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校对全本] (浙东匹夫)


  这些单位在接到雅达利告急、被对手狂黑的消息后,也都临时收到了雅达利方面的公关红包,然后按友情价发生帮雅达利力挺,搅浑水。
  但是,顾骜显然不怕这种对骂。
  因为加多宝扛大旗抗击王老吉的时候,和其正就凉了。
  雅达利是年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行业绝对老大、全球垄断巨头。雅达利肯跟天鲲娱乐打嘴仗,岂不是相当于间接认同天鲲娱乐才是他们唯一的主要对手么?
  任天堂、科乐美、南梦宫这些日系小厂,就相当于是彻底凉了呀。以后雅达利完蛋了,人民只会记住天鲲娱乐。
  虽然这招有点无耻,近似于后世刘东多年来一直强调“我们才是抗击天猫的主要对手”的把戏。但不得不说,这招的效果是真的好——君不见历史上2010年前后,本来籍籍无名的刘东,还在挣扎于把同样卖书的铛铛网李国庆作为主要对手的段位上。
  结果炒作一下奶茶表事件,并且遮遮掩掩对媒体说:“没有的事儿,奶茶跟我毫无关系,这肯定是马风想阴我,所以放风陷害我。”
  然后一夜之间,据后来百度搜索指数统计,就有几千万之多的吃瓜群众,纷纷在百度上搜“刘东是谁,居然有资格被马风阴”,然后狗东的知名度一夜暴涨,把原本段数相当的李国庆甩到不知多远。
  华纳系骂了一阵子后,发现没什么效果,也渐渐回味起问题逻辑了,连忙改变打法,开始挖天鲲娱乐别的黑材料。
  然后一挖二挖,就开始披露天鲲娱乐有外资背景。
  不过很可惜,顾骜雇佣了舒尔霍夫这个高管作为对外的形象代表,他自己躲着一点都不露面,华纳系就少了很多开火的机会。
  更何况,1981年的美国,并没有“中国威胁论”,在他们眼里,中国还很弱小,没什么好提防的。世上只有“日本威胁论”,因为日货确实在大举入侵美国市场、消灭美国人的就业岗位。
  历史上王安作为第一代新移民,在美国消费者明知“王安电脑是个初代入籍的华人办的”的情况下,照样买了很多王安电脑,就是因为80年代中国威胁论很弱。
  舒尔霍夫大大方方地对着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履历:他是第一代德国新移民,出生于二战后的德国、幼年时跟着父母离开废墟状态的祖国来到美国。是哈佛商业院的MBA、并且在华尔街工作了超过10年、当到跨国公司的高管。
  这份履历一公开,对公司成分的攻击言论就熄了七八成。
  然后舒尔霍夫再委婉地透露了一点:公司的控股大股东是基辛格教授的得意门生,但因为涉及政圈,不能说太多。
  如此一来,美国人对“文化入侵”的戒心被彻底打到了谷底。
  两派的互怼后来断断续续持续了好几个月,大约到1981年年底的时候,无论是家里买了游戏机的还是普通不买的吃瓜群众,脑子里大致都烙进了一个印象:
  在游戏机行业,有个很霸道很牛逼的公司叫雅达利,还有一家打肿脸充胖子、想不自量力替天行道的小公司,叫天鲲娱乐。
  至于任天堂是什么,不好意思没听说过。


第312章 她是谁
  话分两头。
  天鲲娱乐和雅达利的嘴炮大战,打到顾骜结束博士生的第一个学期、回中国为止都打不完。
  他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到这个方面。
  在家用电子设备方面积累的商誉口碑,并不是能一朝一夕就变现的。
  先把消费者脑海里那颗“天鲲娱乐就代表着用良心做娱乐产品”的种子种下去,潜伏酝酿个一年半载,再收割也不迟。
  成功人士就是应该有延迟满足的耐性和远见,否则凭什么做成功人士。
  嘴炮大战持续的同时,在洛杉矶,《终结者》的发行宣传工作,终于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发行商米拉麦克斯方面帮忙敲定的最后上映档期,是5月22日晚间,也就是儿童节之前的那个星期五晚上。这样正好在第一个周末的小爆发后,酝酿一下观影口碑和社会舆论,争取加上后面的六一档期一炮而红。
  发行工作由哈维·韦恩斯坦亲自全程操刀。
  按照原本的行业惯例,如果是433分成,制片方花了800万拍电影,发行方怎么也得花个500万打广告、拉院线。
  但因为本片的分成变成了523,米拉麦克斯服软了一个较低的价位,所以双方谈判后,顾骜也允许韦恩斯坦把实打实付给第三方的广告费开支,降低到300万美元。
  这点钱能打的广告实在很有限。
  米拉麦克斯方面精打细算,把300万美金大致均分成三部分,电视媒体花100万,电影和娱乐杂志花100万,最后普通报纸和广播电台加起来花100万。
