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1991从芯开始 (三分糊涂)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远山特意顿了顿,给众人留下了理解“警惕”和“乐观”的时间——警惕,自然是对西方说的,乐观,自然也是对“自己人”说的。
  “因为一体化,需要有共同的目标,货币,文化,对手甚至……”苏远山微微咬着牙,很是艰难地思索迟疑了好几秒秒,这才说最后那个词——“敌人”。
  说出这句话后,苏远山依旧停顿了数秒。
  他相信,只要是认真思考了当前政治和经济格局的人,都应该能理解他这番话的意思。
  在现目前,只有一个经济体是一体化成功了的,就是推出了欧元的欧盟。
  欧盟就满足了他之前所说的所有“需求”——特别是“敌人”。
  这个敌人,又分经济上和安全上的。
  而所谓的东盟,则因为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空有一个同盟的名义,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即便经过了金融风暴,加深了各国之间对合作的共识,但依旧进展缓慢。
  “所以,一体化,是个伪命题。”
  “它最大的作用,是形成区域性经济和技术贸易圈,以区域为单位,加强资本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并最终反哺到签约成员自身。”
  “因此,它面临的挑战,首先就是质疑和警惕,其次才是竞争——那么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今后这种以地区为单位成立的经济贸易组织将会越来越多,甚至,一个国家为了提高自己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完全可以同时加入多个不同条件的经济贸易组织。”
  说着苏远山顿了顿,笑问道:“不知道你们用的即时聊天软件是不是EM——EM有个‘聊天群’的功能,你可以同时加入多个聊天群。”
  “当然,用聊天来对比不是很恰当,但如果你是在EM的聊天群里面推销你的产品呢?”苏远山笑着望向众人:“是不是你加的聊天群越多,就越是能够扩大你的产品市场?”
  听懂了他比喻的学生齐齐笑了起来,掌声也第一次响起了。
  这时候才响起掌声,显然不是因为他讲得不好,而是相反。
  “所以,三方的自由贸易区,只是一个开始。”
  “这便是我的看法。”
  苏远山含笑抬起头来,准备结题。但他想了想后又俯下身子,对着麦克风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相信我的判断,时间会证明它。”
  众人一怔,一时间掌声大盛。
  随着一个学生起了头,随后的问题便都围绕着经济问题来提问了……让苏远山颇有些无语,他望向台下几个邀请自己的物理教授,后者也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好在苏远山虽然嘴上谦虚,但他作为远芯的三巨头……回答一点学生提出的问题,那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伴随着最后一位国内留学生的问题“苏教授,您对我们留学生有什么建议吗?”,苏远山结束了今天的演讲。
  而对于最后的问题,他用上了八字真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
  “师兄,小慧姐呢?还没回来?”
  离开首尔大学后,苏远山直接去了位于汉城“富人区”陈建国的家中。
  ——是的,此时的汉语翻译还叫汉城,而且苏远山似乎也没听到要改成首尔的声音。要知道,在上一段历史中,这几年应该是改名呼声最高的时候——棒国人对国内有着碾压式的自信心态,以至于他们完全不能接受和“汉”相关的任何东西。
  但这一世嘛……苏远山在演讲结束后,与国内留学生代表的交流中,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首尔大学的中文课情况。然后获得的消息是这边的中文专业的人还是挺多的,而且据说义务教育阶段选修中文的人也挺不少——不然今天会场也没有那么多能听得懂中文的棒国学生了。
  这个信息让苏远山很是开心。
  这意味着,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内抓住了远远超过上段历史的机会,同时又在半导体和互联网以及游戏产业上挤压了棒国的空间之后,棒国人的心理没有那么变态了。
  嗯,这是天大的好事。
  “没有,她每天都忙啊……”陈建国张罗着给苏远山泡茶,笑呵呵地看着他:“我每次说她,她就把你抬出来,说她比起你差远了。”
  “额……她怎么和比我。我那时候年少轻狂,身体倍棒的。”苏远山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自己疏于锻炼,竟然有点小肚子的模样……苦笑了一声:“现在不行了,都快发福了。”
  “切,你那算啥?”陈建国伸过手来拍了下苏远山的肚子,然后又毫不客气地撩起自己衣服,露出一圈游泳圈:“看看我。”
  “……我回去就搞个跑步机到家里。”
  “劝你别搞,那玩意没用,谁回家还跑步啊……”
  “……也对,上班的时候去健身房跑跑得了。”
  师兄弟两人闲聊着,没多久,周小慧便下班回家,来到了书房。
  进屋后,她给自己的保温杯续了下水,喝了一口后这才在坐到苏远山的身边。
  然后,她便看到苏远山和陈建国两人都同时看着她。
  “怎么了?我妆花了?”
