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师)



直到那舍人念完了,富相公方缓缓道:“枢相,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曾公亮点点头,沉声道:“古者出师,受成于学。将帅之任,民命是司,长养其材,安得无素?是以官家在三年前,复设武学于武成王庙,如今三年过去了,皇家武学院的境况却岌岌可危。朝廷需要拿出办法来,扭转颓势,望诸公以大局为重、早作决断,尽快为朝廷培养出合格的将领,以增强我大宋的军事力量!”顿一下道:“这也是官家的意思。”

曾公亮扯虎皮做大旗,但诸公并未动容,因为在大宋朝有专门的封驳司,如果认为皇帝的旨意不妥,可以将其封还,请皇帝重新下旨。所以皇帝的旨意也不是金科玉律,若相公们都觉着不妥,那赵祯这道旨意。也就作废了。

“诸公怎么看?”曾公亮说完,富弼对众相公道:“诸公怎么看?”

众人对了对眼,参知政事王拱辰道:“我记得二十年前,范文正公便办过武学,却只存在了九十三天。”

“不错。”众人点头称是。

“当时为何会开不下去?”

“招生情况太差,范公担心,会让敌人以为我大宋人不爱习武。从而产生轻视之心。”另一位参知政事孙汴道:“所以,才关闭了武学,改为由各地长官资助良材自学的方法。来为国家养才。”

“可见,武学已经不是头一回开不下去了。”王拱辰沉声道:“这说明武学院本身就是个错误,用这种方式培养将才。也是不可取的。”

陈恪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这王拱辰信口雌黄、以因为果、颠倒黑白,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可见为大宋引入逻辑的必要性……

“武学院开办不下去,不是它本身有什么错,”曾公亮不悦道:“而是因为有太多偏见和敌意存在了!”

“我没有敌意,”王拱辰也拉下脸道:“只是认为官学的经验,并不适合武学。诸位相公都熟读史书,敢问古之名将哪个是出自武学?汉唐之世。[]纵使没有武学,也一样可以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将领,打造一支当世强军!”

“书本上学不来带兵打仗的本领,武学里只能培养纸上谈兵的废物!”顿一下,王拱辰义正言辞道:“大宋的军官。也应该在军营中培养,在战场上成长,而不是像读书人一样,坐在学堂里念书!”

王拱辰的这番反驳,十分有代表性,代表着大宋官员对武学的各种不待见。

曾公亮气得胡子直翘道:“大宋开国一百年了。用你的法子可培养出什么精兵强将过?”

“诚然没有,但那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王拱辰久在枢机,各种推诿扯皮,运用的无比纯熟:“枢相需要我一一展开么?”

“我只问你三个问题。”曾公亮能当上枢密使,也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他深吸口气,不再跟着对方的思路走:“第章团隐隐浮现。假以时日,与文官抗衡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这样一来,似乎可以沉重打击那些将门贵胄,改变军队是簪缨世家之禁脔的现象。

想到今年查空额时,军队中的种种不堪,皆透着末世的景象。若任由那些将门胡作非为下去,大宋朝拿什么去抵御异族的入侵?大家都要沦为亡国奴!

富相公等人当然知道,仅靠运动式的反腐,是于事无补的。风声过后,就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只有终结将门把持军队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风气。

支持武学改革,会对文官集团造成威胁,甚至给大宋带来危险。但不支持的话,军队烂透了,国家羸弱不堪,一有外战则原形毕露,亡国灭种并非危言耸听。

两难的选择,摆在了相公们面前……

“咱们还是听听,仲方怎么说吧。”一番权衡之下,富弼心中的天平开始悄悄倾斜。

“遵命。”陈恪站起身,先向众位相公行礼,然后朗声道:“以下官愚见,世上一切贪腐渎职,皆因控制不力!控制不力,包括权力难下行、监督不到位、以及反馈不及时三方面。正是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诸位相公好好的决议,到了下面就走样。因为下面人知道,相公们难以奈何他们,所以才肆无忌惮。结果他们捞尽了好处,却害得相公们背负了骂名!”

