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 [精校出版] (小桥老树)


  今天参会的人也是他能使用的核心人员。
  由于久居江州,在真正需要高端人才时,侯沧海痛感地域之限制。如今实力不济,只能暂时偏居于此。
  “任何一项事业我们都要先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发展纲要,这样才能让事业走向新的高峰。”
  侯沧海面对众多事业伙伴,陈述创立沧海集团以来的经验教训。
  成绩有三项,这一阶段的成绩是主要的,影响也必将深远:
  一是有了完整的保健品配方、工艺和生产车间设计,而且即将拿到批文,这是将来事业腾飞的重要基础;
  二是建立了属于沧海集团的沧海销售模式,承包了面条厂,并在江州和南州对面条销售进行了试点,特别是在南州的试点相当成功,足以说明沧海销售模式是可行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三是形成了沧海集团的基本骨干,也就是在座诸位;
  失误有一项:承包面条厂时没有考虑到复杂的产权关系,虽然取得了暂时成绩,但是也让集团骑虎难下。
  目标:建立席卷全国的保健品王国,产值和崛起时间以太阳神为参考。
  当时最难解的问题是:缺钱。不是一般缺钱,流动资金已经见底,还有近百万外债(维修面条厂道路、围墙和其他设施,修建辅楼,修建保健品车间。)
  张小兰看着在台上侃侃而谈的侯沧海,心里直乐:“眼前这个帅气男子明明是一个负翁了,却雄心勃勃想要建立保健品王国。身边一群聪明人居然还真相信他的理想,忠心耿耿地心怀梦想聚在其身边。”
  她心道:“真正的领袖或许都有这种让身边人心折的气质,还会画一个很高大上的大饼,否则绝对不以成事。父亲虽然更有钱,事情做得更大,可是在这方面还是不如自己的男人。”


第290章 神转折
  侯沧海是意志坚强的人,初掌大权,尝到一言而决的快乐。在大部分核心成员对企业往哪里走、能走多远都很迷茫之时,他更加需要强硬。
  对于核心领导人来说,用不着成为众人中最聪明的,也不用成为最能干的。但是,核心领导人一定是内心最为强硬和坚韧的,否则不足以带领团队前进。
  在面条厂决策失误以后,侯沧海通过反思,意识到强硬坚韧和骄傲自满有着微妙区别。在机关里广泛使用的民主集中制便是区分两者的重要办法,也被他带进了沧海集团。
  在会上,侯沧海总结完前期经验之后,将面条厂存在的问题交给参会人讨论。
  宁礼群第一个发问:“既然是内部开会,我就不说恭维话了,想问一句,侯总当时为什么要承包面条厂?目的很重要,决定着应对之策。”
  侯沧海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道:“第一个原因是启动资金不够,想借承包面条厂给保健品找到一块实验基地;第二个原因是我出身于工厂,对工人有感情。”
  宁礼群道:“商业需要精确计算,要非常冷静。特别是在创业期间,必须极端冷静,绝不能感情用事。关照工人必须等到实力强大以后,不是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承包面条厂不错,可以利用这个厂获得现金流,这一点很重要。”
  小团姐对宁礼群的说法不以为然,等到他停下来以后,发言道:“我以前很悲观地认为我们国有企业的工人不行,在市场大潮中很失败,是被淘汰的一批落后时代的人。我现在想法改变了,经过市场洗礼的工人已经和前些年的工人不一样了,不比其他人差。我认为侯总承包面条厂不算决策失误,反而很英明,保健品需要熟练工人,面条厂可以当成培训基地,这样就能解决保健品厂的工人问题。如果真要算作失误仅仅是承包期少了几年,弄得不上不下。”
  宁礼群是纯粹从经济角度来看问题,但是工厂的工人不是机器,有劳动技能的熟练工同样是工厂重要组成部分。小团姐的经历让她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江莉对学院派宁礼群也不以为意,道:“我接着小团姐说,通过经营这家面条厂,我们还培养了一支销售员队伍,还试验了沧海销售模式,这点对集团来说非常重要。”
  宁礼群耸了耸肩膀。
  侯沧海道:“宁教授,谈谈你的具体看法?”
