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李师傅过奖了,其实我跟你们学了很多。”冯啸辰说道。
  田兴收到铁道部的指示,得知部里给了48小时的抢修时限,同时还给他下达了全力配合抢修工作的命令,他不敢怠慢,带着几个人忙前忙后地给大家找各种工具、耗材,还让路过的火车在这里临时停车,送来了热饭热菜。
  这一场抢修一直干到了深夜。随着最后一条焊缝完成,李国兴宣布,抢修工作圆满结束,现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国兴、商敬伦、田兴、欧桂生等人与参加抢修工作的专家和工人们一一握手致谢,连钻进卧铺车厢里睡了一大觉出来的张和平也享受到了被热情感谢的待遇。不过,要说起来,张和平也的确功不可没,不是他跑回去请来了包教授、曹广山、李青山等人,光凭龙山电机厂的这一干人,恐怕是没法完成这项工作的。
  焊接工作完成了,但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机械部的专家携带探伤仪过来检测,只有在确保焊缝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发车启运。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专家们乘坐的飞机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无法在距离抢修现场最近的机场降落,而是备降到了700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机场。从那个机场到抢修现场,没有直达的列车,如果考虑换车等因素,专家们赶到起码也是24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这真是什么事都赶上了!”
  田兴闻听这个消息,急得直跺脚。抢修工作到目前为止也只花了12个小时,恰好在冯啸辰向他承诺的时间范围内,远远提前于铁道部允许的时限。机械部的专家们如果能够按预先说好的时间赶到,那么这列钳夹车就有希望在明天一早启动,从而使道路阻塞的时间下降到24小时之内,这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结果。
  铁道部说是允许有48小时的抢修时间,但这是建立在停运了一大批货运列车的基础上的。可以说,每耽误1小时,就是数以十万计的运输损失。如果田兴能够在24小时之内恢复线路运行,无论是对于整个路网的畅通,还是田兴本人的政绩,都将有极大的裨益。可谁曾想,一场远在数百里开外的恶劣天气,就把田兴的如意算盘给打乱了。
  见此情形,冯啸辰悄悄地把李青山拉到一边,低声问道:“李师傅,对于焊接的质量,你有没有把握?”
  李青山沉吟了片刻,答道:“我能有八成的把握。”
  “如果是这样,那么咱们不做探伤检测,直接开车,你觉得有问题吗?”冯啸辰又问道。
  李青山这回不敢随便吭声了,他想了一会,才说道:“事关重大,这件事还是请领导们做主吧。”
  冯啸辰道:“现在的情况是,带着探伤仪的专家至少要过一天一夜才能赶过来,万一中间再出点什么事情,没准还要耽误。京龙线的意义您也是清楚的,一条线堵上了,整个北方路网就完全乱套了,一个小时就是几十万甚至可能是上百万的损失。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再有一定的预案,能够让列车开走,就可以避免这些损失。”
  “是这样?”李青山又想了一下,郑重地点点头道:“我可以打这个包票,我们焊的焊缝,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要开车,我可以呆在那个支臂旁边,随时观察焊点的情况。如果发现情况不对,就马上停车,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危险。”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冯啸辰道,“我们一块去和李司长他们说说。”
  李国兴、商敬伦等人听完冯啸辰和李青山说的方案,都有些挠头了。
  不经过探伤检测就开车,这是存在着一定风险的。万一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支臂再次撕裂,导致定子滚落,压坏了两边的花花草草,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
  可如果说为了稳妥起见,大家就傻傻地在这里再等上一天一夜,而探伤的结果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未免也太不把铁路的利益放在眼里了。更何况,龙山电机厂这边也希望早点开车,以便早日把定子运到和州电厂,减少后续安排时候的时间压力。
  “我觉得,我们不必等待探伤仪。李师傅是富有经验的,现场其他的电焊工师傅也都有一定经验,大家对于焊接质量的判断应当是比较可靠的。此外,我们也可以做好一些应变手段,用枕木把定子固定好,这样即使是支臂再次开裂,只要能够及时停车,也能够保证定子不会滚下车架。还有,李师傅说他可以随车押送,随时观察焊缝的情况,在焊缝开裂之前就叫停列车,这样一来,我们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冯啸辰向众人说道。
  “大家的意见呢?”李国兴看着众人问道。
  “我原则上支持!”
  “我觉得可以试试!”
