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腊八节日
十二月八日,这一日是大明传统的腊八节,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是中国相当古老的节日,是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也不知道到底是如何转化的,因为在夏代时,就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一直有“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而“佛成道节”。是说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按照宫廷的习俗,在这一天皇上要向文武百官赏赐宫内煮的腊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讲究。宦官宫女们,先期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因为皇上被刺,紧张了一段时间的宫廷,今天又焕发出更大的热情。无论是宦官还是宫女都一个个脸上带着笑容的忙碌开来,喜迎佳节。
所以今日虽然不是早朝日,宫里也是显得热闹。史可法这一天又被召到了宫里,先是跟着大臣们一起接受了皇上赐的腊八粥,提前感受一下大臣们的待遇,真是有些受宠苦惊。同时也见到了传说中的宋应星,这位坐着火箭向上高飞的神人。不过因为没有中过进士,史可法对着宋应星打在心内有点一丝的优越感。
朱由校这个时节并不是只记挂着朝臣,张海山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命之忧,但没有假腿,这辈子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早就吩咐人给他及其家人送去腊八粥,以示圣眷。功高不过救驾,人家用腿换了自己的命,这个恩朱由校当永记一生,他可是对什么因为自己地位高,别人就得心甘情愿的为其赴汤蹈火而无动与衷。
敬天敬祖之后,皇上又将远在西北以及在山海关一线的亲军将士,表达了一番敬意,当然早早的也让皇商们负责让将士们给筹备好他们的腊八节了。
结束了八宝粥的赐予活动之后,朱由校留着自己的参谋们一起乾清宫。今天可是要商讨对辽东的战略了,本来制订的计划因为八牛弩的出现,不得不有所改变了。
“宪之,来见过孙老师。”当着参谋们的面,朱由校隆重推出了史可法。
“学生史可法,久慕大名,拜见孙老师。”史可法在孙承宗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并叫了孙老师,而不是其它称谓。
孙承宗一愣,不明白皇上这是何意,当然客气的寒喧着。
“孙老师,这位是史可法,为朕很是看重之人,以前师从左光斗,如今春闱在即,朕请你教导一番,春闱之后还要跟着你好好的学习一下万人敌的本事。”这等于是给介绍老师了,孙承宗那学问可是大多了,榜眼的位置可不是白白得来的。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与其相比可是差的太多了,三甲的赐同进士,与三鼎甲之二的榜眼的水平相比,基本没有可比性。指导一下史可法完全没有问题。
“左光斗的弟子?”对于左光斗的遭遇,孙承宗当然是知之甚详的,若不是自己这个皇上徒弟及时的把自己赶出了朝廷,当然的情况自己也不一定能讨得好去。但政治斗争的残忍就是如此,败了就是败了。皇上倒也大度,看着已经胜券在握,先是保了黄尊素,后又在宫变当中,留了叶向高、**星一命,如今正用着皇尊素搞全民教育,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现在整个朝廷谁不以其马首是瞻。堂堂正正的把左光斗的徒弟带了过来,再行栽培、提拔,大为唯才是举的意思,完全不怕他们卷土重来,足见大气。
“皇上旨意,老臣理当惟命是从,欣然受之。”孙承宗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在他的眼里并没有党字之说,但越往后越变样了。倒是皇上这边行的正站的直,发自公心的量才为用,让人佩服无比。而且他所看中、挖掘出业的人才,可是相当有见地的。别人不说,就说这阎应元,只是一不入流的小吏,但却正是这样的小吏,却能在在西北战场之上,奇葩异彩的表现战争的艺术,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现在河套地区并没有因为他的征伐而一蹴而就,那些部落就是给其不断的玩着捉迷藏,但谁都知道,那里并不是一个能玩几年捉迷藏的地方,因为部落想生存下去,就得靠着牧场让牛羊马都安静的长大,今年还可以捉迷藏,明年、后年呢?所以阎应元立下不世之功的已经成为了必然。而其他人等如卢象升表现出来的能力那就更不要说了,虽然没有阎应元如此的灿烂,但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用兵如神的典范人物了。(未完待续。。)
第564章对付远程
只是自己的另一个徒弟袁崇焕从二品大员,被皇上硬生生的给贬到了卢象生手下当学生,这让孙承宗多多少少的有些尴尬,虽然袁崇焕每次来信都表示学的是心甘情愿,但一个封疆大吏,高官显贵,却给一个不及而立之年的四品知府去当学生,让他这个老师情何以堪?现在又送来了一位东林遗徒,这算是从头再来,给自己一个补偿吗?
