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返回2006 [校对全本] (木子心)


  二呢,一本书,每上一个推荐位,编辑都会看你各项数据涨幅的,而你不可能每次上推荐位,都能拉了一堆成名作者帮你开单章拉人气,这就容易造成一个什么局面呢?
  如果你是上第一个推荐位的时候,找人开单章拉的人气,那你第一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很漂亮,编辑也确实可能因此而给你一个更好的推荐位,然后等到你这本书上下一个推荐位的时候,因为少了知名作者的单章加成,你在这个新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瞬间拉胯,和上第一个推荐位时候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容易给编辑一个什么感觉?
  编辑会对比你这本书在前后两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从而判断你这本书最近的剧情拉稀了,简而言之就是认为你这本书刚上第二个推荐位,剧情就开始崩了。
  所以,如果你是编辑,你还会给这本书下一个更好的推荐位吗?
  重生前,孙全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总有那么些作者想走捷径,想借别的作者的人气,来给自己涨新书期的数据,结果……兴奋的时间没多长,就心灰意冷了,觉得自己被编辑打入了冷宫,竟然拿不到好推荐位了。
  三……
  他以前不愿意找别的作者要单章拉人气,也是为了在新书期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作品的质量上,他觉得如果自己心里一直想着走捷径,想着找别的作者开单章拉人气,心思就会被分散,而心思分散的结果,就是作品的质量肯定会有所下降。
  他觉得得不偿失。
  毕竟靠别人的单章拉来的人气是短暂的,作品质量的下降却是长期的负面影响。
  而写网文……从来都不是短期见效益的一个职业,这一行拼的是韧劲,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
  所有想走捷径的行为,都是在拿短跑时的冲刺心态在拼。
  而用短跑的心态……跑马拉松的话,怎么可能笑到最后?
  ……
  新书期冲榜的心得,孙全自然不仅仅只有上面这点浅薄的领悟。
  比较深一点的领悟就是关于新书期更新速度的,有人觉得新书期越长越好,能多拿几个推荐位,能在上架之前,多积累一点收藏人数,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拿到一个不错的首订数据。
  以前,孙全也曾这样认为,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个观念是错的。
  因为一本新书上架时的收藏人数高,不代表首订数据就一定会高,这还涉及到一个收订比的问题。
  (收订比:收藏与订阅人数的比例)
  有可能你上架时五万、甚至十万的收藏人数,最终的订阅人数还没人家一万收藏的订阅人数多。
  这就是收订比对一本新书首订数据的影响。
  而孙全慢慢领悟到的……就是新书期更新速度对上架时收订比的一个影响。


第638章 速度与收订比
  事实上,会影响到收订比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那本书的质量,质量欠佳,上架时的订阅人数自然不可能多,毕竟订阅是要花钱的。
  至于质量欠佳,为什么会有不错的收藏人数?
  这个问题大概也分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这本书的类型刚好踏在风口上了,曾经有个互联网大佬说过这么一句话:起风的时候,就算是一头猪,坐在风口上,也能起飞。
  而这个现象在网文这个行业一直都是存在的。
  每年总有一些幸运儿,可能文笔欠佳、可能剧情狗血、也可能还存在着其它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开的新书各项数据就是涨得比其他类型的作品快很多。
  这就是踏在风口上,正好撞上热点题材的一大好处。
  但这种类型的作品,上架时的收订比,一般都不容乐观,毕竟免费的新书期,可能会有不少读者因为喜欢这个题材的故事,而瞅一瞅、看一看,打发一下时间,但真正等到需要掏钱付费阅读的时候,这其中很多人掉头就走了。
  其中的原因?
  无非是觉得这样质量的作品不值得花钱看而已。
  另一种情况……
  也挺常见的,这种情况就是这本书的书名、简介,乃至封面可能都挺讨喜,作品开头甚至也还挺好,但在上架之前,写了某个剧毒剧情,这种剧情多数读者一看就毒发身亡,所以就更别指望他们在你这本书上架的时候,花钱给你订阅了。
  第三种情况呢……和第二种类似。
  但又有点不同。
  第二种是剧情中的某个毒点干掉了一大批读者,可能在总体剧情上没什么大问题。
  好比《神雕侠侣》的前期,小龙女被龙骑士尹志平给骑了。
  这种情况,在剧情上来说,你能说它不合理吗?
