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校对全本] (浙东匹夫)


  然后,就是盲目扩张办集体,造手表的、造收音机的、万用表的……听说市场上偶然缺什么,只要是跟机电相关的重工业产品,领导就拍脑门让你开一个车间生产这种东西。
  历史教科书上的“粗放式发展”,说的就是这一段。
  本来手下只有5000号人马,两年内硬生生吃成3万人,还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厂子能不奄奄一息么。
  顾骜也不想改变什么,毕竟也没法改变,因为这些都是国家塞进来的,搞好了也是国家的。而且短时间内,因为国内确实物资匮乏,生产啥赚啥,问题也不会一下子暴露。
  顾骜能做的,只能是劝说:“爸,注意悠着点儿,市长让你招人你就招人,但是垃圾资产别乱买,三五年内就有可能淘汰的生产设备也别乱进。
  没用的人招进来,将来政策变化,还可以下岗辞退,或者搞再培训。过时的设备买进来,那就直接变废铁了,将来都是垃圾资产。
  如果厂里有钱,千万别上那些两三年就会过剩的产业,尤其是别人一窝蜂上的那种。宁可最低保底工资把硬塞的工人养着没活干,也别买过时设备。剩下的,等我明年回国再说吧。”
  中国多少产业,都是这三年里爆炸过剩的。比如电视机的产能,83年年初全国也才400多万台,到85年膨胀到1500多万台,然后就硬生生投资过热、垃圾资产过剩。看上去账面倒是没亏损——因为钱都变成了扩大再生产的设备。可是这些设备是无法回本的,只能摆在那儿等折旧。
  倒是姐姐顾敏,看氛围有些沉重,连忙出面说合:“弟,大过年的,你怎么说话呢。爸不过是跟咱学,也有点远见了,搞全民办集体也是好事儿,市里哪家大国企不搞,我觉得三年之内是不会有困难的。再说了,省市让兼并扩张,对爸也有好处的,原先5000人的厂子,虽然创汇和效益那么好,也就副厅级编制。市里比咱差的厂子,都有正厅级编制的呢。如今趁着这个机会,为市里解决那么多就业,上面部里也好要条件,说不定就升到正厅级企业了呢。将来爸也好正厅级退休,名气都不一样。”
  顾骜点了根烟,自嘲:“我不是那个意思,钱是小事儿,我只是不想浪费。这事儿将来再说吧。”


第465章 有钱人的快乐你无法想像
  吃完年夜饭,聊了那么多工作上的烦心事儿,也才晚上八点多。
  姐姐顾敏突然想起,今年电视上是有“春晚”的,央视老早就提前个把月在预告宣传了,于是连忙打开电视机,示意老爹和弟弟别聊丧气的话题了。
  顾骜也有些好奇,收住了工作的心思,耐着性子看看。
  他其实是不太爱看电视的,主要是前几年为了保护视力,知道这年头的CRT辐射都大。加上他后世什么有趣的东西没见过,电视节目实在对他没多少吸引力。
  不过,今年可是第一届央视全国转播的春晚呐,既然回到这个时代,这种有纪念价值的节目,还是可以怀旧一下的。
  电视机刚打开,已经晚了一会儿,侯保林老师的开场相声已经过去了,主持人的拜年致辞也已经说完,电视机上,是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女歌手在唱《拜年歌》。
  虽然歌手嗓音不错,但歌太低龄化了,简直跟幼儿园小朋友唱的《两只老虎》差不多通俗易懂,大伙儿也就听个喜气。
  这些样板套路走完,马季老师的相声三杀,终于让氛围真正活跃起来,观众的鼓掌也不再是任务,而是真心觉得搞笑。
  台上的演员也逐渐年轻化。不一会儿,就有一首新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引起满场喝彩。
  歌曲,魔术,相声,杂技,一幕幕节目的表演形式,跟后世倒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些“京剧”之类后世绝对不会有人看的所谓传统国粹。
  京剧足足有四出,甚至还有一场传统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看得顾骜每次听见唱戏就想换台,或者看录像。不过老爹似乎很欣赏这样的传统曲艺,顾骜也就没办法,只能自顾自离开客厅,到隔壁看会儿书,等京剧黄梅戏唱完了再回来。
  晚会看了两个多小时,大约10点多的时候,中场休息时女主持刘小庆上台说了一些暖场的台词,然后公布了一个热线电话,号召全国观众可以打长途热线点歌。
  顾敏看了,颇为意动,建议到:“弟,不如咱也打热线点歌吧?”
