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校对全本] (浙东匹夫)


  “你们还挑演员?”李怡然微微一惊,她倒是不会去拍戏,但她总觉得这是一项非常高大上的权力,能拿来做不少人情呢。
  事实上,要是换个制片人,并且把场地挪到香江,这项权力也确实挺大了,绝对够选角人员睡上一打残花败柳。(内地此时风气还是很正的,没有物化女性)
  萧穗:“我们也不懂怎么选演员,其实都丢给制片厂的徐主任了——你知道的,我妈不就在制片厂做事的么。没想到,才一天功夫,厂里的演员就把龙套的机会都分了,一点油水都没流到社会上。香江人真有钱啊,带一句台词的,就是30块一天;没台词的10块一天,还包吃。我妈她们厂大多数演员工资都没这么高。”
  这个价格也让外行的同学们啧啧称奇,暗赞香江老板有钱。
  “原来都分光了啊,顾同学倒是光明磊落公事公办,一点都不借此牟利呢。”李怡然毕竟学法,内心肯定要阴暗一些,多想到几种可能性,便如此评价。
  萧穗分辩:“也没完全分光啦,还有些小孩子的龙套,还是要到社会上临时挑的——厂里不可能长期正式雇佣童工的。”
  其他几个吃瓜女生听到这儿,才有了些兴趣:“小孩子都可以赚的外快么?那我们能不能推荐点亲戚家的孩子来呢。”
  如今正好是放寒假,小朋友又不用上课,能白赚几十块钱一天,还能涨能耐,谁不希望从亲戚家推荐个长相还过得去的孩子见见世面。
  萧穗看了顾骜一眼,见顾骜并无任何表示,她便公事公办地说:“大家都是好姐妹,有想推荐的当然可以,不过就两条,首先不能长得太丑,其次要14岁以下的。因为成年演员厂里都能解决。最后,我不保证能用,只能说优先选有过上镜经验的。如果到时候别人有推荐上过镜的,你这边没上过,那就只能让给人家有经验的,我们也不能让香江同胞觉得谋私。”
  “那我们推荐的人选如果也上过镜呢?”始终没发话过、一直闷头吃菜的俞芬问道。
  “如果都上过镜,当然是用自己人了。”萧穗对此倒是绝对敢大包大揽。
  “芬姐,没听说过你家有什么亲戚演过戏啊。你这是帮谁问呢。”牛萌萌拿胳膊肘偷偷捅了捅室友,悄悄话地问。
  “随便问问嘛。”俞芬随口搪塞。
  其余几个女生,也开始默默盘算起来,自己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里头,有没有谁家小孩上过镜的。
  饭局上的氛围渐渐沉默下来。
  李怡然是学法的,家里没有搞文艺的亲戚,便有些心不在焉,吃了一会儿菜,她首先注意到了外面的响动。
  “好像有车队来了,是有别的贵客住这里么。”她好奇地趴到窗口,就看到一长队车开了过去。
  前头是一辆军绿色的京城212吉普开道,中间是三辆红旗,末尾还有一些吉普和别的中型车跟着。
  “不要随便打听。”顾骜拿餐巾擦了擦嘴,不着行迹地警告了一句。
  萧穗本来想小显摆一下,不过看顾骜表态了,也就夫唱妇随不再开口。只是挽着顾骜的胳膊,靠在他肩膀上。
  不过谜底还是很快揭开了。
  因为他没想到伟人居然如此平易近人,下榻不到半小时,就健步如飞精神矍铄地往三号楼逛了过来,丝毫没有要求清道扰民,着实是与民同乐,堪称楷模。
  可能是工作人员告知、包船王85岁的老父亲,因为听说了好消息,所以也亲自来了沪江吧,华夏素来是礼仪之邦,有尊老传统,这是不以身份贵贱为转移的。
  而包船王和其父,果然是老远就迎接了出去。
  “你们快点吃,吃完了回房间里休息吧,我跟穗子到旁边待命。”顾骜连忙披好衣服,拉着萧穗就走。
  或许一会儿并不需要他干什么,他也只是作为背景板,在随行人员的末尾静静站着。万一有领导提问,才会有机会开口——
  新闻连播上,每一次视察的画面上,都会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之多的背景板,连领导身边5米的距离都不一定靠得过去。
  但总归是小心无大错了。
  其他几个同学顿时手足无措起来,牛萌萌窃窃私语地问旁边的学姐:“顾哥付过账了么?”