  最后在两家全国性的娱乐电视频道上,每天晚餐前、黄金档和午夜档各放20秒的片花和宣传广告,持续一个月。
  还买了《电影评论》和《好莱坞周刊》等数家电影界知名刊物,打了一期周刊的封面彩页和一期封底彩页。
  二十几家大小报纸、七八个娱乐电台和交通电台,都略有覆盖。
  钱很少。不过哈维·韦恩斯坦这人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他绝对是好莱坞历史上排名前三的顶级“节奏大师”,带节奏的功夫一流,蹭热度更是天生本能。虽然后世这人因为睡女人栽了点儿名声,但并不掩饰其能力的牛逼。
  顾骜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脾气,从来不在乎合作伙伴的私德好不好,他只知道能力好、正事儿上有诚信,就要全力合作。
  再说了,在好莱坞睡点女人其实不叫事儿,那么多女人都是自己为了红而送上来的,有什么无辜好装的。
  后世哈维之所以栽,完全是他飘得有些没逼数,说话落下了把柄:站在《刑法》的层面,不管哪个国家,对个性解放和强制猥亵的主观定义里,有一条基本准则都是一样的,不分国家。
  那就是“胁迫”是有可能犯法的,而“利诱”不要紧。至于“胁迫”的理由可以有哪些、什么条件算“胁迫”,很复杂,可以根据案情具体分析。
  换言之,男人利用手上的权力和利益换女人给睡,在“威逼利诱”的时候,最好选择“利诱”型的措辞,别用“威逼”,那就绝对不会出事。
  一个好莱坞发行商如果跟女人说“你给老子睡老子就帮你拿奥斯卡影后”那就绝对不是犯罪。可如果说“你不给老子睡就别想拿奥斯卡影后”就严重一些,有风险隐患。
  同理职场上要说“睡了就给你升职加薪”,别说“不睡你就一辈子别想升职加薪”,前者要怪女方贪心,后者则是女方被逼无奈忍辱负重。
  懂法的人时刻注意就好了,别飘。
  扯得有些远,且回到电影发行上来。
  在不能暴露“天鲲娱乐”的大股东是中国人、并且“天鲲娱乐”与《终结者》之间有千丝万缕投资关系的前提下,哈维绞尽脑汁各种打擦边球蹭热度。
  还屡次炒作投资方的情怀和“以人为本”。
  哈维甚至还不惜通过某些无法追溯的渠道,无中生有曝光了一些库卡机器人的竞争对手公司、在《终结者》拍摄过程中,希望制片方将“库卡”的商标LOGO加到片中的杀人流水线上。但是被制片方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这些东西当然是从头就根本不存在的,但架不住阴谋论的东西总是很有市场,容易被无脑的吃瓜群众接受。
  稍稍一点小开支,就引动了一部“科技资本巨头打压以人为本艺术情怀”的狗血炒作大戏。
  最后的结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哈维花了300万美元广告费,就获取了翻倍还不止的实际媒体露脸篇幅,并且引起了小范围内的社会讨论。
  这还没算导演和摄影师工会的站台带来的曝光率。
  如果统统算上,效果至少相当于花800万美元打广告。
  另外,一部电影的发行工作,广告和宣传只是其中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大约占到60%。
  剩下的40%工作量,主要就是和院线一个个谈判初始排片率了——在一部电影正式上映之后,院线的排片率基本上会根据票房的实时反馈调整。
  电影院老板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市场的无形之手调整是最为逐利而冰冷理性的。
  不过,在最初的原始排片率,就要发行商出面帮制片方谈了。这里面涉及到游说,也涉及到上座率担保的保证金。(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话,会掏这笔钱,一般是分摊的)
  这涉及到片子的最初几天是否能一炮而红,增长曲线的起点高度如何。
  这方面,广告的影响力就很小了,院线老板们很少因为一部电影广告打得凶就多排片,只会根据电影的导演、演员阵容来决定。而《终结者》的新人扑街导演卡梅隆、最大腕的明星也只是二线龙套阿诺德·施瓦辛格,这两条显然导致了利空。
  幸好,导演和摄影师工会的站台影响力,对于院线初始排片稍微有点影响,《终结者》至少得到了比历史同期稍好一些的开局排片量。
  ……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