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伐清 (灰熊猫)



邓名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干脆就不去找他们好了。”

“这样恐怕也不妥。”任堂继续给邓名分析道:“现在我强敌弱,有的县令甚至都已经逃出城外,现在连他们自己都很清楚是绝对守不住城的,这些城怎么办?提督派不派人去要求他们为我军提供粮草?如果城内的缙绅不识相,比如说:有胆大包天之辈想拼死从虏廷那里挣个功名,杀害了提督派去的使者,提督报复不报复?攻不攻城?”

南京还好说,毕竟城高池深,邓名不进攻别人也不会认为是他担忧城中百姓的命运。但如果连路过这些城市时,连要求他们提供粮草都不敢的话,邓名投鼠忌器的心理就会被旁人看透,将来清军肯定会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仁不掌兵啊,”邓名叹了口气,他虽然不想给地方上的百姓招来灾难,但现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可以让他完全按着心意去行动。斟酌一番后,邓名觉得如果自己什么不做的话,就是对那些向他效力的明军士兵不负责任:“向沿途的所有县城、城镇派出使者,命令他们主动向我军提供粮草和船只,作为交换我可以不攻打他们的城市。命令使者尽量小心,不要进城传话以免遭到伏击,如果有人胆敢拒绝我们的要求,那我们就要攻城。”

“遵命。”卫士们齐声应是,很快邓名的命令就被传达下去。明军一边前进,一边勒令附近的村庄、地方上的豪强向明军提供军需。

两天过去了,邓名担心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没有那个豪强、缙绅胆敢拒绝明军的要求,他们一边加强自己坞堡的防御,一边派人给明军送来猪羊、酒类、满载粮食的大车还有本地向导。邓名需要的就是这些豪强表现出驯服姿态,他们送来的物资不需要很多,只要表现出足够的象征意义就可以。

好言安抚过这些地方豪强、缙绅的家仆后,明军就纪律严明地从他们的坞堡、大宅边经过,绝不在他们的土地上为非作歹。

“这就是所谓的官兵、王师气象,”任堂已经发现邓名对这种拉拢人心的方式并不在行,就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各种注意事项。地方上的豪强和缙绅向明军贡献物资,换取明军的口头赞扬和秋毫无犯——通过这种交易,豪强向明军表示:他们会在明清争霸中持中立的态度;而明军则表示承认他们的缙绅地位,默许他们的中立。

“洪承畴老贼修筑五千里防线,巩固江防阻挡王师入境,就是为了隔绝王师和缙绅的联络,但这次我们只要做得妥贴得当,湖广的士人就会知道我们乃是堂堂的王师,而不是什么不懂规矩的流寇。”任堂对明军的表现很满意,邓名的举止会通过这些人嘴散布出去,只要这种武装游行进行几次,哪怕不攻城掠地,也能有效消除湖广豪强对明军的畏惧和敌意。这不但可以降低将来光复湖广的难度,还便于建立统治:“但如果有人胆敢违抗提督的命令,连面子都不给一个,那就算拼着损兵折将,也要把他的家族连根拔起。”

相比地方上的豪强,县城就比较麻烦一些,作为清廷任命的官员,县令的抗拒情绪要强烈得多,而且也难民心存侥幸,希望靠守住城池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前程。

“现在湖广地方上空虚无比,说不定他们就服软了,但如果不服的话,”任堂生怕邓名到时候又会心软,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打预防针:“提督如果想少攻城、少死人的话,就绝不能对负隅顽抗的县城客气。”

“我知道了。”邓名诚恳地接受了意见,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到底为什么会给任堂留下如此的印象?之前在谷城等地时,对于负隅顽抗清军邓名从来没有手软过。

不过在向湖广府县发出最后通牒前,一位来自武昌的密使赶到邓名的营地。

“周举人?稀客,稀客。”邓名打量着眼前的老熟人,感到对方身上显露出了一些之前不曾有过的威严,目光中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周举人前来有何要事?”