他又哪里知道,小校校是无比的单纯,看中了史可法完全是个人崇拜的原因,那让人为之热血沸腾的烈士印象,是多么的让人着迷。反而与本身的才略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相反朱由校对史阁部的政治还是军事才能是稍稍的打着问号的。更何况,他所有的战斗眼光还只局限在传统的冷兵器对撞之中,层次相对低了许多。而现在的大明很快就会全布变成火枪为主,汽油为辅、火炮准备的战斗状态,与其所学的出入肯定是差之甚远。所以他需要史可法去学习,无论是弃笔从戎也好,文治天下也罢,都要去系统的去学习。
史可法当然是欣然接受皇上的安排了,虽然皇上安排自己学习学习还是学习,但能‘指婚’一样的给指定一位如此德高望众才学八斗的榜眼当作师父,此等机遇却是可遇不可求的。至于是不是有点对不起恩师左光斗,那当然不可能了。要知道虽然他们是师生关系,但这种师生并非平常意思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只是座师,是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而已。而现在皇上给史可法指定的,可是授业恩师,按着孙承宗这个年纪,史可法基本上就算是关门弟子了。和左光斗的师生关系,完全是没法比的。
这边把史可法的拜师仪式搞完,开始了今日的正题。
“诸位,朕听到不少歌功颂德的话,说朕如此的神武,将建奴、蒙古、鞑靼打的是溃不成军。但朕这里要说。这并不是朕有什么能耐。英明神武,而是这些野蛮民族,他们太弱,给了朕最好的衬托而已。”
朱由校说完这话。下边的众参谋感觉皇上说的有趣。不由的都嘿嘿的笑了。
“但战争是推动文明的一种最快的途径。因为大明在改变,若建奴不是笨到家的话,肯定也会有所改变。”朱由校这话说的也是由衷之言。建奴对于军备建设的认识上当然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咸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与争锋。’就这样清朝把能够入关中原的功劳放在了骑射之上,所以一直sb一样的以骑射为国本,将中国彻底陷与了落后,直到被西方列强打的老老实实的,又是磕头又是赔银子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面。但现在的建奴处在了上升期,为了攻打大明,或者是为了抵挡住大明的攻击,肯定不会象后面那帮sb一样的清朝皇帝一样不知道好歹的还守着不变的。火枪这东西限于国力,他们一时造不出来是必然的,但八牛弩这种东西,他们得了,肯定会如获至宝的。
“所以建奴方军事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八牛弩已经给诸位演示过了,这种东西因为侯家拥有,现在侯家已经畏罪潜逃,若不出意料的话,他们的目的地肯定就是辽东,到了那里寻找他们的族人侯时虎,所以八牛弩势必会得到建奴的重视并装备全军。八牛弩与阻击弩的孰优孰劣当然也是一目了然的,但那只是数据上的优劣,掌握战斗的却是人。所以诸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抵制建奴使用八牛弩,这才是今日之课题。因为在没有八牛弩之前,朕制订的计划是开春之时,由赵率教率蓟州铁血队出兵关外,彻底的斩断辽西地区,与何可纲从归化城向东的大同精忠队会合,以达到控制辽西地区的战略目的。因为那时建奴方并没有远程武器,所以仅靠着神弩、竖盾,并佐以火枪,就足以战而胜之,并不会有什么战斗伤亡的危险。但现在对方将会在此会战中出现八牛弩,所以改变、调整战略战术是相当必要的,请大家接合辽西地区的地形来重新制定战争规划。”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