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1991从芯开始 (三分糊涂)


  邱爱华耸了耸肩:“结果呢?”
  “结果山总没等我开口,主动给橡树的孙总打了个电话,说他认为al现在价值起码十五亿。”
  “……”邱爱华怔了一下:“我靠,山总这钱感觉是大风吹来的?”
  “不是,他简单给我算了下,如果按照十个亿的估值,c轮我们融不到多少钱。这些钱……不够支持我们发展。”
  “嗯……”邱爱华思索了几秒后点头:“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山总对你们有着绝对的信心?所以才不惜主动溢价?”
  “那你得去问山总本人了。”
  邱爱华便咳了一声:“算了,我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你怕他让你上处理器?”
  “那倒不是……好吧,主要是,面对他还是有点压力的。”
  说着两人就同时笑了起来。
  “好了,老马,我这边还有个会,就不陪你了。”邱爱华站起身,看了一下手表:“我其实建议你哈,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把流量合理地利用起来。”
  “嗯?”马老师微微一怔:“你等会,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把tb比喻成集市,卖家比喻成摊贩的话,那么你其实可以搞点商家什么的,搞高端产品,搞正品。这样一来,各种价位各种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不是单纯地‘淘啊淘啊淘’。”
  “当然,我这只是建议哈,你自己把握。”
  说着邱爱华便起身走出办公室。
  一小时后,邱爱华结束会议。
  “老邱,你说得对,我们要两手抓,一边搞集市,一边搞商城。”
  ※
  ※
  第二天,苏远山回到办公室接替段勇平值班——老段很“鸡贼”地选择了前几天值班,使得他可以利用值班时间来好好为十月十二号的yidoo6s新品发布会做最后的准备。
  而之所以在发布会都成了流水线作业、老段本人也成了熟练工种,依旧要如此谨慎,自然是因为……苹果也公布了发布会的时间——十月十五号。
  刚好落后远芯三天。
  三天,这个时间选得很微妙。因为根据统计,人们的期待,最大承受力便是三天——一旦超过三天后,人们的忍耐力和等待的耐心便会急剧下降。
  至于为什么要让消费者“等”三天……自然是,苹果已经发出了新产品的剪影——仅仅只是剪影,但人们完全能够判断出,那是一部智能手机。
  这下,摆明了是要正面挑战远芯了嘛。
  作为手机行业的no1,特别是在苏远山一直都警惕苹果的情况下,远芯对苹果的一举一动自然额外关注,虽然不至于派商业间谍,但起码是最早知道苹果要发布手机的一方。
  而且苏远山还知道,苹果的手机,搭载的处理器,应该很有一手。
  ——别忘了,苹果很早之前就与远芯就risc-yx组成了内核团队,虽然其去年和今年的apad所搭载的yx架构处理器依旧是采用的yx公版授权,但谁也不相信,苹果手握一个核心设计团队会把自己局限在购买公版设计这种“不入流”的领域中。
  “周一了啊。”
  苏远山看着日历,有些心神不宁起来。
  今天下午,就应该开奖了。
  饶是他上说着不计较,听天由命,但到了这一刻,发现自己依旧还是有些放不下。
  “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开奖前2个小时才通知吧?”
  “额……明天才是物理。”苏远山又看了一眼手机,沉默片刻后突然一笑。
  “靠!不就是个诺奖么,至于这么患得患失么?”
  对着自己自嘲了一番后,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打开paper看了起来。
  他带的第一批研究生中,除了甘小雨在搞石墨烯的应用,准确地说是在搞石墨烯电池的应用之外,其他几位,有搞石墨烯制造工艺的,也有拿着石墨烯的概念尝试其他领域的。如今都有了一定的成果。
  譬如杜克松就成功地发现了二维黑鳞,并取名为黑磷烯,再加上国内外其他科研单位发现的其他二维材料,譬如二维六方氮化硼、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等等,算是正式拉开了“二维”材料的序幕。
  再加上去年三篇关于双层石墨烯的重量级论文,引导着石墨烯延伸到超导领域,算是彻底给凝聚态物理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因此苏远山才会“光速”获得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沃尔夫奖。
  这一看,就是一天。
  当下午快要下班时,一篇新闻被文晓倩直接推到了苏远山面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奖者为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
  ……
  回到家中,苏远山放下公文包,先和女儿拥抱了一下,又去地上抱了抱正在专心致志地爬行的儿子,这才回到书房。
  父亲已经早一步下班回家,正坐在椅子上等着他。
  “爸,你别这样看着我。”苏远山轻轻咳了一声,哭笑不得:“今天开的是生理医学。”
  “我知道。”苏星河依旧笑眯眯的看着儿子:“你知不知道,整个国内学术圈,乃至整个物理学界,其实都在猜今年有没有你。”
  苏远山耸了耸肩:“其实诺奖的公布是有个惊喜的意义在里面的,你们这么闹……搞得就算明天给我打电话了,我也没有惊喜啊。”
  “哈哈哈。”苏星河大笑:“谁说的?没惊喜,那还有喜悦嘛!”
