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山沟去种田 (二子从周)


  阿音笑得都快不行了:“六七条鲶鱼就算养殖业,一棵木薯就算农业,那我洗这么多麻,该不该算纺织业?”
  李君阁不服气:“怎么就才一棵木薯!还有几块姜,两三个芋仔!作为领导,我们要多元发展齐头并进!搞农业,不能搞单一作物,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思路决定出路,阿音同志,你这思路有点不太行啊……”
  阿音笑得麻把子都掉进了水里:“对对对,我们二皮从来都是大旗党,这思路没毛病,妥妥的……哎哟让我再笑一会儿……”
  两人就这样边调笑着边干活,然后李君阁真挑了一挑淤泥,将麻把搭在扁担两头,阿音挑着一挑水,两人回到了营地。
  回到营地,阿音一看灶台:“哟!好漂亮的灶台!”
  李君阁很得意,嘴上假谦虚:“哪里哪里,烧过后台面可能会出现小裂缝,还要拿泥重抹一遍,还要刷一通稀泥浆,这要不是石灰不够使,周围再刷上一层灰浆更好……”
  阿音压根就没有听进去,拍着手说道:“这下有了四个火眼,可以将盆子全都用上,一次煮四盆麻了!”
  好吧两人这就是压根没在一个频道上。


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
  不过灶是已经可以用了,没管阿音忙着煮麻,李君阁去开窑取陶壶,顺便将火眼盘子烧上。
  将陶壶取出来里外检查了一通,洗刷干净,检查盖子是否能盖上,出水是否通畅,完事后,才找来几根粗藤一把细藤,在两个耳朵间细细的编上提手。
  提手不长,倒下来正好搭在壶上面,下面的火燎不着。
  壶纽上有个眼,用于走气,要用水的时候拿个湿帕子往上一搭,拎起壶把就能倒水。
  好吧现在还没帕子,不过麻有了,帕子还会远吗?
  平时这壶就放在后边的火眼上,灶里炭火烀着,回来随时都有热水用,李君阁想想都美得慌。
  弄完这些,炒了个清炒婆婆丁,剩下的早饭热一热,这就是午饭。
  等到午饭吃完,阿音的十几个麻把就已经煮好,果然高效了很多。
  将干麻收起,新麻晾上,李君阁背上长刀,拿一根竹竿在竹楼量了一下屋脊到地面的高度,拎着它去竹林里砍竹子。
  大竹林在小竹林的里边,李君阁穿过小竹林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竹鼠洞,坏笑道:“以前那是石头陷阱效率太差,又没有绳子,拿你们没办法,现在嘛,嘿嘿嘿……”
  不过现在不少这一口吃的,还是正事要紧。
  进到林子里,李君阁使开了疯魔刀法。
  双手举刀过头,蹲身挥刀,斜四十五度下劈,大腿粗的大竹子就被一刀两段,剩下一个五十公分粗的桩头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虽然阿根廷队和澳大利亚队也有砍刀,但是绝对做不到李君阁这样的效果。
  因为他们的砍刀一是打磨得不行,锋锐度不够;二是不能双手持握;三当然就是没有李君阁这把子憨包力气。
  挑六七年生的大竹子砍倒了四五十根,这片竹林还是那么茂密,一点也没见稀疏,可见热带的竹林是多么的茂盛。
  将竹子剔去枝杈,拿出竹竿量长短,然后将砍刀翻过来将它们锯断。
  生竹子下锯快,这竹子高度二三十米,直径二三十公分,李君阁不知道是什么竹种,不过从竹棚的结实程度来看,是相当完美的大型竹料。
  去掉梢头,每根竹子取三段,这就是一百五六十根竹材。
  将粗细均匀,直径相近的堆放到一起,分成了五堆。
  从大的开始扛,两肩膀一次三根,全抗完也得来回二三十趟。
  扛着六根大竹筒回到营地,阿音已经起来了。
  见到李君阁,阿音说道:“哟,这么大的竹子!二皮你这是要做啥?”
  李君阁笑道:“我给竹楼立两道墙,顺便将这些竹材晾起来。”
  阿音说道:“那我们今天还做线不?”
  李君阁说道:“当然要做!这活又耽误不了多少工夫。”
  将竹筒摆两根托底,其余摆放在这两根竹筒上,两人又开始做线。
  做完线,阿音又去采集,李君阁撤去窑火,将挑来的淤泥与草木灰,沙土拌上。
  拌草木灰是利用其碱性中和淤泥的酸性,拌沙土是让其更加酥松利于根部发育。
  翻出三个粗使箩筐,放在棚子外面,李君阁将和好的培养土倒进去,将木薯种上。
  又去从棚子里边放干沙子的箩筐里翻出保存在里边的芋仔,也给它们种了进去。
  然后又去竹林里扛竹筒。
  来来回回扛了一下午,竹筒也才扛了四分之一。
  这时候阿音回来了,李君阁去帮她下背篓。
  阿音吓着了,四十根五米长的竹料堆放在一起,场面可是有些壮观的,问道:“二皮,你到底要干啥?”
