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想到此,高磊微微地笑了,他甚至向马尔多投去了一个善意的笑容,结果自然也收获了一个同样善意但多少有些迷惑的笑容。
  “既然蔡教授已经到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余丰把马尔多安顿好之后,对全场的人说道:
  “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一次研究生水平考核,这是我们落实教委关于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要求的指示精神,针对研究生新生进行的考核活动。今天接受考核的学生是材料系85级硕士研究生杜晓迪同学,需要说明的是,这次考核只是我们系列考核活动的一次试点,在未来我们将会对其他研究生新生进行同样的考核,杜晓迪同学,请不要有思想包袱。”
  尽管全场所有的人都知道余丰在说瞎话,但这些瞎话还是必须要说的。这次考核会留下考核记录,如果余丰说这是因为有人举报,所以才进行考核,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学校以及杜晓迪留下一个污点。而把考核说成是例行的教学活动,那么就无所谓了,即使考核结果不尽人意,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事情,回旋余地会大一些。
  杜晓迪离开座位,走到了讲台上。她向众人再次鞠躬致意,然后说道:“我非常高兴能够接受学校组织的考核,我知道这是学校对我的鞭策。我希望在考核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希望能够得到在座各位专家和老师、领导的指导。”
  各种套话说完,便进入了专家考核的环节。杨卓然和李兆辉都是焊接领域的专家,接到任务之后,他们也着实地进行了一些准备。他们准备的问题包括了三个层次,初等层次的问题用于考核杜晓迪是否具备一些基础常识;中等层次的问题用于考核杜晓迪是否能够达到研究生一年级的水平;至于高等层次的问题,基本上就是用来勉励杜晓迪继续努力的,这些问题对于一年级的研究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他们并不指望杜晓迪能够回答上来。
  马尔多的出现,打乱了杨卓然和李兆辉的计划。既然现场有外宾,那么首先的提问机会,自然是要给外宾的,这也是一种尊重。杨卓然向马尔多做了个手势,说道:“马尔多先生,你先请吧。”
  “我提问题,合适吗?”马尔多问道。
  “当然合适,校长先生已经聘请你作为专家组的一员了。”杨卓然说道。
  “哦,那太荣幸了。”马尔多道,他刚才那句话不过是例行的推让罢了,杨卓然让他先提问,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杜晓迪女士,其实我是专程过来找你的。刚才我在蔡教授那里听说今天接受考核的是你,就请求他带我过来,以便有机会向你请教。”
  马尔多一张嘴,就把在场的众人都给雷倒了。有些人不懂英语,便有旁边懂英语的人帮着做了翻译,结果大家都傻了眼,这是什么节奏,不会是蔡兴泉找来的托儿玩得太过头了吧?
  “马尔多先生,非常荣幸,不过,我不太明白,你是焊接行业的专家,我只是一个研究生而已,你怎么会专程来找我呢?”
  杜晓迪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其实,她的英语口语和听力都非常不错,这当然得益于冯啸辰持之以恒的一对一培训。但在这一会,她也免不了要打磕巴了,因为马尔多说的话,超出了她的想象范围。专程来找自己,还要向自己请教,老马不会是说错了吧?要不,就是自己听错了?
