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全都被后面为数众多的摄影记者拍了下来。
如同海伦·赫尔曼说的那样,马修没有带任何慰问品,更多的是言语和身体上面的交流,与难民的每一次握手,每一个拥抱,都被记者忠实记录在了镜头里面。
海伦·赫尔曼之前就跟他说过了,明天他会接受来自《时代》杂志的专访,并且登上明年第二期的时代周刊的封面。
以他现在的名气和地位,不可能成为《时代》周刊的开年封面人物。
能登上明年第二期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也相当不容易了,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的两大赞助商梅赛德斯·奔驰和劳力士都有出力,联合国难民署也在中间插了一脚,《加勒比海盗》剧组也喜闻乐见,加上马修本身的影响力,才有了这次专访。
在难民营的慰问和实地考察,马修一切都按照难民署制定的计划走,难民署方面有完备的方案,也用不着马修这方面太过操心。
后面有媒体记者,前面有难民署负责开道,虽然临近索马里,但难民营在肯尼亚境内,肯尼亚是东非社会稳定和安全秩序最好的国家之一,一行人的基本安全都有足够的保障。
马修除了与难民们拍照合影,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布朗·威廉姆斯,或许是有过军人的履历,这位三十多岁的前三角洲部队成员,始终没有放松过警惕,在不引人注意的角度,紧紧盯着马修接触的每一个黑人。
难民营之行很顺利,并没有遇到狗血的枪击或者抢劫事件,这里在蓝色贝雷帽的维持下,基本秩序还是有的,而且也没人会随意针对联合国难民署的人,毕竟没什么好处。
离开难民营,马修上了汽车,跟随记者和难民署的官员一路往北走,驱车接近两个小时,来到了北边距离难民营最近的一座城市的外围,这里有一座大型儿童福利院,收留了上百名没有亲人的难民儿童。
相比于难民营中的黑人,这里的儿童的待遇更好,还能接受一些志愿者的基本教育,而且联合国难民署物资供应及时,用海伦·赫尔曼的话来说,这里是联合国难民署的一个对外窗口。
所以,这个儿童福利院一切都经办的非常漂亮,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做的很到位,每一个捐赠者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
公益事业从来都不简单,同样需要精心策划和运营。
马修在儿童福利院里面,一直待到太阳即将落山,最后抱着一个黑人小女孩,坐在一群黑人儿童中间,留下了一张合影。
在这一刻,他绝对是坠落凡间的天使。
但一回到酒店,马修就直奔洗浴间,洗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澡,连手掌上粗糙的皮肤都泡的起了皱,才从里面出来。
随后的一天里,他以儿童福利院作为背景,接受了《时代周刊》记者的专访,专访结束之后,直接返回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乘坐班机飞往洛杉矶。
当然,马修没有忘记布朗·威廉姆斯,特意交待海伦·赫尔曼多了解一下这位退伍军人。
2005年悄然过去,2006年第二次出现在马修的生活当中,新年之后的第二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他的身影。
第402章 阿曼达
新年前后,纽约再次遭遇到了暴雪的袭击,曼哈顿也被染成了白色,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阻挡世界金融中心忙碌的脚步,绝大多数坐落在曼哈顿的公司,依然在正常运转,一到上班时间,员工仍旧要准时报到。
一个留着金色短发的女孩,走进父亲的金融交易公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嗨,阿曼达。”
公司前台的女孩客气的打招呼,“今天好早啊。”
阿曼达笑了笑,“天气不好,早出门了一会。”她打过卡,准备去自己的办公位,突然发现公司门口的书架上,一本杂志的封面人物异常眼熟,连忙走了过去,好奇地说道,“咦,这个家伙,竟然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了。”
“安妮。”阿曼达取下那本时代周刊,对前台女孩说道,“我能拿去看下吗。”
前台女孩连忙应声,“可以啊。”
“谢谢。”
阿曼达道过谢,拿起杂志来到自己的工位,趁着距离上班还有点时间,简单的收拾了下桌子,将这本《时代周刊》放在了自己面前。
杂志上的人是她的老朋友马修·霍纳,他坐在斑驳发黄的草地上面,身后有一群黑人儿童跑过。
“这是去非洲了?”阿曼达有些好奇,“好像是非洲吧?”
