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照着冯啸辰的指点,杜晓逸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几十家使用进口装备的单位,其中包括工业企业,也包括港口、铁路、建筑工地等等,专门搜集那些进口装备在中国摆乌龙的例子。在这其中,便有定南省的一些事例,比如黎州港进口起重机的事情,罗凤钢铁厂进口炼焦炉的事情,等等。
  杜晓逸把这些资料加上现场工人干部的一些评论进行巧妙组织,再加上犀利的评论,形成一篇篇专访,提交给了景文杰。有关“跪久了站不起来”的说法,是她从冯啸辰那里剽窃来的,景文杰看到的时候,也是拍案叫绝,说这个比喻与从前那个“心中的辫子”的比喻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杜晓逸得意之际,下决心以后要多到姐姐家里去蹭蹭饭,多把姐夫的那些名言金句记录下来,反正姐夫也不会找自己要版权费的。
  收到杜晓逸的稿子之后,景文杰安排了一个连续报道,每天发出一篇,有时还要加上编者按,拔高一下理论高度。这种连续报道果然吸收了大量的眼球,甚至还带出了一些跟风之作,有些其他地方的小媒体也前来凑趣了。发到第四篇的时候,浦江宣传部给景文杰来了个电话,表达了部领导对这组系列报道的肯定,并说明这是源于市领导对部领导的肯定。浦江是全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装备国产化对于浦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浦江晨报力推此事,市领导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可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生气。浦江市高兴了,定南这边就郁闷了。明明只是一个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怎么就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了?和州电厂的故障,明明这个板子是应当打到龙山电机厂屁股上的,可为什么定南依然是一副挡枪侠的模样?
  杜晓逸不关心谈国梁心里有多苦,她只知道这一次的报道是她记者生涯中的第一个成就。在采访完黎州港和罗凤钢铁厂之后,她来到了沙亭,亮出记者证,径直闯进了沙亭电厂筹备处主任沈利平的办公室。
  “您是沈主任吧,我是浦江晨报记者杜晓逸,有关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我能向你做一个采访吗?”
  杜晓逸带着职业的微笑,向沈利平问道。


第五百五十一章 我啥也没说啊
  听说又有记者来访,沈利平只觉得头痛不已。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沙亭电厂骤然成了名星,大报小报都时不时地要拎着沙亭电厂的名字出来曝曝光。有些报纸明明是在说一件其他的事情,记者嘴一滑,也要来一句“正如日前媒体披露过的沙亭电厂”,让沈利平充分理解啥叫人怕出名猪怕壮了。
  这些天里,上门或者通过打电话来向沈利平求证各种问题的记者已经不下20拨了。一开始,沈利平还想着如何巧舌如簧,给记者一个过得去的回答,避免陷入被动。但后来,他就发现,其实在记者面前如何说是完全不重要的,记者想捧你的时候,你随便说句“嗯”也会被形容为铿锵有力,一字千斤,而记者想黑你的时候,你就算口吐莲花,人家也会掰着花瓣说上面有个虫眼。
  能够跑到沙亭电厂筹备处来采访的,无不是憋着劲要黑一黑定南省的,采访只是一个找茬的过程,甚至只是为了给已经写好的稿子增加几分可信度。在这种情况下,沈利平动什么脑子都是多余。
  就记者采访的事情,沈利平也曾请示过省计委,省计委给他的指示是:热情招待,无可奉告。热情招待,是因为记者是一个大家惹不起的群体,不能随便得罪。无可奉告,就是让沈利平啥都别说,打打哈哈,说点风花雪月之类就行了,绝对不能让别人抓住任何把柄。
  给沈利平传话的省计委官员在说完这八字真言之后,又传达了一个据说来自于领导的非正式指示,暗示沈利平可以适当地给记者一点封口费,让这些记者不要乱说,或者至少在乱说的时候能够嘴下积德,不要说得太狠。照计委官员的说法,天下之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记者来曝光黑料,不也就是图点好处吗?电厂是投资几十亿的大项目,哪里会缺那么一点点封口费。花钱买个平安,何乐而不为。
  “是杜记者啊,欢迎欢迎!”
