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报价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是重装办不能不考虑的。国家成立重装办的目的,是要让各家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攻关,掌握国际装备最新技术。他们一行跑到非洲去卖的设备,其实都属于落后设备,并不是重装办要推进的技术。卖落后设备的目的,是赚钱来开发新技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那么这一趟非洲之行也就用不着重装办派人了。
如果把非洲的订单直接交给各家企业,冯啸辰有100个理由相信这些企业会把赚来的钱用于发奖金、盖楼堂馆所,再买上一大堆进口小轿车,总之,就是怎么能够败家,他们就会怎么做。只有把这些钱攥在重装办的手里,才能真正要求这些企业把钱用于重大装备研发。
吴仕灿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沉吟了一会,说道:“我赞成小冯的想法,咱们应当迅速成立一个装备工业公司,把这些出口订单都拿到手上。出口设备的利润,要由我们分配,一部分可以留给企业当成福利基金,大部分应当用在技术研发上。唉,说来惭愧啊,咱们国家的装备技术,现在也就是能够在非洲朋友面前摆摆威风,和西方国家一比,实在是差距太大了,再不奋起直追,咱们真的会被时代淘汰的。”
“老吴,这件事说起来简单,真要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如果咱们拿着出口订单,让各家企业来竞标,信不信他们能把你们重装办给搅得一地鸡毛?”冯啸辰幸灾乐祸地说道。
吴仕灿哈哈一笑,说道:“小冯,什么叫我们重装办?如果要成立装备工业公司,恐怕罗主任要用的第一个人就是你,这一点他早就说过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搞这种歪门邪道的东西,还真是不灵呢。”
“哈哈,没错,老薛早就说过,如果我们要成立一个装备工业公司,那简直就是给你这小子量身定做的,你就等着罗主任去招你吧。”王根基也凑趣地说道。
第五百零三章 毕业
七月流火,84级战略班的研究生们迎来了毕业的日子。
老大王振斌是从计委脱产过来读研的,毕业后依然是返回计委工作。在研究生期间,王振斌颇下了一番苦功,除了撰写学术论文之外,还在几份重要的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讨论经济体制的文章,有一篇得到了高层领导的关注。正因为此,他一回去就能够得到一个副司级的任命,相当于读研三年也没怎么耽误了。
于蕊来自于体改委,但她已经不打算回体改委去了。她与妇联谈好,到那边去分管一个与经济管理有关的部门,对方承诺一年之内给她解决副司级的问题。妇联目前的工作也在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而又极度缺乏懂经济的人才,于蕊在那里应当是能够大显身手的。
丁士宽和祁瑞仓二人都考取了博士,不过丁士宽是在战略所本所读博,祁瑞仓则是要远赴大洋彼岸,到芝加哥大学去读博。这两个欢喜冤家在这三年时间里斗得不亦乐乎,丁士宽坚信国家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是有其优越性的,改革只是对现有体制的局部修正而已。祁瑞仓则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立场出发,认为中国唯有****才有出路。
在冯啸辰组建的那个“蓝调咖啡沙龙”里,丁士宽和祁瑞仓分别是“计划派”和“市场派”的带头人。祁瑞仓因为坚定地鼓吹市场化,还被研究生院专门点名警告过,说他的观点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在那之后,祁瑞仓倒是不太公开发表这类言论了,他加入了当年颇有一些声势的“托福大军”,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录取通知。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去美国并不是要赶什么时髦,而是要去求取指导国家改革道路的真经。
虽然在学术观点上针锋相对,势不两立,但丁士宽与祁瑞仓的私交却丝毫不受影响,甚至因为惺惺相惜,两个人的关系似乎比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更为密切。祁瑞仓确认自己已经被芝大录取之后,向丁士宽发出了挑战书,声称要赌一赌未来谁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丁士宽也欣然地接受了祁瑞仓的挑战。
谢克力在读书期间的成绩不错,而且与本所以及外所的许多老师也都混得很熟。不过,他并没有留在研究生院读博士,而是提前一年就联系好了财政部,还在那里实习了半年之久。毕业的时候,他拿到了去财政部的派遣信,据说会被分配在一个颇有一些实权的司里当副处长,前途想来也是极其辉煌的。
所有人的去向都不算离奇,基本上在读书期间就已经能够觑见端倪了。唯有冯啸辰的派遣信让所有人的都大跌眼镜,大家知道他是从经委重装办出来的,读书期间也一直都在替重装办干活,因此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毕业后应当是回重装办去,或者通过重装办的关系,到经委的其他部门去工作。谁曾想,他的派遣单位居然是一家新成立的企业,名叫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
“老幺,怎么把你派到企业去了?”
