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优质贷款合约,在市场上极其抢手。
而抢手货也意味着很难买到,甚至银行自己都不愿意卖掉这种合约。
这么一来,需要靠着稳定收益来维持基金运营的基金管理者,就不得不考虑吃下由一部分肥肉加一部分由盲盒组成,有风险的房贷组合合约。
当然,基金管理者不傻,反而精明的不得了。
李长亨想让华尔街吃下新组合房贷合约,就需要信用评级机构,以自身的信用和影响力为合约装饰一番。
对花旗这些财团来说,信用评级机构则是一些列环节中,最容易搞定的。
别看此时还是世界四大的评级机构,外表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他们其实就和大律师行、大媒体们没什么区别。
想活的更好,拿到更多的评级单子,排在第三、第四的机构,总会有人因为利益、因为压力,而做出一些妥协。
更别说这次送给评级机构的组合合约,在收益和风险方面还算可以。
但等他们评级的次数多了,想放弃的话,不仅面临着收益减少,管理者很可能被踢出公司的风险。
排名第一、第二的评级机构说不定就等着他们放弃,然后接手。
因为华尔街一切都向利益看齐,而且评级出错并不违法。
仔细看看这些评级机构给出的评价中,绝大部分3A合约都是使用‘建议’这个词。
这么一来,出错才是正常。
而且房价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话,一切麻烦都会被无数投机客和巨大的成交额给掩盖住。
未来次贷危机真正爆发前,如果不是米国的房价在好几年内都处于下跌的态势。
危机即便也会爆发,破坏力也不会有那么强。
搞定了评级机构,等于房贷组合合约,在进入市场之前,经过了一番看起来很是美味的包装。
但你要是真以为合约能大卖,那就大错特错了。
评级之后的合约,即便是3A级别,骗骗市场里的菜鸟还可以,却绝对逃不过华尔街那些老狐狸的眼睛。
所以,接下来就需要有人为这份组合房贷合约做担保,而且还是真金足银的用美金做担保。
李长亨这次并没直接送到花旗名下的保险公司,为合约做担保,而是送到房利美那边审核。
至于原因,第一是这份合约确实不算骗人,盈利能力比起市面上大部分合约差不了多少。
李长亨相信合约送去房利美,房利美自己审核,并且评估之后,极大可能会自己吃下这份合约。
最不济,也一定会满意的吃下保险费,然后积极的向市场推荐。
从1938年开始,房利美就是米国最大的政府赞助企业,和房贷担保方面的保险公司。
目的只为扩大资金在二级房屋消费市场上的流动速度,简单点来说,就是让银行更愿意给有需要买房的人贷款。
但银行可不傻,贷款出去的钱要是不以现金的形式收回来,即便拿走顾客房子和抵押品都算亏。
所以为了刺激米国房市,也为了自己能获得更多盈利,房利美对银行送来的房贷合约,只要盈利情况还不错,又没有违规的地方,最后的保险审核一般都不严。
而且房利美手中还握着,可以购买未经联邦住宅管理局担保的抵押贷款的权利。
意思就是说,房利美既可以做保险公司,又可以自主进入金融市场赚取利益。
花旗送去的房贷组合合约,通过专业人士计算过的盈利在6%到7%之间,加上有评级机构的评级证书,合约都没来得及进入进入市场,就被房利美自己给买了下来。
然后房利美吞掉2%左右的收益,转头就很是积极的把新合约推向华尔街。
而经过房利美这么过了一手,市场上各大金融机构因为有保险在,很快就有人接手了这份由500万三成优质合约,加上1667万7成次贷合约组成的金融产品。
花旗则收回了2167万美金的贷款,提前好多年拿到了3%的利息,又把风险转移了出去。
而且还换来房利美为自己做担保,未来真出事了,还会是个合格的背锅侠。
三天后,花旗副总裁泰勒-加内尔,看完心腹手下交给自己的报告后,呼吸都有些粗重起来。
每家银行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最担心的就是贷款违约。
钱收不回来等于亏损,不仅银行和股东的利益受损,管理层的利益同样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现在仅仅只是组合起来,就能把一些狗屎一样的贷款和违约风险,转移给华尔街和各个投资机构。
而华尔街则会把这些风险转移给投资者,甚至岛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和银行。
钱加速流通,吃亏的最后会是各国普通人,却肥了华尔街。
