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何才能计算或者参照物呢?”朱由校奇怪的问。
“皇上,臣知道炮手的意思,无非是在他们目测的地方或者让他们知道距离等,臣想,与其在这里探讨,倒不如令他们其中两人随军一同前去,而我们这里有光报,可以把炮手所需要的数据传回来,如此岂不更好?”袁可立可是对送来的大炮热恋许久,这东西不仅是射的远,而且威力太大了。但对于皇上脱了裤子放屁的问这问那有些不耐烦了。
“袁爱卿所言甚是,倒是朕有些迂腐了。”听了袁可立的话,朱由校不由的自嘲道。
“皇上天质聪慧,着重的更是大格局,不太注意此等小事亦是正常,吾等老朽庸人拾个漏而已,皇上不必自谦。”袁可立见皇上如此从善如流倒是高兴。
“那袁、李还有诸位爱卿再帮朕拾拾漏,如何将这阻击弩给弄到岸上去?”朱由校笑着说,现在大体的计策已经在他脑中形成了,只是有一些还需要补充一下。
“皇上,那地方仅有小船可以上岸,这阻击弩如此大的东西,如何能运?”
“是啊,皇上,的确是太大了,小船根本无法盛载。”
一圈的人都纷纷表示不太好办,好象这个问题与让大船靠岸一样的困难。
朱由校也是一筹莫展,如果仅仅让净军上去,靠着燧发枪那点射程,若是遇上对方的八牛弩或者其他的射程远的投石机之类的东西,只能是被人压着头皮打,一点反手的机会都没有。而敌人一旦再有点什么依仗,那一仗大败都有可能。
“皇上,阻击弩本身就是分工而后组合在一起的,是否可以将其拆开了带上去?”刘爱塔试着说,他与皇上接触的不多,但他本身就是与老奴酋这样的人在一起,相对宽厚的明皇来说,并不是很难相处。
“刘爱卿的话,倒是一个办法,虽然麻烦一些,但总比没个远程武器防身要强得多。很好,传言刘爱卿聪明异常,甚得老奴酋的喜爱,所言非虚啊。”朱由校一听,眼睛不由的一亮。拆解了再组合,这正是阻击弩的特性之一,比起那些一次性的东西来可要方便的多了。
“皇上谬赞让臣惶恐不安,那时被迫从贼,实属无奈之举。”刘爱塔听了一惊,怎么皇上还有秋后算帐的爱好吗?降将说是一点担心没有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面对大明如此‘不讲信誉’的朝廷,海上三水王汪直,投降之后不就被杀了吗?(未完待续。。)
第598章登陆滩涂
“刘爱卿无须介怀,朕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是金子总会发光,无论放到哪里,这不,爱卿回到大明认祖归宗,一样给朕出了一个这么好的主意,乃大明的忠义之仕,朕心甚慰。”朱由校自感高兴过头了,来大明半年多,还是改不了这满嘴跑火车的毛病,这也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这不伤人心吗?急忙解释了一下说。
“微臣谢皇上不记前嫌,定当效死力。”刘爱卿急忙表态说。看来皇上是没有恶意的。
“但到了岸上之后,组合了阻击弩,又如何拖运?不能到了谷口再行组装吧?”孙承宗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因为阻击弩太重了,以前是在马车之上,可以随意的带着走,但这个时节,连马都没装船,就更谈不上马车了。再则说了马车那重量也不是小小的柴火船可以盛载了的。
“皇上,可以让人到了岸上做简易的雪爬梨。”刘爱塔直接的回答着。
“雪爬犁?”朱由校倒是听说过,不仅在电视电影上看过,并且在东北旅游的时候还坐过,听人家说过这种东西的历史。因为这种工具很像在地里耕地用的“犁杖”,可能古人是受了“犁杖‘ 形式的启发。“爬”,是指这种东西没有“轮子‘而能在冰雪上滑,远远看去像在地上爬,所以称之为爬犁,既准确又形象。
爬犁是生活在北方冰雪世界中人们的主要运输工具。北方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冰雪期,而户外山川沟野之间雪特大,往往 填没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在其上行走,靠的是动物的牵引。
“回皇上。在这冰天雪地里,爬犁是最好用的工具了。制作起来也简单,用同等粗细的小杆,经火和热气熏 烤发软,然后窝成弯形,穿上横带就能制成爬犁。这种架子爬犁既可以用马拉也可以用人拖,阻击弩在上面只要几个人拿绳子一拉,就可以用了,皇上你看,这岸上白茫茫的一片,正是用爬犁的那时候。而且伴仙山下就有如此多的树木,砍伐下来制作一下即可。”
刘爱塔极力的推荐着,因为是辽东的土著,所以对于爬犁。他当然了解的深刻异常。这种东西是平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运用广泛。刚才他说的简易的就是用于赶集、运粮或砍柴。还有一种跑长途的重载爬犁,用粗木凿铆镶镶死。铆不用钉子,榫对准铆后用水泡浸。木头一涨比钉子钉 的还结实。这种爬犁往往是拉重载、跑长途,爬犁架子也大,最大的有两顶小轿那么大。如果拉人还要支上“睡棚‘,那就舒服多了。这种睡棚又叫暖棚,也可称“皮棚‘,是用各种动物的皮子搭好,左右各留个小窗,里面有火盆、脚炉等,长途在外可过夜和抵挡风雪。
“好,朕准了爱卿之言,在海岸之上。造爬犁为用。”朱由校当然得用。别说是刘爱塔如此推荐。只要一提这个爬犁的名字,朱由校就想到了它无限的好处。现在登陆了要用,下一步北伐的时候仍然是最好的工具。更得大量的制造。
“如此何可纲与刘爱卿一起,带着二千净军与八千锦衣卫由伴仙山滩涂登岸,沿此路线进攻港口,现在就去拆解阻击弩,让弩手用纸记下所有的拆除过程,以便组装。”朱由校将这次的任务交给了何可纲。
两人一听立刻的上前接旨,“臣遵旨,必完成任务!”
