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桃也只是前一段时间看到理工学院成立的新闻,现在卫东要求招收一些高质量的人才,想起来提了一句。
卫东说道:“那你约唐丙源主席门外面对学校进行捐赠,暂定一千万吧,我们分五年拨付。”
阮桃问:‘为什么要分五年拨付?’
卫东笑道:“一个,我们每年给二百万自己资金的压力很低,不影响我们自己的现金流。”
阮桃撇了撇,要是别人就信了,可阮桃知道公司账户现在还躺好几千万呢,卫东这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
卫东看阮桃不相信笑道:“我问你,是一把给一千万,还是五年给五次能够维持双方的友谊?”
这是明摆着的,一次给清后,五年或许都不认识这个人了,每年给一次,到时间也会想起你,电话联系或者出面拜访,还能加深双方的情谊。
阮桃这才想明白卫东的用意:“现在宣传是捐赠一千万,只是分五年给,宣传上效果是一样的,可实际上维持五年的联系,怪不得你能把事业做大。”
卫东笑道:“瞧你说的,公司你出的力最多,都是你发展起来,你这也是夸自己啊!”
阮桃问:“这是第一个,还有第二个吗?”
卫东道:“第二个就是我猜如果中文大学知道我对理工大学捐款一千万,等我入学后也会找我募捐,或许香江大学也会找我捐款,到时候也不能不捐吧!”
这也是现实的问题,中文大学将会是卫东的母校,之前也联系过秋雨公司,想要给卫东一个校董的位置,只是被卫东拒绝了,原本是要在入学后对学校进行捐款的,现在只是提前说出来,两人商议一下。
阮桃问:“也是捐一千万吗?”
卫东道:“当然了,要不然别人要骂我了。”
国人最讨厌这种厚此薄彼的事情,三家大学当然要公平对待。
阮桃道:“那我联系一下,回头约好时间我们一起去。”
卫东道:“这次捐款登记易芯科技公司,要是有校董就是你的名义,我还是学生,年龄太小不合适。”
“让我当校董?这不好吧,我只是个中专毕业。”
“这有什么?当校董也不看学历。”
阮桃回到办公室,就通过电话本找到理工学院筹委会,打了电话说要捐款,工作人员瞬间热情了许多,然后约了下午见面再谈捐款的事情。
到了下午,过海来到现在的香江工业专门学院也就是未来的香江理工学院,地址位于九龙的公主道和红磡体育场中间,只是现在红磡体育馆还没有规划罢了,要等到八十年代才建成对外开放,很多歌手都喜欢在红磡开演唱会,现在后世闻名的港台歌手不是在穿开裆裤,就是还没有出生。
卫东在路过的时候还有些感慨,等那些歌手明星出道,自己都要四十多岁了,也不知道到时候自己是不是有心无力。
阮桃见卫东在叹息问:“怎么了?不会是舍不得捐款吧?”
卫东收敛自己胡思乱想香艳的情景,说道:“瞎说什么呢,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怎么会舍不得。”
很快来到理工大学的筹备处,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卫东和阮桃来到一间休息室,见到了香港理工学院筹划委员会首届主席唐丙源博士。
唐丙源博士是苏省无锡人,早年受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清华学堂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64年和1968年分别获香港政府委任为立法局和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于1947年迁居香港,翌年创立南海纱厂,纱厂在1964年上市时,公司的法定资本和实收资本比当时另外两家上市纺织企业会德丰纺织和南洋纱厂还要高。有“纺织大王”之称。
唐丙源热心香港的公益事业,他曾出资300万港元捐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大楼,在1968年的时候又参与创立香港公益金,旋获推举出任公益金的首任会长。
是香港大学校董、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董会主席、香港理工学院筹划委员会主席和公益金副赞助人等要职。
面对这样华商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卫东做足了礼数,客气地寒暄后,坐了一半的沙发。
唐丙源先夸了卫东创办的东远证券交易所,给香江华人公司发展提供了便利,极大的促进了许久经济的发展。
卫东道:“您客气了。”
唐丙源问道:“易先生的秋雨公司也经常对社会团体进行一些捐助,之前主要都是一些中小学和养老院,我听说已经长期形成了制度?”
