制住了。陈易相信,随着自己官职的提升,并被武则天强推进政事堂,还掌握了禁军,那在接下来的朝事变动中将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物,甚至有特定情况下,他足以左右形势的发展。
在武则天和陈易等人为自己的长远打算做着充分的准备之时,李治也行将不治!


第三十七章讨要感谢

知道李治的身体将不治,武则天以监国太后的身份拟了份诏令,令太子李显监国,以裴行俭、刘仁轨、李敬玄、薛元超、贺兰敏之、陈易为“同东宫平章事”,辅佐太子处理朝事。
让李显监国,代皇帝处理朝事的诏令下发,李显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母后试探他,还是真的让他监国,忙脚乱地推辞了一阵,最终才知道,自己的父皇行将不治,如此情况下,自己的母后才让他行监国务的,也不敢再推辞,战战兢兢地出来做事了。
只不过有两个月前的那次事件的阴影,被贺兰敏之当殿指责他处事不行让李显心里有阴影,在接下来的监国处事过程中,大部的事他都不敢私自拿主意,大小事都召集几位“同东宫平章事”商议后才敢决定,或者找自己的母后商量,但每次找武则天商量,都会被责上几句,怪他不会处事,让李显不敢再叨唠武则天。而召集几位“同东宫平章事”商量事儿的时候,也时常被贺兰敏之和李敬玄冷热嘲讽,讥笑他没有处事的能力,让李显非常的不自在。
但李显隐忍能力还是不错的,除了不敢惹恼武则天,把自己母后的任何意见都看的很重外,他可以无视贺兰敏之等人对他的讥讽,依然虚心请教。不过李显到底年轻,即使性子再懦弱,也是有个性的。处事不顺还要被贺兰敏之等人取笑,让他每天都过的非常不自在,回到寝宫后,对着韦氏倒会发泄几句,惹的韦氏也是唏嘘不断,心下同样恼怒,但却没太多办法。
李治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一切都在陈易的预料之中。武则天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她当然不希望李治就这些不治离。以她的期望,李治能好一阵,再病情转坏一段时间,接着又好起来那是最好的结果,让大臣们也无话可。
但被陈易告知,李治已经病入膏肓,没办法延续其生命了。她也黯然。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