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程玉安嘴上当然不输:「我可不会听一个不懂电影的家伙教我怎么拍电影。」
「妈妈!」走在前面的程木繁看见正在片场补妆的刘一菲,大叫一声跑了过去。
此时刘一菲身穿一身女士黑色西装,一头短发。
也难为程木繁还能认出妈妈来。
刘一菲亲热地抱起女儿:「这么快就到了,在家有没有听话啊。」
「有。」
「有没有想妈妈啊。」
程木繁拍拍自己的脑袋:「想。」
安妮和程玉安一起走来,刘一菲跟丈夫笑说:「我还说你没这么快到呢。」
安妮·海瑟薇在片场表达了对《疾速追杀》系列喜爱:「现在像《疾速追杀》这样的大女主电影越来越少了,制片人们嘴上喊着尊重女性,但实际上仍然不愿意给女演员机会。」安妮明显不是那种连自己都骗的人。
「我不喜欢超级英雄电影。」虽然安妮也出演了《蝙蝠侠》中的猫女,但诺兰手里的《蝙蝠侠》跟现在的超英电影依然不一样,「他们摧毁了电影的艺术性,和艺术本身的多样性。」
刘一菲用手一指程玉安:「他也不喜欢超级英雄电影。」
程玉安接过话来:「可是安妮,现在好来坞是职业经理人时代,他们首先要为老板和股东负责,其次才是观众。当一部电影盈利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拍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因为这样盈利是最稳定的。
「他们懂报表,懂投资回报,但他们不见得懂电影和艺术。」
程玉安说的这些安妮未必不懂,安妮一直在一线,就算没有超英电影,她也不缺戏拍,只是因为现在超英电影太火,让她觉得太过狂热了。
几人闲聊了一会儿,刘一菲就继续开工了。
安妮在剧组待了两个小时,之后因为还有《头号玩家》的宣传工作,就告辞离开了。
程玉安带女儿回刘一菲酒店收拾,他有点不忍看妻子在片场中摔摔打打——尽管刘一菲刚从他《花木兰》剧组摔打完。
美国剧组拍戏也遵守八小时工作制,超时就要付不菲的加班费。
准时下了戏,刘一菲换了衣服回到酒店和丈夫女儿团聚。
一家人在酒店餐厅吃饭时,刘一菲问女儿:「你明天是跟妈妈走还是跟爸爸走?」
程玉安明天要去新奥尔良一趟,公司有一部戏在那儿拍,他要去看看。
「跟妈妈。」小家伙用勺子喝着汤。
「还是七七知道疼妈妈。」刘一菲伸手在女儿脸上拧了一把,转而对程玉安说,「那部戏筹备时间这么短,能拍好吗。」
「放心,我找的都是老导演老演员,没问题的。」
程玉安做这部电影是为了回应美国政府对他的指控——他是电影人,他会用电影反击。
剧本是他在《花木兰》剧组熬了几个大夜写出来的。
现在正在新奥尔良拍摄,这部戏周期很紧张,必须在70天内拍完,然后赶9月中旬开幕的多伦多电影节。
本来程灵凤想要他亲自执导,但程玉安拒绝了,这部戏题材特殊,不适合程玉安自己拍。
程玉安不执导,但因为剧本出自程玉安之手,所以他在剧本中参杂了非常多的私货。
不怕别人看出来,私货不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出来吗,程玉安在这出戏上玩了一把阳谋。
「快点吃,吃完赶紧睡觉。」程玉安催女儿快吃,「你小孩子不用倒时差是吧。」.


第八百五十四章 旅美日常
第二天,程玉安带着自己的助理和公司其他人一起搭上纽约前往新奥尔良的航班。
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叫《绿皮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白人司机托尼为黑人钢琴家唐开车,两人在旅途中所见所闻,成就友谊的故事。
这乍一看是不是很美国政治正确?很美国主旋律?
但是程玉安在写剧本时,夹带了非常多的私货:首先,现实里,唐和托尼根本没有所谓的“友谊”,两人也没有因这段旅程而结下终生的友谊,两人只是单纯的主仆雇佣关系,而托尼并没有为唐工作太长时间,之后他就被唐解雇了。
其次,真实的唐并不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远离黑人社区,和家人闹翻,还是个同志。事实上,唐曾积极参与黑人运动,和马丁·路德·金是好友,和家人关系也非常和谐,他甚至抚养了两个失去母亲的侄子。
在剧本的很多地方都被程玉安做了恶毒的设计。
是的,就是恶毒。
连程玉安自己都要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剧本。
所以,《绿皮书》基本可以概括为是一部“肯定不会受到黑人喜欢,甚至会遭到黑人反对的,满足了美国白左装X需求,但恶心了整个美国民族政策和社会现状”的黑人电影。
它披着一层政治正确的皮,讲的故事却那么政治不正确。
程玉安怕不怕到时被美国社会反对?
