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您说我女儿是先天性巨结肠,顾名思义,是肠子里空间很大,很容易积留粪便,那这次是通好了,但时间一久,会不会再犯啊?”朱惟忆的爸爸有些担心,询问陈俊。
第566章、能随便抽他人的香烟么?
陈俊就道:“当然会再犯的。这是器质性疾病,我建议择期进行手术治疗。不过,在接受手术前,一定要改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规律和结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比如缓泻剂、开塞露,必要时来医院进行灌肠等等,保证1~2天解大便1次,如果再次出现便秘,一定要随时就诊。”
“陈医生,能不能晚些天再做手术?”朱惟忆眉头轻蹙,想了想,说道。
陈俊看了她一眼,笑道:“你是担心影响学习吗?嗯,那个补习班花了不少钱,也确实不能浪费了。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还行,不如这样,等你这次的补习班结束,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到时候再来做手术吧。不过那时候可能不适合急诊,建议你们去普外科,那边也有挺多专家的。”
毕竟,急诊科是给危重紧急的病人设置的,朱惟忆再来就诊的话,就不是那么急切的病症了。
“嗯嗯,好的,谢谢陈医生。”朱惟忆很开心,随后又问陈俊,“您上次说给我讲解这个疾病的,一直没给我说呢!”
“呵呵,真是一个求知欲挺强的小孩子!”陈俊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就履行自己的诺言,给她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什么叫先天性巨结肠?
陈俊告诉她,先天性巨结肠,一般是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近端结肠肥厚、扩张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这个病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也有少数患者在成年后发病。患者一般表现就是长期腹胀便秘,食欲下降,另外该病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患者消瘦,贫血,发育差于同龄人等情况。
对于这个病来说,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先天性巨结肠若不及时诊治,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严重时肠穿孔、腹腔感染、全身感染可危及生命。
……
一通讲解,朱惟忆连连点头,表示听得很明白了,还说陈俊很有老师范,不去当老师可惜了。
其实,一来是因为她原本就是“尖子生”,学霸级数,理解能力很强,二来,主要还是陈俊讲得好,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将复杂的医学术语,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出来。真的也挺适合当老师的。
只是,陈俊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医生和老师,应该都是比较受追捧的职业。当然,医生可能更辛苦一些。
朱惟忆的父母也表示受益良多,他们很后悔,以前没有对孩子的情况引起重视,今后,一定多关心关心孩子。
其实,像朱惟忆的父母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
所以,陈俊随后撰文,将这个病案整理之后,发表在了自媒体上,当然,用的都是化名。朱惟忆的化名叫小可。
主要目的就是想提醒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们,若孩子出现明显的顽固性便秘,伴有反复或持续加重的腹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明确病情。
另外,陈俊也讲解了如何区分先天性巨结肠和便秘?
一般来说,便秘通常肚子不胀,肛门排气正常,不会影响正常发育,倘若不能大便还伴有肚子胀、身体消瘦等,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另外,肠套叠的症状和先天性巨结肠也有些类似。肠套叠多发于春秋时节,在6个月到1岁小孩中常见。如果小孩哭闹得脸白、呕吐、排血便、阵发性腹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肠套叠发生处没有坏死,加以复位即可,如果坏死则需切除。
自媒体上有很多粉丝提问,留言,陈俊也都抽时间,拣重要的回答。每一条都回答的话,他也没有那个精力。
……
有个粉丝就留言,描述了一个跟这篇文章丝毫没有关系,但是跟这名粉丝息息相关,对她来说还比较重要的事情。
这名粉丝是一位二十九岁的妈妈,孩子已经五岁了,读幼儿园中班,但是,孩子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啃手指。
这名宝妈极度怀疑,是不是“啃手指”也有遗传?她也知道啃手指不好,虽然自己有这个坏习惯,但是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有啊。
这名年轻妈妈说道,她从小到大都忍不住对自己的身体,会做一个羞羞的小动作,那就是啃手指!即便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了,她也依然改不掉这个坏毛病,而且,她发现,自己的这个习惯越来越严重!
