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看完小丑相关的作品,程风发现小丑有三个版本。
经典小丑、致命玩笑小丑、终局小丑。
第一种是一般的小丑,被称为犯罪王子,将小丑喜剧元素融入到犯罪中。
而《致命玩笑》的小丑则围绕其悲惨的起源,将“人在极度崩溃后终将疯狂”这一点体现到了极致。
而《终局》的小丑则是完全的疯狂,这个小丑被描述为活了千万年的怪物,他就是疯狂的化身,混乱的源头。
显然电影中,程风此次拍摄的小丑,应该是以致命玩笑这一版中狂化后的小丑为蓝图,加点终局小丑的影子。
想到这里,昏暗的酒店套房内,程风拉开窗帘,让户外的光线进入屋内,打开窗户,深吸一口气。
将自己心中的郁闷和惆怅深深吐出,随即伸了伸懒腰,眼中犹豫,最后咬了咬牙,关上窗户,拉上窗帘。
先是用手机提前录好自我催眠暗示的步骤语音,整个录制过程花了两个小时。
自我催眠构建角色,分为四个步骤,诱导、加深、指令、苏醒。
等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之后,程风坐在椅子上,看着镜中的自己,戴上耳机打开录制的语音,进行自我催眠构建起内心那只以小丑为蓝图的野兽。
程风先是自我诱导,诱导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放松入静过程。
程风刻意拉上窗帘,就是为了营造出整个酒店套房静悄无声、昏暗的环境。
此时,程风端坐在椅子上,双手平放于膝,安静而平稳地凝视着镜子中倒映的自己。
程风作深吸气,尽量屏住气,并使全身肌肉绷紧,特别是双手用力,然后缓慢的将气呼出。
随即逐渐放松全身肌肉,如此重复做了几次。
接着语音传来300慢慢往回倒数,在数数的同时,程风意念自己的双脚肌肉放松,直到双脚柔软松弛几乎无知觉。
然后由脚开始向上放松踝关节、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双手、前臂、肘部、肩部、颈部、面部,上睑下垂,眼皮渐渐闭合,头部也轻缓地前倾、下垂。
此刻通过提前录好的语音引导,程风脑海中重复回忆着小丑的身世,想象着自己在小丑的剧情里不断经历着他的过往,然后开始慢慢投入,把刚刚看完的漫画场景一一在脑海勾画。
接着通过语音中传来的指令,告诫自己,调动起平常生活中,过往经历中让其无奈、气愤、伤心的事,那怕是自己听说的,看到过的,发生在社会中不公、角落里让人发指的阴暗面。
让这些记忆里不好的事情,带动起一层层负面情绪,不断的充斥在自己脑中勾画出的小丑角色里。
接着就是苏醒,苏醒就是从恍惚中复苏过来。
随着语音的提示,程风开始从半催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下意识的,程风皱了皱眉,刚刚自我心理催眠暗示的效果一般,毕竟为了保险起见,程风录制的语音指令都是浅尝辄止。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入戏不入心
程风并没有继续加大力度,而是打算以数量代替质量,距离拍摄时间还有几个月,他先是按照自我催眠的方法,尝试了一周。
一周后,清晨,迟啦一声,程风拉开窗帘,将原本昏暗的酒店套房照的明亮。
紧接着穿好他的紧身衣,前往酒店健身中心去锻炼身体,先是做了一个热身,接着就是做起了有氧运动。
两个小时后,健身完毕,回到酒店套房内,冲了个澡,换上一身宽松休闲的服装。
点了一根烟,坐在沙发上,深深吸了一口,程风眉头一皱,带着点无奈。
暗自摇了摇头,嘴中喃喃:“看来只能如此了。”
程风之所以这样,是他决定利用系统的辅助完成小丑的扮演。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以他现在的能力,再加上持续一周的心理暗示,人格某一面不断放大填充下,关于小丑的塑造,已在他的脑中成形。
一句话,意思就是,程风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饰演出小丑这个角色。
但程风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已经感受到心理层面对于这个角色的压力,阴暗面对其人格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这还是他没有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
如果全身心投入,程风可以肯定,他完全有能力饰演出一个人间混乱的化身,可同样,演完后这个角色留给他的心理阴影也会不断伴随其很长时间,搞不好会给他生活和工作中带来非常麻烦的影响。
表演这块,其实就像是潜水,并不是越潜越深就好,在对待某些角色的时候,适可而止也很重要。
一味的一意孤行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人们常常所说的入戏,可入戏太深,就如潜水一般,稍有不慎就会在深水里无法游出。
