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鲲娱乐,将来除了找汉乐电子代工之外,还要维持一到两家小供应商,为我们代工一部分、也提供一个产能保险。
同理,汉乐电子在电子消费品领域,除了目前针对大陆市场的彩电业务之外,还可以帮忙代工一些随身听、别的便携式电子消费品。
双方都有了备胎之后,也能确保市场竞争的活水被彻底激活,将来互相谈代工价时,也能不再觉得是你吃亏了还是我吃亏了的问题。双方手下的弟兄们都能服众,不至于觉得自己的利益被老板输送给了友商。”
郭台名听了,眼前一亮:“这一点,我们是没问题,可是,天鲲娱乐不怕增加供应商导致质量风险么?据我所知,除非您花大价钱找日本厂代工,否则你在全亚洲,都很难找到质量跟我老郭与韩总合作的质量了。”
郭台名这句话倒不是吹牛,因为历史上富士康系的质量管理确实是很牛逼的,而当时棒子也不咋滴,所以排除日本人之后,真是在亚洲没什么对手。
面对这个好问题,顾骜赞许地回答:“这当然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想到了另外两点补充办法——首先,我希望韩总可以答应,以后会允许郭总的鸿海精密不但给汉乐电子做上游供应商,也能给其他电子组装企业做上游配套。
我相信郭总在自由竞争下发挥出来的质量意识。这样,我们就做到了三个环节都自由竞争、能上庸下,风险大大降低。
其次,我们可以三方出资,成立一家‘工艺流程设计公司’,这家公司以后专门负责生产化设计工作,把目前天鲲娱乐那些由硬件工程师跟线的活儿接过去,还专门负责优化产线流程和工艺、形成专门的工艺文件编制。
我希望这家工艺设计公司制作出来的工艺流程文件,可以做到标准化,将来无论拿到合作体系内的哪家代工厂去代工,代工厂的车间主任拿了工艺文件都能没有歧义地彻底看懂、并且尽快施工。这样,引入新供应商带来的质量管控风险,就降到最低了。
何况,这只是加入一点竞争元素,激活这一潭活水,我们绝大多数的产能,将来还是会由汉乐电子代工的,毕竟如今月产30万台掌机的大厂,在东亚除了日本地区以外,可是屈指可数。”
“妙啊!现在的产线工艺设计,都是天鲲来了硬件工程师、跟咱的产线负责人沟通一下,然后就定个流程。如果以后把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分开。工艺设计独立由第三方完成,兼容性、通用性和质量稳定性,不就上来了么!”郭台名眼前一亮,发自内心地叫好。
他完全意识得到,顾骜的建议,对于他做大鸿海精密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只能说顾老板的意识太超前了。
到底是在美国都混得风生水起的大亨,见解高度就是不一样。
韩婷也是在电子厂管理上摸爬滚打了两三年的,她同样意识到了这里的玄机,所以毫不犹豫地附和:“我也同意。不知小顾你觉得,这个工艺设计公司,如何组建为妙呢?”
顾骜:“我准备明年等我们这儿的某一个重要项目即将结束时,把硬件部目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鲁运达派去新的工艺设计公司。以后他就不再管电路研发了,而是专管工艺实现。他已经跟着我做了两个大项目、若干街机小项目,至今为止投产跟线都是他去的,全流程经验绝对丰富。我相信他足以胜任未来的‘汉鲲电子工艺设计公司’总裁,你们没有意见吧?”
