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奋斗在新明朝 [精校] (随轻风去)


  听到妻子名号,驸马冷哼一声再不说话,且看李佑有什么花言巧语。
  李佑对驸马身边侍从道:“左右先退至屋外五丈远!”
  那些侍从慑于长公主名头,自然不会违逆。
  李佑忽的脸色一变,笑容满面坐在驸马对面道:“林驸马孤身自饮,莫非正在等待千岁临幸?不知一个月几次?”
  林驸马被李佑损的大怒,拍案道:“大胆无礼狂徒!”
  李佑连忙拱手道:“在下说笑失言,十分对不住。不过以在下所观所感,又听朱部郎提过些,知道驸马心苦,一时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很是不忍哪。不过在下前来并非说这些,是为了祝寿一事。”
  林驸马却跑了题追问道:“胡言乱语,你有什么同病相怜的?”
  李佑便顺势诉苦:“好叫驸马得知,下官起自寒门,入仕官职得自岳父,岳母是卢兵部家中奶妈。如此可想而知,在下感受岂不与驸马近同?贱内对在下几乎不屑于说话,贱内身边婢女却常对下官大呼小叫,不信可去问那崔监生。”
  好罢,梅枝确实常对李老爷大呼小叫,但最后都被扒光了扔到床上教训。
  哦?林驸马此时看李佑倒不那么面目可憎了,同道中人哪,与李大人一齐为不幸的婚姻唏嘘不已,交流些心得体会。
  又听李佑感慨道:“后幸赖敝县县尊出面做主,境况稍好些。”
  林驸马长叹道:“你有父母官做主,我却找谁人去?”
  李佑指了指天上,“宫中不为你做主?”
  林驸马苦恼道:“太后每每念叨几句,顶得什么用,半子终归不如女儿亲。至于天子,更不消说了,他哪管得了千岁。”
  “吾乡有恶事,必先付之乡邻公论,公论无用才会见官。”
  “皇家事务哪有乡邻公论?”
  李佑悄声道:“天家的公论自然在朝廷,不是家国并称么。”
  林驸马愣了片刻,摇头道:“诺大的朝廷,如此多衙门,这事又能找谁去?谁又有资格接?谁又敢接?朱部郎在礼部都束手无策。”
  李佑陪着驸马伤心了好一会儿,突然拍额道:“在下却是才想起一个去处。”
  林驸马疑惑道:“哪里?”
  “长安西门……”李佑含糊道。
  林驸马居然没听懂,李佑只好耐心说的更透彻:“登闻鼓……”
  听到这三个字,仿佛阴霾中见得一线光明,驸马有些小兴奋,登时起身,在屋内快速来回走了几步。
  每朝每代都有登闻鼓,前文提到过大明的登闻鼓设在长安西门,由锦衣卫轮值看守。算是给百姓的一条上诉渠道,就连乡下愚民都知道皇城外敲鼓告御状。
  太祖定下的铁律,凡有敲登闻鼓上诉者,由当班锦衣卫连人带状护送至都察院,都察院必须负责,不得推诿。要一边将事情报至大内,一边督导有关衙门办理。
  如果说林驸马想诉苦都没地方去、没衙门收。但敲了登闻鼓,太祖律令摆在这里,都察院总得出面罢。
  将祖宗法度搬出来,都察院不能置之不理,虽然多半也是清官难办家务事,但事情闹大了对公主应当有所制约。难道还能因为敲登闻鼓就把驸马流三千里?
  但驸马又唉声叹气道:“抛头露面的……此事太不体面……一个不妙顿成笑柄,还是罢了。”
  笑柄?你已经被王彦女打成京城笑柄了还担心这个……李佑心里腹诽道,面上做出不在意样子。“在下本是同情驸马遭遇,想拿着状文替驸马去敲的,不瞒你说,都察院赵总宪乃是在下同乡,在下在苏州与赵家有通家之好,可以拜托此事。既然驸马不愿,那就作罢”
  林驸马凑近李佑半信半疑道:“你肯去?”
  李佑脸上强挤出几分羞愧,连连拱手道:“朱部郎曾责备过在下……其实在下抢了分票中书,心里很是内疚,愿任凭驸马吩咐以安我心。”
  “好,你看状文如何写?”林驸马终于主动谈起了李大人心目中的正题。
  一千字的口水没有白费……对此李佑感到很欣慰。“此易尔!只管写不守妻德,凌虐驸马,紊乱纲常,再写在下是亲眼目睹的旁证。”
  林驸马不愧是京师有名的才子,那真是提笔立就。
  李佑看了突然失声道:“啊呀!你我都忘了一事,击鼓递状须得本人去,不可旁人代为。在下拿着状子去告归德千岁不守妻德有点不合适哪,毕竟她只是你的妻子。”
  这……今天心情几波几折的小林驸马郁闷到要哭,“那还是白费辛苦么?”
