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校对全本] (浙东匹夫)


  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几年,某些经济大省能用得起手机的人民人口数较大,还能单独占一个首位数,不过那种情况肯定不会多,你得是国内经济前三强的省才有可能。而那些穷困的,最多可能就要10个省合用一位、每个省只分到1万个潜在手机号。
  海经理倒是并不在乎这些,她拿到号码后,只是有些奇怪:
  “我不是排到第一个的么?为什么已经从30开始了?前面30个号码呢?你们不是从00开始卖的?”
  “我们只是代卖的,不清楚。承销商总要自己留下一批的吧。”
  海经理想了想,应该是顾骜怕卖不完,留下前面的号码做人情吧。
  京城毕竟不是民间商业繁荣的地方,能光明正大显摆自己有钱的人,应该不如沪江和粤州多。
  她也就不多问了。
  当她拿着大哥大走出大厅的时候,她就被外面远远围观的人潮震惊了。
  围观的人其实很多,但大家的表现并不张扬,更不敢靠得太近围观,似乎对拿着大哥大的人有些害怕。
  那是一种所有人都至少离开你十几二十米开外、你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扭过头去假装聊天。但一旦你转向另一个方向,他们又会贪婪猎奇地盯着不放。
  就像一条鲨鱼游进云雾一样稠密的沙丁鱼群一样。
  鲨头所向,纷纷辟易。
  鲨尾离去之处,沙丁鱼又纷纷合流,似乎刚才这里什么都没经过。
  她很想解释一句“我是帮单位买的业务公用机”,可不管转向哪里,都没有人正视她,她也就觉得无从解释了。
  既然如此,还是别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鲨鱼是不可能跟沙丁鱼解释清楚的,直接游走吧。
  “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有钱人。”背后重新合拢的沙丁鱼流发出窃窃私语的声音。
  没过几分钟,场内的价格也渐渐流传了出来。
  很快所有沙丁鱼们都知道今天的最低落地价是8万块人民币,如果要全国漫游则是16万。
  于是每当一个新办理者走出大厅的时候,惊呼和羡慕也变得更加具体。
  一台大哥大就是将近两辆桑塔纳呀!全国漫游版的相当于三辆多!
  不过,前几个都只是办的8万块总价的非漫游机型,真正的冤大头并没有那么快出现。
  萧穗在车里,暗暗观察了一番盛况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行李包。
  那里面几部都是全国漫游的,比此刻扮演鲨鱼角色的有钱人手上的还高档一倍。
  等她回到沪江时,沪江和粤州的大哥大也差不多该先后开卖了。
  这次带回去的礼物,分量可不轻呢。


第749章 体面
  对于国内首批大哥大的发售工作,顾骜显然是没放在心上的。
  连京城这边近在咫尺的消息,他都懒得第一时间去了解,粤州和沪江就更不在乎了。
  在他看来,粤州和沪江的有钱私营老板,人数肯定是比京城多的,而且都是钱能光明正大见光的那种。京城都能卖出去的话,粤州和沪江的销路只会更好。
  沪江这边,因为萧穗恰逢其会来了一趟、领取了码字任务后顺路又要回去,所以顾骜把送礼的机器都交给萧穗捎走。
  而在粤州那边,顾骜并没有什么亲友或者生意上的伙伴。所以他只是派了个秘书,拿了三台粤州入网许可证号的大哥大,坐飞机送去特区。
  给韩婷、张仲谋和史玉朱每人发了一台,算是给合作伙伴的礼物、以及公司发的办公设备,其他人一律可以不送。
  这些人虽然平时主要在特区混,但偶尔也是会去省城粤州的。发一台大哥大,也是一种示好或者笼络。(对韩婷是示好,对张仲谋和史玉朱算笼络下属)
  剩下的粤州号码,都可以按照正规市场渠道出货。以86年南方的有钱老板规模,80多台应该可以轻松卖完。
  或许有人会奇怪:100台扣掉3台之后、怎么只剩80几台了?