怕个锤子!
总统都点名批评自己了,还不让反击了?
程玉安带着团队落地新奥尔良,转车前往剧组所在地。
电影中大部分演员都没换,只是男主角托尼换了丹麦演员麦斯·米科尔森。
“刘一菲新戏《疾速追杀3》正在纽约紧张地拍摄,近日有记者拍到程玉安导演带女儿抵达剧组探班妻子,其间偶遇美国影星安妮·海瑟薇,从现场拍到的照片可以看出,三人详谈甚欢,似并没有受到此前美国总统的言论影响。第二日,程玉安带队飞往新奥尔良探班另一剧组。据远程传媒相关负责人回应,程玉安此次美国之行,除探班之外,主要是来学习新的电影技术,以及开展一些对外交流。对于美国总统的批评,远程传媒称程玉安并未放在心上。”
程玉安在剧组收到热烈欢迎,谁都希望交好一个享誉世界的导演,更别说他还是电影公司老板。
导演彼得·法雷利之前一直拍的是低俗喜剧,以小博大紧张刺激,倒是也闯出了些名堂。
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片子交给彼得·法雷利,程玉安看中的就是他身上的喜剧才能,他需要彼得·法雷利给这部严肃的电影裹上一层喜剧的温情外衣。
彼得·法雷利一见到程玉安就惊叹:“Cheng,没想到你居然能写出这么地道的美国故事。”
程玉安笑道:“我小时候在美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对美国历史还算比较了解。”
而程玉安对麦斯·米科尔森则表达了尊敬和喜爱:“我很早就想和你合作了。不瞒你说,拍《狩猎》我就想找伱。这话你可千万别跟马修·麦康纳说,不然他会不高兴的。”
麦斯·米科尔森全当他在开玩笑,接受了他的奉承:“《绿皮书》的剧本也好,我们现在合作也不晚。”
和主创们打过招呼,程玉安看着眼前这辆绿松石色的凯迪拉克De Ville称赞:“Nice car!我写剧本的时候都没想到你们能找到这么漂亮的车。”
在剧本里,程玉安没有指定汽车型号,这辆凯迪拉克是剧组自己找的。
而他们找来经典的1962款De Ville,要说的是,绿松石色并不是原厂色,是剧组为了呼应电影特意给改的。
“Cheng,凯迪拉克能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代表,我们都很喜欢凯迪拉克。”导演强调他选择凯迪拉克的原因。
程玉安有意抬杠:“难道不是福特和雪佛兰吗?”
“Come on,Cheng!”导演和制片都不同意程玉安的说法,“福特和雪佛兰只知道一味地讨好年轻人,他们只是这两年卖得好而已。真正懂车的都会选择凯迪拉克。Cheng,你喜欢什么车?”汽车是美国人日常闲聊的一个重要话题。
“我不懂车,”程玉安道,“我的车一直是我的妻子帮我打理,我现在常开的是一辆奔驰。”
美国人对BBA好像都不怎么感冒,见程玉安真的不太懂车,于是更加兴奋地向他推荐起美国车来。
最后程玉安无奈道:“可是我们公司跟奔驰签了长约,我们的公务用车只能是奔驰。”
“好吧,Cheng,等下了戏,你一定要去俱乐部感受一下美国汽车,跟你的奔驰绝对不一样。”
“哦,对了。”不说汽车,程玉安还想不起来,“公司计划今年拍摄一部赛车电影,讲勒芒耐力赛的。”
“哦——”看起来都很喜欢赛车电影,“Cheng,是《速度与激情》那样的电影吗?”
“恐怕不是。”程玉安耸耸肩,“这部电影是根据纪实《地狱驾驶: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赛》改编来的。”
“我讨厌福特。”彼得·法雷利说。
众人聊了半晌,程玉安示意他们继续拍戏。
程玉安在《绿皮书》剧组待了两天,详细了解了剧组拍摄情况,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离开了新奥尔良,回到纽约。
后面的几天,程玉安忙了起来。
正如之前说的,程玉安来美国是带着学习和交流任务来的。
他先是带队去了工业光魔加州总部,谈了人才培养和专利分享相关的事情。
接着返回纽约,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李鞍的母校——开设了一期电影大师班活动。
在活动上,程玉安积极与纽约大学师生交流,基本有问必答。他鼓励年轻人投身电影事业,但同时又语重心长地劝慰在座的学生:“先填饱肚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