韩婷:“人选我没有意见,汉乐可以出两个应对工艺改良和排查经验最丰富的车间主任,就去当个技术副职好了。关键是股权准备怎么出资?这家公司,被谁彻底控制,都难免让下面的员工无法心服口服。”
顾骜:“那就按我们三方40%、30%、30%出资好了,这样任意两方联合起来,都能超过50%,防止大家觉得工艺设计后的定价有偏颇。我觉得这家公司需要一定的电子工艺测试设备,硬件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加上短期内不可能盈利。有200万美元总股本才能稳步确保够用。就由天鲲娱乐出资80万美元,汉乐和鸿海各出60万美元好了。”
“我同意,这事儿就这么定好了。”韩婷首肯。
第413章 记忆碎片失去同步
1980年代的中国,虽然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还非常落后,但顾骜提出的“把工艺设计环节单独拿出来成立一家公司”,却是对电子产品质量有绝对优化的顶层设计。
即使在电子业如今世界第一的日本,也还没有开始出现这种机制——这倒不是日本人没想到,而是因为全球电子业的产业大转移还没进入高潮,日本设计师用惯了日本本国工人,不需要费这番事儿,也能取得还可以的结果,所以就懒得建设制度了。
人的进化都是环境的需要嘛,公司和商业的进化也是一样。
相信哪一天中国人要是把电子厂搬到印度去,并且把阿三的廉价工人也调教得差不多能勉强使唤,那一定可以总结出更多宝贵的调教管理经验和制度建设。
这里面的辛苦,不是开几个会,拍脑门就能全部决定的。
从产品规划,到后续保障、工艺设计独立,顾骜在旧金山待了足足十天。
会开了好多个,还亲自跟技术部门的每一个人详谈、亲自偷袭视察他们的工作环境、单独在现场交流……
一直忙活到7月底,才算是把天鲲娱乐狂奔发展到如今,积累下来的隐患处理掉了七七八八。
生意已经到了深水区,搬掉雅达利之后,就再也没有软骨头可以啃了。
郭台名大概留了四五天,觉得心得颇丰,就忙着回去深市,拿他的鸿海精密练手了。
韩婷多留了一阵子,陪着顾骜一起留到了在旧金山的最后几天。
这几天,她收获非常多,比任何人都多,无论是见识、三观,还是心理、生理,都有一种被刷新重生的活力感。
……
在美国的日子已经没有几天了。
处理完天鲲娱乐积攒的生意麻烦,顾骜就得回一趟国。
跟有关部门申报一下在华召开“IEC学会电磁兼容分会首届行业标准制定会议”的事儿了。
眼看就要8月份,按照国内的准备速度和“不希望在洋人面前丢脸”的准备郑重程度,估计十一档期是赶不上了。
能在洋人们过完圣诞—元旦长假后,把会开起来,就算不错了。
时不我待。
韩婷也知道顾骜的安排,所以一直陪他开会、讨论,希望跟他一起回国。
又是一个夜晚,顾骜在酒店的客房里,拿着一台王安牌的WPS文字处理电脑,噼里啪啦地熟练打着文稿。
王安电脑如今在美国的名声还是比较牛的,至少在“功能机”里面很抢眼,单论文字处理工作,是美国所有电脑中最好的。
所以顾骜和韩婷如今在美国办公,都会用到王安电脑,方便。
按照原先的历史,王安这个牌子还有三四年的上升期和巅峰稳定期,直到86年左右、电脑的物理性能进一步强大、单一的“功能机”路子不再好走,才转入衰落——这里面固然有很多王安电脑自身管理和研发转型上的失误,但“功能机”这条路本身必然会走死,也是大势所趋。
这些都是后话,以后再提。
韩婷没顾骜那么忙,所以她稍有空闲就帮顾骜弄热饮料和偶尔揉揉太阳穴,顺便撇了几眼他的文章。
“你这是写基辛格交办的专著呢?”韩婷毕竟也是外交学院出来的,对本行还是挺熟,稍微看了一会儿,就看懂顾骜在写什么了。
屏幕上面显示的,还是《论中国》第一章的一部分内容,比较浅,历史内容比较多。
主要是分析中国古代朝贡贸易历史、分析中国历朝历代对外交流的目标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在乎哪些利益。
另一个时空,基辛格这本《论中国》有20章以上的篇幅,但因为如今提前写了,所以苏联解体后的中美关系博弈不可能写太细,只能作为一种推演假设论证一下,因此全书篇幅短了两三成,只剩下15章了。
基辛格还有别的学术课题没有结题,基本上每个月写上一章,到84年年初他退休的时候,也就能写完了。
而顾骜也只要保证每个月给导师交一次稿、确保分给他的查资料找论据整理工作完成了、观点自洽,基辛格也就会给他放羊。
基辛格也是人精,知道顾骜已经是两亿多美金净资产的大亨了,怎么可能真被全日制拌在乔治敦闭门念书做研究。
只要两年的博士最低年限够了、学术成果对得起面子,就会放他拿博士学位的。
事实上,如果是基辛格自己能决定,那还能更简单。目前这个速度,已经是充分考虑乔治敦大学的脸面了。
“每个月至少得交一次稿,留好展示会的记录,不然太嚣张了,不给学校面子也不好。差不多快写完了,别急。”顾骜麻利地敲击键盘,一边快速地握了一下韩婷放在他肩头的手,示意稍安勿躁。
“年轻人就是学习快,看你用电脑打字,速度跟飞一样。唉,我当年学外语是挺快的,如今学打字就不行了。”韩婷怅然若失地吐槽了一句,似乎在哀叹自己最青春活力、学习飞速的年华已经过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