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德远的013微米工艺完成了Along双核处理器的流片。
寒风中,张汝金和梁孟松穿着羽绒服,站在门口等着苏远山的到来。对于两个工作狂来说,能够在这干站着,倒也是难得的休闲。
就是有点冷。
“孟松,听说曹总找过你?”张汝金双手揣在兜里,笑呵呵地和梁孟松闲聊着。
“嗯,上次见过一面。”梁孟松回答得很坦然——上次联电负责人相邀,他压根就没隐瞒。诉说算不上路人皆知,但起码大家都知道的。
“看来岛上形式果然是跟着国际形式走的。”张汝金摇摇头,笑着叹了口气。
他们二人的故乡都是对面,现在说到岛上半导体,一时间也都不甚唏嘘。
特别是张汝金,他一开始的希望很简单,只是单纯地拉近大陆和岛上的差距……却不成想,这么些年过去后,德远非但远远超出了岛上不说,甚至还雄踞了整个亚洲,且随着棒国的晶圆厂落地,整个德远一系的技术和产能已经是专业代工领域里的NO1。
这梦幻般的一切让人感慨之余,也让人看到了内地蕴含的巨大希望。
但显然……岛上是不甘心认输的。因此,在XXX表明今后是XX后,岛上选择了奋起一搏。
譬如这次挖梁孟松,就明显有釜底抽薪的意味了。
“岛上的半导体行业幻境已经差不多消失殆尽,无力回天了。”梁孟松看得很准,冷静地道:“我就没见过比山总这样更舍得在制程在工艺上投钱的老板,而且远芯的财团体系,也足以让远芯的芯片部门顶着亏损来上新制程新工艺。”
“嗯啊……但远芯,远不止如此。”张汝金笑呵呵地看着梁孟松:“你想不想进执行董事会看看?”
梁孟松一怔,但只是考虑片刻便摇头:“执行董事会要考虑的事太多,我没有那么多空——这边我们与林博士的合作推进已经进入了最紧要关头了。一旦完成,我们将震惊世界。”
“呵呵,那行。”
张汝金笑了一笑,不再多言。
他当然知道,梁孟松心念念的不是执行董事会,而是科委会。
如果说其他企业里,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最高目标是CTO,那么在远芯这个大体系下,独立于企业部门的科委会便是超越体系企业CTO的存在——事实上,梁孟松已经是德远的CTO了。
要想在德远再进一步,他的位置就只有张汝金的那把椅子。可张汝金现在正是发光发热的年龄不说,德远更是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除了张汝金,其他人还真坐不下来。
所以,被德远的工程师们誉为制程狂人的梁孟松,在很早之前就定下了目标,进入科委会。
那才是体现他价值和地位的存在。
科委会之前一共五人,分别是远芯首席科学家席小丁,YX架构创始人秦为民,远芯通讯技术奠基者田耀明,远芯闪存部门奠基人李明柳,以及苏远山本人。
从前年开始,科委会的观察成员多了不少,但正式成员直到今年,也才增加了两个。
一个是主导了远芯3G技术,且正在主导4G乃至5G技术的NEWBee实验室负责人,即便在远芯这种地方,都“敢”顶着“天才”之称的李逸男。
一个则是芯片设计部门的创立者,以及远芯64位和双核架构的主导者和设计者,高晓第。
特别是李明柳和高晓第,因为同在沪市,他们和德远的交道打得比较多,平时没少聚个会什么的。是以深知这二人的底细,足以堪称行业精英。
而且还是那种创造了成绩的行业精英。
与这些人为伍,梁孟松觉得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两人聊了一会后,苏远山的汽车缓缓驶来。
……
“你看,我说我单独过来就行了,结果还有人要当尾巴。”
苏远山一边和张汝金,梁孟松握手,一边打趣着身后的高晓第。
高晓第也是个不怕形象受损的家伙,握了手之后一巴掌拍到苏远山肩膀上,乐呵道:“我这是再次来向德远的同仁们表示感谢,你有意见啊?”