  “不是,你挨着我坐干什么?”苏远山侧着身子,一脸的笑。
  陈建国也在笑——他知道,自己妻子这是习惯了——她当了那么久的苏远山的秘书,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苏远山的几个人之一。
  “我是远芯,老陈是德远的,我们才是一伙的。”周小慧嫣然一笑:“谈业务,不应该这样么?”
  苏远山:“……”
  陈建国:“……”
  “好吧,这个理由倒是挺好。不过我总觉得……”苏远山从牙齿里吸了口气,看着屋子里的三人,摇头笑道:“哎,都是一家人呐!”
  “所以,我确实应该避一避嫌了。”周小慧也摇头笑道:“不然老崔会认为我故意把SK电讯怎么样呢……”
  “嗯,确实。不过从对SK电讯和SYD的发展而言,SK电讯剥离海力士,确实是个有利于多方发展的抉择,同时也有利于海力士向着国内发展。”
  ——这次,苏远山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海力士“带”回国内。
  或者说,把海力士真正掌握在手里——如果海力士依旧在SK电讯旗下,那么远芯便永远无法达到对海力士的掌控性控股——因为SK电讯属于通讯企业,外资永远只能占49%。
  苏远山已经没有兴趣和耐心再等国内孵化和发展出一个可以抗衡世界的内存颗粒企业了……那么控股海力士,然后再借着自由贸易区的机会,把海力士的技术和人才逐渐转移到国内,便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这件事,苏远山还没给崔太原说。
  但他相信,只要自己筹码给得足够高,崔太原肯定是愿意答应的——老崔这人,还是挺爱钱的。
  更何况,这并不是要断掉棒国在内存颗粒上的根,而是让它“有丝分裂”一下,在大陆直接嫁接一颗树苗出来。
  “目前海力士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已经上来了,但在架构上,他们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们的切入点。”虽然被周小慧说是“德远”的,但陈建国可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直接道:“他们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我们制程和工艺的优势,然后走量来扩大市场和影响力的方式。这种方式……说白了就是熬死对手。”
  周小慧看着苏远山,马上问道:“话说如此,但国内我们也没有内存的技术储备吧?”
  “嗯,紫光有人在搞,但碍于门槛,没多少成果。”
  “但国内没有,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
  苏远山笑呵呵地道。


第932章 选择靠近
  “在十年前,我曾经和上一届领导聊到国内经济圈的问题。十年过去,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经济圈已经成型,且无论地位还是竞争力都变得极为牢固。那么剩下一个环渤海经济圈,就只等一个起飞的契机了。”
  苏远山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条斯理地从国内经济形势说起:“东亚自由贸易协议的落地,划出来的自贸区只能位于渤海湾沿岸。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满足我们对霓棒国人才的吸收——嗯,反之亦然。”
  陈建国失笑道:“你这个反之亦然怎么听起来有点那啥?”
  “事实如此嘛!”苏远山耸了耸肩:“上头对半导体产业的野心很明确,长三角为处理器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基地,环渤海为存储型芯片的设计制造基地,广泛服务于东亚经济圈……反正国内走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和市场主导权这条路,是一条道走到黑,天王老子来了都拦不住。”
  对面两人便同时一笑,特别是周小慧,她比陈建国更了解远芯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对半导体的布局——她甚至可以算是亲眼见证了远芯是如何一点一点地通过各种暗度陈仓和蚂蚁搬家蜜蜂筑巢一般在国内把半导体产业拉扯起来的。
  而且每一次,机会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但还是面临不少问题。”苏远山又喝了口茶后道:“一来,硅谷肯定是不允许国内主导市场,二来,霓国和棒国也不会甘心产业转移——譬如霓国前几年还想往岛上转移液晶面板中游制造产业和技术。”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