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完善的信鸽传递系统,驻守在武冈军正在训练的特种部队在第二天的早上便接到了平乱命令,立刻集结开拔,一路翻山越岭,这个时候便体现出特种部队的好处了──他们根本不用专门的补给队伍,单兵只用携带两天的口粮,遇到城镇便从当地的官府府库中提留补给,行军速度大大加快,只用了四天多的时间便到达了桂阳监的平阳,这个时候叛乱部族军队距离银坑还远着呢,足够特种部队修正准备作战。
战斗本身却简单的很,特种部队虽然还未完成系统的丛林作战,但依托平阳城构筑了一连串的陷阱,使用少量兵力示弱将部族叛军诱入伏击圈。大量地使用了新式火器,尤其是小型燃烧弹的火攻,在平阳守军的配合下便给予叛军致命的打击,随后一鼓作气沿叛军溃败的道路一路追杀,一直杀到骑田岭中叛军部族所在地。有鉴于特种部队的强大战斗力,特种部队也不愿意多在山地中过多地于部族叛军对峙。便向部族发出了招降的意向。
事实上在平阳城外的伏击作战中,叛乱首领便已经阵亡,部落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在接到了宋军招降的书信之后,临时推选出来的部落首领便立刻接受了宋军的招降。不过部落叛军面临的不是一般的宋军,他们是特种部队──以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是根本不会采用招降的,他们只会使用诱降,剩下来地便是灭口。
特种部队的作战进度神速,在采用诱降的时候便向汴都发出了信函,询问是否真的需要灭口。在部落首领前来投降的时候,枢密院地命令依旧没有到达,但是特种部队临时将领已经趁机发动了突袭,轻松的攻占了部落的寨子,俘虏了全部部落人员。就等枢密院的回函来决定他们手中俘虏的命运了。
对于如何处理叛乱部落,枢密院、中枢产生了重大地分歧,不过两方并不是对立,而是内部人员多有微词,新升任枢密副使的冯京与中书的司马光自然是坚决反对灭口地。文彦博因为司马光的态度不好表态,持中立态度,而剩余重要大臣的意见都是觉得用极端的方式来震慑南方蛮夷。因为统治高层都明白开发南方已经是箭在弦上。就算开发计划再稳妥,但在开发过程中势必会触动当地土著的利益,双方发生矛盾甚至是战争的几率异常的高,为了保障开发南方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震慑南方蛮夷不得轻举妄动,只有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处理此次叛乱才能起到这个效果。
不管怎么说,叛乱是结束了,王静辉从头到尾都没有插手这件事,在处理部落俘虏地问题上他也没有接到皇帝召见。在他心中却是非常复杂的──作为对叛乱的惩罚,他是非常赞同灭口的,毕竟叛乱给郴州和桂阳监带来的惨重的损失,除了宜章被围没有攻克之外,周边村镇无一不受到野蛮的劫虏,人员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宜章守将中两个指挥使阵亡,这恐怕是灭口派最重要的泄愤目的;但他一想到这个部落中至少有两千多人,一旦灭口这流血也实在是太大了。
郴州骑田岭部落叛乱的事情也在汴都传开了,大宋人虽然震惊部落反叛会这么快被剿灭,但不管怎么说已经享受百年和平的大宋人对和平安逸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叛乱能够被迅速平息终究还是非常令人庆幸的,却没有想到宋朝统治高层为剩下来的扫尾工作吵得不可开交。
文彦博不表态是不可能的,他作为大宋最高军事机构的领导者,对军事问题不表态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但是他却碍于司马光的交谊不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和郭逵等军事将领的看法一致,也是主张以极端的方式震慑南方蛮夷,不然南方开发计划中若是还出现大的冲突,到最后还是枢密院的事情,就算有特种部队这张王牌也架不住大大小小的叛乱的发生。再说南方开发计划直接关系到厢军裁汰,大宋若想真的走向富强,这厢军和正规的禁军就必须得到有效的裁汰,文彦博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以一个文臣的角度来考虑的。
文彦博把目光瞄向了王静辉,对于这个死结也只有他能够解得开──驸马是大宋最大的“人口贩子”,只有将这些叛乱的部族补充到王静辉的手中,才不会流这么多的血,还能够让这些叛乱者得到相应的惩罚。
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文彦博头一次在九味居请王静辉吃饭,两人单对单的讨论了对叛乱部落残余的处理意见。王静辉在听了文彦博的建议后,也是茅塞顿开,能够把这些叛军变成奴隶是再好不过的处理办法了,这等于将这个部落连根拔起还不用付出太多的流血,虽然在奴隶中也会丧命,但只要不是西夏“质子军”和“擒生军”出身的奴隶,基本上都不会受到虐待,保住小命还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不过更重要的是文彦博和王静辉达成了更深层次的交易──文彦博必须更加主动的主张大宋全面的降低赋税的水平,尤其是对农民的赋税,并且还要支持王安石的裁并州县的行动。在王静辉看来南方蛮夷叛乱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大宋统治高层对少数民族的高压统治,上行下效,地方官员也是如此作为,只要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便是一场叛乱,看来还是大宋的少数民族政策有问题,刚硬有余,如此高压统治势必会出现问题。
