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看完预备大车间,四人整个工厂都看了一遍,胡可虎还一路和很多职工聊了聊天,发觉所有的职工除了对合资公司的各种严格工作要求不熟悉导致的忐忑外,更多的是对比以前高了快半倍工资的兴奋。
  ……
  “嗯!间隙在0.08mm左右,这个已经达标了,果然不亏是大工!”张远航教授高兴的举起大拇指对着大家赞扬道。
  一班人中,六级以下的技工都喜笑颜开,但是七个七八级工却不动声色,这样的话他们听到的多了。
  不过邵在田可是专门做材料的,却没有感觉这么乐观,反而直接对着八级工田有才问道:“田老,如果大规模生产能够达到这样的精度吗?”
  田有才不加思索的道:“不可能的,这小批量的都是我们几个老兄第手把手的弄出来的,也是六七级车工掌手的,大批量的生产现在即使有了日本这批好设备,能够到0.11-0.13就不错了!”
  这话让气氛一顿,陈咨张、邵两位教授明显的露出大失所望的形色。
  这批技工却没觉得多大的事,木工师傅陈秀天不大懂这道道,疑惑的道:“我们原来生产长江750摩托车,那间隙不是0.15都多吗?这次提高了这么多还不行?“
  张远航道:”确实是不行,长江750的动力多大啊!那是上了24-32p的大马力发动机了,它的缸体巨大还没事,现在这90cc的才5.5p动力左右,它的缸体这么小,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间隙大了,气都漏了啊!动力就软了!“
  这话说的简单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发动机越小,反而对这些加工精度的要求更加高些。
  因为排量越小,相对来说每点动力都相对的珍贵。
  很简单的例子30p的动力你损失十分之一还有27p,如果5.5p马力的损失十分之那就只有不足5马力了。
  陈咨心下叹了口气,不由皱眉直接道:“各位前辈,现在有改进的途径吗?”
  这群老技工都看向田有才,作为八级钳工,他们是金属加工老油条,也最是有发言权。
  他没多做思考道:“昨晚我就和张教授和邵教授交流过,省城研究所那边提出来的解决途径是可行的,武城第二铸造厂那边的技术,我们都知道,他们对型砂和工艺的改进都对初步产品的精度有良好的把控。”
  “其次就是材料选择。”
  “另外,就是我们厂子里的小伙子们的技术还有改进的余地,这批日本的新设备比我们以前的好多了!“
  “这样多管齐下,以后应该能够达到0.08mm甚至更高的精度……”
  PS:陈秀天由书友提供
  感谢“冷水洗头会变傻”的打赏,谢谢!


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雄默默
  不管怎么说至少这个问题有了解决的思路,还好收购的是本来就生产航空发动机这种工业之花的军工厂。
  虽然只是小型的,但是工艺要求也尽经得起考验。
  难怪国内是嘉陵和建设称雄,这两家公司可都是军工厂改制来的,发动机的加工工艺可丁点马虎不得。
  也只有他们这样前期有军工底蕴和技工精神的公司,才可以把摩托车造出来。
  当然现在东方摩托的底蕴也不低,开始就是做航空的。
  原时空的长江动力机械厂好像最后撑过了这个困难时期,不但长江750继续生产,好像后来国家的经济好转,他们的航空动机业务也不错。
  只不过那时候的长江750摩托多是做怀旧古董出口的,价格非常的高昂,量却肯定不高。
  既然来了陈咨就打算多呆一段时间,毕竟这是自己动力和机械事业的起点。
  于是陈咨就着自己年纪小,混到了工人群众的核心里去了。
  实际去观察这个年代的工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所思所想。
  胡可虎和宋君忙着梳理管理问题,谢宜华带着几个选举出来的车间主任和高级技工们忙着带人安排改造和安装生产线。
  就是张远航和邵在田教授,也忙着带着一群大工在测试新的发动机的各项参数。
  陈咨除了深入群众和观看大工们加工配件外,一下子居然闲了下来。
  这人一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的,于是陈咨想起了上次火车上碰到的卢爱军,上次自己使尽手段才知道了他的住址,本来是想和他学习内家拳的。
