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校对全本] (浙东匹夫)


  这几天,韩婷也是跟着顾骜一起陪潜在合作者考察,鞍前马后挺忙碌的。而且她非常有分寸,在外人面前,绝对不会露出跟顾骜串通的倾向。
  一切都是那么冷若冰霜公事公办,把知性冷静老练、手腕泼辣的商界轻熟女强人的形象,维持得极为精准。
  今天这种送行的日子,她当然穿的也是一丝不苟的女式职场西服和羊绒呢的收膝筒裙。
  凭良心说,这半年多来,韩婷还是有所牺牲的。年初顾骜刚回国,就义正辞严地跟她表态:公职在身期间,要君子慎独,严守组织纪律。
  纪律不让做的事情,哪怕没人知道也不能做。
  韩婷当时立刻就接受了,而且真的半年多里一点都没来搅扰顾骜,哪怕是顾骜因为公干身在特区。
  对于一个刚刚36周岁的女人,能这么自律地熬上半年,熬到快37了,这是着实不易的。也看得出韩婷这人事业心和自律心之强,说不欺暗室就不欺暗室。
  不过现在顾骜已经无事一身轻三个月了,所以这次再来香江和特区,就没什么障碍了。出于报答韩婷的恩义也好,出于对她品格的尊敬也好,连本带利……唉,说得太庸俗了。
  施恩不望报,何必言报呢。
  反正就是稀里糊涂算不清楚,不说了。
  ……
  “在香江搞开发,有多大的难度,我当然知道。尤其是这两年,布列塔尼亚狗贼彻底知道拿不住了,各种使绊子阻挠本地的长期发展。不过,我是有办法的。”
  回程的车上,顾骜跟韩婷同车,趁着路上堵车有时间,他便把自己的思考,全盘娓娓道来。
  “你不会真的相信,‘启德机场不够用,要建设新的国际机场’,也是布列塔尼亚人让步、促成本地发展的一个象征吧。”韩婷的这句反问,显然是从刚才送别张仲谋时,提到的这个突破口为切入和展开的。
  “在我看来,香江要建新机场,完全没必要填那么多海。哪怕选址不变,坚持在大屿山搞,也可以平整更多的沿海缓坡。平整山地,比从零开始填海成本要低得多,起码相差五倍不止。布列塔尼亚当局趁着他们在香江说了算的这最后十几年,非要规划填海造地这条开发总纲,分明是为了过分强化本地的所谓‘环保’势力,为后续咱中国人自己完全接手之后搞开发设置障碍。”
  韩婷这几句话,着实是说得鞭辟入里,不愧是当年外交学院出来的老师,简直洞若观火。
  80年代中期开始,规划香江需要新机场,这个决策本身并没有问题,需要填一部分海,也没问题。但关键是对环保、丁权、等等各方利益的保护程度是否合理、是否吹毛求疵。
  有点工程意识的人相信都能理解,比如你搞一个项目,如果对环保的要求是95%,可能是一个价钱,如果提高到98%,可能成本直接就翻一倍了,你要追求100%,那说不定还要再翻倍。
  同理,要是一个国家对每年车祸死人的容忍度,从国民人口的万分之一,压低到“一个都不许死”,那肯定会导致社会交通陷入瘫痪、整个经济都不行。
  这并不是说命可以计价交易,只是具体实践领域的人都要接受现实,不能只唱高调。
  而布列塔尼亚人显然是动了“反正十几年后的财政钱也跟我没关系了,所以走之前吃干抹净突击花光。不但要把现钱花光,还要借一大笔基础开发债券,然后把赤字亏空留给接手的人还”的心思。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自然什么都能吹毛求疵,把成本做到最贵,完全不讲效益。同时高调唱过之后,其他人想讲效益也会变得困难,容易被不做事的键盘侠喷子对比指摘。
  顾骜知道韩婷说的都是真的,不过他的态度依然乐观:“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道,但问题也没那么严重——至少比我曾经设想过的,布列塔尼亚人可能做的坏事,已经封堵了七八成了,剩下的都是小问题,想办法总能解决的。”
  顾骜之所以乐观,显然是因为他知道,如今这个局势,已经比平行时空好太多了——
  两年前,他把米娜安插到部里的国际关系研究室时,那一系列风控评估的绝密内参,终究是发挥了作用的,也在双边的备忘录中,提前堵漏了好几个点,让布列塔尼亚人使诈的操作空间小了很多。
  顾骜现在,至少可以不用怎么考虑“突然比前些年扩张的丁权”问题,也就可以少花大量精力在处理香江钉子户上。开发项目征地的难度,依然是跟70乃至60年代持平的,没有上升。
  唯一需要解决的,无非是一些假托环保借口、实则拒绝一切开发的组织和势力,不过这些势力也比历史同期要弱一些、他们能仗恃的借口也少了几条。
  具体不好多说,反正都是顾骜当初假借米娜之手、通过国际关系研究室的渠道封堵掉的。
  所以,略掉不便描述的细节、单说结论的话,那就是历史上90年代乃至新世纪,香江人拖延了二十年都没法完成的开发进程推进,到了顾骜手上,未必没有机会。
  韩婷听顾骜略微分析了一波,也大致认识到主要矛盾点在哪儿了,意识到“至少已经堵掉了更多恶化的可能性”,重新鼓起了几分信心。
  韩婷便继续追问:“那么,我们这么直说吧,你如果把张仲谋拉来,未来的半导体产业园区、配套,你准备放在哪儿?或者说,你指望当局和本地大亨们配合你,开发哪一块区片?”