  沈利平言不由衷地说着,起身招呼杜晓逸坐下,同时向秘书使了个眼色。秘书心领神会,赶紧出门找财务开条子领钱去了,这是惯例了,等记者离开的时候,秘书就会把装了钱的信封塞过去,而记者们从来都是欣然接受的。
  “沈主任,我的来意,想必沈主任也能猜到吧?我想咱们就不用绕什么圈子了。这一次沙亭电厂招标,特别提出采用4台36万千瓦机组,我想向沈主任了解一下,这个规格是由谁提出来的,又是出于什么样的依据。”
  杜晓逸坐下之后,并没有太多废话,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年代媒体的地位挺高,记者真有点无冕之王的霸气,走到哪里去都不需要跟采访对象太客气的。
  沈利平嘴角抽了抽,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他说道:“杜记者,沙亭电厂是世行贷款项目,所有的一切都是要照着世行规则执行的。就招标这件事情来说,从头到尾都有世行的专家参与,决策程序是非常严格的。”
  杜晓迪没有被他的话绕进去,而是直入主题,问道:“你的意思是说,36万千瓦的设备规格,是世行专家定的?”
  “这倒不是。”
  “那么,这个规格是定南省自己提出来的?”
  “杜记者,这个问题我就不方便回答你了,这涉及到一些内部情况,是有一定密级的。”沈利平耍起了太极,这也是省计委交代他的方法,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直接就往保密上推,人家也是奈何不得的。
  “是吗?”杜晓逸既然要来沙亭电厂,自然是有所准备的,她微笑着问道:“那么我问一个不涉及到秘密的问题,沈主任你自己是电力系统出身的吗?”
  “当然是,我参加工作就在电厂,现在已经在行业里工作20多年了。”
  “既然是这样,那么沈主任是不是知道,咱们国家的火电设备,只有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两种规格,并没有36万千瓦这个规格?”
  “这……”沈利平一下子哑了。他再迟钝也知道杜晓逸是给他刨了个坑,在明知国内只有30万和60万两种规格的情况下,非要确定一个36万千瓦的规格,这显然就坐实了不想使用国产设备的企图。可要说他不知道这一点,似乎也很难说得过去。
  “怎么,沈主任不了解这个情况吗?”
  “这个情况嘛,呃,还是了解一点的。”
  “那么也就是说,沈主任也知道这个招标方案是故意排斥国产设备的?”
  “这个……我没有想过……”
  “是没有想过,还是觉得应该如此?”
  “就是没有想过。”
  “嗯,那好,现在你能想到这一点了吧?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现在是支持这个方案,还是反对这个方案呢?”
  “我只是负责电厂建设的,招标的事情我没有参与,有关规格的问题,是上级领导考虑的事情,我的级别不够的。”沈利平脑门上沁着汗水回答道。
  杜晓逸笑得更甜了,她说道:“沈主任,咱们今天只是随便聊聊天,并不涉及到决策的问题。你作为在电力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老同志,对于电厂招标故意排斥国产设备的问题,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吗?”
  “没有!”沈利平坚定地回答道。尼玛,什么叫随便聊聊天,我跟你有那么熟吗?你提的问题,分明都是坑,我掉进去都不知道怎么爬出来。
  杜晓逸点点头,在采访本上写了几笔,然后说道:“那么沈主任,我打算在稿子里这样写:沙亭电厂筹备处主任沈利平同志表示,电厂招标是否使用国产设备,他毫不关心,他日常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职务和工资待遇而已……”
  “我什么时候这样说了?”沈利平急了,这算什么话,一个国家干部对于自己份内的工作毫不关心,这种话传出去还了得吗?
  “那么,你是关心这件事情的啰?”
  “那是当然!”
  “既然如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这……”沈利平再次无语了,怎么绕了一圈,自己又被绕进去了?
  “沈主任,我能不能这样猜测,其实你的内心也是非常爱国的,也盼望我们的电厂能够更多地使用国产设备……”
  “嗯,可以这样说吧。”
  “可是,在沙亭电厂招标的问题上,像你这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同志却没有获得发言权,少数迷信进口设备的官员垄断了决策过程。”
  “好像不能这样说吧?”沈利平快要哭了,他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了,这分明都是杜晓逸编造出来的好不好?可杜晓逸编的这套话,又是正确无比,沈利平想否认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矛盾,说支持36万千瓦的规格,就意味着他是那些迷信进口设备的官员的同谋,说反对这个规格,又会被杜晓逸当枪使,用来向省计委发难。他倒是想过说“无可奉告”这样的外交辞令,但杜晓逸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人家问的都是涉及到沈利平个人的事情,你敢说无可奉告,人家就能说你尸位素餐,作为一名项目负责人,连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