“特来恭贺提督大捷。”虽然已经是十月初,周培公手中依旧摇着一把折扇,和邓名行礼过后,稳稳地坐在给他的椅子上。

自从得知邓名回师后,湖广东部的告急的使者就一拨拨地赶到武昌府;明军通过九江等地后,江西方面也派人向武昌报警。两江总督衙门闻讯后并没有排除增援部队,而是派谈判专家周培公出马,同行的还有一些张长庚新近提拔的心腹,周培公奉命星夜赶往武昌下游,全权负责各府的防御工作。

此时邓名身边只有几个卫士而已,任堂也在其中——周培公到之前他正在和邓名讨论给府县的檄文该如何措辞。其他的卫士都见过周培公,但对于任堂则是第一次,对周培公和邓名的交情也一无所知——邓名他们都没想到会这么早见到周培公,这些天任堂又忙着教课,因此还不知晓武昌城下的交易。知道对面的周培公是敌非友,但看到对方气定神闲的姿态,任堂也暗暗心折,在心理赞了一声:“好胆色。”

“给周先生上茶。”

周培公不慌不忙地啜了两口茶水,才慢悠悠地说道:“此番前来,是要向提督讨要欠账的。”

“欠账?什么欠账?”邓名顿时糊涂了。

“赎城费嘛,”周培公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这是账单,请提督过目。”

邓名离开武昌前并没有通知周培公,若是张长庚得知邓名离去后、觉得没有危险了就拒不付账的话,邓名也不会感到奇怪,但他没想到的是张长庚不但继续缴纳赎城费,而且还让明军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

把周培公的账单拿到手中看了一遍,邓名顿时感到一个脑袋变得有两个大,急忙叫道:“有请虎帅来议事。”

李来亨很快就赶到邓名的营帐,他进帐后,周培公也起来行了一礼:“虎帅。”

“原来是周举人。”李来亨马上也认出了来人,马上满面堆笑:“周举人近来可好。”

“拖虎帅的福,家里一起都好……”周培公又变戏法一般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锦盒:“听说虎帅的公子生辰快到了,特备了薄礼一份,还望笑纳。”

“周先生客气了。”李来亨谢绝道:“不好让周先生破费。”

“一点小心意而已,值不了几个钱。”周培公却不容李来亨拒绝,把锦盒硬塞给了他,虽然看不见里面装的什么东西,但光看外面那精致的锦盒,也知道绝对便宜不了:“等虎帅回到武昌,巡抚大人还会有一份庆生礼送上。”

看到李来亨和对面这个清军的使者聊起了家长里短,任堂感到脑子一阵阵发懵:这还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么?怎么看着倒像是交情深厚的老友?

李来亨推辞不过,只好把锦盒收起来,走到邓名身边,才看了那账单一眼,顿时神色骤变,差点一蹦三尺高,向周培公叫道:“我怎么会欠你们这么多钱?”

此时周培公又已经坐下,正慢条斯理地品茶,听到李来亨发问后,周培公微笑着说道:“提督和虎帅往下看,上面都写得分明。”

邓名和李来亨从张长庚那里先后拿到了一百多万两、不到二百万两的白银,很快赎城费张长庚就改用粮食、布匹、船只支付,但他的回扣依然要收黄金。再往后,周培公又说服明军接受盔甲和武器,同时为张长庚争取到了二成五的回扣(内含张长庚的封口经费),再加上周培公的那一成中介费,明军总计要给清方三成五的报酬。

周培公来商议武器、盔甲以及提高回扣率时,邓名已经前去南京,所以他不知道此事。李来亨当时倒是还在,但当时已经有好几队明军趁夜潜过武昌,李来亨急着要去和部队回合,武器和盔甲又是急需,就没有多讨价还价答应了周培公的要求。

随着张长庚不停地交货,留在武昌明军不得不大量返还给清方黄金,由于金价持续攀高,明军库存的白银数量更是急剧地减少——周培公很狡猾地与李来亨达成协议:张长庚只接受黄金回扣,每一两黄金固定折算十一两白银。

得知邓名出现在南京后,张长庚确实一度考虑过中止交易,但他还没能下定决心,就得知南京的清军一败涂地,连两江总督郎廷佐都被邓名抓去了。于是在周培公和其他知情幕僚、缙绅的撺掇下,张长庚继续与明军交易。

张长庚和周培公都算是被邓名的糖衣炮弹打中了,二人确定邓名和李来亨都不在武昌附近后,马上也制作了他们的糖衣炮弹去打李来亨的军官,其中包括:美貌的歌女、精美的食物、著名的戏班子等等。

李来亨留下的负责军官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大多不识字,以前的生活也一直很穷苦,从来没有机会享受过,那里斗得过见多识广的周培公?更何况周培公背后还有一帮老谋深算的缙绅读书人帮他出谋划策,很快就有一批闯营军官被周培公成功软化,在商品价格上做不到据理力争。周培公不但成功地进行了几次抬价活动,还成功地卖给闯营一些高价货物:比如特制的全铁长枪、装有倒刺的羽箭等等。这些武器确实质量更上乘,但其中的附加值也更高,更不用说周培公还漫天要价成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