  “这事儿车上说不清楚,一会儿回屋我拿地图给你说。”顾骜解释道。
  韩婷便不再纠缠,只是静静靠着车窗,看着窗外的街景。二十分钟后,车子到了山顶白加道的顾园。
  韩婷也不推让,就当是自己家一样大咧咧当先推门进去,很熟门熟路地从顾骜书房里抽出一张比例非常详尽的香江地图,摊开在书桌上,准备深入讨论。
  香江这地方,其实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高城市化程度,真要是抹平一些阻碍,可以开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如前所述,哪怕到2010年代,这里的城市化占地也才30%,而80年代更是只有25%。还有75%都是农村、以及完全未开发的山林、湿地。
  同时,这些农村和山林、湿地也不是说政策上就完全不允许开发,过去20多年里,布列塔尼亚人就主持了好几波新的市镇的开发。
  大致上的进度是这样的:首先,在50年代以前,香江完全没必要开发新界。因为二战前远东的金融中心和传媒中心是沪江,香江完全没有优势。是日军入侵后,大量沪江资本和人才南下涌入,香江才初步发展起来的,后来北方战乱持续更久,那些沪江资本也就留下来了。
  整个50年代,香江无非是战后重建、休养生息,人口膨胀的问题并没有到要超出港/九搞新卫星城的程度。布列塔尼亚人“专制”规划的扩张,是60年代开始的,而且一直“专”得很有效率、效果也不错,从来不跟当地人商量。


第628章 一组互相间距一万两千英里的交换筹码
  众所周知,港/九老城区10个区不够塞下香江人口的问题,是60年代开始的。
  所以当时柏立基爵士任内开始,铁腕主持了沙田、荃湾这两个新界靠近九泷的区,在每区的中心地带各自建了一个新镇子。
  这俩镇容纳了大约30~50万新增人口。也把港/九18区的城市化区从10个增加到了12个(城市化的区面积都很小,但农村的区面积很大)。从地图上来看,那俩地依然只能算是香江正中心略偏南的地带,而再往北依然还全是农村和山,可见城市化程度之低。
  70年代,因为香江每过10年都会自然流入三五十万新人口,加上70年代后期刚开放前那一波额外增长,当局一口气把再往西北的屯门、元朗、大浦三个区都开发了。
  80年代,觉得元朗、大浦开发密度还不够,又在这两个区东北方向的边界增设了粉岭、上水两个镇,以及其他一些原先沿海离岛滩涂的小地块。
  不过,这种“每10年安置50~100万新增人口”的开发,到历史上90年代就停止了,90年代只开发了“东涌”——这是一块跟如今规划的烧钱新机场一起、位于大屿山的地皮,后来成了香江的迪士尼乐园。
  换句话说,布列塔尼亚人从此堵上了原先非常合理、也一直在做的“开发北方山区”的口子,只许你开发烧钱填海的。
  香江某些有识之士后来想按照80年代元朗—大浦;粉岭—上水这个方向,继续顺势往东北继续开发,却被各种语焉不详的因素阻碍了论证,论证了快20年一片新镇子都没开发出来。
  不过,这些都只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顾骜却是不担心这些掣肘的。
  他觉得,直接把后世那些有识之士规划了20年、已经打磨得精益求精的方案提前拿来用,不仅效果好,还能快刀斩乱麻。只要内部的利诱和外部的压力足够大。
  顾骜便对照地图给韩婷分析了一波后,最后指着地图上的东北角:
  “如果是我,我会沿着如今正在开发中的粉岭—上水一线,继续往东北推进,未来5年、直到90年代初,香江应该开发的产业区,是靠近特区的打鼓岭和沙角。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