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1991从芯开始 (三分糊涂)


  ——他可不相信,周小慧会在这种时候这种地方和人陌生男人能聊得下去。
  “他不让我告诉你。”周小慧抿着嘴,呵呵笑道。
  苏远山低低地骂了一句“我靠”。
  “山总好。”
  来人终于走到苏远山面前,他约莫三十来岁,有些瘦,但整个人看起来很精干,而且笑起来,十足的善意。
  走近之后,苏远山便发现这人有点眼熟。但他马上意识到,这不是自己认识的人——眼熟肯定是他和自己熟悉的某个人有点像。
  “你好。”苏远山挠挠头,伸出手和对方握了一下,却不料被人紧紧握着不放开。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光信。”叫杨光信的男子双手握着苏远山,一脸的笑意:“我在舍妹寄回的照片上见过你。”
  “你妹妹……哎……杨大哥你好。”
  苏远山马上也双手握紧,心中升起了略微的激动和喜悦。
  他就说嘛,这人认识自己,又没有其他人的那种客气和寒暄,显然是……有身份的人。
  而当杨光信说道照片之后,他马上也意识到了为什么会眼熟了。
  ——杨怡雯的大哥,自己师兄的大舅哥,怎么可能不眼熟?
  “难怪小慧姐要听你的话。”苏远山顺着卡座坐下,冲杨光信呵呵笑道:“杨大哥,我好像挺怡雯姐说过你是在英国那边当外交官对吧,现在是回国探亲吗?”
  “嗯,之前是。现在回来,主要还是要换个部门……”杨光信顿了顿,四下看了一眼。
  “可能计委要有点变动。”