陈恪这番话,在一般人听来,似乎言之无物,然而诸位相公却眼前一亮,仿佛抓住了什么东西,可以解释长久困扰他们的难题。

“而武学院的建立,对朝廷控制军队,绝对大有好处!”陈恪沉声道:“毋庸讳言,之前朝廷任用军官,皆出自将帅贵胄之推荐。这样的人得到了任命,也不会感激朝廷,而只认其恩主,以为自己的升迁,皆系于恩主之身,自然会将恩主摆在朝廷之前。”

“朝廷的公器,都被将帅贵胄们用来培植私人、收买人心。长此以往,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自然衰落至极,百弊由此生焉!”顿一下,陈恪接着道:“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扭转武将们的观念,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官职是朝廷所赐,自己的衣食俸禄是民脂民膏!他们的恩主,只有官家一人而已!他们必须要听从皇帝和朝廷的命令!”

“而扭转武将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脱离原先的环境,接受一段长期教育。”不得不承认,陈恪很懂得说服别人,因为他总是从对方感兴趣的地方下手:“除了兵书之外,还要教他们《孝经》、《论语》、《孟子》、《左氏传》这些读书人的书,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大忠大义!”

“假以时日,这些忠君爱国的军官,占据军中半壁江山,哪怕只有小半壁,局面都会彻底扭转。”陈恪竭力描绘着美妙前景道:“到时候,所有军队、上下内外,都置于爱官的监督下,看哪个还敢阳奉阴违、损公肥私!”

为了让武学院涅槃重生,陈恪把节操丢得干干净净……

不过效果那是相当的不错……

抱歉抱歉有点晚,实在是,喝大了……十点多才清醒过来。其实没喝多少酒,就是酒量不行了……

第三三九章秋来春早去(下)

当天的会议并没有出结果,但是没过多久,曾公亮的《武学改制札》得以通过,并很快由枢密院牵头,会同三司、兵部、吏部,进行皇家武学院改制。

改制后的皇家武学院,设立武学院判一名,武学同判两名,负责武学院的管理。

之下设立马军、步军、弓军、水军、辎重、参谋六个分院,每院设武学正一员、掌本学规矩事;设武学录一员,佐武学正管理本学规矩事。

六分院皆有武学教授若干名,掌传授兵书、武艺,及编纂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并指导阵队演习等。以文武知兵者充任,品级无定。

武学教授之下,又有武学传授若干名,佐教授讲释兵书、兵法、军事史等训导武学生事。

此外,还有若干职事杂官,如掌仪、直学、司书、司计、斋仆等,负责各项日常事务,无须赘述。

其实这些改革,最好是在赵宗绩大功告成,陈恪掌握权力后再推行,这样才能让一切尽在掌握。然而如今武学院已经了灭亡的边缘,生存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时间不等人,陈恪也只能将计划提前了。

这样的后果是,武学院的一应改革,都由相公们掌控,陈恪这个首倡者兼院判,却只能乖乖等待结果。改革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比如他的身边,被硬生生安上两名同判,这是某些大人物在跑马圈地。必然会带来矛盾和不稳定。然而人家打着分权制衡的旗号,正大光明的安插亲信,陈恪哪能说个不字?

再比如,虽然方案大体得到通过,但最重要的一句‘非武进士不得授予七品以上武职’,被几位相公给删掉了。

武举必由武学、武官必由武举,这是陈恪军事改革的根本所在。相公们这一下,直接斩断了链条,让陈恪的整体设计失灵。

武举不再是武官晋升的必要条件。而只是‘重要参考’,其重要性大大降低,连带着武学的地位也大大降低。其作用也变得的微乎其微……

陈恪对此极力反对,他数度找到曾公亮,力陈如果这么改,不如不改:“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只是给朝廷增加开支!这种生孩子没屁眼的事情,我坚决不干!”

曾公亮苦笑道:“仲方,你也要体谅我的难处,老夫真的已经尽力了。”

陈恪也听说了,曾公亮这样的谦谦君子。为此事都拍了桌子、摔了茶碗。然而两府议事,并非说你官位高,就可以成为主宰。因为就事论事是不可能的,所有能利用的事情都会被摆上桌面,成为谈判的筹码。各种错综复杂的制衡之下,谁的‘法术势’运用的更好,谁才会笑到最后。

此道第一高手,非韩琦韩相公莫属,正是他在王拱辰和孙汴的呼应下,硬生生去掉了那一条……

曾公亮虽然是枢密使。但在韩琦这样的老牌政客面前,还是稍显无力,只能无奈就范。

“好吧,”陈恪点点头道:“我去找官家。”

“我劝你别去,”曾公亮劝阻道:“这是两府八相的共同决议,官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推翻。你非但徒劳无功,还会落下个藐视二府的罪名,日后如何在朝中自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