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风流 (上山打老虎额)
- 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更新入库:04.13
而现在的天津卫模式却是完全不同了,天津卫本就不是士绅遍地的地方,这里的农业并不发达,而由于制造局的出现使得官府突然发觉其实要做事未必就非得依靠士绅,想要政绩,显然也不必看人脸色,因为在这里,一个新兴的阶层正在取代以往的士绅阶级,这个阶级似乎能量更大,能给本地解决很多问题。
徐阶还是很庆幸的,他绝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每个人都有理想,现在,似乎这个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虽然在这理想的背后散发着股铜臭,可是一旦各种政绩大白天下的时候,想来他这种新的模式,或许会成为天下人的焦点。
不管怎么说,身为地方官,他并没有什么担心,和徐谦讲述了一些天津卫的变化之后,徐阶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
而徐谦似乎也从中看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政绩。
如果推广某种模式能够让官员的政绩得来轻而易举,又会有多少人抗拒呢?
这是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正如商贾们挡不住金钱诱惑一样,同样道理,官吏也挡不住政绩的诱惑。
只是这些事,暂时多想也是无益,眼下又是一年年关将到,再过几日,各衙门也都要消停下来,成功进入空转的状态,这即是所谓政府关门,若是遇有诉讼、拨款、捕盗之类的事,爱谁管谁去管去,虽说太祖皇帝这大包工头亦一副万恶资本家的面目制定了官员最严苛的休假时间,便是过年,也休息不了几天,可毕竟现在不是太祖皇帝的时候,后世的皇帝往往会体恤大臣,接近年关的时候就会放出恩旨,让官员好好休息半个月。
虽然官吏们都放假了,不过皇家学堂却没有放假,这是徐谦的规矩,进了我的门,生是我的人,死了还是我的人,想走?这却是难了。虽然允许告假一天时间回家团聚,可是过年期间依旧操练。
所以现在徐谦的心思更多地放在皇家学堂的上头,反正翰林院都要关门了,徐谦打算大年三十的时候也去皇家学堂,和皇家校尉们一起吃顿年夜饭,这事儿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依旧坐在右玉堂里发愣,这时有差役道:“大人,宫里有旨意,陛下召大人入宫觐见。”
徐谦倒是不觉得意外,快过年了嘛,皇上肯定要召唤一次,这已经成了嘉靖和徐谦之间的约定,他立即站起来道:“传旨的公公是怎么说的?”
差役道:“公公似乎有些着急,在外头急得团团转,说是要尽快成行。”
徐谦一下子皱眉,没道理,假若只是寻常的觐见,哪里需要这般心急火燎?莫非陛下那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想到这里,徐谦倒也不敢耽搁,急急忙忙地随着传旨的公公到了午门,下了轿来,迎面恰好几个官员出来,众人见了他,干笑着打了个招呼,却摆出了十足的敬而远之的态度,徐谦也懒得理会,对这几个官员,他有些印象,似乎是吏部还是礼部的官员,不晓得这时候他们入宫做什么。
第四百八十四章:重磅消息
檀香缭绕,更有地龙冒出来的腾腾热气,烧得嘉靖的脸颊带着晕红。
他只穿着一件薄衫,刚刚会见了几个热得浑身冒汗的大臣,此时嘉靖手里拿着一份奏书,神色中带着几分隐隐的忧色,旋即又有兵部官员觐见,嘉靖和他们说了几句话,显得有些乏了。
一连召集了吏部、户部、兵部的主事官员,嘉靖眯着眼,阖目养神。
这时黄锦悄悄进来提醒道:“陛下,徐侍读到了。”
嘉靖张眸,颌首点头道:“叫进来。”
不多时,徐谦入内,朝嘉靖行了个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嘉靖慢悠悠地道:“书修的如何了?”
