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国货是便宜,可不仅存在质量问题,各方面都做得很不到位,花了钱,还经常买气受。
民间甚至有一种说法,很多所谓的国产品牌,就是用老百姓的爱国之心,在骗老百姓的钱。
今天参加这个座谈会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一个日本学者,大前研一。
这是一位亚洲地区唯一进入世界前十国际级别管理大师排行的学者。
这位日本专家这几年主攻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话,就毫不留情的说:“我觉得,中国人太急躁了。”
“不能不急躁啊。”主持人笑道:“我们起步太晚了,想要追赶世界强过,必须要争分夺秒。”
“争分夺秒和急躁不一样。”大前研一对中文倒是很熟悉,摇摇头,说:“中国起步晚,可是机会多,这是东方最大的市场,遍地都是机会。可恰恰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家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很难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对这个领域深入研究。”
“多领域难道不好吗?我们现在每一个领域,可以说都在起步阶段。”主持人又道。
“多领域短时间之内可以赚钱,但是长久来讲,全世界真正最赚钱的企业,无一不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把这个领域做到极致。比如可口可乐做饮料,丰田做汽车,都是一个领域化、专业化最后全球化的过程。”
“潘主编,您怎么看呢?”主持人问潘觉。
潘觉呵呵一笑,说:“我最近出差比较多,经常坐飞机,机场嘛,会放一些目前最流行的书,我研究经济,所以对于经济方面的比较感兴趣。”
主持人和大前研一看着他,等待下文。
“连续看到好几本书,都是讲企业管理,经济运作的,我翻看了一下,越看越觉得不是滋味。”
潘觉淡淡一笑,拿出一本书放在桌上。
这本书,名字是‘西方百部管理经典’。
潘觉拿起来翻了翻,笑得有些讥讽,道:“大家看到了吧,西方一百个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这可是管理学圣经啊。可是呢,它只有区区两百页……”
说着,看了眼大前研一,认真道:“刚才大前研一先生说中国企业急躁,从这些书里就能可见一斑,这一类的书,现在是市场上可是非常的畅销啊,我们想用区区两百页,就把人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教训都学到,这本身就是一个揠苗助长的过程。”
“揠苗助长这个词说得很好。”大前研一说:“管理、经营,是一个连续反馈的过程,在实践中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这些书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它们的流行,恰恰说明了整个企业家阶层,乃至普通民众,都处于一种极度的急躁状态。”
第533章 黑色幽默式创新
企业和老百姓急躁,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展起来,追上世界水平,也为个人赢得财富,虽然并不是什么好心态,但从大环境上来讲,这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穷了这么多年,苦了这么多年,落后了这么多年,即便是建国之后,实际上也被发达国家蔑视了这么多年,加上近百年来,近代史屡屡被列强欺负,中国从上到下,有憋着一股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冲天而起。
理解归理解,可是落在实践之中,这股劲在很多情况下,使得不是地方,用歪了。
中国人聪明,但是这种聪明,很多时候体现在小聪明上,不愿意踏踏实实的投入,沉下心来研发,而是走小路、抄捷径,看起来数据是上去了,可是底子并没有强多少。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动力之一,也是企业不断提升自我深度和水准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有一些企业,号称所谓的高科技、研发,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这一次潘觉来开炮了,举了几个例子。
从96年开始,国内流行一股高科技风,众多所谓的高科技企业纷纷崛起,但是这些企业,大多都在做一件事:买国外的零配件组装,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
这在最初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从抄袭到原创,本就是一个过程,但是从这些企业的年报里可以看到,研发经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最擅长的,是不停的推出各种各样和产品本身性能并没有关系的噱头。
甚至有高科技企业领导直言,做企业,就应该贷款、收购、兼并、上市、出售,这样滚雪球,比做企业本身更赚钱。
而这么宣传的那家企业,俨然是中关村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家所谓IT企业。