  李佑皱眉想了半晌,无奈道:“倒是想出个法子。先将不守妻德改为不守妇德,随后再添加些别的名头,以及在下的署名。这般才好让在下有了名义去。”
  “有办法就好。”林驸马此时已经被李大人忽悠的彻底入了套,再次提起笔等着李佑口述。
  “可先添上自持皇女,乱法干政,为祸宫禁等文辞。在下身为七品命官,自然有责为国为民仗义执言!不过这些名头对长公主毫无作用,只是为了让在下去名正言顺的敲登闻鼓。”
  林驸马欣然继续提笔。
  其实添上李佑的补充,性质就有点变化了,私德悄然变成了公罪。
  别人去告还好,但驸马亲自上告,那就几乎近于揭发了,家庭闹剧会变成政治事件的。虽然李佑联名了,但别人谁会关注林驸马旁边的酱油名字是谁?当然是只关注驸马。
  成文后,李佑和林驸马一起署了名。
  “千钧重任,托付与君,勿失我望!”林驸马深深长揖道。
  李佑收起状文,郑重其事对驸马还礼道:“写文我不行,告状你不行,我办事,你放心!”
  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没想到林驸马如此好说话,没想到自己演技有了新突破……一连三个没想到,使得李大人轻飘飘出了驸马府,自言自语道:“还搞什么三方博弈,本官是那么好欺负的吗?”
  张三侍候着李老爷上轿子,听见这句,笑道:“老爷在苏州府倒是净欺负别人了,就是到了京城有些不舒坦。”
  “你说京师百万人口,那么多舒舒服服度日的人,为何老爷我到了京师无一日安逸?”
  张三嘿嘿傻笑,答不上来。
  另一长随韩宗却插嘴道:“平庸的人才能舒舒服服,无奈老爷总是如此出众。”
  李佑闻言停止了上轿,惊讶道:“不曾看得出来,韩大郎竟然有如此见识。那依你之言,如何才能平庸?”
  “小的眼中,老爷似乎天生与众不同,不似凡人。实在不知道怎么才能叫老爷平庸。”
  这马屁把李佑拍的哈哈大笑,对张三道:“回去赏他十两!叫你多读书,今日落不到好处了罢。”
  李大人有了核武器,心情就是好。当然,核武器的最大威力在于不用,不过遇到了倭国用上两次也无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四集 京城风云 第221章 善有善报
  接下来的两日,李佑闭门不出,专心在会馆中练字。吏部选他为分票中书舍人的消息也在京城官场传开,引发了各方人物的关注,不过侧重点有不同。
  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关注的是分票中书这个职位,以及可能会对朝政带来的影响;没头没脸的人地位低,与朝廷大事干系不大,但他们对李佑这个人很关注。
  期间,归德长公主大张旗鼓又派人送了五百两,算上前次一共是一千两巨款,千岁打出的名义是千金买诗。“为慈圣宫大寿,以千金提请江南名士制诗为贺。”
  混在京城的穷酸文人,听闻此事十个有九个红眼,自从唐宋以降,谁敢说自己的诗词可以值千金?写个拍马颂圣诗词便可以捞一千两,这等好事怎的落不到自家头上。
  但官场中人听闻此事,便感到意味深长的很,归德千岁这仅仅是买诗么?明显是在笼络李大人啊,若李大人真成了分票中书,还是值这个价钱的。
  不过此事到了官场老手耳朵中,感觉又不一样,归德千岁这哪是笼络?公然送钱这样拙劣手段能算是笼络?所以这分明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表态,也许是要强行插手,也许是做给某些人看的。
  在月黑风高之夜,李佑再次被许尚书召至天官府。
  “李大人怎的每次来都是深更半夜?”天官府的门官嘟嘟囔囔给李佑开了门。
  “问你家老爷去。”李佑推开门官入了府。其实李大人对此也很腹诽,谈完事回会馆都得多晚了?次次如此,也不好受。
  无奈,这年头文人都要装点门面。许尚书抱着避嫌想法,每次见李佑都是夜半无人私语时,静悄悄的来,偷偷摸摸的见,搞得和偷情似的。
  其实再遮遮掩掩,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一二内情。但可以没有效果,但避嫌样子必须要做出来看。别说形式主义没用,若连个样子都不愿意装,或者美其名曰不屑于此,那么这人在官场注定不会有前途。
  插几句,李大人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若是其它官员有和吏部天官三番两次秉烛夜谈的机会,怕是折寿几年也愿意换的。
  许天官要见李佑,当然因为是听说了归德千岁的消息。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