徐谦微笑道:“进展还算顺利,主要是托了陛下鸿福。”
嘉靖不由哑然失笑,道:“朕托了你什么福,你这些时日折腾得不轻,不过编杂学,你也算是开历史先河了,你编这些书有什么目的,朕不想管,想来你有你的主意……”
嘉靖对徐谦还是颇为信重,正是因为信重,所以许多事才放手让徐谦自己去拿主意,毕竟徐谦鼓捣出来的路政局、如意坊都让宫中获益甚大,单凭这一点,嘉靖就不会在这些事上横加干涉。
你能编的成你的书,那是你的本事,编不成,他这做天子的也帮不上什么忙,无非就是放任而已,至于这编书有什么益处,嘉靖既然放任,自然也不会去问,徐谦肯下这么多的功夫去办,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嘉靖沉默了一下,又道:“朕唤你来,却是要让你来拿一下主意,两份奏书,你都看看。”
嘉靖指了指案牍上的奏书,侍立一旁的黄锦连忙捡起,送到徐谦的手上。
徐谦有些疑惑,旋即打开奏书,这第一份奏书乃是李时亲自送来的,俱言官军在慈溪和海盐二县打了胜仗,歼灭倭寇两百余人,李时毫不掩饰的称呼其为慈海大捷。
这是一份很规矩的报捷奏书,通篇并没有问题,徐谦不明白嘉靖为何要将这份奏书交给自己看。
连续看了几遍,在确认看不出端倪之后,徐谦微笑地道:“恭喜陛下,官军又获大捷,看来倭寇即将穷途末路了。”
嘉靖的表情却没有太多轻松,朝黄锦点点头,黄锦会意,又将第二封奏书送到徐谦的手里,徐谦皱眉,晓得真正的关键是这第二封奏书,因此也不迟疑,接过奏书看起来,这一看不打紧,看了之后才是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写这奏书的乃是浙江巡按御使王安,王安弹劾江南总督、浙江巡抚、福建巡抚人等,虚报军功,掩盖平倭事实,又言官军不堪为用,尤其是浙江为最,浙江官军数万人,虽募新军,可是吃空饷的却是超过了五成,如此倒也罢了,更重要的是,倭寇日渐猖獗,趁着从前各卫裁撤的缘故,越来越肆无忌惮,屡屡登岸袭击沿岸,官军往往一触即溃,屡屡败北,可是各省巡抚以及江南总督却虚报军功,甚至纵容下头杀良冒功,沆瀣一气,蛇鼠一窝。
这份弹劾奏书十分严厉,几乎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王安在奏书中极为不客气,等于是将江南军政体系的大员统统检举,竟是没一个落网,上到总督,下到其他的总官兵和各部参将、游击,也几乎无人幸免。
徐谦看得目瞪口呆,一方面是捷报,另一方面又是如此措辞严厉的弹劾奏书。
也难怪嘉靖连续召对各部官员,这事儿实在太大了。一旦张扬出去,必定轰动天下。
嘉靖冷着脸,道:“徐爱卿怎么看?”
徐谦后怕不已,不由道:“微臣想知道王安的履历。”
嘉靖淡淡地道:“朕也已经问过了,王安一直在都察院办差,半年前调任浙江道御使巡按……”
徐谦摇头道:“微臣想知道王安是什么时候的进士。”
嘉靖先是愕然了一下,然后对黄锦惜字如金地道:“查!”
黄锦不敢怠慢,脚步匆匆地去了。
过不多时,黄锦去而复返,道:“正德十一年丙子科二甲进士。”
徐谦眯着眼,慢悠悠地道:“不知是南榜还是北榜?”
黄锦道:“他是山西人,自是北榜。”
徐谦不由苦笑,道:“我记得当年的时候,北榜的主考官似乎是大学士杨廷和。”
听了这话,嘉靖的脸色顿时一冷,深深地看了徐谦一眼,道:“爱卿不必吞吞吐吐,但言无妨。”
徐谦道:“平倭的事是微臣和陛下力主的,尤其是江南军事的改革,也是微臣和陛下力主而成,假如这王安所奏属实,那么……”
嘉靖最担心的也正是如此,这事儿实在太大,改革是他的新政之一,本来捷报连连,他脸上有光,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每次捷报,都命人传抄邸报,公布天下,假如新军比之从前的卫所更加糜烂,杀良冒功、吃空饷,这哪一条都足够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徐谦又道:“再有,李时曾为侍读学士,大家都知道他曾是王鳌王学士的人,当时请李时去任江南总督的正是杨廷和,现在这个案子想来也是杨廷和要揭发的。微臣斗胆大胆猜测,此事前前后后怕都是杨廷和的手段,怕是他早知这江南的新军不堪为用,却也不声张,明知那里是个火坑却还请李时去,等到现在时机成熟,再将此事捅出来,如此一来,陛下非但难堪,李时为首的一伙王党怕也要彻底玩完了。”
徐谦看了很是阴沉的嘉靖一眼,又道:“其实陛下的新政和平倭并没有问题,自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可是微臣以为,问题坏就坏在,执行出了问题,下头的官吏欺上瞒下,打着新政的旗号贪赃枉法,此事过去两年,为何此前无一人揭发?事情到这个地步,微臣无话可说,当时新政和平倭是微臣倡议,若真有干系,那也是微臣的干系,微臣愿意负责。”
徐谦的回答让嘉靖很是满意,徐谦先是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告诉嘉靖,问题没有出在皇帝身上,皇帝虽然制定了政策,可是执行之人却和皇帝无关,毕竟身为天子,深居深宫,断然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从某种意义来说,政策执行的好坏,主要还是看下头的官吏。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