有时候上瘾的时候,恨不得自己有几十根手指,有时啃到手指掉皮、出血,最后都还要舔一下,回味一下。啃手指一时爽,一直啃就一直爽!
这名粉丝说,自从长大以后,从来没有用过指甲钳,全部都是靠“啃”的。也因此而练就了一双灵巧的嘴皮子功夫。她的嘴皮子啃起东西来,特给力!
小时候,她爸妈倒是给她用过指甲钳。但长大之后,自然不可能还要爸妈帮忙剪指甲。
若是这样就算了,关键是,她儿子也有这个坏习惯。这可不好!
因为她知道,人的手指头上,每天接触大量的东西,存在大量的细菌,啃咬指甲相当不卫生。不仅如此,长期的啃咬指甲也会造成手指的不美观。
另外就是,她儿子的这个习惯有点儿过了,前几天,她发现,她儿子的手指突然发肿,还开始流脓水,一问,用牙齿啃的!她就立刻带孩子去医院了。
夫妻两个,都相当焦急,但是当时是在外科看的,医生只是帮忙处理了伤口,也没有说什么,只说以后管严一点,可怜这位母亲,连自己啃手指的习惯都没戒掉!
陈俊想了想,就给她回复,主要是从病理方面来阐述。
陈俊认为,孩子爱啃指甲或者咬铅笔,很有可能是幼年时的“后遗症”。
那么,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突然就变“啮齿动物”了呢?问题的根源可能追溯到孩子幼年时期,当然,精神压力无处释放、内在冲突找不到出口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啃咬”的问题。
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岁半以前的婴儿,除了吃奶,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世界,而他们最先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嘴巴。所以小孩子都喜欢这里舔舔,那里舔舔。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己的手、穿的衣服、玩具,甚至自己拉的臭臭,都喜欢往嘴巴里塞,尝尝味道,这是他们在感知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如果口的敏感期被强行干涉,孩子就会将口的行为欲望压抑下来,将来就可能会发展成为人格问题。
然而,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在看到孩子吃手、舔玩具,总担心不卫生,就开始对孩子的探索横加干涉、强力阻止,有些过激的家长甚至还会采取打骂的方式,希望“扭转”孩子的这一“恶习”,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这就造成了长大之后,有这个怪癖。
所以,陈俊提醒,在孩子幼年期时,父母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的需求尽量得到满足。如果担心不卫生,就尽可能地帮他洗干净手,对于他随时可以拿到的玩具等物品,就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当然,由于这位粉丝的孩子已经过了一岁半了,已经养成“恶习”了,再去“放纵”就有点来不及。
陈俊建议,可以尝试一下以下这些方法,也适合于成年人。
(1)惩罚法:比如在手腕上套一个皮筋,每次咬指甲就用皮筋弹自己一次。
(2)奖励法:一个星期不咬指甲,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3)厌恶法:在手指头上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把咬指甲和不好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4)找替代品:当想咬指甲时,可以选择嚼口香糖或者找些其他物品把玩。
(5)找新的舒压方式:当感到压力、紧张、抑郁时候,可以寻找新的舒压方式,比如运动等,最关键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最后,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自我调节无效,陈俊建议,还是要去当地大型医院的精神卫生科,找相应专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才是上策。
那名粉丝没想到,陈俊居然真的给她回复了,而且还回复得如此之快,不由激动莫名,然后,就按照陈俊的法子尝试了一下,咦~,初见成效。她和她儿子“啃手指”的习惯都有所缓解,不由对陈俊钦佩不已,隔空奉上崇拜值若干点。当然,当陈俊开抖音直播的时候,这名粉丝为了表示感谢,也来刷礼物捧场。这都是后话。
……
省一医,急诊科,一辆救护车急速驶来,二十分钟前,陈俊他们就收到了120的转运通知,说是有一名患者需要紧急抢救,所以,陈俊和几名医护人员早早地就在急诊大楼前等候了。
救护车停下,一名患者被抬下来,陈俊、刘璐和雷广平等人上前去查看那名患者。那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看起来神志还是清楚的,可以交流,但目光呆滞,面色灰暗,反应迟钝,问一句话都需要想很久,然后很用力才能回答出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