“没,不敢。”
众人一边畅快地大笑,一边在风中走向行政大楼。
……
坐到会议室后,秘书很快便带来了测试部门的数据报告。
“013微米+铜导线工艺,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工艺,没有之一。就算Intel领先了我们半年,但他们是从SRAM开始流片的,接着才是奔腾3处理器。”
梁孟松一边介绍着,一边把报告递给苏远山:“相比之前018微米制程,工艺的提升也同时给了频率和发热问题的友好解决方案。”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dows2000对双核的支持还远远没到需求——这个老高比我更清楚。”
“嗯,微软那边动作比较慢,所以我们主要还是看苹果那边。”高晓第说着有点怨念地看着一眼苏远山:“山总,是你说WOS不上台式桌面的。”
“嗯,我说的。”苏远山呵呵笑道,他知道高晓第还有点耿耿于怀自己拦下他与陈刚的合作。“你是要和X86生态链干架的,跑去和WOS勾搭到一起,那不成了还没出招就投降给自己找后路么?”
“你看,这随着制程工艺一下来,补丁一打上,这数据跑起来不就好看多了?”
苏远山扬着测试报告,笑得异常开心。
确实,013微米+双核+64位的组合,宣告了这颗Along900处理器只要被用在适合它的操作系统和环境下,那它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而且,工艺的提升,也使得它拥有极高的潜力,可以轻易地通过调整外频和倍频的方式达到12G的主频。
高晓第嘿嘿一笑。马上问道:“那什么时候正式发布上市?”
“这……就要问问盖茨先生了。”
苏远山嘿嘿一笑。
——德远才突破013微米工艺,现在无论是产能也好,还是良率也好,都不足以支撑其大面积上市。
而且就算能够支撑,远芯也不能在没有环境的条件下强行推出。
远芯不是那种需要靠发布点新东西才维持投资者信心的创业形企业,它需要的是最大化利益。
要的就是那种,只一拳,就能把cyrix,AMD,Intel干懵的感觉。
第798章 弯道的车
“有时候,一个产品的诞生,真的是出的早不如出的巧。”
苏远山把这片傲龙双核900捏在指尖观察着,幽幽地感慨道:“从去年完成设计,018微米流片成功,到现在完成013微米的流片,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我们是硬顶着没有软件环境在撑。”
“对了,通知苹果那边了吧?”
高晓第点头:“通知了的。大概明天苹果就过来,只不过他们首批机型是采用018微米的,我们看他们营销负责人的意思,大概是想让我们延迟发布013微米,先让他们3月份发布后卖一波再说。”
“嗯,没事,既然我们先走了一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等等某些笨蛋。”苏远山说着突然意识到这样说乔布斯和盖茨有点那啥,连忙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道:“然后这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
“过去就不说了,我们在四家桌面处理器领域里是最弱的,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就算我和盖茨乔总的私人关系再好,他们在商业行为上也不得不遵循有利于自身的大原则。但今后……我们一定要和软件领域加深合作和联系。”
“无论是商业软件也好,还是办公软件也好,又或者是游戏也好,我们都要积极推进合作,充分把双核优势发挥出来。”
苏远山想了想后道:“这样,我让何薇到这边蹲半年,看要怎么才能‘收买’各路豪杰。你们也要扩大技术支持部门,把多核和指令集优化方案做到最好。”
“嗯……这次多核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花再多的钱都在所不惜!”
见苏远山态度坚决,表情严肃,高晓第便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多少钱?”
“要多少,给多少,二十亿打底,上不封底。”苏远山轻轻地呼了口气:“两年内,我要主力商业软件和顶级游戏全部拥有多核优化!”
随着互联网泡沫的崩盘,科新银行在过去大半年内也迅速将触手伸到了东南亚各地,且战果斐然。
这标志着,以苏远山为首的远芯星海集团,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康采恩的那一条路。
那么,趁着反垄断大棒尚未砸下来之前,远芯就必须集中火力,利用在双核上的先发优势,把业务先拉起来再说。
虽然这样极有可能给某些国家的反垄断机构抓到把柄,但只要能够让傲龙锡类处理器站稳脚跟,那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便CPU部门被强制拆分。
……
接下了任务后,高晓第便再也坐不住了,在苏远山提出要前往林本坚实验室一看后,他便借故开溜,回去召集人马准备开会。
而张汝金也因为要与高通的客人会面,也先一步告辞,只留下了梁孟松陪着苏远山前往光学实验室。
“梁博士,虽然我们拿下了013微米,追上了Intel,但根据目前的速度,肉眼可见的,顶多十年,传统的CMOS平面工艺就要走到尽头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