  剧情上是说得通的,但这种情节对多数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毒点,其杀伤力堪比断肠散和鹤顶红,绝对能无数书迷纯真的心灵产生暴击。
  当年金大师写了这样的剧情,尚且引起无数书迷的强烈反弹,据说他家的玻璃都被愤怒的书迷给砸了,何况一般的网文写手?
  而第三种情况,与第二点相似的是,上架之前,干掉了大把的书迷,但它干掉书迷的方式却不是毒点,而是剧情崩塌、或者人设崩塌,又或者是力量体系的崩塌,等等。
  反正,简而言之,免费的新书期其实对一个有志于靠稿费生活的网文写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正常情况下,十个普通作者,新书期过完,可能十个全军覆没,都通不过新书期的考验。
  而上架销售,不过是免费新书期结束后的一个结果呈现而已,就好比一个长跑运动员,上了赛道,发令枪响后,和其他运动员一起吭哧吭哧地跑完三千米甚至一万米。
  这个运动员在赛跑的过程中,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反了多少错,以及本身实力的限制等等,在跑到终点的时候,就会拿到一个成绩。
  成绩本身好像只属于跑过终点的那一刻。
  实际上呢?
  这运动员的成绩好坏,取决于他赛跑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可能这个运动员在这次比赛中,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只犯了一个错误,然后这次比赛他可能就是倒数第一名。
  一本网文的新书期,就是这么残酷,无论你这本书新书期免费的时候,有多少闪光点,吸引来多少读者收藏你这本书,但只要你在上架之前,犯一个错误,上架时你的收订比就会变化一点。
  犯得错误越多,上架时的收订比就会越难看。
  如果在上架前,你犯了一个知名错误,那么不好意思,无论你上架前的剧情里写出多少爽点,你上架时的收订比,都会丑得难以见人。
  孙全曾经见过最惨的一个作者,一个他认识的5级作者,某本新书上架时的首订人数正好就是5。
  你没看错!
  5级作者,首订5。
  这里数字上没有漏字。
  ……
  而孙全对于新书期更新速度对收订比的影响……这方面的领悟,其实是他重生前写文十几年后才突然领悟到的。
  可以说,在那之前,他在这方面吃过很多次亏,而一直不自知。
  而他领悟到的……
  则是更新速度对已收藏读者死活的影响。
  这话听着不太容易理解,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好像对“读者”不太友好,其实用行话来说,就是更新速度对24小时追读人数的影响。
  这个概念,在网文诞生之后的很多年,一直都没人提过。
  直到网站的技术进步,一些网站开始运用新兴的大数据技术,来观测一本书每个时间段、甚至每个章节的浏览量之后,这个概念才慢慢被一些网文作者所熟知。
  据说,后来很多网站都开始根据这个数据,来给每一本新书安排推荐位,24小时追读人数多的作品,就会被安排好的推荐位,24小时追读人数少的作品,就会被安排效果一般般,或者效果很差,或者根本就不安排推荐位。
  而24小时追读人数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一本新书每天24小时内,最新章节的阅读人数。
  这个是很难作假的。
  作者们可以花钱给自己的作品刷点击、刷推荐票、刷收藏,甚至刷其它各种数据,但是刷24小时追读人数?这活难度很大,反正孙全在重生之前,都还没听说过谁有那个本事给一本书每天刷24小时追读的。
  特别是免费的新书期。
  24小时追读这个玩意,也受很多因素影响。
  一本新书……新书期出现的任何一点小瑕疵,都会很快就直观地反应在这个24小时的追读人数上。
  可能你上一个章节出现的一点小瑕疵,下一章更新的时候,追读人数就直接下降了。
  而孙全认为新书期的更新速度,对24小时追读的人数,有很大的影响。
  你很难想象一本字数本来就不多的新书,在新书期的时候如果每天只更新一章,甚至断更,会有多少读者愿意每天追你这本书。
  其它方面对收订比的影响,这里且不说,只说新书期更新速度对收订比的影响。
  举个例子吧!
  比如你开了一本新书,质量还行,每天更新一章或者两章,都有一些读者把你这本书放入书架,给你这本书增加一个收藏人数。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