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日不落大中华 (小城山人)



并没有多少鲜血从扎木耳的伤口切口处涌出,在之前的爬行中,他的血几乎已经流净了!奋力用手握住哈克.纳札尔汗的弯刀,扎木耳眸子里的眼神迅速黯淡下去,终于头一歪,气绝身亡……

哈克.纳札尔汗尤不解恨,挥刀劈了另外两名死里逃生的骑士,才恨恨地将弯刀掷于地下,脸上开始浮起沮丧的神色来,此番突袭中华帝国的一战失利,他的兵力大受损伤,如何能够不气愤。

哈萨克汗国(1470-1847年)占有极大领土,他们居住地区名为钦察草原,分大玉兹(突厥语一百,阿拉伯语方面)、中玉兹、小玉兹。又称大帐、中帐、小帐。中帐在现在哈萨克中部高地,小帐在乌拉尔河至里海,大帐在巴尔喀什湖至突厥斯坦。小帐也吸收不少诺盖人。东至额尔齐斯河、北至伊施姆河、图尔盖州、鄂木斯克,西至里海,南及楚河。巴兰杜黑汗时代军力50000人,哈斯木汗时代人口百多万,兵力三十万。

贾尼别克汗死后,哈斯木苏丹(1511-1523)即位,他放逐了巴兰杜黑,后称汗。国势大盛,差点占领塔什干,他打退了昔班尼的进攻。他也在楚河附近接待了叶尔羌国的赛德汗。他的冬牧地在哈拉塔尔河谷。这时期也是哈萨克汗国大举扩张的时期。他死后哈萨克汗国分裂,直到哈克纳札尔汗时代,到了哈克.纳札尔汗时代,他在恩巴河滨打败诺盖人,势力延至阿斯特拉罕。

早在15世纪,白帐汗国发生内讧,分裂出诺盖汗国和乌孜别克(月即别)汗国等。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又译作克拉依汗),乘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剌之机,与贾尼别克汗(阿布赛义德)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国明代西域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在人类历史上消失至2千年之久的“哈萨克”名字重现。

建国

哈萨克汗国建立后,克烈汗、贾尼别克汗与亦力把里统治者联盟,共同对抗阿不勒海尔汗。1468年冬,哈萨克人利用阿不勒海尔汗在往征哈萨克汗国途中丧生、乌兹别克汗国内乱之机,征服东钦察草原各游牧部落,并乘机占领锡尔河流域的卡腊套山大部分地区。附近哈萨克部落纷纷归附,逼使乌兹别克继位者穆罕默德?昔班尼汗逃往帖木儿汗国的土耳克斯坦城。

1470年,又率军攻土耳克斯坦城,迫昔班尼逃往布哈拉。随着军事的胜利,汗国领土不断扩展至巴尔喀什湖西北广大草原及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直至中亚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并不断与南迁的乌孜别克人和察合台汗国中从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人融合,人口增至20余万。

16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在贾尼别克汗之子哈斯木统治时期(1511~1523年或1508—1518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达到空前繁荣。哈斯木汗联合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与昔班尼汗进行了长期战争。对内统一哈萨克诸部,其领地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东南包括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部至雅克河流域。首府从锡晏那克城迁至土耳克斯坦城。

1513年,与赛德汗缔结反对塔什干统治者的联盟,和邻近地区特别是中亚农业区及城市的商业贸易甚为频繁,并采取措施促进哈萨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汗国人口增至100余万,兵额达30万。

哈萨克人早期一直使用《成吉思汗法典》(即大札撒),同时草原民族的各种习惯法也广为流行。哈斯木汗时期,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结合当时社会情况,哈斯木汗在自古相传的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于著名的比会议上,制定通过了哈萨克汗国第一部法典,即《哈斯木汗国名鉴》,世称《哈斯木汗法典》或《明显法律》。其中包括财产法:关于解决牲畜、牧场、土地诉讼的规定;刑事法:关于杀人、抢掠人口和牲畜、盗窃等刑事犯罪的判刑规定;兵役法:有关组建军队、兵役义务规定;使臣法:挑选使臣的条件,指出使臣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熟悉各国情况,能言善辩,精通外交礼节等;民事法:有关婚丧等礼俗和节日庆典等具体规定。

1523年,哈斯木汗卒,汗国内发生争夺汗位的斗争。哈斯木汗之子马玛什继位不久被杀,哈斯木汗堂弟塔赫尔即汗位。他对内暴虐无道、倒行逆施,对外则不分敌友,四处出击,使汗国走向衰落。至布达什时(1533—1538年在位),汗国处于分裂状态,诸部落自立可汗,各据一方。

