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这些推演,顾骜当然是不可能全部作为推演的,何况他自己也不是全都清楚。
但他讲的那些泛泛的原则性推演,确实听不出什么毛病。
只是他的用辞确实过于直白,着实让小沃森一时之间心理不爽。却也同时也有利于对方印象深刻,将来被历史验证的时候才会想起顾骜。
这本来就是长线交情伏笔的最好状态。
“顾,我想你刚才一定是在预祝我长寿,好让我看到IBM需要正视微软竞争的那一天。”
“不需要太长寿命的,短则四五年,长则六七年,不可能更久。”
“我有些累了,那就先回了,你家的水上乐园不错,回去后我会让人把我那儿的也改装一下,我孙子会喜欢的。”小沃森礼貌地喝完下午茶杯中的最后两口,才冷声告辞。
他这番话俨然是不经意表现了一下自己的不满,暗示他孙子的爱好跟顾骜相似。
顾骜不想跟70多岁的老头儿计较,只当没听懂,笑着送客出门,毕竟他刚才也有用辞比较激烈。
送了客人出门后,米娜诚恳地问:“老公,你真觉得微软将来会反噬IBM、让IBM不得不找老对手合作的么?”
顾骜:“只是旧时代的老对手而已,不是永远的老对手。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而且,到时候就算小沃森还没死,有点拉不下脸来,但王安肯定已经死了。虽然我掌握了王安的遗产和公司,但我跟王安毕竟没有任何关系。IBM的领袖会放下这层心结和面子的。”
米娜似懂非懂地追问:“可是,如果到时候情况真如你预言的那样发展,微软成了你和IBM都无法遏制的巨兽,你们又能如何联合呢?到时候,IBM似乎提供不了什么你没有的东西。”
顾骜自信地说:“还是有的,到时候的机会,就在于抓住计算机的小型化趋势。微软要全面占领市场,光靠品牌厂家们发力是没用的,关键在于让这个世界出现‘兼容机’,也就是一个机箱尺寸做得有很多冗余的余量,消费者可以自由地往里插主板、CPU、内存、硬盘。这种模式出现后,开放式系统的品牌厂家都会撑不住兼容机的成本优势的。但只要用户对尺寸小型化还有追求,兼容机就抢不走这部分市场。而我们在硬件的很多小型化黑科技方面,未来肯定还有仰仗IBM成熟硬件技术和经验的地方,不过那是下一代产品的事儿了。”
第823章 做不了渔翁就不怼人
顾骜并不是很清楚,历史上1991~1992年前后,苹果、IBM和摩托罗拉三家公司所成立的“AIM联盟”,具体推出了那些产物。
毕竟这些东西对于前世的他来说,都是自己没用过的史前产物,90年代的中国人也很少有了解。
如果站在上帝视角上俯瞰的话,格局就会明朗一些:这三家公司组成的AIM联盟,推出了一个POWER PC的计划,来对抗后来强大到彻底失去IBM控制的微软。
这个联盟里面,IBM负责提供基于早期RISC架构与MIPS架构升级而来的精简指令集,外加一些整机集成方面的优化科技;摩托罗拉负责设计基于这个指令集架构的CPU芯片实体;而苹果公司负责最终整机的设计。
举个不太恰当但通俗易懂的例子类比,那就好比后世智能手机时代,高通提供核心芯片,ARM负责指令集架构,而苹果公司负责手机的整机研发。(这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职权有些交叉)
2007年智能手机界的苹果,就相当于1991年POWER PC时的苹果;ARM公司则相当于91年的IBM;而高通则相当于91年的摩托罗拉。
然而按照历史的轨迹,这个铁三角的合作,最后还是苹果公司得到的好处最多。
苹果公司先推出了普通台式机版本的POWER PC整机,一开始前两年销量还可以,比麦金塔I代和II代市场占有率还高了一些。
但是在微软的WIN95系统即将出现时,POWER PC的台式机就开始溃败了。
原因也很好理解,就如顾骜跟米娜说的微软带来的组装机的冲击风险。
可是,苹果公司在POWER PC台式机推出后短短一年内,就拿出了笔记本电脑的版本,也就是POWER BOOK。
这个系列后来成了苹果转向笔记本业务,并且始终保持住了公司产品和技术延续性,扛过整个WINDOWS时代的命门。
因为笔记本追求的是轻薄便携,没那么多冗余空间给你浪费,组装机兼容机是很难玩的。也正是笔记本时代的经验,让苹果后来注意到了往手机方向发展。
因为手机同样是一个被外观和体积卡得很死的产物,消费者,尤其是女人消费者,是不会为了“同样配置跑分能便宜一两千块钱”,而去买一个傻大厚黑的丑逼的。