“两位爱卿,万不可大意,黄台吉设伏朕想是肯定的,什么雪中挖坑、雪下藏人、滚石擂木、火烧等种种埋伏、包围都有可能,务必小心应对。”对于中伏,朱由校可不敢大意,这次是去反包围,不是羊入虎口。
“请皇上放心,此等计策林丹也曾用过,黄台吉在喜峰口连水漫之策亦展示一番。臣万万不敢掉以轻心,陷亲军于绝境。”何可纲誓言旦旦的说着,他不以智战为长,但以稳而见长。
“有何爱卿此言,朕放心不少,朕会派船沿线保护,但离开了射程,那就极有可能会有建奴的伏兵!记往,此次以找到建奴埋伏所在地为先期目标。一到了郑屯,立刻让炮手传光报回来,一旦发现建奴,或者建奴发动,立刻定位。你等则待援以不变应万变即可,而后待建奴大乱之后,方可出击入谷。万不可有半点大意。”净军、锦衣卫他们成军以来,都是打着顺风仗,一旦中计,意志相当的重要。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战例了,几十万大军被人家几万人给围歼了。为何?一是对方占着地势处于了优势地位,二是被围的人意识薄弱,军纪不强。无法瞬间的拧成一股绳爆发出本身的战斗力,一个大溃败后仅仅被自己人踩死的就不计其数,这样的军队哪里谈什么战斗力,仅仅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此次作战就是属于火中取粟,在不进‘谷’的情况下摸清建奴伏兵的位置,然后以大炮轰之,五门大炮虽然少了一点,威力也不是导弹,有个大面积杀敌的效果,想要靠着他们炸毁建奴,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制造混乱。那时何可纲在谷外一堵,海上再来一个阻击弩封路。
何可纲此次被召了回来,还是因为他指挥净军是相当顺利的,而且此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需要一位稳妥的大将主持,而这位人选,胆大心细,对敌经验丰富的何可纲无疑是比较合适的。
“臣定会将此传递给每一位战士,让他们明白此事的关键之处。请皇上放心。”何可纲保证的表示着。
“好,记住港口战一旦打响,就是你们出发之时。”
“是。”
“袁爱卿,全力进攻压制港口!”
“是,皇上。”
很快船队一分为二,其中的一队由袁可立带领着,直奔港口,他们由十五支水泥船,连同带着阻击弩的三十支船只,驶到了港口的岸边,其余借来的商船全部在前面清理建奴扔的那些垃圾。
而另一队则由五支上面装有大炮的水泥船,往着郑屯前面驶去。六十支运载着净军、锦衣卫们发入仙伴山滩涂,等何可纲他们完成登陆之后,这些船只还要用阻击弩去封锁北边的谷口。
袁可立这边明火执仗的闯了过去,港口那里已经被围住船给围住了。但不敢太近,海里的东西太多了,光是沉船和破渔网就够让人折腾的。将船上的柴火船(各商舶常伴以若干之小舟,在商舶碇泊之时期中,此小舟任运柴汲水等陆上交通之劳,故《元典章》称之曰柴火船)一艘艘的投了下去,配合着用来捞那些垃圾之物。而大船则警戒着,好在建奴只能是望洋兴叹,凭着他们那点水性,海里并不是他们的天地,只能干瞪眼看着。不过以这些垃圾来阻碍大明水军的登陆,这本是题中应有之意,倒是没有人反对,相反看着大明这次不停的忙碌,建奴在港口看笑话。特别是明军这边碰上那根本拉不动的沉船,均可奈何的时候,他们笑的更加的开心。船为什么沉?还不是里面满是石头,凭着小船或者说是商船,想弄动它们,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而且这些东西很多,如果不能清理出来航道,那些松木根本没有办法射过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