  宁礼群道:“现在这个状况要想把企业做大很难,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没有资金,企业最终会死掉。所以要想办法融资。只是,保健品的题材有限,我们相信保健品这个项目,但是投资人肯定不会相信。九十年代,保健品撕杀太激烈,倒下去的大企业太多,投资商都怕了。”
  “你的意思是很难融资?不管再难,你都要去试,有一线希望都要试。”侯沧海如今手上没有了现金,顿时如处在海洋深处,承受着无所不在的压力。
  梁毅然是综合中心主任,在这种会上不太说话,静听大家议论。
  杨兵压根没有在面条厂这边呆过,自然没有发言权。面条厂这边热火朝天的场景,让他很有些心痒,又很悻悻然。
  另一个副总裁陈杰主管房地产,这次会议期间恰好在高州有事,没能参加此会。
  王清辉是技术人员,若有所思地看着沧海集团高管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言,没有说话。
  每个人的岗位不同,经历不同,对面条厂的看法不一样。
  这些人发言之后,大家便等着张小兰说话。张小兰曾经是江南地产董事长,如今是沧海集团副总裁,还是侯沧海女友,其说话的份量其实强于其他两个副总裁,这是大家默认的共识。
  张小兰一直在笔记本上记录。当会议室静下来以后,她放下笔,道:“我的意见是不和矿务局过多纠缠,面条厂附属于矿务局,变数太多。我们也不要指望改制,有詹军和鲍大有把持国资局,改制肯定会横生枝节。现在的做法就是延长承包期,尽量从面条厂赚取现金,为保健品积累资金。”
  宁礼群插话道:“面条厂机器老化了,生产能力受限,积累资金太慢。以七月为标准来计算,一年利润也就三百六十万左右。注意,这不是真正的利润,这是没有摊平广告费的毛利润。如果再摊上拖欠蒲小兵的工程款,一年下来能积累多少资金?必须要想办法融资,扩大产能。但是要注意到另一点,不能把资金投到面条厂,否则以后产权不明。”
  这又回到面条厂产权纠葛。
  “融资不是那么容易的。银行只喜锦上添花,不会做雪中送碳的事情,找投资公司,他们才不会对面条厂感兴趣。”张小兰在张跃武的女儿,耳濡目染,对资本认识得很清楚,不相信宁礼群能用现在的“烂项目”融资。
  等到大家谈得差不多了,侯沧海吸取了大家意见,然后做出决定:
  第一,与矿务局进行谈判,延长面条厂承包期;
  第二,增加一条全封闭生产线,扩大面条厂产能,尽快占领全省市场;
  第三,成立沧海集团全资子公司,购入生产线,启用为保健品准备的原车间,与原面条厂不能发生产权纠葛;
  第四,招收新员工,抓紧进行培训,早日上岗。
  以上四个步骤同时进行,就算不能与矿务局达成一致,也能提高产能,目标是每天一百吨。
  开过会议,中午聚餐。聚餐地点放在食堂。食堂有两个简单的包间,可以供到会领导和外来客商用餐。诸位领导在《咱门工人有力量》的音乐声中走进了食堂。食堂里除了部分穿工作服的工人,还有许多家属来打饭。家属们见到侯沧海就纷纷打招呼,中年以下的多是称呼“侯厂长”、“侯总”、“侯经理”,上了年纪的人都称呼“侯子”。
  宁礼群看到侯沧海与工人们融为一体的现场,有些明白“对工人有感情”是什么意思。他对侯沧海这种“亲密”模式并不以为然,仍然坚持感情用事在经营企业中是不妥当的。
  吃过饭,高管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侯沧海和张小兰回到综合研究中心顶楼午休。
  张小兰道:“要增加一条生产线,你的钱从哪里来?依靠现在面条厂积累,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积累。你到底有什么良招?”
  “我没有良招。以前我一直在想苏希望为什么借高利贷,现在有些明白了。不能正常贷款,企业要被憋死。实在不行,发动大家集资吧。”一分钱憋死英雄汉,马瘦毛长,人穷志短。侯沧海在会场上说得斩钉截铁,但是要想购买能扩大产量的先进生产线必须得真金白银。
  “他们几个也没有什么钱,人数又少,集资解决不了问题。你既然没有好办法,那么增加一条生产线的决定就是空中楼阁。”
  “哎,实在不行,我找地方去卖肉。我的身材还可以,应该卖得出去。”
  “要卖肉也行,只能卖给我一个人。”
  上午开会时,最了解底细的张小兰已经做出决定,准备自己出钱帮助侯沧海建设这条生产线。她将银行卡放在桌上,道:“这是从江南地产赚到的工资钱,比你稍稍多一些,足够购买生产线了。”
  侯沧海知道张小兰有钱,也曾经有很多次想要找其借钱。只是前一阶段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没有开口。现在若是不扩大产能,保健品生产线建设就要被耽误。他正准备与张小兰谈这件事情,结果张小兰主动提了出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