  “打的人肯定很多,99%会占线打不进去。”顾骜可是见多了后世的综艺热线爆棚场景,当然不会跟没见过这类世面的姐姐那样冲动了。
  1983年春晚,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有“综艺点播热线”这个概念。
  据说央视一开始也是没预料到会闹大,最后发现“足足有数千个观众打进电话来点歌”,连计票都来不及,差点儿不好收场。
  也只能说,央视对春晚的力量一无所知(这句话怎么有点耳熟,35年后被罗胖用来说天猫了)
  这种事情,搁在几年之后,就不是“数千人打电话”能搞定的了。
  只能说,1983年,居民家里有能打长途和热线权限的电话机还太少,全国也就不到十万台装机量,拨打人数才能限制在几千。(单位里电话能打长途的不算,因为没人会除夕夜在单位里看电视的)
  顾敏不服,心里怀着不甘心,连续打了三四个,五分钟就过去了。
  果然打不进,让她很灰心。
  “唉,阿信在东京大使馆,肯定也在看节目,我还想给他点首歌听呢。”顾敏撅着嘴放下了话筒。
  顾骜不忍心姐姐失望,一听姐姐是怀念姐夫在国外,事出有因,就给她指了条路。
  “那么想点歌,我给贝托鲁奇先生打个电话吧,你早说嘛,我也好有准备。贝托鲁奇先生有有关部长的内线专线。”
  《末代皇帝》拍摄期间的贝托鲁奇大导演,在国内文化界绝对是横着走的。因为连副部级的,都在他的电影里演配角、男二号,听他指挥。他有一条专线,是可以直接打到分管科教文卫的副部长那里的。至于打给总某些局的局长,也是不在话下。
  顾骜说着,拿起家里的电话,打给了贝托鲁奇,说的是英语:“贝托鲁奇先生,有看春晚么。”
  “哦,顾,怎么了,你想给我拜年么,我已经有点懂你们中国人的习俗了。”贝托鲁奇先生在大金主面前很随和。
  “嗯,提前给你拜个早年吧。明天我请你吃饭聚一聚,好好玩一天。不过,今晚你能帮我打个热线么,你就说跟我一起在吃年夜饭好了。听说了我姐夫在日本为国效力,大使馆过年都不能跟新婚妻子团聚,你就想帮忙打电话点个歌。”
  贝托鲁奇一听就懂了:“没问题。”
  贝托鲁奇最近就在诸县的圆明新园拍外景呢,前几天还跟萧穗每天能见面。这两天因为中国人都收工了,贝托鲁奇也就回到成立,住在仇清特供安排的钱塘市区招待所,连他的专线都是临时特地开通的(其实也是顾骜此前安排萧穗住的那个招待所)
  除夕夜,贝托鲁奇本来是自己跟几个意大利助手喝酒散心,但中方的人肯定不知道他的具体行踪。他要说跟顾骜一起谈笑风生过年,事后绝对不会有人怀疑的。
  顾骜捂住话筒,转头问姐姐:“你想点什么歌?想好了么?”
  顾敏一时愣了一下:“我就想点一个在日本也经常有人听的,中文歌好了。没想好,要不欧阳菲菲的《情热の沙漠》?”
  顾骜:“嗨,你这人!要给央视点歌居然都没想好。那我帮你做主吧,就《漫步人生路》好了,这歌我写的,去年邓丽筠在日本复出时唱的。要是能播,肯定就播了。不过我也就试试!”
  83年春晚,本来就确实是一次破冰的节目,因为“听取观众意见”这种广开言路的做法,导致某总的吴局最后亲自拍板:解禁部分“黄色禁歌”。
  比如80年唐国强、陈冲和刘小庆主演的电影《小花》的主题曲《绒花》,本来因为涉及情情爱爱之类的题材,属于“靡靡之音”,央视是不给放的。
  但电影影响很大,所以民间年轻男女都爱听,结果这首歌与另一首李古一的爱情题材歌,就在春晚现场被吴局亲自下令解禁。
  甚至一些湾湾女歌手原先被中Y音乐学院某些教授的专著《如何鉴别黄色歌曲》给“靡靡之音”了,也借着这个机会扳回来一些。
  顾骜知道这是历史大势,是文化开放的好事儿,既然现在要帮姐姐实现心愿,因势利导夹带私货也没什么不好。
  “贝托鲁奇先生,故事你自己编,我想听《漫步人生路》,京城应该也有曲谱和配乐带子的。咱尽人事听天命吧。”顾骜如是一说。
  伴奏带他相信肯定是找得到的,至少那些写《如何鉴别黄歌曲》的教授们肯定有,不然怎么批判啊。
  至于现场学习一下,对于那些牛逼女歌手也没什么难度。
  如果做不到,就按历史原先轨迹,等刘小庆唱《绒花》吧,顾骜只是让贝托鲁奇打了个电话,也没什么损失。
  “好吧,我试试,你欠我一顿酒,要不我打完电话就来你家蹭美食吧。”贝托鲁奇半开玩笑地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