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奋斗在新明朝 [精校] (随轻风去)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下个店了,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居然让金百万消息灵通把了头筹,有个好女婿真是羡慕不来的。但有头筹就有次筹三筹,金百万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全部包圆。
  或许要担心巨富沈万三炫富被灭掉的例子在先,但是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早不是百废俱兴极度压制商人的太祖时代了。朝廷也食人间烟火,也是需要银子办事的。
  再说扬州盐商与沈万三不一样,他们不是守着金山坐吃山空、于国于民别无用处的巨富。他们每年上缴给朝廷数百万盐课,是朝廷的最大单项现银收入,在朝中也有支持的势力,朝廷不大可能杀鸡取卵的制造恐慌。
  君不见,李大人和金百万两个都是绝顶的精明人,他们难道会办傻事?肯定其中有好处,所以才抢在前面啊。
  凭借世代窝本,盐业银子是赚不完的,总要有些能使人安心的去向才好。假如说,有天子赐个牌匾挂在门上,那李佑还敢无缘无故破门抓人吗?还敢吗!?
  当夜便有个眼明腿快的大盐商,名唤徐昌瑞的,偷偷潜入县公馆对朱放鹤先生许以重金。
  但他却被钦差大人劈头盖脸的乱棒打了出来,此后朱钦差又离开了扬州城中,去北郊瘦西湖游乐玩水了。
  此事一时在盐商圈中传为笑谈,纷纷嘲弄徐员外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你一个商人直接找钦差送钱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表现出皇帝找你这个商人乞讨银子么?越是大的人物越是在意这层脸面功夫的,钦差主动离城的态度再明白不过了。
  此时当然应该是静静等着衙门召唤,然后“主动”捐输,衙门官员再具名上奏,这才为双赢的正理。
  果然在十一月十五日清晨,盐业纲商中窝本最多的前三十家除了金百万之外,都收到了传票,命他们于十六日到江都县县衙议事。
  很明显,这是李大人发来的牌票。同样也很明显,这是李大人勒索了自家老丈人后,犹嫌不足,打算迫不及待的继续勒索他人。
  对于李大人的心思,有点头脑的人都看得很通透。大约他如今失去朝廷信重,虽然立有大功勉强留任,但地位岌岌可危,所以穷途末路之下意欲搜刮银两进献天子,以此来邀宠获恩。
  这收到传票的二十九人,基本上就是扬州城最富有的一批人,也是扬州城除了官府外最有势力的一批人。
  十六日这天到了时辰,李佑来到县衙后堂,数了数人头,只有十五位,差不多只来了一半。众人表情不一,但皆沉默不语。
  李大人疾言厉色了!
  “天子巡幸南方,太平盛世之兆也!我等臣民三生有幸欣逢此时,务必要竭力恭迎圣主!”
  闻言众人表情纷纷动容,但仍沉默不语。
  李大人声色俱厉了!
  “尔等纲商世袭窝本,正值报效朝廷之际,岂能踟蹰而忘恩负义,叫天下有识之士寒心!”
  闻言众人表情整齐划一的挂上了嘲讽,但还沉默不语。
  李大人色厉内荏了!
  “与国家有益,与尔等也大有裨益,可谓各有所得!千载难逢,尔等能不动心?”
  闻言众人表情微笑起来,但依旧沉默不语。
  口舌费尽,李大人无语了,总不能将这些人都抓起来拷打索要钱财。他是大明准正五品官员,不是闯贼流寇。
  其实这十五个大盐商特意为了看李大人窘态才过来的,看完了就心满意足的离开县衙。
  只是嘴角边那淡淡的嘲讽挥之不去。你李大人也求到了我们吗?钱未必时时可以通神,但遇到能通神时足以要命。平时不烧香,临时拜佛脚,有用么?
  同时也要嘲笑金百万老糊涂被坑了,为这事倾尽家财的捐五十万不值得,为了这女婿倾尽家财的捐五十万更不值得。
  李大人筹款战役大败之后,盐运司便果断出手了。是个官员都意识得到其中蕴含的机遇,丁运使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能够对比鲜明打击李佑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十一月十七日,两淮盐业的二十多名名领军人物齐齐聚集在盐运司大堂中。这里与昨日江都县衙的冷笑话式场面截然不同,可谓是笑聚一堂,宾主尽欢。
  真正对捐输热心的也就是这些大盐商而已,他们出手豪阔动辄数万两,自然可以露脸。其他两三百中小盐商,捐个几百几千两的没什么大用,天子也不可能入眼这千儿八百两银子,所以就不费这力气了。
  看着济济满堂,即使生性冷静的丁运使也忍不住得意的想道,那李佑拉拢金百万只能占个首倡者名义而已,他就算倾尽家财,能比得过这二十多家合力么?