第332章 力所能及的目标
  此时的咖啡厅已经没了多少人,但杨光信还是很谨慎,压低了声音。
  换个部门?
  苏远山和杨怡雯聊过,依稀记得她说过她哥是学经济的,但后面去当了外交官——说白了,这也是那个时期的特殊安排,希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外交官能够学习一下先进的经验。
  不过苏远山知道,杨光信的重点应该是在后面那句。
  计委有点变动。
  计委,全称是国家计划委员会——一听就带着久远的年代特色。
  但苏远却是知道,这个计委,可是后面有着“小gwy”称呼的f改委的前身——后世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便是在计委的基础上,再加上部分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职能整合而来的。
  而且苏远山依稀记得,这个曾经一度权利牛到天际的部门似乎经过好几次整合,但最早……也应该是几年后。
  准确的说,是98年的时候才正式成立的——而且那时也叫发展委员会。
  苏远山的心脏马上便砰砰地跳了起来。
  “要改名还是改组?”
  杨光信没少听妹妹吹嘘苏远山,倒也没有惊讶苏远山瞬间便能意识到自己话里的信息,微微一笑,反问道:“你是怎么希望的?或者说……如果国家要咨询远芯的意见,你会提什么意见?”
  苏远山闻言,慢慢平静了下来。
  看来自己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
  远芯智库已经成立了一年多,无数经济上、半导体以及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教授不停地在鼓吹要坚定信念,要深化改革,要创造出更多的远芯来……
  国家如果还无动于衷,那还真对不起目前“一切向钱看”这个全国人民都挂在嘴边的言论了。
  如果杨光信说的是真的——那几乎是一定的了——那么就意味着,前世的f改委会提前几年出现。
  对于远芯来说,这算不上能落到实际的好事或者坏事,但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来说,那必定是好事!
  毋庸置疑,这个后世被无数老百姓诟病嘲讽的部门,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
  “继续深化改革,进行宏观调控,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增强法制建设……额,慢慢来。”苏远山回复平静之后,那些时常挂念的话张口就来,但后面却一不小心就说出要法制建设了——现在还早呢,新的刑法都还在酝酿中。
  法是国家的根本,而现在社会经济进步太快,那玩意还真只能慢慢来。
  “你这个……”杨光信哭笑不得:“未免也太套话了吧?能不能说点具体的?”
  “具体的?”苏远山呵呵笑道:“那我肯定就站在民营企业的立场上来说了,在宏观调控中,不要带有色眼镜,特别是银行,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就要一视同仁——知道现在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银行最喜欢贷款给那些不缺钱的。缺钱的,打死贷不到。”
  杨光信闻言便是一笑:“哈哈!你们远芯不缺钱吧?”
  “缺,怎么不缺?今年算下来硬亏20个亿呢。”
  “……”
  玩笑开过,杨光信也知道这里不是谈这种正事的时候,只是和苏远山聊起了家常,不过随后他得知苏远山明天还要赶回省城后便主动告辞,但也给苏远山提了个醒,说大概下个月,计委的相关部门可能便要对远芯考察一下……
  对于这,苏远山表示理解,毕竟远芯现在块头大不说,也是民企乃至整个国内产业类企业的典型,更是最具有国际经验的企业。计委要进行改革,那么远芯的意见一定是有参考意义的。
  ……
  第二天,苏远山和何春华便一道返回了远芯。
  在后勤安排好何春华的住处之后,苏远山在办公室里等到了何春华。
  “何师兄,请坐。”
  苏远山从办公桌后走出来,他离开这些天,因为一直保持着线上办公,是以并没有堆下多少事务。
  “嗯嗯,谢谢。”接过苏远山递来的茶,何春华看着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叹道:“坐在这个办公室,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就变了。”
  “呵呵?没变吧?”
  “有,之前我一直认为你是天才科学家,现在一看你倒像是商业精英了。”
  “额……”苏远山摆摆手:“科学家不敢当,我只能算是运气好一点。”
  何春华便笑道:“嗨,搞科学可不就是运气吗?那话怎么说的?天才无非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有人认为百分之九九的汗水重要,那可真就是笑话了——没那百分之一,那百分之九十九就是浪费的。”
  “呃……你要这么说,好像确实,运气也是一种实力。特别是我们这种没有多少追求的人来说。”
  苏远山自嘲了一下,然后便正色道:“说到追求,师兄你来我这边,你的追求是什么?”
  何春华见苏远山直奔主题,他也放下杯子,很认真地回答道:“如果二十年前喊我回答,我肯定回答是要当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
  苏远山便哈哈笑了起来:“彼此彼此。”
  “呵呵,但现在……真踏入这一行才知道,别说成为大科学家,哪怕在书上留名都难于上青天……而且去年被你熏陶后,我就开始恶补英文,并坚持阅读英文文献。现在越来越发现,在nature上发一篇一作……似乎都成了奢望。”
  苏远山忍了一下……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毕竟他是发了nature一作,甚至连带通讯作者都是他。
  “所以,我先给自己定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先发一篇nature一作——听说石墨烯这种新领域是比较好发的,是不是?”
  苏远山想了一下才回答:“呃……理论上是。”
  因为他吃不准,自己提前十年搞出了石墨烯之后,是否还会如后世那样引起热潮——而且他可以确定,就算能引起热潮,也必定不会像后世那样热。
  现在摩尔定律远没有到天花板呢!就算要搞,估计也就只有学术机构才搞,而不会有企业掺合进来。
  ——这也是苏远山最终下决心在90年代就撕出石墨烯的原因——只有远芯一个企业搞,那就可以在资本进来之前尽可能多地完成相关专利的积累和垄断。
  “那你说吧,我走那个方向比较好?”何春华也豁出去脸了。
  他知道,在石墨烯领域,苏远山才是大佬,有资格指点自己。


第333章 向远芯学习一下
  伴随着绵绵的细雨和微凉的秋风,漫长的十月终于过去。
  苏远山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何春华布置课题,而是拿出了自己已经完成了大半的论文以及实验报告给何春华,让他重新设计试验,如果他不嫌麻烦的话,还可以重新设计论文。
  ——这样,两人可以并列一作。
  之所以这么考虑,一方面是因为石墨烯这玩意在目前确实还是太新,只能从基础研究按部就班的来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过稿率,另一方面,则是他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来替他来实现今后的思路和方向。
  何春华就是个相当好的人选。
  首都方面,陈静和秦思暂时留在了那边,并与王冬升一起与政府方面进行斡旋,根据反馈回来的最新消息,政府方面一直在试图谋求“掺合”,并且或许会以更先进的资金投资管理方式来进入。
  而霓方代表在签署合作备忘录后也没有闲着,既然大家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或者说合作的结局是不受阻碍的,那么其他工作就得先一步进行,最起码要把规划做出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