第1027章 左右世界格局
当然,花旗要是自己也吃下这种合约,等风暴来临时,同样没法置身事外。
甚至李长亨自己也无法判断什么时候这个雷,会爆炸开来。
而且他还忽略了个常识错误。
75年的欧洲各国和岛国,因为进出口的原因,确实很需要美金来做结算货币。
但美金和黄金脱钩,又还没和石油挂钩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美金的需求度,并没想象中那么大。
坐在花旗总部的办公室里,李长亨看着泰勒-加内尔和3个学历非常高的花旗分析师,用三天做出来的对次贷组合金融产品前景的报告后。
暗自想着,是不是在美金和石油挂钩的事情上推一把。
从报告中提到的,米国对岛国、西德等主要经济体的经贸总额来看,米国这些年其实一直都在亏钱,来扶植这些国家一起对抗红色北极熊。
但即便是这样,岛国和西德等国家真正能赚到的钱,很大一部又被米国各大企业给赚了回去。
最终岛国和西德能赚到的钱也就十几亿到三十亿的之间,这让岛国和西德等国家即便希望用这些美金,在米国买入高科技产品,却又不得不留下很大部分做储备,以防不时之需。
也就是说,这些盟友即便想投资保值,但真正能拿出来投入到米国地产和金融领域的钱,并没想象中多。
这么一来,少了一个接盘侠,光忽悠米国的投资者,次贷金融产品的前景可能不会太高。
如果仅仅只是几十亿的市场,百分之2、3的收益,花旗即便一家独吞,也才几千万到一亿美金的盈利。
更别说,花旗根本不可能一家独吞次贷组合金融产品的市场。
但只要美金和石油挂钩之后,那各国对美金的需求会呈现爆炸性的上涨。
即便是3个月的短期投资,收点利息进行保值,市场上出现的美金,也会以几百亿来估算。
而且一旦米国和沙漠土豪达成妥协,土豪们放开对米国的石油禁运,米国人用美金来搜刮资本世界,那么土豪们则可以用石油来搜刮米国。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沙漠土豪各国的对资本国家的贸易,会从十几亿的年盈利,变成每年赚到几百亿,甚至三十多年后会达到好几千亿的顺差状态。
如此巨大的美金在手,赚得盆满钵满的沙漠土豪们,绝对会被米国再次逼着大量投资米国。
一想到仅仅只是莎特一国,今后几年中,手里会有好几百亿美金的钱等着花出去。
李长亨顿时就下定决心,帮米国完成美金成为石油的结算货币。
挥手让泰勒等人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想了想后,拿起保密电话打给了几个参议员。
见面之后,李长亨仅仅只是说出美金作为石油结算货币的好处,就说服了自己这边的大量议员。
然后承诺他们赫斯特旗下的大量媒体,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大量跟踪采访他们。
这种对米国和资本家明显都有好处,又能获得大量政治资本,还能在民众面前出风头的事,对政客来说就是无法拒绝的蜜糖。
然后李长亨又秘密见了海军的几个大佬,一边暗示他们搞事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军费。
一边又明着说,未来一两年里美金的汇率会涨。
找个合格的操盘手,获利百分之二三十,一点都不难。
当然,从长远来看,汇率上涨也不全是好事。
一开始的情况是大量国家因为对石油的需求,而不得不大量买入美元用来购买原油。
而原油支付需求增加,必然导致市场上美金短缺,进而汇率上扬。
美金更值钱,对米国普通人和资本就意味着购买力大增,这是好事。
但既然美金和石油挂钩了,美金更值钱必然会推动石油上涨。
石油价格上涨再次导致整个资本世界各行各业的运营成本增加,接着商品价格上涨,居民的消费成本加大。
普通人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就会减少消费需求,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导致米国经济呈现放缓乃至衰退迹象。
随后汇率下降,美元再次贬值,米国人最后又不得不再次加印美钞投入市场,利用美金霸权来搜刮全世界。
而米国人一耍无赖,盟友们对他的信任度就会降低。
未来北极熊倒下后,这招用一两次确实没太大问题,但米国人在70后期和80年代前期,被红色北极熊追赶上来的情况下,绝不敢真的损害自己的信用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