  朱钦差和李佑关系好又怎样?昨夜听到自己禀报想法后,还不是向自己表达了鼓励和赞赏之意。在天子面前,这次最终还是要靠硬通货说话!
  对此局面,想必那唆使鼓动老丈人掏腰包,打算在天子面前博一个大彩头的李大人很不乐意的。但朱钦差筹钱压力大,李佑掌握不了盐商就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
  看热闹的人大都与丁运使的想法差不多,不禁感慨李大人的名望、才华、功勋虽然无往不利,但今次在银子面前都不好使了。
  银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不同凡响的东西,连强横逆天如李大人都要败阵无奈的东西!
  唯有一个人却觉得这一幕仿佛似曾相识,那边是县衙的庄师爷。
  想当年他还是苏州府里的老吏,时任推官的李佑在闹粮荒时,故意将囤积居奇的各大粮商召集后关起来强行压价,结果被粮商们齐齐摆了一道。
  这次,粮商被召集换成了盐商被召集,召集后的结果几乎一样……
  不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庄师爷也不知道。


第五集 牧守江北 第384章 何员外的诗文盛会
  景和八年的冬至节在十一月二十八日,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这天家家户户欢庆节日,扬州人要早晨吃汤圆的。
  大户人家常常有另一种过法了。比如七大纲商之一何云梓便广发请帖,定于冬至日大办文宴,为远道而来的钦差朱放鹤庆贺节日,地点定在城西北蜀岗平山堂。
  在盐运司的授意下,一时间应者如云,八方呼应。聚会未开便热,声势极大,附近南京、镇江也有不少人渡江而来。有好事者预测,冬至节平山堂之会必将为扬州城近十年来最传奇的人文盛会。
  作为扬州城地面的父母官,李大人也收到了一张请帖。便把金百万叫过来:“我们的幽园修禊还大办得起来么?”
  金百万无奈道:“由于各种说不尽道不清的缘故,这次风头实在抢不过何家。还是来日方长罢。不过老夫看你与钦差关系非常密切,用不着一定要通过这些来结交罢。”
  李大人无奈,又暂时要让那盐运司得意了。本来举办修禊聚会壮声势是他的主意,结果再次被盐运司抢过去反客为主。就好像他首倡捐输,然而却要被盐运司后来居上。
  “何兄请了我们几家纲商作陪,老夫还是要去的,但你去不去?若怕没面子,那还是不要去的好。”金百万问道。
  李佑拍案道:“同去!为何不去?谁没面子还不见得!今日要与他们算总账!”
  金百万摇摇头,就算女婿去了做上一百首好诗,他自己名声涨不了多少,最后还是那组织了盛会的何家沾光。
  金百万当然看得出来,何家一方面是受盐运司指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家的声势。此次盛会越成功,通过文人名士的嘴传出去,何家的声望自然也越大。
  何家给女婿下帖子的居心昭然若揭,李佑号称本朝魁首江左第一,去了就是给何家锦上添花,不去就好像是被边缘化了。
  闲话不提,到了冬至当日,李佑与金百万同坐一船,沿水路望西北而去。此时两岸树木萧疏,虽然没有光秃,但也枝叶枯黄,一派初冬气象。
  平山堂五间大厅,全都启用,室外寒凉,室内却温暖如春。何家之外的六大盐商全都到齐捧场,扬州城里七品以上的官员也都来了。就连平日不在扬州城的盐运泰州分司和瓜洲仓官也没有缺席,确实是难得一见的节日盛会。
  朱钦差、官员、盐商和几个江左名家的坐席都在正中主厅里,其余的文人士子就坐于左右四间厅堂。
  李佑到达时,还没有正式开场。李大人扫视一圈,感到自己格格不入,虽然厅内充满欢声笑语,但他仿佛游离于外。
  并没有什么人来寻他搭话,有些人是有意为之,有些人是觉得李别驾前途不妙,犯不着白费功夫冒着得罪别人的危险公开交结。
  不过对李大人而言无所谓,他的到来冲击了原有利益格局,不受欢迎也是正常的。世人势利世风逐利,只要他掌握了利,那些人一样会将热脸贴上来。
  只有这次做东道的何员外欣喜的上前迎接李佑,并寒暄了几句。何云梓真没有想到爱面子的李佑竟然会参加,这确实是个意外之喜。
  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他在这上面服软认输?只怕李大人身为名士,也不想错过今日这般场合啊,既然来了就是囊中之物。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