  “是是是……但要是没有呢?那失望的心谁来安慰?”苏远山笑着坐下,脑子里却想着村上春树——这位老先生,后世被誉为陪跑大师,从09年开始,每年都会猜该不该是他了,但每年都没中——比小李子都还要等得久。
  “对了,国内都认为该我?”和父亲在一起,苏远山自然不用考虑含蓄不含蓄,他说得直白的很——毕竟,他也认为该他了。
  “也不是,我今天下午没事干看了一下,互联网这几天其实都在讨论。而且你媳妇儿从今天开始就在ebook和贴吧同时建了个‘nobelprize’的话题,而且还是置顶的。”
  苏远山:“……她这么快就掌握流量密码了?”


第922章 开奖了
  不得不承认,诺奖委员会为了保持神秘,非但提名和人选的保密工作做得堪比情报局不说,评选的风格也十分的“莫测”,极其喜欢与老百姓作对。
  对于苏远山获得沃尔夫奖这个所谓的风向标……这样说吧,在苏远山的理解中,或者在绝大多数科学家的理解中,与其说所谓的有三分之一的沃尔夫奖获得者将会获得诺奖,从而被誉为“风向标”,不如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沃尔夫其实和诺奖的评选理念和标准是一样的,最起码,对科学的贡献是一样的。。。
  当eso率先掏出流量密码后,其余的门户网站也纷纷不甘落后,跟着推出了诺奖专题。除了对已经开出的医学或生物学奖的学者进行简历和成果介绍之外,更多的是对明天的重头戏进行“猜测”。
  当然,这个猜……很大程度上其实代表了群众的呼声,以及群众平时所关注的领域。
  自然的,苏远山是一个大热门选手——无论国内外,只要是搞二维材料的,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苏远山今年很有戏。
  ——如果今年没戏,那不是因为他的成果和贡献不够,而是因为其他人可能等不下去了……
  但在讨论中,也有人旗帜鲜明地表示苏远山不太可能。
  一篇用繁体字发表的博文很详细分析了石墨烯的发现,该博主认为,苏远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全职教授,而是一个企业家。他迄今为止的所有后续成果都是他的研究生做出来的——而且有些研究生的年龄甚至比他还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比他还多。
  这位博主又抖出了苏远山的学习经历以及两个博士头衔的来历,表示苏远山从高中阶段起就放弃了在学校学习,然后依靠“中学生程序和电子设计大赛”这一途径拿到了特等奖,最终被电科特招。
  特招后,苏远山也没有在学校听课,继而一直呆在远芯,最后依靠一篇不需要任何高深理论,只是多了一点点运气才发现的石墨烯论文一下拿到了电科的物理学博士头衔。
  而且这还不算……他还依靠两篇有关芯片架构的顶刊论文又获得了计算机信息与工程的博士头衔。
  换言之,就是他从高中阶段,就没有经过全日制的学习,只是依靠三篇论文,然后在二十二岁就获得了双料博士,继而被电科聘为副教授,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同时带研究生……
  这篇博文,还特别指出了最近十年,那些挂在电科的、棣属于远芯体系的教授们发的paper——这帮人,几乎全是远芯的创始人团队成员,也正是因为他们这十年来发的数十篇论文,直接把电科的影响力从一个不入流的电子和通讯类大学送进了如今的所谓的“国际一线。”
  这篇博文一出,没用多久就被几位平日里爱好仗义执言的博主们转了过去,继而引发了大范围的争论。
  ……
  “都他妈说要捧杀,我他娘的还没被捧呢,就开始杀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