正文 369章 奴隶
被俘虏的部落残余多是些妇孺,被卖给王静辉当奴隶也是最不划算的,不过当初王静辉成立这么一个战俘收容组织本身就不是为了牟利,而是想彻底通过战俘处理来改变宋人思想中的某些固有的观念而已。
战俘进入奴隶营之后,各方对这样的安排也都颇为满意,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安排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即使是立场最为强硬的武将派别也不愿意手上多染鲜血以干天和,吃亏的不过是驸马一人而已。倒是所有的人都非常热心关注驸马到底来怎么处理这些战俘,毕竟这次战俘中可以真正当苦力的人并不多,五分之四都是妇孺,这可怎么安排啊。
为了起到将部落连根拔起的效力,王静辉将两千多战俘进行了塞选,挑出数百身体素质良好的男性部落人员直接送到了麻逸岛去开采铜矿,他们都是从南方瘴疠之地长大,虽然麻逸岛的环境变化了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远要比那些党项战俘更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这样也可以加快麻逸岛铜矿建设,从而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在麻逸岛上寻找开采其他矿藏上。至于妇孺老弱,王静辉则是一股脑儿的全部运送到延安府──西北地广人稀,多年的征战更使得那里损失惨重,虽然有西北屯田计划,但人数上还是稍显不足,并且经济落后。
王静辉曾经应承过富弼。由富弼打下一个铁桶西部,然后他再来加大投资建设,现在也是兑现诺言地时候了。这些妇孺不可能像党项俘虏那样去挖河开道或是去开矿,但她们却比男性更擅长织工,只要培训得当,王静辉就可以平白多出近两千的纺织女工。这也解决了楚州商人在西部设立纺织作坊的人力问题。
看到王静辉这么安排俘虏,司马光等人也放下心来,毕竟王静辉对党项擒生军的残酷虐待已经让所有的人对驸马的俘虏营产生了很大地恐惧感。其实王静辉对俘虏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除了那些党项擒生军之外,其他的俘虏只要老实干活是不会受到鞭打的,而且他还向直接监控俘虏的宋军将领下达过不得无理虐待战俘的命令,只要他们不造反就用不着取他们的性命。并且在俘虏营中俘虏还享受了非常不错的医疗保障,甚至他们还可以接受教育,不过这毕竟是少数,可以说等过上十年或是更长的时间。从他们地身上就找不到任何战士的痕迹了。
在王静辉的眼中,他那庞大的俘虏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大宋地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这些俘虏,自从有了这些俘虏,大宋百姓被征去当劳役的时间普遍下降,想清理汴河河道、修建贯通西北和汴都的道路等这些巨大的工程所需要的人力是不可想象地。要是在农闲的时候来修建的话,那将会面临冬季寒冷天气地考验,而且施工质量也很难保证,搞不好到最后别弄成了杨广修京杭大运河这样的暴政。大宋百姓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农业生产,而朝廷也只用很少的资金便可以完成工程──大宋朝廷使用这些俘虏只需要供给足够的粮食和少量的费用即可。而征召民夫来完成不仅耽误农活,还要付出数量不菲的报酬。
在安排好叛乱部落俘虏后,王静辉汇集了所有关于战俘使用情况的资料。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后,写了两份奏章《自治平三年以来战俘奴隶使用状况》和《今后五年奴隶使用方向建议》。在这两份密折当中,王静辉依旧使用了大量地数据,列举了一个又一个事实以证明自己当初使用战俘作为奴隶来建设大宋策略的正确性,并且还对未来如何使用奴隶作出建议。这两份奏章一个算是对以前奴隶使用过程中各种优缺做个总结,另外一个则是先对未来的五年做一个规划,承前启后这不仅仅适用于奴隶,也是根据大宋目前在这个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而专门对奴隶使用定下一个基调。
在《自治平三年战俘奴隶使用状况》中根据粗略的估算,自从王静辉接受了治平三年大顺城之战的第一批俘虏到现在。奴隶的数量已经暴涨到四十万之多,其中有二十多万是从灭夏战中获得。就算刨除这二十多万奴隶,还有数万“专属用途”奴隶之外,剩下的奴隶每年从开春便运抵北方进行建设,到深秋的时候又转运到南方进行建设,一年到头除了转运期间不计工时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大宋专职民工,他们大大加快了大宋的基础建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