  那是因为在京城的时候,顾骜已经卖掉和预留了10几台的全国漫游机。最终全国投入使用的第一批手机并不会有300台整,而是280多台。
  不过粤州人和沪江人买的那些机器,也不是说未来就完全不能漫游,只是要明年或者后年邮电部门再升级一下网络端的交换系统,就可以漫游了。另外那些未来新开通漫游的机器,按说要额外按照漫游时的通话时长缴纳漫游费。
  当然,能掏得起十万八万买手机的人,是不会在乎这点通话漫游费的,哪怕每分钟多收几块钱也无所谓。
  这里说句题外话,漫游这玩意儿其实没什么技术难度,86年刚推出摩托罗拉初代手机时就能实现。
  从技术成本上来说,只要交换容量足够,一台手机换到一个新城市后打电话,运营商成本支出并不会高多少,只要一开始把基站信息转过来一次就行了。
  后世运营商收取高额漫游费,其实只是为了确保每个地方的网络建设成本能从本地用户那儿赚回来、防止捞过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顾骜前世是吴越省的,21世纪初的时候,吴越省的学生卡套餐几乎是大部分省里最优惠的了,10块钱的包月费能有1000条短信和50小时虚拟网内通话。而隔壁江南省的学生卡套餐当时10块才400条短信,通话也贵一些。
  所以顾骜前世一些考到金陵去读大学的高中同学,都是从故乡带着开好的学生卡去金陵的,到了那儿之后手机几乎只发短信不打电话,打电话都会被算漫游。
  由此可见,如果不收取漫游费的话,全国市场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那就是全国所有移动用户都去资费最便宜最优惠的那个省开卡、然后拿回自己本省用。
  这样所有的钱都被最优惠的那个省的分公司赚走了,其他偏远省份还拿什么钱去继续建设山区的信号覆盖?必须要对“邻省开卡拿回本省用”的行径进行惩罚性漫游征收,才能确保“你用着哪个省的钱盖的基站,就把话费交给哪个省的分公司”,确保建设方和收费方的一致。
  说到底,这是商业原因驱动的,而非技术原因驱动。
  不过,不管“漫游”这一功能,未来实际的成本会降低到多少。
  至少在眼下,在1986年10月这个时间点上。要想让你的大哥大实现“在全国三大一线城市的核心市区、以及未来短期内全国其他开通手机业务的城市,都能打电话”。
  那你就得实打实额外多掏8万块钱。
  所以,从身份象征的角度来说,拥有一台今明两年内就全国漫游的机器,就能额外收获一波社会地位。就相当于其他大哥大用户开的是奥迪,你开的是奔驰。
  ……
  当天晚些时候,萧穗亲手拖着装了一堆砖头一样重大哥大的行李箱,从红桥机场下机。
  因为她这趟的行程是私人事务,所以并没有让保镖开车来等,机场出来后,她只是自行打了个车,径直回家。
  萧家在沪江的房子,上半年的时候重新分配了一下,条件变好了不少。
  那是一片去年才刚刚建成的市中心小区,原先是民国的破旧弄堂,拆迁腾出来的。
  地段还算很不错,在大世界东边一两百米,到外滩江边也就半站路。
  楼是六层小洋房,钢筋混凝土每户都有防盗门,外墙贴了当时已经算很不错的马赛克。萧家在相对值钱的三楼,户型是难得一见的三室一厅,80平方。
  这种房子,跟顾骜的任何一处住处条件当然是远不能比的。但萧穗近年来也很少在沪江住,家里长辈又不想太扎眼引人仇恨,所以觉得这样也很不错了。
  毕竟萧穗还没有名分。加上直到去年年底拿到矛盾文学奖之前,是萧穗自己想低调,好显得她的事业成就都是自己拼出来的,不想被人看做“是顾骜要捧的女人,所以功成名就”。
  因此萧家的条件,真不能怪顾骜“衣锦不还乡,眼睁睁看着亲戚受穷”。
  而且凭良心说,86年,80平的市中心小洋楼,那已经是很油水的国有单位,分给领导的待遇了。
  既然这屋没有动用顾骜的人情,那显然是用了萧家人单位的指标了——这房子,是沪江电影制片厂的徐凌徐厂长力排众议,把厂里原先的宿舍收了,换成这个。
  徐凌当年刚刚跟顾骜、萧穗有生意往来时,还只是厂里的一个制片主任。不过这些年下来,傍着大人物沾点仙气、业绩好、能调来资源,也就顺理成章爬到厂长了。
  别的不说,单说中影进口买下的《终结者》和《第一滴血》内地放映权,但中影进口本身只是一家发行公司,没有制作力量,还是得找三大制片厂下属的译制片厂来翻译配音。徐凌跟着顾骜又关系,当然可以把这些大片的翻译单子抢到手,光凭这一点,从中影进口那儿拿到一星半点指头缝里漏出来的利益,都够沪江制片厂效益远远盖过京城和春城的同行了。
  这种能抱到粗大腿的干部不接厂长的班,谁还配接?这种新厂长要论功行赏分房,谁敢不服?
  同时,两年前萧穗的母亲苏萍,借给徐凌的那台价值1万多人民币的寻呼机,或许也在分房决策时起了作用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