大前研一也举了几个例子。
他是日本人,而日本和中国的合作,在家电领域最多。
96年,中国国产冰箱的龙头科龙集团创始人曾经讲过,‘如果在我们有生之年不能制造出一台百分之百的国产冰箱,我们这代人愧对后人’。
90年代开始,大批国产冰箱、彩电等家电企业纷纷冒头,涌现出诸如海尔、长虹等等一系列知名的民族品牌,花了大价钱从国外进口生产线和技术,这些企业也纷纷在发达国家建立了‘前沿技术中心’。
事实呢,大前研一去实地调查过,讲得好听点,叫做绝大多数,讲的比较符合事实,是他所见到的全部所谓的‘海外中心’,全部是用来炒作的题材,不但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大多数甚至都压根没有买地租地,更不要提破土动工了。
有几家倒是干脆,直接给国外的一些实验室捐了点钱,然后在实验室的牌子上,加上某企业的名字。
最搞笑的一家,明明是做电视机的,却给一家大学的生化实验室捐钱,原因倒也简单,这家大学的生化实验室再没有资金注入,就要撑不下去被取消了,而这家实验室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有两个词听起来和电视有关:清晰、色彩……
这是一家眼科实验室。
还有目前中国已经号称有着世界最大生产量,最先进生产技术的洗衣机、电视行业。
这些行业所谓的研发、创新又是什么样子呢?
某行业领头羊企业,得到了一个金钱无法买到的‘重要市场信息’,某地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结果地瓜泥巴太多,水排不出去,于是集中科研力量,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终于研发出了新一代地瓜洗衣机。
这个创新就是:加了一条更粗的排水管。洗衣服用细的,洗地瓜用粗的。
之后,还推出了一系列‘先进’产品,比如‘打酥油洗衣机’、‘洗小龙虾洗衣机’、‘搅拌饲料洗衣机’。
这些近乎魔幻现实的存在,恰恰是当前中国众多企业,甚至是一线企业的科研成果。
至于电视机行业,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行业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花了大力气、大经济,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生产线,给了众多政策引进扶植起来的,彩电,在中国的地位,已经堪比自行车,自行车、电视机,这两项产品,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招牌。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业的确做出了一些成绩,比如让昂贵的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
但是同样存在技术研发的重大缺陷,比如什么吹得很热的数码景深彩电,实际上就是把彩电技术的原理,翻译成了中文而已。
至于其他,比如空调加了一张十块钱的活性碳薄膜,成本不到一块钱,就号称是‘本世纪重大突破’;在冰箱里注入一些除臭的药剂,就打出‘无菌冰箱’的招牌,宣传进入了绿色时代……
等等一系列,在专家看来,不说是诈骗,至少也是黑色幽默的行为,这这么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频繁的发生在中国顶级的企业身上。
而如果真的去研究这些企业的报表,会发现,他们真正投入在研发上的经费,少的可怜,基本上都不到公关费用、市场费用的零头。
“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成为伟大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企业,在未来失去了政策保护之后,与外部企业竞争,能不能存活下来的问题。”大前研一说。
作为一个老外,他这些话说出来,多少是有些伤人的,而且把中国目前好几家顶尖的民族企业都点了名。
主持人脸色微微有些尴尬,看向潘觉。
“当然了,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中必然带来问题,我们经历的,都是之前中国从未经历过的变革,那么也必然存在实践中的偏差,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前老师说这些,我想和我们中国人民的心理是一样的,希望中国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民族企业。”
大前研一是不是这么想的,没人知道,但是全中国的老百姓,的的确确希望有这样的民族企业,为中国人扬眉吐气。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首都某商店进了一批日本空调,结果发现使用中存在众多小毛病,人家日本工程师来检修之后,却没有找到任何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答案:是首都的空气质量太差,影响了空调的正常运行。
这让看到这则新闻的中国人都气不打一处来。
可是能怎么办呢?
谁让我们技术不行,检测不出问题在哪?谁让我们在电器行业,是日本人的小学徒,技不如人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