  哪知道到上次忽悠的过头了,让对方以为他也是哪家的传承弟子,就变成带他去见师门长辈的的承诺了。
  一想起那家伙威风凛凛的直接放翻了三个持刀强盗,顿时来了热血。
  仿佛自己也学成厉害身手,大杀四方,大把把妹的风光未来。
  顿时心痒难耐,打了个招呼拔腿就跑。
  ……
  陈咨记得卢爱军说过,他在云阳开了家家电维修行,顺带倒腾点家电卖。
  这年代有车那是太方便了,路上塞车的机会基本上没有不说,问个路对方还特别热情,如果你让别人上车带着你走,那这家伙肯定会乐坏了。
  特别如果还是进口豪车的话,那足够他嘚瑟好多年了。
  陈咨就碰到这么一个正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
  当然待业青年是这个年代的时代特征,实在太好碰到了,哪个居委会总会有那么十个八个,或者几十个的。
  这些年轻人精力旺盛,没个正经事儿干,每天瞎混,难免多生事端,成了社会混乱的根源。
  自然他们的消息现在也是很灵通的。
  陈咨带着这个自称是猛子哥的家伙,没两下就找到卢爱军。
  打发了猛子,陈咨先没进去,而是远远的打量这个看起来不大起眼的店子。
  主要是上次听卢爱军说起他的生意,就好似有巨大的难言之隐,再加上当时卢爱军确实穿的的寒酸,怎么样都不像这年代做家电贸易和家电维修的中产阶级。
  既然来了,陈咨自然打算弄个清楚,没花多少时间,他就弄清楚了卢爱军的难处到底是啥。
  心里升起浓浓的敬佩。
  卢爱军确实是打越南下来的兵。
  知道点历史的人自然会知道,当时和越南开打,国内正是刚刚经历了各种的运动,军队说实在话和刚刚解放时候的那只铁军相差甚远。
  再说了,事实上越南军队的实力真不算弱,所以其实国内人员真是伤亡惨重。
  卢爱军他们是84年打老山的那只部队,一个连队撤下来的时候,一百多号活蹦乱跳的汉子全须全尾的只剩下了个位数,加上断手断脚的也不足30个,整个连算是伤亡惨重的直接崩了。(如果书友您信了百度百科的数据,那我也没办法哈!但也别争论!你可以自己去找找资料,这没几十年,真实资料不难找)
  连长、指导员啥的全都牺牲,卢爱军是副连长,算是剩下的人中军职最高的,还是运气好的全须全尾的。
  看到朝夕相处的一大班子兄弟,就这么全没了,受不了打击,直接就退伍了。
  退伍是退了,可惜这么一个连的壮汉子牺牲了,当时给的补偿那是真寒酸,百来块钱就交代了,一个连后面的家庭都跟着遭了殃。
  这班剩下的汉子都觉得自己的命是连里别的兄弟救的,剩下的人就是给一个连的人活着,他们的担子,大家得担起来。
  于是卢爱军带头,把愿意的孤寡都聚在自己家,不愿意的也每月尽量寄点钱去。
  剩下的兄弟们各自找活糊口,多出来的钱都交给卢爱军来处理。
  所以卢爱军现在是一大家子的人的大家长。
  现在还有9到15岁未成年的孩子十来个,六十到八十的老人五六个。
  赚点钱根本就不够糊口,就别说扩大生意规模了。
  陈咨从卢爱军的邻居嘴里知道了整个事情,情绪激荡胸怀,未来的那个年代,只剩下了钱的关系,这样的义气和责任,却再也寻觅不着了。
  自个坐车里唏嘘半响,收拾了心情和情绪,才开始去找卢爱军。
  ……
  走这个店里,才直接感受到了卢爱军的生存状态。
  这店其实就是院子的大门旁边改建的,宽不到二米,进深倒是有个五六米,货架子全都是看起来旧木架子,上面现在倒是看起来摆满了电视机。
  不过陈咨打眼就看出来多是国内的黑白不值钱的电视,彩电就没怎么看到,还有其它的收录机啥的。
  要知道黑白电视现在国内生产的厂家多的是,几百块钱的价格,赚不到啥钱。
  赚钱的就是彩电,就是国产的长虹彩电打了价格战后现在的价格也是好几千,才是赚钱的大头。
  (历史真实:89年长虹价格战宣布降价350元,当时的进口彩电14寸-25寸是8000-14000元,可直接搜索“长虹价格战”)
  但是大几千的彩电,进价也肯定是好几千。
  以卢爱军的情况,很可能是没那么多钱进货。
  “同志,你买电视机吗?”里面传来一个怯怯的女孩声音。
  这几章是台正能量了,不知道有几个书友喜欢!喜欢的冒个泡吧!


第二百三十八章 希望
  里面光线不大好,刚刚陈咨只隐隐约约的看到一个人,看身架子就知道不会是卢爱军,也就没先打招呼。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