  “赌一下吧,我觉得靠谱……”
  众人纷纷表态。李国兴听完众人的意见,想了一会,说道:
  “好吧,我再向部里请示一下,看看部里的决心如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年修来同船渡
  “呜!”
  一声汽笛,在大营路段停了十几个小时的钳夹车终于缓缓地起动了。铁路两旁,包教授、曹广山、李青山、张和平等人向着火车频频挥手。而在钳夹车上,那个刚刚修复好的支臂旁边,立着两个年轻的身影,也在向车下的人挥动着手臂。
  机械部的领导在听取了李国兴的汇报之后,批准了他们冒险发车的方案。当然,作出这个决定也并非完全是草率的。在此之前,机械部已经与通原锅炉厂取得了联系,确认李青山、杜晓迪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焊工,他们焊出来的工件在平时几乎是可以免检的。如果在这次焊接中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则可以有很大的把握相信他们的焊接质量。
  机械部方面同意立即发车,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铁路部门的要求。综合蔡兴泉、曹广山等人的汇报,这一次的钳夹车事故,已经基本可以归结为铁路方面的责任了。当然,钳夹车钢板的轧制缺陷是不是应当再追溯为钢厂的责任,又另当别论。所以,本次事故造成的断路损失,自然就是应当由铁路部门来承担的。但机械部、电力部并不会因此而不考虑铁道部的感受,在明明能够提前解除线路阻塞的情况下,他们花上一天一夜时间去等待做一次探伤检测,未免太不通情理。
  部委之间是不可能得理不饶人的,相反,大家还应当互相照顾,以便日后能够开展更多的合作。想想看,运完这次大定子,以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大件要运呢?如果这一次把双方的关系弄得太僵,以后铁路部门随便在哪刁难一下,就足够让机械、电力这些部门欲哭无泪了。
  李国兴汇报说他们已经制订了一个几乎是万全的运输方案,即便在运输过程中焊接点再次出现问题,他们也能够及时提出预警,充其量就是换个地方再停一次车而已。有了这样的把握,机械部便下了决心,同意钳夹车开动,并电告负责探伤的专家组抓紧时间携带探伤设备到离钳夹车最近的铁路大站去等待,准备补做探伤检测。
  一开始,李青山主动表示愿意呆在钳夹车上监视焊点的状况,但后来这个任务却落到了杜晓迪的身上。杜晓迪告诉李国兴、冯啸辰他们,说李青山年事已高,腰和腿过去都受过伤,一到阴雨天气就会发作,不能受风。而呆在钳夹车上监视焊点是露天作业,而且还是在开动着的火车上,即便是速度不快,持续地这样吹风也是不行的。
  听说这个情况,李国兴、冯啸辰等人也就不敢再让李青山上车了,于是这项工作就交给了杜晓迪。
  高黎谦和刘雄二人倒也有意替师傅效劳,不愿意让小师妹去吃这个苦。无奈李青山觉得他们俩的技术还不过关,又不如杜晓迪那样心细。如果让他们去押车,恐怕不一定能够及时判断出焊接部件内部的结构变化,有可能会贻误时机。
  与300多吨的大定子为伴,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一旦出点疏漏,后果就会不堪设想。虽说杜晓迪是个女孩子,并不适合承担这样辛苦的工作,但实在是没有其他人能够代替她了。
  除了李青山和他的徒弟之外,其他参加抢险的电焊工们连自告奋勇的资格都没有。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些人平素都自诩电焊技术高超,但与李青山他们一比,才知道自己过去那点技术根本拿不出手。至于说跟在车上监视焊点变化,该怎么做大家都不清楚,就算有些怜香惜玉之心,也没法去替杜晓迪受这份苦。
  确定了马上发车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大家的行程。龙山电机厂的各位以及商敬伦、李国兴他们自然是照常返回钳夹车上加挂的客车车厢,随车出发。包教授这些人则由田兴帮助改签了车票,坐后面的火车继续自己的行程。田兴承诺会让后面的几趟列车在这里临时停靠,让大家上车。正如张和平向大家承诺的那样,田兴给所有的人都免费升格了座位,让他们在后续的行程中能够享受到卧铺待遇。
  冯啸辰主动提出留下,陪杜晓迪一同守在钳夹车上。欧桂生等人哪会让他呆在车厢外,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在外面陪杜晓迪一同看守焊好的支臂,冯处长最好还是等后面的客车回京,或者到加挂的卧铺车厢去休息。冯啸辰呵呵一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运输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险情,有谁比他更适合做现场决策?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