  李君阁说道:“准备再造一间木楼,不能老是住棚子吧!”
  阿音过来抱着他说道:“你也不要太累着了!我觉得我们现在挺好了!”
  李君阁哈哈笑道:“不累,这次跟棚子不一样,这次我们慢慢修就是。来,赶紧把背篓放下来。”
  阿音笑道:“看,我找到了什么?”
  李君阁一看,阿音手上拿着几个豆荚一样的干果子:“哟!酸角!”
  阿音说道:“好多的酸角!还有紫苏和两种香香的叶子。”
  李君阁接过来一看,一种是红色的杆子,一种是绿色的杆子,红色的叶子搓开,有丁香的味道,绿色的搓开,有点柠檬的味道。
  “呃……不认识,不过看着有点像萸香菜,就叫它们丁香萸香菜和柠檬萸香菜了。”
  将背篓接过来,里面除了木薯,还有芋头。
  将芋仔取下来也种上,木薯种另一个框里,两株古怪的萸香菜也种在芋仔框和木薯框边上,李君阁去收漆挑水收木薯,阿音做饭。
  生漆快收到一斤了,李君阁觉得该为调漆做准备了。
  调漆需要用到干性植物油,就是那种容易氧化干燥形成固态膜的油,中国的老祖宗一般使用桐油,其次是麻子油。
  想到椰浆经过一夜后,面上形成那层奶油,李君阁心里痒痒的,这东西,搞不好也是干性油!
  不过老祖宗的书里没教他用过这方法,篾匠叔也不会蛋疼得桐油不用去实验椰子油,所以李君阁准备两手抓,都实验一下。
  将生漆收到漆筒里,取出冲洗过的木薯片,换上新木薯片,李君阁又挑了一挑子水回到营地。
  吃过饭,李君阁让阿音停止编织活,改在锅子里炒麻子。
  这下两个灶都可以利用起来了,从窑里取出两个火眼盖子,将灶台后面的火眼盖上,一个灶眼上放上茶壶,一个灶眼上放上砂锅,将麻子用竹铲翻炒起来。
  后面的灶台,那就用来烘烤各种果干菜干药材和剩余的麻子之类。
  李君阁在灶台上方的横梁上搭上几根竹竿,将熏鱼都挂了起来。
  然后来到坝子上,拉出特意保存了十多天的老竹料,改出四根柱子,四根横梁。
  这次就讲究多了,八根浅棕黄的最大号竹子躺在地上,直径差不多三十公分,开出的口子两头,刷上碳粉树胶后,都用笔芯粗的麻绳绑出去十五公分,然后再刷上一层。
  做完这些,李君阁开始将阿音炒好的麻子,拿去圆石盘上用石头在圆心小窝上舂细。
  舂细,过筛,再舂,再过筛,两人忙活了一晚上,得到了三斤细细的麻子粉。
  ……
  新的一天到来了,李君阁早上起来熬粥,将昨天阿音采来的芋头取下芋头梗,去掉粗糙的部分,剖成条晾晒起来。
  还是简单的清粥熏鱼小菜,吃过早饭,李君阁将这几天存储的笔芯麻绳取出来,和阿音一起,绞出两百米笔杆粗的麻绳。
  吃过饭阿音照例去洗麻,李君阁开始拿粗麻绳扎门扇,挖础洞。
  有了直尺和绳子,这次李君阁先在地上钉好木钉,再拉绳子,保证新木楼的基脚是一个完美的矩形。
  立门扇得两人,李君阁便将门扇摆在那里,开始做木工。
  今天他要做一样工具,以后装配什么的就方便了。
  先将鱼胶隔水熬上,将一块半圆的干木料锯成一块键盘大小的方板,翻过来将平的那一面打磨光滑,在一侧锯出一条缝,有大半把小刀那么深。
  然后将小刀卡进去,侧面压上一块树棍,拿麻绳扎上,刀背的锯齿牢牢咬在树棍上,树棍的压力又把刀片牢牢地压在缝隙里。
  找来一个架子将方板放上去,又用硬木改出一个截面四五公分长度七八公分的木块。
  在木块横截面上画出道斜线,沿着斜线削掉多余的木头,这样木块横截面就变成了一个矩形上面放着一个梯形的样子。
  将大钻头安上,在方板上钻了一个孔。
  然后将小木块放到刀片旁边拿左手压住,取过一根大致圆的竹棍,在木块和刀刃之间拉动,很快竹棍就被刀刃拉出一些竹刨花来,竹棍直径开始渐渐变小。
  转动右手的竹棍,它就越变越圆。
  然后不断随着竹棍的直径一点点变小,将木块一点点往刀刃移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