她看到人物图片下面有一行字,“关注难民儿童,马修·霍纳的慈善之路!”
除了这一行字母,人物的侧面还有文字注释。
“马修·霍纳说:看到难民营里面的孩子,我就揪心!”
阿曼达渐渐明白了,马修这个家伙看样子是跑去非洲做慈善了啊。
看着封面,她脑海里突然涌出一些回忆,当初刚认识马修的时候,他还是天使经纪公司一众小演员中很普通的一个,如今却是能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大人物了。
当年有几个人能想到现在?哪怕是她这个朋友,做了最为乐观的估计,也没想到他能成为好莱坞的一线大明星。
阿曼达摇头笑了笑,翻开了这本时代周刊,紧靠封面的内容,就是封面人物的专访文章。
看了眼时间,距离上班还早,她干脆看了起来。
2005年12月,马修·霍纳被任命为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然后他作为联合国的代表,来到了肯尼亚与索马里交界处的难民营,实地探查非洲难民的生存状况。
这段经历给马修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说那是他去过的最纯粹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如此慷慨和坦率,善良且不物质”。
在这次旅行之前,他一点也不知道那里的孩子们依然每天踩在地雷上。马修对非洲人民的可怕处境深感同情,他明白自己回到美国后必须立刻将这些感受付诸于行动。
马修向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说,如果有什么他能做的事情,他愿意去做。他也聪明的意识到,他作为电影明星的身份一定会帮他做到无名小卒很难做到的一些事。
“如果我以积极的方式利用名声,它或许就意味着可以影响年轻人使其参与进来,这么做很值得。”
马修出身贫寒,经历了多年的贫穷、迷茫和困惑,这次非洲之旅让他开始意识到,与非洲人民相比,他经受的那些烦恼根本不算什么。
他表示,“过去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我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进行自我同情,而没有醒来看看自己拥有多少有利条件。”
看到这里,阿曼达挠了挠头,貌似她所认识的马修,一直是乐观和积极的人,好像没什么困惑之类的吧?
当然,她也知道采访肯定有所加工。
阿曼达继续往下读。
马修踏上这些旅程并不是在演大明星做善事的角色,而是去听,去看,去了解。他要面对可怕的情况,面对他从未见过的场面。采访时,他向我们展示了他感受到的每一种情绪,流下的每一滴眼泪,令他感动的每一个人。
他列出的数据,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全世界有超过四千万的难民;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美元;11亿人缺乏安全的饮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地方没有供电;全球有超过1亿的失学儿童;在非洲,每6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在5岁前夭折。
“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条人生道路。”他在采访中如此说道,“感谢上苍让我遇见了这些了不起的人,并让我获得了这种不可思议的经历。”
起初马修想要对人们隐瞒他的演员身份,害怕自己所选的事业会显得无用且肤浅。
“我干的工作在他们想来是非常奇怪的。”马修说。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些人对他的名声和财富毫无概念,对他的演员身份也没什么感觉。如果他们看到他时显得很激动,那是跟他乘坐一辆联合国的汽车前来有关,而不是因为他是好莱坞的大明星。
事实上,甚至有一个小女孩向这位好莱坞明星索要地址,开始马修对于提供如此私人的信息有所犹豫。
“我就保留隐私这一问题思考了一会,因为在美国我一直被告知要这么做。”马修这样说道,“但他们与我分享了他们的信息,所以我也将与他们分享我的。”
难民们不在乎他是谁,也不在乎他拍过什么电影,他们只在乎他在那里努力想要帮助他们的事实!
采访的最后,马修告诉我们,他正在筹划建立两个慈善基金会,一个专门用于帮助非洲的难民,另一个用来为难民中的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教育……
看到这里,阿曼达停了下来,合上这本时代周刊,托住下巴思考了起来。
马修那个家伙要成立两个慈善基金会?表姐海伦·赫尔曼更加擅长经纪事务,对这些涉及金融方面的事务了解的应该不是特别深,但她不同,她在英国主攻的就是金融和商业,还参与过父亲的慈善基金会的运作……
在父亲的公司里,她根本没有太多施展的机会,大小姐的身份给了她足够的方便,却也让她做起事来束手束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