卫东说道:“是的,只要公司还在,我们每个月最低将会捐出一百万的现金,或者相应的物资,这个是长期执行的一项政策。
上午我才听说香江理工学院筹备的情况,所以我决定额外分五年共计向理工学院捐款一千万的现金。”
捐款合计一千万这个消息太让唐博士意外了,上午收到要捐款的消息,还以为是三五百万,没有想到竟然高达一千万的现金,虽然是要分五年捐出,唐博士也十分理解,一家公司要是一次抽出千万的现金,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势必会影响自己资金的运转。
唐博士笑道:“真是太感谢易先生的慷慨了,我代表香江理工学院的学子谢谢你。”
卫东道:“您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唐博士问道:“不知道易先生有什么要求吗?”
第423章 参观
卫东说道:“没有什么要求,能为香江社会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也是我们作为企业家的责任。”
现在才是刚开始筹备学校建设还要2-3年的时间,这些生活在卫东捐款盖的楼房里的学生,只要在毕业后对卫东的易芯科技公司有好感,优先考虑进入公司就可以了。
要是提出什么要求反而让学生有了反感,更何况易芯科技公司的薪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当然会吸引顶级的理工类学生加入。
唐博士招来工作人员为办理了捐款手续,登记的是阮桃代表易芯科技公司进行捐赠,卫东解释道:
“易芯科技公司是我名下主要从事半导体开发和生产的企业,对理工类的学生需求量很大,希望能和理工学院进行合作,成立一些实验研究室,联合研发半导体零件。”
“这个好说,虽然理工大学只是筹备,可我们还有香江工业专门学院,师生在理工方面还是有很强的能力的。”
唐博士接着说道:“对了,我还是香江大学和中文大学的校董,有没有想要和这两所大学进行合作?”
阮桃笑道:“有唐博士给牵线就太好了,我们已经在两所学校附件买到了楼房,正想要和学校联系,组建一些实验室,主要是对半导体产品进行研发,改进半导体生产线。”
“等一等,你说你们有半导体生产线?”
唐博士有些懵了,一条生产线需要过千万的资金,现在也就是漂亮国和霓虹有生产线,香江之前都没有听过哪家公司有相关的设备。
阮桃道:“我们也是最近从盈特尔引进了多条生产线,现在只是试生产,希望能和学校进行合作,对生产线工艺进行研究,提高生产效率。”
现在芯片生产线很粗糙,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高精尖的水平,后世卡国内光刻机脖子的阿斯麦公司,此时还在胚胎中没诞生呢,他要1984年才正式诞生。
现在光刻机的技术含量,实际还比不上光刻机中的镜头技术含量呢!
这也是卫东能引进生产线的原因,摩托罗拉,gca与卡斯特公司都可以生产光刻机。
唐博士问:“我们能组织学校相关的教授老师前来参观吗?”
卫东说道:“当然可以,我们第一条生产线就在沙田城门河工业区,现在一直在生产,随时可以来参观。”
唐博士想一想道:“那我明天组织一些教授过来,参观后顺便商谈一下组建实验室的事情。”
“太好了,有了学校的科研力量,我相信我们香江也会有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有自己的高端制造业。”
唐博士感慨道:“在之前香江主要是加工业为主,纺织,玩具,五金,等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香江本身地少人多,用工成本逐渐增加,也是要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转型了。”
没有想到已经70高龄的唐博士也有这样清醒的认识,现在香江的用工成本只是稍微比弯弯高一些,不过对比两地就可以推算出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毕竟弯弯有两千多万人口,面积也比香江大多了,更别提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国家更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了。
卫东知道到八十年代,香江的低端制造业多数都搬迁到了鹏城,只是后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没有发展起来,富豪都喜欢囤地盖楼赚钱了。
在香江搞房地产是稳赚不赔的,新四大家族都是地产行业起家的,地产五虎都集中在72年上市圈钱,通过发行股票等金融手段,快速地买地建楼,发家致富,每一家都有上百亿的家产。
看到别人在地产上赚大钱,没有几个人还会把钱投在芯片等行业了。
低端的制造业全部迁走,高端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香江只能发展旅游业,转口贸易,航运,金融,第三产业等服务行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