  萧穗心细,注意到了大家的慌张,临走时连忙解释了句:“放心,今天一切都是包船王付的账,我们是来为国创汇的。消费越多,才证明这家宾馆创汇能力越强嘛。”
  妹子们再次被刷新了三观:原来自己吃喝也是为国创汇啊……
  顾骜带着萧穗,通过了检查人员的盘问,跟港方的其他随员一起,远远跟着人流移动。
  果然运气不可能每次都站在他这一边,所以什么意外都没有发生,也没有解释的机会。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兆龙饭店”四个毛笔字,被题写了出来。
  这也算见证了历史吧。


第184章 桃李满天下
  两天后,外滩,一座露天的咖啡茶座。
  顾骜和萧穗,站在江边,裹着大风衣,迎着冬日午后的阳光,看眼前一群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在那儿按照港方的要求忙碌。
  “干杯!”包船王与邵爵士也是最后一次贪婪地饱看外滩美景,然后与顾骜等人一起举杯,也算是告别。
  他们都是大人物,在香江的生意日理万机,不可能在内地待太久。如今距离过年还有一周多,是时候回去了。
  前天伟人提完词后,昨天包船王的1000万美金就到账了,然后地方上也是马力全开,把选址的论证工作表决通过了——就按去年下半年,国家侨办廖主任选的“国内首批八家星级涉外宾馆”选址,把原定给沪江华亭酒店的地皮,优先拿给了“兆龙饭店”。
  然后今天一大早,包船王和他的老父亲就去了“兆龙饭店”的选址,搞了个剪红绸带的仪式,要人们各自为新酒店铲了一锹奠基土,算是开工仪式。随后各路随行人员也都铲了,连顾骜都凑热闹铲了一锹,跟植树节活动氛围差不多。
  奠基仪式完了之后,他们就该走了,所以才来外滩看最后一眼,顺便稍微围观下《沪江滩》的拍摄。
  顾骜亲眼看到邵爵士和包船王都真情流露,擦拭了一下眼泪。
  很多人觉得港商对内地没有归属感,还老是拿“当时是我们需要钱,所以我们有求于港商,对方不可能那么客气”说事儿,觉得他们如此上赶着送钱见伟人不合理——这其实是刻板印象的一刀切。
  任何群体都是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
  首先,老一辈的港商,多数还是有点家国情怀,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尤其是明州系和汕州系又明显不一样。李家诚这些汕州系,地方注意稍微重些,至少觉得自己是“会说粤语的南方人”。而邵爵士、包船王这些明州系,则更侧重自己是“中国人”这个大概念。
  因为沪江滩本来就是他们年轻时青春热血过的奋斗场所,是生意做到三十岁、倭寇入侵了,他们才背井离乡逃去香江。
  同样的道理,在湾湾同胞身上也是适用的,第一辈逃过去住眷村的,当然都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即使后世湾湾有些数典忘祖之辈,那也是本地化繁殖了好几代之后的事儿。如果因为这些人的言行就一刀切地敌视湾湾同胞,无疑会伤了眷村客们的感情。
  中国人并不都是会功夫的,德国人也不都是严谨到刷牙杯摆放角度都不许错的,法国人也不都是会在课堂上舌吻的,只能说刻板印象害死人呐。
  “小顾,这里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随时给阿华打电话。”
  “邵爵士您放心,一路走好。”
  ……
  送走了两位大亨后,旁边隔了几桌的位置上,萧穗那几个女同学,才满眼崇敬地走过来。
  她们很庆幸能有机会如今近距离接触香江大亨拍电视剧、开开眼界。更庆幸能亲眼远远地围观大亨,内心都对萧穗很是感激。
  顾骜刚才那种谈笑风生的优雅风度,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法式的高档风衣,冬季遮风的礼帽,即使许文强这个角色还未深入人心,也很容易让女生把他当成佐罗或者高仓健的化身。
  女生中年级最高的李怡然资格比较老,胆子也大些,当下帮学妹们开口:
  “顾同学,前天你说可以让大家推荐亲戚朋友家上过镜的小孩儿跑龙套,今天方便看看么?她们人都在外面等着呢,有特地从外地赶来的。”
  顾骜回过神来,云淡风轻地一笑:“当然可以,我跟穗子一起看,她是编剧,比较了解人设么。怎么,李学姐家也有朋友要演戏?”
  李怡然淡然解释:“哪有,她们不好意思问么,我帮她们问。”
  学法律的果然脸皮还是比搞文学的要稍微厚一点点,不怕抛头露面。
  萧穗笑着从姐妹们手上接过了几页履历,上面还有孩子们的黑白照片,顾骜也一起看了起来。
  居然还被顾骜看到了两个后世记得起名字的演员,让他稍稍有些意外。
  不过随后,他就意识到这是正常概率。
  早在十几年前,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就证明了,在通讯网络发达到如今这种形态的前提下,地球上每个人通过六个关系人,都能联系到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