安卓时代,谷歌不是没想过“重演一遍PC时代微软消灭苹果的历史”,所以谷歌一度想过弄“安卓手机的兼容机”。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美,谷歌试图做出一个体积上有冗余的整机机壳,这个机壳就是一块主板加一个塑料壳,提供各种插口,就像PC组装电脑的主板给你提供CPU、显卡、内存和硬盘的插槽,当然手机的话还要多一些诸如摄像头的插槽。
然后市面上的配件供应商都直接面向消费者卖芯片、内存、电池、摄像头,消费者买齐一套配件后直接往兼容机壳里插,就形成一台手机了。
可惜这个计划,在2010年代早期,就被谷歌风风火火推出,一直到2010年代末也没人捧场。只能说谷歌的程序员解决世界的思维,低估了女人对颜控的执着。
顾骜也不喜欢颜狗,但他是一个多思维角度的人,不会纯执着于技术。
他要面对这个真实冷酷的世界,就必须直面颜狗的战斗力。
他不需要知道苹果发展的那些细节,但他天然可以根据大势所趋,看出在未来的下一代产品时,转向发展笔记本,才是让一家电脑公司拖过微软黄金十年的最好抉择。
为此,干掉苹果并取而代之是第一步。
未来几年里,后续还有很多配套技术可以投资发展一下的话,也是不错的,比如液晶显示器之类。
高成本的液晶显示在台式机领域要取代老旧的CRT,一直要到千禧年前后,因为台式机不需要考虑便携的问题,便宜和显示效果好才是王道。但笔记本是不可能背着一个大鼓包的,要发展笔记本就必须搞液晶。
历史上,一直到《广场协议》发作之前,液晶作为半导体这个技术大类下的产物,一直是日本人的天下,夏普之类的日企长期占据绝对霸主地位。当时任何其他外国企业就算想插手,也不可能,而且这个行业跟芯片工艺一样,是需要至少五到七年的前期亏损和基础投入、再经历漫长的无利磨合拓展市场。
可是在86~88这几年,随着日本人成本的提升、日元的升值,半导体工艺开启了全面外流转移向低成本地区的进程。
历史上正是在这几年,芯片领域的半导体工艺,转移到了原本的湾积电。
而液晶乃至后来的其他屏显工艺,流向了南棒,主要是被三星承接了,随后立刻扩散到LG之类的企业。
这也得益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让南棒举国之力投入了很多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之力给三星/LG这些铺平了道路——
后世中国在京城的08奥运前后,也猛推3G概念,把拖了多年的手机网络升级起来。而南棒可是1996年就开始用CDMA了、2000年前就进入3G了。往前再逆推,1988年就第一个响应GSM了,为的就是在本国主办奥运会的时候,让首都的通讯基建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
从这点来说,不得不承认东亚国家都往往靠举国举办大型赛事来强推基建升级,不光中国和南棒受益于此,往前倒退20多年,60年代东京承办奥运会的时候,日本人也是为了奥运强推的新干线,否则哪有日本人一举成为当时世界高铁技术第一强。
如果没有顾骜的介入,中国人后来也能在液晶领域乃至LED屏显领域、OLED屏显领域逐步走到世界一流,不过那会晚的多——你得等08年次贷危机后,韩国人也开始衰退和扩散,才被中国企业京东方攫取和三星的行业地位(BOE,前身是京城显像管厂,跟狗东没有半毛钱关系,大多数读者应该是知道的,但还是扫盲一下以免误会)
而现在,顾骜有资本的话,当然不会等三星在中间僭窃行业霸主二十年了。
他要直接布局取代三星的位置。
未来的亚洲,不需要四小龙这个概念了,只要香江和李家坡这两个做外贸发展地区经济的“二小龙”就可以了。
湾湾从日本人那里转移走的高科技产业也好,南棒从日本人那里转移走的高科技产业也好,现在都只需要转移到顾骜这里就行了。(当然湾湾和南棒自力更生发展的其他产业,顾骜也捞不着,他只管截胡那些从日本转移出去的高科技)
完成这些布局,他就相当于历史上的苹果加台积电,再加上小半个三星和小半个索尼。
之所以说半个,是因为索尼除了游戏机和消费电子产品,还有其他产业,顾骜攫取的只是一个游戏机和其他玩的东西。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