  “我向你请教,是因为你发表在焊接学报上的这篇文章。”马尔多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叠复印纸,向杜晓迪晃了一下。杜晓迪一眼就看清楚了,那是前一段时间她做的一篇关于16MnR钢焊接工艺的论文,那篇论文涉及到对几种不同工艺效应的理论推导,而其中的核心则是一套热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这篇论文的创意是杜晓迪自己的,这几种工艺之间的差异,来自于她在工厂里的实践。蔡兴泉听她介绍过有关情况之后,建议她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这才有了这篇论文的选题。而热方程数值模拟的部分,贡献最大的是冯啸辰,他为杜晓迪设计了算法,同时还帮着杜晓迪联系了几家拥有大型计算机的工业企业,利用闲置机时为杜晓迪完成了计算。
  在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之后,蔡兴泉鼓励杜晓迪把这篇文章翻译成英文,投给了行业内的国际顶级刊物焊接学报。在署名的时候,蔡兴泉没有抢杜晓迪的风头,而是让杜晓迪署了第一作者,他只以导师的身份把名字列在杜晓迪的后面。
  这篇文章是上个月刚刚发表出来的,杜晓迪已经看到了刊物,那份兴奋自然是无法言状的。虽然文章中的算法是冯啸辰提出的,但杜晓迪在实际应用时加以了调整,使其更适合于电焊专业的研究,这也算是她的创新之处了。在后来上机计算的过程中,杜晓迪付出的辛苦也是可以看到的,许多次模拟结果与现实不相吻合,需要她去检查其中数以百计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这篇文章由她署名,可以说是名至实归的。
  “我想请问,这篇文章中关于热方程的模拟算法,是杜小姐自己提出来的吗?”马尔多没有绕太多圈子,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
  马尔多在这个时候访问工业大学,既是偶然,也有几分刻意。他的确是受华青大学的邀请到中国来访问的,在宾馆下榻之后,他便给一些中国同行打了电话,提出希望有时间去他们那里分别拜访一下。在与蔡兴泉联系的时候,他专门提到了杜晓迪的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模拟算法非常新颖,在国际焊接学领域里已经引起了一些关注。马尔多刚才说要向杜晓迪请教,并非虚词。
  按照马尔多最初与蔡兴泉约定的时间,他应当是在后天到工业大学来的。但蔡兴泉在接到杨卓然通报的消息之后,便专门打电话给马尔多,提出把见面的时间改到了今天,并坦承这是为了给杜晓迪站台撑腰。
  马尔多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同行提出这样一个请求,他自然不会拒绝,更何况蔡兴泉明确说了,这个被考核的学生正是杜晓迪。以马尔多的想法,能够提出这样一个天才算法的学生,水平是无须质疑的。他向蔡兴泉感慨说,中国官方对于科研真是精益求精,一个一年级的研究生能够做出这么高水平的研究,居然还要接受考核,这种精神值得瑞典的大学学习。
  当然,他还存着另外一个不便说出来的想法,那就是要看看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杜晓迪写出来的,而不是她冒领了别人的成果。要验证这一点,就需要就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直接向杜晓迪发问。科学研究的事情,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真是演得太拙劣了!”
  坐在一旁的高磊在心里耻笑道。一个研究生,能发表什么论文?没准就是把名字挂在导师后面混一个成果吧?而这个马尔多未免太夸张了,为了给蔡兴泉捧场,居然对一个研究生说出请教这样的话来,难道他不知道啥叫过犹不及吗?
  这样也好吧,让大家看看蔡兴泉一伙造假造到什么地步,他们这样无耻,也就怪不了我高磊下手太狠了。
  高磊一时间突然又找回了道德上的优越感。


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尔多懂焊接吗
  “我在这里建立的,是一个非平衡可数马尔可夫链,由此马尔可夫链可以形成一个有向图……”
  马尔多与杜晓迪的对话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马尔多对杜晓迪在论文中提出的算法的确是非常感兴趣,早在来中国之前,他就已经通读了许多遍,对其中的一些计算步骤也进行过反复推演。此时,他是带着自己的疑问来向杜晓迪请教的,而能够让马尔多这种学术大牛感到疑惑的问题,难度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杜晓迪回答了几句,就发现没法用语言来解释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英语水平还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涉及数学推导的东西根本就没法说清楚。在征得余丰的同意之后,杜晓迪抄起了一支粉笔,开始在黑板上给马尔多写式子。马尔多起先还是坐在下面听,过了一会就忍不住了,也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另一支粉笔,也刷刷刷地写了起来,一边写还一边和杜晓迪争论着。
  杜晓迪一开始还有些紧张,生怕自己弄砸了。说了一会,她渐渐进入了状态,也就把害怕给忘记了。这套算法虽然是冯啸辰教她的,但她自己已经推导过无数遍,又结合着计算机计算的结果进行过修改,可以说是谙熟于心的,马尔多的问题哪能难得住她。在此前,她还曾经花过几天几夜的时间,试图求出这组方程的解析解,虽然这项工作最终并没有完成,但方程的各种变化她都研究过,马尔多随便写一个式子,她就能够马上推导下去,中间甚至连一点磕绊都不用打。
  两个人一边写一边说,写满了一个黑板之后,又拿着黑板擦擦净了接着写。马尔多是那种一进入工作状态就物我两忘的人,哪里还能记得自己是应邀来当考官的,只把与杜晓迪的交谈当成了一次同行的切磋。杜晓迪没有办法,只能跟着马尔多的节奏,也顾不上再去看余丰、蔡兴泉等人的态度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