戏剧表演最早源自于人类文明原始行为中的祭祀。
在程风看来,史上第一个演员,就是部落里的祭司。
第一个戏剧就是参拜神明,而那时候负责祭祀的巫师们,在祭台上,他们要的就是在其参拜上天时所达到的天人合一。
可在程风看来,这就是属于精神范畴的问题,首先他们就是通过精神高度集中处于半催眠的状态下,来传达出所谓的天人感应。
这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通过演员的演绎,人类能在演员表演之时,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共振,达到情绪上的共鸣。
那是因为,演员就如同那些祭司一般,要将自己的精神集中到一定程度,从而通过自己的演绎,用情绪去和观众们建立起精神世界的联系。
同样不可避免的,每个演员用心饰演的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本人的精神世界。
这种现象,术语叫做“戏剧后应激障碍”,这个术语是用来描述演员在沉迷角色时偶尔经历的那种困难而持久的影响。
这也是演员这个职业的职业病,长时间扮演一个角色,演员经常会延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身上成瘾的、依赖性的、具有破坏性的习惯。
因为太过进入角色以致于患上了情绪性的心理疾病,这样的演员不在少数。
毕竟每个人心底都有潜藏的心理隐疾,只不过区别在于它是否恰好被相关事件激发出来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是扮演忧郁患者,吸毒者、杀人犯、妓女等等内心痛苦或者忧郁之类角色的演员,尤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他们进入角色以后,内心潜藏的一块敏感的特质,恰好被所扮演的角色激发出来,所以会在心理精神层面上痛苦不堪。
很多发展好的演员,突然间在娱乐圈里销声匿迹,其实更多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的事业不行了,而是精神层面已经支持不住了,所以要么去了幕后,要么转行。
因为一个角色,入戏太深,无法走出,以至于导致人生悲剧的演员就有很多。
更何况,程风这次饰演的角色,是小丑。
一个集合了太多负面情绪的角色,这是危险而又极端的一个角色,艺术和理想掺杂了太多虚幻成分,而生活是实在的。
只有懂得在虚幻和实在之间切换,只有懂得在戏里演好角色,而在现实里是另一个角色,才更能接纳现实的美好与丑陋,光明与黑暗,才不会使人生的航船触礁沉没。
程风思及此处,不由淡淡说到:“功夫不够啊,看来我还没达到入戏不入心的境界。”
所谓的入戏不入心,在程风的认知里,演员境界有四种。
过戏、演戏、入心、入戏不入心。
何谓过戏?
这个境界的表演都暂且谈不上“演”字,很多人凭着花瓶似的外表,或各种裙带关系等混上荧屏。
谈不上演技的拙劣展示,虽总能收到多数观众吐口水的致意,但是此类演员的生存法则便是:给钱便演,捞完就走!
永远做的是一次性买卖,并不在乎作品的好坏,在观众的视野里也就是昙花一现的过客。
演戏!
此类演员已经算得上是良心演员,多是科班出身,但因缺乏生活阅历的积淀,戏中的人物大多是刻板程式化的重复,所以再用心,依然是演出来的,观众很难有身临其境之感。
入心!
毫无疑问,这种演员是一等一的好演员,但还不是最佳!
因为他们的演技虽然精湛,但入戏太深,将戏中的人物带入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身心完全被角色所附体,难免陷入迷失自我的纠结中。
例如,参演87版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女演员,她所诠释的林黛玉堪称经典,后来的演员很难再超越。
但是却因入戏太深,自己的现实生活完全沉浸在剧中人物郁郁寡欢的氛围当中,长期情志抑郁,结果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
入戏不入心!
此等演员,才是真正的大师级演员!
塑造无数经典角色,却不会被任何的固定框架所限制,因为他们深知这只是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而已。
但是演什么就是什么,似乎角色就是他,他就是角色,观众感受剧中人物悲欢离合的同时,真正被其精湛的演技所折服。
然而,工作之外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番令人艳羡的别样天地,能够很快地回归自我,享受属于自己的豁达人生。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