王振斌得到消息之后,惊愕莫名地向冯啸辰问道。
“有什么不对吗?”冯啸辰反问道。
“当然不对。”王振斌应道,“你这几年给重装办干了多少活,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怎么临到分配的时候,你没回重装办,反而去了企业呢?”
冯啸辰解释道:“这家装备工业公司,就是重装办的企业啊。因为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化,重装办的工作也在进行改革,现在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重装办是一块牌子,工业公司是另一块牌子,我去哪个单位,不都是一样吗?”
“这怎么能一样呢?”于蕊也插进话来,“公司是企业,重装办是机关,两者的区别大着呢。就算要派你去企业工作,也是应当先把你派遣到重装办,拿个行政编制,然后再到企业去任职,哪有直接就派往企业的道理?”
我们平常说的“体制内单位”,其实是包含着三种类型的,分别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对应的编制也称为行政编、事业编和企业编。从行政到事业,或者从事业到企业,都是很容易的,相当于一种发配。而要反过来,从企业到事业,或者从事业到行政,就难比登天了。
行政编意味着你是一名干部,也就是后世说的公务员,在本体系内熬资历提拔,最终能够成为封疆大吏。事业编相当于技术人员,比如教师、医生等等,混得再好,也就是在本单位、本系统内当个教授,或者当个领导,在权力方面的空间是很有限的。而企业编就更苦逼了,完全就是出大力、流大汗的命,过上几年,等到国企大量破产、改制的时候,企业人员连手上的铁饭碗都会锈掉,实在算是体制内地位最低的一层了。
王振斌、于蕊都是在体制内厮混多年的,对于这个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在他们想来,就算是重装办要另挂一块牌子,搞一个工业公司来执行一些经济管理的职能,冯啸辰应当去的也是重装办那边,而不是一步到位地直接进入公司。以重装办干部的身份到公司去工作,可谓是进而攻、退可守。干出成绩了,能够在体制内得到提升,干不出成绩,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回机关去看报喝茶,过上旱涝保收的生活。而反过来,如果是直接到公司去,未来想往行政机关调动就困难了。
“我觉得你们那个罗主任也太薄情了,你为他鞍前马后干了多少工作,他怎么也不帮你一把?就算不能把你弄到经委那个好一点的司局去任职,直接把你招回重装办总是可以的吧?哪有让你去公司的道理。”于蕊愤愤然地说道。
王振斌则道:“小冯,我觉得这件事还可挽回,你的能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你的导师沈老师也有很多关系,让他出个面,给你找个别的部委,没有任何难度。像小谢去的财政部,就是一个好单位。我们计委也不错,你如果想来计委,我去找人帮你推荐一下,应当也是不成问题的。”
冯啸辰笑了,老大哥和老大姐的美意,他是明白的。别说是站在1987年的时空,就算是到了后世,到有实权的大部委去工作,也是许多高学历人才的首选,而到企业去就只能算是退而求其次了。在时下,各部委都缺乏高学历的人才,一个硕士在任何一家部委里都属于香饽饽,是大家争着要的。冯啸辰但凡想去哪个部委工作,根本用不着去找什么关系,投个简历就行了。
可是,冯啸辰毕竟不是一个寻常人,他有自己的企业,早已跻身于时下的顶级富豪之列,无须为五斗米折腰了。作为一名穿越众,他的理想也不是追求在人前有何种风光,而是想扎扎实实地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够为这个不同的时空做出一些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去企业与去机关,又有何区别呢?
事实上,让冯啸辰到企业工作,也是罗翔飞与张克艰商量过的结果,并且征求过了冯啸辰的意见。冯啸辰挂在他父母名下的那几家企业,是他的硬伤。机关干部与商业公司有过多瓜葛,是非常犯忌讳的,更不用说他实际上就是这些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冯啸辰职位低的时候还无所谓,如果他能够得到提拔,走上更高的岗位,那么领导干部经商问题,就会成为他的致命弱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