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尔为可汗后,在长达42年中,平定内乱,恢复与邻国之友好关系,加强哈萨克、吉尔吉斯同盟,为汗国中兴时期。后经契戛依、塔吾勒汗,至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额什木即汗位后,与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并与中亚各国建立贸易关系,还用武力讨平塔什干统治者吐尔逊?穆罕默德的叛离,使哈萨克汗国重归统一。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处理汗国内各种事务和刑事犯罪案件,他对《哈斯木汗法典》进行了补充,形成《额什木汗习惯法》,也称《古用法律》。其补充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可汗有权制定适合他自己汗国的法律;比应当有专门的办事机构;巴图尔应师出有名并战必取胜;尊敬有学问的人。

1628年,额斯木汗卒后,子杨吉儿(江格尔)汗继位。其东部准噶尔强盛起来,常攻打哈萨克汗国。杨吉儿与布哈拉汗及叶尔羌汗联合,共同反击准噶尔贵族的进攻。

1652年,杨吉儿汗在与准噶尔战争中阵亡后,哈萨克汗国内部统治集团间争权夺利,较有势力的苏丹自立为汗,各霸一方。

现在的哈萨克汗国大汗是哈克.纳札尔汗,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当时在西域占统治地位的准噶尔蒙古部落在向南疆、青海扩展的同时,向西发动对哈萨克人的进攻,征服阿拉套山和托克马克地区的两个哈萨克部落。

不过后来在中华革命军打败满清军队后,开始对准噶尔蒙古部落以及所有西北部的蒙古部落和东北方向的蒙古部落发动攻击,此时,中华帝国的占领地的国界线已经和哈萨克汗国交接。

哈萨克汗国刚刚经历了内乱,哈克.纳札尔汗也无法掌控所有汗国的地域,他只是掌控了大部分地区,现在他的部队也不足十五万人,这次一下没了三万精锐,他心里不愤怒是不可能的。此时的哈克.纳札尔汗主要控制哈萨克汗国大部分地区,但是还有一些地区控制在一些自封为汗王的部落首领手里,由于哈克.纳札尔汗有比较多的部落的支持,才能称为目前代表哈萨克汗国的汗王,准噶尔部最后被沙俄军在乌拉山一代消灭,所以哈克.纳札尔汗的军事压力减少,而对国内那些小汗王采取了妥协措施,以图先瓦解各个小汗王联盟的趋势,然后再徐图各个击破。

中华帝国的军队实力强悍哈克.纳札尔汗也知道,但是大量中华帝**队开始在边境地带集结让哈克.纳札尔汗不得不派兵突袭一下,结果突袭了个全军覆没。

如今那三万精锐没了,就好比断了哈克.纳札尔汗的一臂,令哈克.纳札尔汗的实力大打折扣!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哈克.纳札尔汗迅速做出了反应,当务之急是要统一哈萨克汗国所有部落的思想,一起联合起来抗击中华帝国的军队。

就在哈萨克汗国的哈克.纳札尔汗担忧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和土库曼国也同时获知了哈克.纳札尔汗在突袭中华帝**的时候全军覆灭的消息,几乎同时获知这一消息的还有各个哈萨克汗国的各个部落。哈萨克汗国的各个部落对哈克.纳札尔汗的态度应该说是暧昧的,一方面,他们对哈克.纳札尔汗对抗外地十分赞赏,而另一方面却不与哈克.纳札尔汗真正的联盟,哈克.纳札尔汗想得到哈萨克汗国的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他们是不可能去支持的。

李二蛋率领第二集团军五个军十个师二十五万大军开赴进入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族被誉为“没有乞丐的民族”,这与它的习俗有关。长期的草原生活,牧民们为了生存,与野兽搏斗,与大自然搏斗,形成了互助的风俗。如谁家遭到风雪灾害,人有病,牲畜有了损失,附近的牧民都回送穿、送钱、送牲畜等。被援助者若不接受帮助,便被视为是破坏礼俗的人。同样,不帮助别人的人,也就失掉了被人帮助的权利。另外,哈萨克族流行着一种馈赠制,凡一同放牧、帐篷搭在一起的牧民,第一次做出的食品要互相馈赠,请发家分享;新邻居首次相见,每家要送他一壶茶,一个馕,以示欢迎,这就是他们的礼俗,叫做“伊肉力克”。

正当这天夜里,第二集团军驻扎在大玉兹地域时,一支从哈萨克汗国来的队伍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接近中华帝**军营,他们被巡哨的士兵捕获,三个人被直接送到了李二蛋的大帐。

略通哈萨克语的回族翻译被战士从睡梦中叫醒,睡眼惺忪地来到李二蛋的军营大帐。三个哈萨克汗国的人都态度相当友好,不时的向李二蛋等人点头哈腰,脸上还陪着笑,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这让李二蛋十分不解,心忖这些人是不是心理有病,一个个都是受虐狂啊?开始来突袭自己,自己全歼了他们的军队后他们还这副嘴脸,是不是欠揍啊?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